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学
32025900000014

第14章 常用方剂(2)

七、固涩剂

凡以收敛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敛汗、固精、止泻、止带等作用,用以治疗气、血、津、液等耗散或滑脱之症的方剂,称为固涩剂。

根据固涩剂的功用和组成不同,可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收敛止带五类。

固表止汗剂:适应于气虚卫外不固之自汗或阴虚内热之盗汗证。常用的药物如煅牡蛎、浮小麦、麻黄根、黄芪等,方如牡蛎散。

敛肺止咳剂:适用于久咳肺虚证,气阴耗散所致喘促自汗、脉虚数之证。常用药物如五味子、罂粟壳、乌梅等,方如九仙散。

涩肠固脱剂:适用于久泻、久痢、内脏虚寒的滑脱证。常用的药物如肉豆蔻、诃子、五味子、罂粟壳等,方如真人养脏汤。

涩精止遗剂:适用于肾虚不藏,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常用药物如龙骨、莲须、芡实、沙苑子等,方如金锁固精丸。

收敛止带剂:适用于妇女带脉虚损之赤白带下。常用药物如山药、椿根皮、牡蛎等,方如完带汤、清带汤。

固涩剂主要用于正气亏虚滑脱不禁的病证。凡有实邪者,如热病多汗、热痢、食滞腹泻、火动遗精等,均不宜投用本类方剂。常用主要固涩剂如下:

(一)固表止汗

牡蛎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芪、牡蛎、麻黄根、浮小麦各30g

“用法”共为粗末,每服30g,用小麦30g,煎水送服。

“功效”固表止汗。

“主治”诸虚不足,自汗盗汗,夜卧尤甚,心悸易惊,气短烦倦。

“方解”汗有自汗、盗汗之分,自汗者属阳虚为主,盗汗者属阴虚为主。本方既治阳虚自汗又治阴虚盗汗;表虚自汗,多由脾肺气虚不能卫外所致;汗为心液,自汗日久,必耗伤阴液。方中牡蛎益阴潜阳,收敛止汗,兼以除烦,为君药;黄芪补脾肺之气,护卫外之阳,固表止汗,为臣药;麻黄根止汗,浮小麦益心气,养心阴,清心除烦,止汗泄,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收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效。

“临床应用”

(1)本方为表虚自汗常用方。

(2)气虚加人参、白术健脾益气,阴虚加地黄,白芍养阴敛汗;血虚加熟地、首乌滋阴养血。

(3)本方亦常用于妇人产后体虚之自汗、盗汗。

(二)涩肠固脱

四神丸

《证治准绳》

“组成”破故纸120g、肉豆蔻、五味子各60g、吴茱萸30g

“用法”共蜜制为丸,每日2次,每次6-9g,空腹或饭前开水送服。

“功效”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主治”脾肾虚寒。症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久泄不愈,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等。

“方解”五更泄泻多由脾肾虚寒所致,故可以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为治。方中破故纸辛苦大温,善补命门之火,为壮火益土之要药,故以为君药。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吴茱萸温中散寒除湿,并为臣药。五味子咸能补肾,酸能涩精;生姜暖胃善行水气;大枣滋养脾胃以补土,并为佐使药。诸药配合,共收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之功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肾阳虚衰之五更泄泻,久泄不愈,腹痛腰酸肢冷。

(2)加减应用:久泻脱肛者加党参、黄芪、升麻益气升提,少腹冷痛者加小茴香、木香暖肾行气止痛。

(3)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腹泻、肠道易激综合征见上述症状者。

其他涩肠固脱剂如真人养脏汤。

真人养脏汤

方名组成功效主治真人养脏汤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炙甘草、白芍、木香、诃子、罂粟壳涩肠止泻,温补脾肾脾肾虚寒,气血两虚,泻痢日久,大便不禁,倦怠食少。

(三)收敛止带剂

完带汤

《傅青主女科》

“组成”白术、山药各30g、人参6g、白芍15g、车前子、苍术各9g、甘草3g、陈皮、黑芥穗各1.5g、柴胡1.8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祛湿、收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方解”方中人参、白术、山药补气健脾,白术兼能燥湿,山药兼可涩精,更合健脾止带之用,是为君药。苍术、陈皮燥湿运脾,芳香行气,车前子淡渗利湿,共为臣药;君臣相配,止带而不留湿,利湿而不伤正。白芍舒肝扶脾,柴胡升阳,使湿气不致下流入里;荆芥入血分祛风胜湿止带,共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是为使药。诸药配合,补散并用,使气旺脾健而阳升湿化,则带下自止。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脾虚带下兼肝郁之证,带下色白或淡黄,清稀无臭,面色白光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

(2)带下证属湿热下注者,非本方所宜。

(3)现代常用于治疗妇女阴道炎

其他固崩止带剂如固冲汤。

固冲汤

方名组成功效主治固冲汤黄芪、白术、白芍、山萸肉、煅龙骨、煅牡蛎、海螵蛸、茜草、棕榈炭、五倍子(研末)益气健脾,固冲摄血气虚冲脉不固之血崩证;血崩或月经过多,月经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舌质淡,脉细弱或虚大。

