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159

第159章 性教育近乎空白,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13)

卡尔?威特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虽然孩子的天赋千差万别,但是在适当的教育下,禀赋低的孩子所取得的成就完全有可能超过禀赋高却没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他们用橡树做例子说:如果按照理想状态生长的话,一颗橡树可以长成30米高,但是要真长成30米高是很困难 。一般可能是12米或者14米左右。倘若环境不好,则只能长到6-9米。但是如果好好待弄,像树或许可以长到18米基至25米。同样的道理,既使生长下来具备100度潜能的儿童,如果放任不管,充其量只能成为20或30度的成人。但如果教育的好,就可能达到具备60甚至90度的成人——也就是说,可能实现其潜在能力的六成甚至九成。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在能力达到十成。

卡尔?威特还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是不断递减的。一个具有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的话,即便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度能力的成人;倘若到10岁开始,至多也只能具备60度能力了。卡尔?威特主张从孩子出生起就进行教育。他认为,孩子出生到3岁之前,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记忆不是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通过观察,将事物印象原封不动地做了一个“模式”印进大脑中,这段婴儿时期的“模式教育”将决定孩子的一生。

卡尔?威特对儿子的教育是严格的,但是他并不是把教育建立在儿子的痛苦之上,相反,他很注意培养小威特的兴趣,从不用填鸭式的说教,而是通过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对孩子进行讲解。跟别的孩子不同的是,小威特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玩耍和运动上,然而却在生活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并在父亲的帮助下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尽管小威特一鸣惊人,但卡尔?威特并不想将儿子培养成只有专业知识的学者。他说:“我只是……尽力把他培养成健全的、活泼的、幸福的青年……我喜欢身体和精神都全面发展的人。以我儿子为例,每当我看到儿子只热衷于希腊语、拉丁语或者数学时,就立刻想办法纠正他这种倾向。人们以为我只是热衷于发展儿子的大脑,这是错误的……所谓学者……那些具备常识和爱好广泛的青年为凡夫俗子,贬低那些善交际、具有生活情趣的 。我怎么能把儿子培养成这样的学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