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138

第138章 生活训练短缺,泛滥的物质支持掩盖教育观念不足(16)

◎ 教孩子认识硬币和纸币,虽然一角硬币比五分的硬币小,但却更值钱;

◎ 告诉孩子玩具、零食需要用钱去换,并且给孩子实践的机会;

◎ 电视或广告上的玩具买回家后并不像电视里那么漂亮,而且不一定好玩;

◎ 好玩的东西很多,但不是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 用漂亮可爱的储蓄罐存硬币会很好玩。

在这个阶段,也许有的时候孩子任你费尽口舌,仍然坚持要买他自己想要的玩具,这没有什么奇怪的,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习惯性地听到家长说“不”,并向孩子解释为什么。

6-12岁的孩子是形成良好的观念和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孩子认识和分辨能力快速提升,学习事物的主动性加强了,在处理钱的问题上“能力”和“主义”也大大增强。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消费和理财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强调纪律性和约束力,同时加强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观的教育:

◎ 可以用零花钱,但数量是有限的;

◎ 用“自己的钱”买零食和学习用品;

◎ 让孩子知道钱是父母辛苦挣来的;

◎ 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存钱;

◎ 有的东西不能买,有的东西用钱买不到。

到12-18岁的青少年期,孩子已经基本懂事,可以教给他们一些实质性的理财方法:

◎ 制订支出计划,并据此执行;

◎ 可以利用假期打工挣钱了;

◎ 了解家庭的财务收支状况,包括父母为自己上大学做的准备。

当然,由于各个家庭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不一样,父母的思想意识各有不同,在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也会千差万别,父母也会有各自的解决办法;但是孩子的身体与心理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孩子理财与教孩子其他知识和技能一样,知识会形成并影响孩子的观念,而观念则决定了实践的过程和结果。

希望家长能用合理的思想和方法,教给孩子科学的知识、正确的观念,并以此展开精彩的人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