八、安神剂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统称安神剂。

神志不安的病因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外受惊恐,或肝郁化火,内扰心神,表现为惊恐,易怒、烦躁不宁等,一般多属实证;二是忧思太过,心肝血虚,心神失养或心阴不足,心肾不交,虚火内扰,表现为惊悸、健忘、虚烦不寐,一般多属虚证。

在治疗上,实证多用朱砂、磁石、黄连等重镇安神之品,方如朱砂安神丸;虚证多用酸枣仁、柏子仁、当归等养血安神之品,方如酸枣仁汤。

(一)重镇安神剂

朱砂安神丸

《医学发明》

“组成”朱砂15g、黄连18g、炙甘草16g、生地黄8g、当归8g

“用法”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6~9g,睡前温开水送下。

“功效”镇心安神、养阴清热。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舌红苔黄,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是心火偏亢,阴血不足,以致心失所养。方中重用朱砂重镇安神,制浮游之火;黄连苦寒泻火,清热除烦;二药共具泻火清热除烦,重镇以安神志之功,共为君药。当归、生地补养阴血,滋养心阴,为臣药。甘草泻火兼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养心阴,泻心火,安心神之功。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心火上炎,阴血不足之失眠,心烦神乱,多梦,惊悸。

(2)加减应用:心悸甚者加龙齿;失眠者加枣仁、茯神。

(3)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见心火上炎者。

(二)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

《摄生秘剖》

“组成”生地黄120g、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各60g、五味子、人参、玄参、丹参、白茯苓、远志、桔梗各15g。

“用法”共研为细末。炼蜜为小丸,朱砂为衣,每服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阴亏血少。症见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梦遗健忘、不耐思虑、大便干燥、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方解”本方证是由于心肾不足、阴亏血少、心失所养所致。方中以生地黄滋阴清热,使心神不为虚火所扰,为君药;玄参、天冬、麦冬协助生地以加强滋阴清热之力;丹参、当归身补血养心,使心血足而神自安;党参、茯苓益心气而安心神;柏子仁、远志宁心安神;更用五味子,酸枣仁之酸以敛心气的耗散,并能安神,以上诸药共为辅佐药;桔梗载药上行,朱砂为衣,亦取其入心以安神,均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心肾不足、阴虚火动所致的失眠、梦遗、心悸、健忘,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症。

(2)现代常用于治疗心脏病、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证属阴亏血少,心火上扰所致者。

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

“组成”知母10g、茯苓10g、川芎5g、甘草3g、酸枣仁18g

“用法”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怔忡恍惚,夜眠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弦细。

“方解”本方主治肝血不足所致的虚劳虚烦不得眠。方中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为君药;川芎调血养肝为臣药;茯苓宁心安神,知母养阴而除虚烦,共为佐药;甘草培土缓肝,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虚烦失眠,心悸盗汗,脉弦细。

(2)加减应用:失眠较甚者,加柏子仁、夜交藤、珍珠母镇静安神;虚火内扰者,加旱莲草、女贞子、白芍、生地、养阴清热;盗汗甚者,加五味子敛汗;心悸甚者,加龙骨以镇静定惊。

(3)现代应用:常用本方加减治疗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见上述用方指征者。

九、开窍剂

凡以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神昏窍闭的方剂,称为开窍剂。神昏窍闭证有虚实之分,寒热之别。实者属闭证,虚者属脱证。本类方剂仅适用于闭证。根据临床表现,又分为热闭与寒闭两种,用方有凉开和温开之不同。

凉开剂:适用于邪热内闭的热闭证,常用芳香开窍药物配伍清热解毒、凉血解痉之品组成方剂,代表方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

温开剂:适用于寒邪痰浊、闭涩气机的寒闭证,常用芳香开窍药配伍行气化湿之品组成方剂,代表方如苏合香丸。

开窍剂多属芳香辛燥之品,有耗气伤阴之弊,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对于元气虚极之脱证,一般禁用。

(一)凉开剂

安宫牛黄丸

《温病条辨》

“组成”牛黄、郁金、黄连、黄芩、栀子、犀角、雄黄、朱砂各30g、麝香、冰片各7.5g、珍珠15g、金箔为衣。

“用法”共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g,金箔为衣,蜡护,每次服3g,一日服3次;小儿减量。

“功效”清心解毒,豁痰开窍。

“主治”邪热内陷、热入心包,症见神昏谵语,壮热,烦躁,痉厥。或中风窍闭,或小儿惊厥,舌绛,脉数。

“方解”本病因是热邪内陷心包,致窍闭神昏谵语诸症。方中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麝香开窍醒神,共为君药。臣以犀角、黄芩、黄连、山栀清热泻火解毒,助牛黄以清心包之火;冰片、郁金芳香避秽,通窍开闭,以增麝香开窍醒神之效。朱砂、珍珠、金箔重镇安神,雄黄避秽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开窍醒神之功。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神昏谵语,壮热,脉数。

