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122

第122章 道德教育沦陷,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陷入超级空白(18)

然而,就孩子的天性而言,尽管其能力上可能会有所欠缺,但是他们已经能够并且乐于去做一些事情,而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应该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情,在这过程中,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促进其责任心的发展。

除此之外,榜样的作用也同样不可忽视。

通过前面的探寻,我们已经了解到榜样在道德教育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样的,由于孩子的自我独立判断能力较差,他们往往需要通过观察“权威”人物的行为,来作为其判断的主要依据,并且通过模仿而习得相应的行为方式。

因此说,在对孩子的责任心教育中,家长自身的责任心水平在儿童责任心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榜样作用。

我们可以想到,一个负有责任心,关心他人,做事认真负责,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注重自己对他人承诺的家长,无疑为孩子树立了一个积极、良好的正面榜样;反过来,一个缺乏责任心,做事拖拉,自私自利的父母,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造成其缺乏责任心的后果。

由此,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的家长就必须强化道德教育中有关责任心培养的意识。除了针对孩子不同的年龄和发展特点,有目的、有重点地对其进行责任心教育之外,还应当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榜样,注意对儿童积极的责任行为的强化。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孩子在道德观念的形成中,不至于有所缺失。

本章后记

古语云:“治国先治学,治学先修身。”而当下的中国社会,也正在积极倡导“以德治国”的思路。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才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将对孩子的道德观念培养,提升到全新的高度上来。

当我们完成了对这六大法则的探讨之后,也就意味着我们这一轮探寻的终结。

事实上,这六大法则的发现,只是相当于打开了一扇如何进行孩子道德教育的大门。在此之后,无论是我们的家长,还是社会上的教育工作者,都务必要继续对道德培育的方法进行探寻,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行为,认真地向孩子表达道德教育的期望,努力地挖掘更完善的教育方法。

以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不仅意味着孩子的进步,更意味着家长道德价值观念的加强。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位家长都将进一步理解自己的行为,以及已经教给孩子的社会道德规范,而这中变化的出现,无疑意味着为整个家庭、整个社会增添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唯有如此,我们才真正地找到了一条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观的途径,当我们伴随着孩子走完这条道路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将会培育出一批富于道德的新公民。而在那个时候,塑造一个充满关怀与温情的社会,将不仅仅是一句停留在纸面上的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