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121

第121章 道德教育沦陷,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陷入超级空白(17)

于是,好奇的他就轻手轻脚地打开门想看个究竟。门打开了,见一位小男孩正在吃力地试图放水。因为该男孩太小,所以他够不着水箱的拉绳,于是他就在一次又一次地做努力。

这件事情令龙永图感到十分感慨,在这样一个小孩子的身上,却发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责任感。对于他而言,上完厕所放水冲洗,是必须尽到的责任,因此尽管这件事对他来说存在着困难,却仍然坚持着去独立完成。

当我们看完了这个故事之后,是否会产生同样的感觉呢?

毫无疑问,责任心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基础,更是能力培养的催化剂,当一个人认清了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与社会应当负的责任时,也就意味着他必然会因此而遵守一系列规范、拥有自动自觉履行义务的态度。

反过来,一个缺乏责任心的社会成员,很难谈得上拥有什么高尚的道德标准,也就自然难以指望其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社会成员的义务。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今日中国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责任心的缺失。

假如我们的官员拥有责任心,腐败现象就会自然终结;当医生拥有责任心的时候,举不胜举的医疗事故就不会发生;建筑商拥有责任心,那些层出不穷的“豆腐渣工程”就会大大减少;记者拥有责任心,那些炮制出来的假新闻也就自然会烟消云散……

正因为如此,有关责任心的培养,已经成为道德教育中绝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此,我们就找到了道德教育的第五条法则,这就是在家庭道德教育之中,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中,由于独生子女现象的存在,使得我们的家长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由此促生了对孩子的过度保护现象。

在家长的庇护下,我们的孩子往往不用做任何事情,所有的问题都有家长替其包办解决。正是在这样的包办代替下,孩子自身无任何责任可言,久而久之,其责任意识就被逐渐抹杀或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