(2)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脑膜炎,败血症,中毒性痢疾,中毒性肝炎,肝昏迷,尿毒证,脑血管意外。

紫雪丹

《外台秘要》

“组成”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各1.5kg犀角屑、羚羊角屑各150g、青木香、沉香各150g、玄参、升麻各500g、甘草240g、朴硝5kg硝石96g、麝香1.5g、朱砂90g、黄金3.1kg丁香30g

“用法”制成散剂,每服0.9~1.5g,每日1~2次,冷开水调服。

“功效”清热开窍、镇痉安神。

“主治”温热病,邪热内陷心包而致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闭,以及小儿热盛惊厥。

“方解”本方证由热邪炽盛,内陷心包所致。方中用石膏、滑石、寒水石甘寒清热,并用羚羊角清肝熄风以解痉厥,犀角清心解毒,麝香芳香以开心窍,以上各药均为方中主要部分。玄参、升麻、甘草清热解毒,玄参并能养阴生津,朱砂、磁石、黄金重镇安神,青木香、丁香、沉香行气宣通,更用朴硝、硝石泄热散结,以上均为方中辅助部分。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开窍安神,熄风镇痉之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高热神昏、抽搐痉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闭。

(2)现代常用于治疗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等急性热病,见上述表现者,以及小儿高热惊搐属热盛风动者;小儿麻疹,热毒内盛,疹色紫红,或透发不畅,见高热、喘促、昏迷,指纹紫红者。

至宝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生乌犀屑(研)、生玳瑁屑(研)、琥珀(研)、朱砂(研飞)、雄黄(研飞)各30g、龙脑(研)、麝香各7.5g、牛黄(研)15g、安息香45g、金箔、银箔。

“用法”研末为丸,每丸重3g,每服1丸,研碎开水和服,小儿减半。

“功效”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主治”中暑、中风、温病痰热内闭、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小儿急惊、心热烦躁,风涎抽搐,舌赤、苔黄,脉滑数等。

“方解”本方所治诸证,为邪热亢盛,痰浊蒙蔽心包所致。方中用犀角、牛黄、玳瑁清热解毒;龙脑、麝香、安息香、芳香开窍;朱砂、琥珀、金箔、银箔镇心安神;雄黄劫痰解毒。全方以开窍安神为主,又能清热解毒。用人参汤送服,益气扶正,防止辛香开窍耗散正气。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神昏谵语、身热烦躁、或昏厥而痰盛气粗,舌红苔黄,脉滑数。

(2)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肝昏迷、乙型脑炎、癫痫等属于痰迷心窍而见昏厥之证者。

(二)温开

苏合香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白术、青木香、乌犀屑、香附、朱砂、诃子、白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拔各60g、龙脑、苏合香油30g、乳香30g。

“用法”成药丸剂,每丸重3g。每服1丸,研碎温开水送服。

“功效”温通开窍,行气化浊。

“主治”寒邪内闭证,证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或胸腹满痛而冷,苔白腻,脉迟等。

“方解”本方是治寒闭证常用方。方中集中十种“香”药(苏合香、沉香、麝香、檀香、丁香、乳香、安息香、青木香、香附、冰片),取其芳香开窍,行气解郁,散寒化浊,并以解除脏腑气血之郁滞,荜拔配合诸香,增强散寒、开郁的作用,犀角清心解毒,朱砂镇心安神,白术健脾和中以化浊,诃子温涩敛气与诸香药配伍,可以防止辛香过多,耗散正气。总之本方特点是用大量辛香开窍之药配伍,是救治“闭证”属寒邪、痰浊为患的常用方剂。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昏迷、口禁、握拳、面青气冷,手足不温、苔白、脉迟。

(2)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属于气滞血淤寒凝者。

(3)注意事项:本方只宜用治寒闭实证,若脱证、热闭证均非本方所宜,且本方香窜走泄,有损胎气,孕妇忌用。

十、理气剂

凡是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降气作用,用以治疗气滞、气逆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气机升降失常,可导致气机郁滞或气逆不降等证。郁滞者,宜行气解郁;气逆者,须降气平逆。因此,理气剂又可分为行气剂和降气剂两类。

行气剂适用于气机郁滞的病证,如肝气郁结,脾胃气滞,以疏肝解郁,行气和胃为主。常用药物如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厚朴等,代表方如越鞠丸、金铃子散等。

降气剂适用于肺胃之气上逆诸症,以和胃降逆,肃肺平喘为主。常用药物如旋复花、半夏、苏子、杏仁、代赭石、沉香等,方如苏子降气汤、旋复代赭汤等。

理气之剂多为芳香辛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不宜过量或久服。血虚、阴虚火旺者或孕妇,更当慎用。

(一)行气剂

越鞠丸

《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各等份。

“用法”为末,水泛为丸,亦可按照原方比例酌情定量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行气解郁。

“主治”气、血、痰、火、食、湿等六郁之证。症见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化等。

“方解”本方为统治六郁证之常用方。重在行气解郁,疏畅气机。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为君药;川芎行气活血,以治血郁;苍术健脾燥湿,以治湿郁;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神曲消食和胃,以治食郁。气郁则聚湿为痰,五药合用,使气机流畅,五郁得解,则痰淤自除,诸症乃平。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呕吐,饮食不化。

