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158

第158章 性教育近乎空白,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12)

我们仍然要强调的是,在这些看似具有普遍的真理下,不要忘了每一个孩子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需要走自己的路。

家长们尤其不要忘了自己的影响力。正是家长的影响力,决定了孩子睁眼看世界的眼光。家长们是守候孩子的天使,家长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插上隐形的翅膀,或强有力,或软弱,或色彩缤纷,或色调单一。家长将引领孩子在如罗拉般紧急关口,做出怎样的选挪,以及带有何种心态。

这把金钥匙正在家长们的手中。在家长们“特立独行”的实践之外,教育家的建议变得毫无意义。

1.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

1800年,德国乡村牧师卡尔?威特有了一个儿子——小卡尔?威特。然而,小卡尔?威特却是一个很不称心的婴儿。父亲悲伤地说:“这是造的什么罪孽呀!上天怎么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呢?”可是,卡尔?威特有儿子的消息却不胫而走,从此,周围人们就多了一桩事,那就是议论小威特的成长。

原来,在教育方面有着独特见解的卡尔?威特曾经立誓言,要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位非凡之人,以证明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那么,他的见解跟当时的教育思想有什么冲突呢?

当时的人们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教育。对于儿童的教育应该始于七、八岁。而卡尔?威特却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对于儿童的教育也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

尽管儿子不尽如人意,卡尔?威特还是踏踏实实地实行自己的计划。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教育下,小威特四、五岁的时候,在各方面的能力就已经大大超出了同龄的孩子。7岁的时候,小卡尔?威特已经远近闻名了。全国各地精英带着怀疑的态度来考他,无一不是吐着舌头回去的。9岁的时候,小威特在国王的特批下进入大学学习,那个时候,他已经可以熟练的翻译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以及希腊语的诗词和文章,对于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也十分丰富。14岁的时候,小威特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还在汉诺威做了不用底稿的数学演讲。等到小卡尔?威特18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柏林大学的一名教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