(2)加减应用:偏于气郁者,加入青皮、柴胡、佛手等行气解郁;偏血淤者,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活血化淤;偏痰淤者,加半夏、陈皮、南星以化痰;偏火郁者,加黄芩、黄连以清热泻火;偏食郁者,加山楂、麦芽以和胃消食。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胆囊炎、胆石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六郁所致者。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生姜9g、苏叶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方解”本方证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常,痰气互结于咽所致。方中用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茯苓甘淡渗湿,助半夏化痰,共为臣药。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成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咽如物阻,咯吐不出,胸胁满闷,苔白腻,脉弦滑。

(2)加减应用:若气郁较甚者,加香附、郁金等增强其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加川楝子、元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癔病、慢性支气管炎、食管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瓜蒌薤白白酒汤

《金匮要略》

“组成”瓜蒌实12g、薤白12g、白酒适量

“用法”水煎服。

“功效”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胸痹。胸中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解”胸痹之证,由胸阳不振,气滞痰阻所致。方中瓜蒌开胸散结,下气涤痰;薤白辛温通阳,行气止痛,二药配伍,一除痰结,一通气机。白酒助药上行,调畅气血。诸药合用,阳气宣通,痰浊消除,气机调畅,则胸痹自然缓解。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胸中闷痛,喘息咳唾,苔白腻,脉沉弦。

(2)加减应用:痰涎结聚而痹痛甚者,加半夏散结化痰;有淤滞者,加丹参、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淤止痛。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状者。

其他行气剂

方名组成功效主治金铃子散金铃子、玄胡行气疏肝,活血止痛肝郁气滞证,胸胁疼痛,时作时止,烦躁不安,或,疝气痛,脉弦天台乌药散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川楝子、巴豆行气疏肝,散寒止痛寒凝气滞之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痛,偏坠肿胀暖肝煎当归、枸杞、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茯苓暖肝温肾,行气止痛肝肾阴寒证,睾丸冷痛,小腹疼痛,畏寒喜温,疝气痛,脉弦沉迟。

(二)降气剂

苏子降气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紫苏子、半夏各9g、当归6g、前胡、厚朴各6g、甘草6g、肉桂3g、生姜二片大枣一枚苏叶2g

“用法”水煎服。

“功效”降气平喘,温化痰饮。

“主治”上实下虚之痰喘证。症见痰涎壅盛、喘嗽短气、胸膈痞闷、咽喉不利,或腰痛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苔白滑或白腻。

“方解”本方所治喘咳证属上实下虚者。上实为痰涎上壅于肺;下虚为肾阳虚乏。本方治上顾下,以降气平喘、止咳祛痰治上实为主,温肾纳气治下虚为辅。方中苏子降气祛痰,止咳平喘,为君药。前胡、厚朴、半夏,祛痰、止咳平喘,共为臣药。君臣配伍,以治上实之有余。肉桂温肾祛寒,纳气平喘;当归养血补肝,同肉桂以温补下虚,又治咳逆上气;加生姜、苏叶以散寒宣肺,共为佐药。甘草、大枣和中调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使肺寒温散,痰湿得除,则喘逆自平。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上盛下虚之咳喘证,咳喘痰多,呼多吸少,苔白滑。

(2)加减应用:兼风寒者加防风、杏仁解表止咳;气虚者加党参、五味子补肺气;咳喘甚难以平卧者加沉香下气平喘;阳虚者加黄芪、附子益气温阳。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原性心脏病、轻度肺气肿等属痰涎壅盛、肾气不足者。

旋复代赭汤

《伤寒论》

“组成”旋复花9g、代赭石9g、党参6g、炙甘草6g、半夏9g、生姜10g、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而致的胃脘痞硬、嗳气、呃逆、呕吐等症。

“方解”胃虚宜补,痰浊宜化,气逆宜降。方中旋复花下气消痰,降逆除噫,为君药。代赭石重镇降逆,为臣药。生姜温胃化痰,散寒止呕;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党参益气补虚,炙甘草补益中气,扶助已伤之中气,并为佐药。大枣养胃补脾,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中焦健运,痰浊涤除,清升浊降,则诸症可除。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胃气虚弱,气逆不降之证,胃脘痞硬,嗳气、呕吐、呃逆。加减应用:痰多者加茯苓、陈皮、厚朴和胃化痰;呃逆者加丁香、柿蒂温胃降逆;胃热口苦者加黄连、竹茹清胃热以止呕。

(2)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扩张、胃十二指肠溃疡或幽门梗阻等。

其他降气剂如定喘汤。

方名组成功效主治定喘汤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宣肺平喘,清热化痰哮喘证:咳喘痰多,痰稠色黄,胸闷气促,喉中哮鸣;或有表证,苔黄,脉滑数。

十一、理血剂

凡是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调血或止血作用,用于治疗血淤或出血等血分病的方剂,称为理血剂。

血病辨证有寒热虚实之分,治法较广泛。这里仅就活血祛淤与止血两类加以介绍。

活血祛淤剂:主要以宣通血脉,祛除淤血为主,适用于各种淤血病证,常用丹参、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如血府逐淤汤。

止血剂:主要以止血为主,适用于各种出血证,常用侧柏叶、大小蓟、白及、地榆、槐花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如小蓟饮子、槐花散。

活血祛淤剂能促血行,属破血之剂,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

(一)活血祛淤

血府逐淤汤

《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牛膝各9g、川芎5g、赤芍6g、桔梗5g、柴胡3g、枳壳6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祛淤,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淤,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心悸怔忡,夜寐不安,急躁易怒;或入暮潮热;或月经不调,舌质暗红,边有淤斑淤点,脉涩或弦紧。

“方解”本方主治证为血淤气滞为主,故以活血化淤药为主,辅以疏肝、养血之品而成。方中桃仁、红花、活血祛淤为君药;当归、川芎、赤芍辅助主药加强活血祛淤,为臣药;牛膝活血通脉,并引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枳壳、桔梗行气宽胸使气行血行,生地黄配当归养血滋阴,使祛淤而不伤阴血,以上各药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诸药合用,使血活气行淤化而无伤血生热之弊,实为胸中血淤证之良方。

“临床应用”

(1)辨证证要点:胸部刺痛、头痛、心悸、舌质暗或舌有淤点淤斑、脉涩或弦紧。

(2)加减应用:血淤经闭、痛经者,可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活血调经止痛;胁下痞块属血淤者,加郁金、丹参活血祛淤消积;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肋软骨炎、胸部挫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肝硬化、痛经、闭经、脑梗塞、脑震荡后遗症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组成”生黄芪120g、当归尾6g、赤芍6g、地龙3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活血,祛淤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方解”本方证由中风后,正气亏虚,脉络淤滞所致。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血行,为君药;当归、赤芍、地龙、桃仁、红花活血化淤通络,共为辅佐药。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淤祛络通,则诸症自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无力。

(2)加减应用: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蝎化痰通络;语言蹇涩者,加远志、菖蒲化痰开窍。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淤者。

生化汤

《傅青主女科》

“组成”当归25g、川芎9g、桃仁6g、干姜2g、甘草2g

“用法”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功效”活血化淤,温经止痛。

“主治”产后血虚受寒。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解”产后血虚,寒邪乘虚而入,则恶露不行。方中当归补血活血,祛淤生新,为君药;川芎活血行气,为臣药;桃仁活血祛淤,炮姜温经止痛,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黄酒温通血脉,以助药力共为使药。合而用之,有养血化淤,温经止痛之效,使恶露畅行,小腹冷痛亦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产后受寒所致淤滞之证,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2)加减应用:淤块留阻,腹痛甚者,加蒲黄、五灵脂、延胡索等祛淤止痛;血寒甚而下腹冷痛者,加肉桂温经散寒;宫缩无力,加益母草。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产后恶露不绝、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产后尿潴留等。

温经汤

《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当归、阿胶、麦冬各9g、芍药、川芎、人参、桂枝、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各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经散寒,祛淤养血。

“主治”冲任虚寒,淤血阻滞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亦治妇人久不受孕。

“方解”本方所治证为冲任虚寒,淤血阻滞所致。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药。当归、川芎、芍药活血祛淤,养血调经;丹皮祛淤通经,并退虚热,共为臣药。阿胶、麦冬养阴润燥,清虚热而止血;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血之源,统血之用;半夏通降胃气而散结;生姜温胃气以助生化,共为佐药。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达温经通脉,养血祛淤之功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有淤块,时发烦热。

(2)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淤血阻滞证候者。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桃仁120g、桂枝6g、大黄12g、甘草芒硝各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破血逐淤,清热润燥。

“主治”下焦蓄血。少腹拘急胀满,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谵语烦渴,至夜发热,神志错乱如狂,以及血淤经闭、痛经,舌质暗,脉沉结。

“方解”本方证是由淤热互结,蓄结于下焦而成。其方由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组成。因其以桃仁为君,故名。方中桃仁破血祛淤,大黄下淤泄热,二药合用,淤热并泄,共为君药。桂枝通行血脉,助桃仁破血祛淤;芒硝泻热软坚,助大黄下淤泄热,共为臣药。炙甘草益气和中,并缓诸药峻烈之性,使祛淤而不伤正,为佐使药。诸药配合,共奏破血下淤之功。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少腹急结、神志错乱如狂、小便自利、舌质黯、苔腻、脉沉结。

(2)加减应用:淤血停滞,加三七、赤芍;产后恶露不下,小腹坚痛,加蒲黄、五灵脂;淤热妄行之鼻衄、齿衄者,加生地、茅根;气滞胀痛者,加香附、枳壳。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宫外孕、肿瘤、外伤、精神分裂症、急性坏死性肠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属淤血证或淤热互结下焦者。应用较为广泛。

其他活血祛淤剂如复元活血汤、桂枝茯苓丸等。

方名组成功效主治复元活血汤柴胡、瓜蒌、当归、红花、甘草、山甲、大黄、桃仁活血祛淤,疏肝通络跌打损伤:淤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活血化淤,缓消癥块淤血留结胞宫: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血色紫黑灰暗腹痛拒按等。

(二)止血

小蓟饮子

《丹溪心法》

“组成”生地30g、小蓟滑石各15g、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各9g、当归6g、栀子9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下焦淤热。症见血淋,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或尿血,而见舌红脉数。

“方解”本方所治为下焦淤热而致血淋之证。方中小蓟、生地清热凉血为君药;蒲黄、藕节止血消淤为臣药;佐以滑石、木通、淡竹叶、栀子清热泻火,利尿通淋,以当归养血活血;使以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具有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之功。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血淋尿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2)加减应用:血淋尿道剧痛者,加琥珀、海金沙通淋止痛;小便赤涩热痛者,加石韦、桃仁、黄柏清热消淤。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尿而见上述症状者。

十灰散

《十药神书》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丹皮棕榈皮各等分

“用法”诸药烧存性,为末。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适量,调服9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症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

“方解”火热炽盛,血热妄行,每致出血诸证。方中大蓟、小蓟、荷叶、茜根、侧柏叶、白茅根凉血止血;棕榈皮收涩止血。在凉血止血同时,又用栀子清热泻火,大黄导热下行,折其上逆之势,使气火降而血止;用丹皮配大黄凉血祛淤,使止血而不留淤;烧炭存性用,可加强收涩止血作用;用藕汁或萝卜汁京墨调服,可增强清热凉血止血之功。全方以凉血止血为主,兼有清降、祛淤之功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血热妄行之呕血、吐血、咯血、咳血证。

(2)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出血属血热妄行所致者;但虚寒性出血不宜用。

其他止血剂如咳血方、黄土汤等。

方名组成功效主治咳血方青黛、瓜仁、海石、栀子、诃子清火化痰,敛肺止咳肝火犯肺:咳嗽痰稠带血,咳吐不爽,或心烦易怒,胸胁刺痛,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黄土汤甘草、熟地、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灶心土温阳健脾,养血止血脾阳不足之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十二、治风剂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的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

风病分“外风”和“内风”两大类。外风证是外风侵袭人体,留于头面、肌表、关节、经络、筋肉等部位所致的病证,主要表现为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脉挛痛、屈伸不利或口眼歪斜,甚至角弓反张等。内风证主要指内脏病证所致的风病,主要病机为肝风内动、热盛动风、阴虚动风及血虚生风等,常见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语言蹇涩,或猝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治疗上,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因此,治风剂可分为疏散外风和平熄内风两类。

疏散外风剂:适用于外风所致诸病,常用辛散祛风的药物,如羌活、独活、防风、川芎、白附子、南星等为主组成方剂,如川芎茶调散、牵正散等。

平熄内风剂:适用于内风所致的诸疾,常用药物如羚羊角、钩藤、石决明、天麻、牡蛎等为主组成方剂,如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等。

(一)疏散外风剂

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芎、荆芥各120g、白芷、羌活、炙甘草各60g、细辛30g、防风45g、薄荷240g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g每日2次,食后清茶调下。亦可按原方比例酌减水煎服。

“功效”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或偏或正,或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者。

“方解”本方为治外感风邪所治头痛之要方。方中川芎、羌活、白芷均能祛风止痛,兼以解表。其中川芎善治足少阳和足厥阴经头痛,羌活善治足太阳经头痛,白芷善治足阳明经头痛,细辛善治足少阴经头痛,共为君药,可散诸经风邪,而治偏正头痛。“巅顶之上,唯风药可到。”除用以上疏风止痛之品外,又以细辛、荆芥、防风、薄荷辛散上行之品以助君药增强祛风止痛之效。使风邪从外而解,共为臣药。其中薄荷用量独重,意在搜风散热,既助疏风止痛之效,又可清利头目。但纯用一派辛散疏风之品,则恐升散太过耗损正气,故佐以甘草益气安中,和药缓峻,并以苦寒的清茶调下,既可上清头目,又能引热下行,使散中有收,升中有降,则无祛风伤正之弊。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止痛之功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头痛、恶风或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2)加减应用:风寒头痛,去薄荷,加苏叶、生姜发散风寒;风热头痛,加菊花、僵蚕、疏散风热;头痛日久不愈者,加全蝎、桃仁、红花疏风通络。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感冒、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病。

其他疏散外风剂如消风散。

方名组成功效主治消风散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疏风除湿,清热养血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二)平熄内风剂

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怀牛膝30g、生赭石30g、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各15g、川楝子6g、生麦芽6g、茵陈6g、甘草4.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阴虚阳亢,肝风内动。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不利,口眼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有力。

“方解”本方由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所致,方中重用怀牛膝引血下行,折其亢盛之风阳,为君药。生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降逆潜阳,镇肝熄风共为臣药。龟板、生白芍、玄参、天冬滋阴清热以治肝阳;茵陈、川楝子、生麦芽疏肝解郁,清泄肝热,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生麦芽能和胃安中,以防金石、介类药物碍胃为使。诸药合用,共奏镇肝熄风之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头目眩晕,脑部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

(2)加减应用:心中烦热甚者,加石膏、栀子以清热除烦;神昏痰鸣,加胆南星、川贝母以清热豁痰;尺脉虚者,加熟地黄、山茱萸以补肝肾;头目胀痛,加夏枯草、菊花清热平肝。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脑血栓形成、脑溢血、血管神经性头痛、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见上述症状者。

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论》

“组成”羚羊角4.5g、霜桑叶6g、川贝12g、生地15g、双钩藤菊花茯神木生白芍各9g、生甘草2.4g、淡竹茹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肝经热盛,热极动风。高热神昏,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以及肝热风阳上逆,头晕胀痛,耳鸣心悸,面红如醉,或手足躁扰,甚则瘈疭,舌红,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为邪热传入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方中羚羊角、钩藤清热解痉,共为君药。配伍桑叶、菊花清热平肝,以加强凉肝熄风之效,用为臣药。地黄、白芍凉血养肝,缓解痉挛;川贝母、鲜竹茹以清热化痰;茯神平肝安神,以上共为佐药。甘草兼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之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

(2)加减应用:热甚者加夏枯草、草决明、清热平肝;阴液耗伤者,加玄参、天冬、石斛、阿胶等滋阴增液;神昏痰鸣者,加胆南星、天竺黄;抽搐甚者,加全蝎、蜈蚣熄风止痉。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妊娠子痫、高血压所致的头痛、眩晕、抽搐等属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或阳亢风动者。

其他熄风剂如大定风珠。

方名组成功效主治大定风珠生白芍、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生鳖甲滋阴熄风阴虚风动证:手足瘈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十三、治燥剂

凡是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作用,以治疗燥证的方剂,称为治燥剂。

燥证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是感受秋天燥邪而发病,也称“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内燥多由脏腑津液亏损所致。

清宣外燥剂:适用于外燥证,常用清宣辛散药配合润肺止咳药如苏叶、沙参、杏仁、桑叶等为主组成方剂,方如杏苏散、桑杏汤。

滋润内燥剂:适用于脏腑阴液亏损所致的内燥证,常用滋阴润燥药如麦冬、玄参、生地等为主组成的方剂,方如麦门冬汤。

(一)轻宣外燥剂

杏苏散

《温病条辨》

“组成”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杏仁、生姜、橘皮各6g、大枣2枚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方解”本方证为凉燥外袭,肺失宣降,痰湿内阻所致。方中苏叶发表散邪,宣发肺气,使凉燥之邪从外而散;杏仁降利肺气,润燥止咳,二者共为君药。前胡疏风散邪,降气化痰,既协苏叶轻宣达表,又助杏仁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助杏仁、苏叶理肺化痰,共为臣药。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利解表,滋脾行津以润干燥,是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宣肺利咽,功兼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清宣凉燥,宣肺化痰之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

(2)加减应用:若表证较重者,加豆豉、荆芥以助解表;痰多者紫菀、贝母以化痰。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证属外感凉燥(或外感风寒轻证),肺失宣降,痰湿内阻者。

清燥救肺汤

《医门法律》

“组成”霜桑叶9g、煅石膏7.5g、甘草3g、人参2g、胡麻仁3g、阿胶2.4g、麦门冬3.6g、炒杏仁2g、炙枇杷叶3g

“用法”水煎,频服。

“功效”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胸满胁痛,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方解”本方所治乃温燥伤肺之重证。方中重用桑叶轻宣肺燥,透邪外出,为君药。臣以石膏,清泄肺热;麦冬养阴润肺。人参益气生津,合甘草以培土生金;胡麻仁、阿胶助麦冬养阴润肺,肺得滋润;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以上均为佐药。甘草兼能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燥润肺,养阴益气之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

(2)加减应用:若痰多,加川贝、瓜蒌以润燥化痰;热甚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清热凉血。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属燥热犯肺,气阴两伤者。

(二)滋润内燥剂

百合固金汤

《慎斋遗书》

“组成”熟地9g、生地6g、麦冬5g、当归、炒白芍、贝母、百合、甘草各3g、桔梗玄参各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由肺肾阴亏所致。方中百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生地、熟地滋阴补肾,其中生地兼能凉血止血,三药共为君药。麦冬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玄参清虚火,兼利咽喉,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共为臣药。当归养血润燥,治咳逆上气;白芍养血益阴;俱为佐药;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散结,并载药上行;生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阴液渐充、虚火自清、痰化咳止,肺肾得养,诸症自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咳嗽气喘,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2)加减应用:若痰多而色黄者,加胆南星、黄芩、瓜蒌皮以清肺化痰;若咳喘甚者,加杏仁、五味子、款冬花以止咳平喘;若咳血重者,可去桔梗之升提,加白及、白茅根、仙鹤草以止血。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咽喉炎、自发性气胸等属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者。

养阴清肺汤

《重楼玉钥》

“组成”生地6g、麦冬6g、生甘草2g、玄参5g、贝母3g、丹皮3g、薄荷2g、炒白芍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清肺。

“主治”白喉。症见喉间起白斑点如腐,不易拨去,咽喉肿痛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

“方解”本方为治白喉常用方。其证由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疫毒所致。方中生地、玄参养阴润燥清肺解毒为君药;麦冬、白芍助生地、玄参养阴清肺润燥,丹皮助生地、玄参凉血解毒而消痈肿,共为臣药。佐以贝母润肺止咳,清化热痰,薄荷宣肺利咽。使以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共奏养阴清肺解毒之功。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喉间起白斑点如腐,不易拨去,咽喉肿痛发热,鼻干唇燥。

(2)加减应用:挟表证加桑叶、葛根等轻扬宣散以解表;热毒重者,加连翘、银花、土牛膝以清热解毒。肾阴虚者,生熟地并用;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者加天冬。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扁桃腺炎、咽喉炎等属阴虚证者。

其他滋阴润燥剂如麦门冬汤、增液汤等。

方名组成功效主治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清养肺胃,降逆下气①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②胃阴不足证。呃逆呕吐,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增液汤玄参、麦冬、细生地增液润燥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

十四、祛湿剂

凡是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一类方剂,称为祛湿剂。

祛湿剂的功用是化湿利水,通淋泄浊。凡因湿邪所致的湿温、泄泻、水肿、黄疸、淋浊诸病,皆可随证选用。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有在里在表、热化寒化之别,治疗方法,亦有配伍不同。因此,祛湿剂又分芳香化湿、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等类。

芳香化湿剂:适用于湿困脾胃之证,常用药物如苍术、陈皮、藿香、紫苏等,代表方剂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等。

清热祛湿剂:适用于湿热俱盛或湿从热化之证,常用药物如茵陈、栀子、滑石、车前子等代表方如茵陈蒿汤、八正散等。

利水渗湿剂:适用于水湿停留,小便不利之证,常用药物如猪苓、茯苓、泽泻等,代表方如五苓散、猪苓汤等。

温化水湿剂:适用于阳虚不能化水或湿从寒化之证,常用药物如附子、肉桂等,代表方如实脾饮、真武汤等。

祛风胜湿剂:适用于风湿在表或风湿侵袭而致头身痛、关节痹痛之证,常用药物如羌活、独活、桑寄生等,代表方剂如独活寄生汤。

(一)芳香化湿剂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组成”苍术、厚朴、陈橘皮各9g、甘草4g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解”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方中重用苍术为君药,燥湿健脾,使湿去则脾运,脾健则湿化。臣以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陈皮为佐,理气和胃,燥湿醒脾,以助苍术、厚朴之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且能益气健脾和中。煎加姜、枣,以生姜温散水湿且能和胃降逆,大枣补脾益气以助甘草培土制水之功,姜、枣相合尚能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湿浊得化,气机调畅,脾胃复健,胃气和降,则诸症自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脘腹胀满,舌苔百腻而厚。

(2)加减应用:证属湿热者,宜加黄连、黄芩以清热燥湿;寒湿者,加干姜、草豆蔻、肉桂以温化寒湿;湿盛泄泻者,加茯苓、泽泻以利湿止泻。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30g、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各60g、藿香90g、甘草75g

“用法”散剂,每次服9g,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霍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方解”本方所治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为夏季常见病证。方中藿香芳香化湿,和中止呕,解表散寒,为君药。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止泻,俱为臣药。佐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煎用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诸药合用,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则霍乱自愈。感受山岚瘴气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以本方辟秽化浊,和中悦脾而治之。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寒热头痛,上吐下泻,脘腹闷痛,舌苔白腻。

(2)加减应用:若表邪偏重,寒热无汗者,加香薷、防风解表散寒;腹泻甚者,加扁豆、薏苡仁健脾止泻;兼食滞胸闷腹胀,嗳腐酸馊者,加神曲、山楂、鸡内金消食导滞;小便短少者,加木通、车前子祛湿利尿;舌苔厚腻者,加白术,以增强化湿作用。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见上述症状者。

(二)清热祛湿剂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炙甘草、木通、大黄各500g

“用法”共为散剂,每服6~10g,灯心草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加灯心草,水煎服。

“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热淋,血淋,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本方是治疗湿热蕴于下焦之热淋证常用方。方中用滑石滑利窍道,清热渗湿,利水通淋;木通上清心火,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共为君药。以扁蓄、瞿麦、车前子清热利水通淋,用为臣药。佐以山栀子仁清泄三焦,通利水道,以增强君、臣药清热利水通淋之功;大黄荡涤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甘草调和诸药,兼能清热、缓急止痛,是为佐使之用。煎加灯芯以增利水通淋之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2)加减应用:若属血淋者,加生地、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石淋者,加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等以化石通淋;膏淋者,加萆薢、菖蒲以分清化浊。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术后或产后尿潴留等属湿热下注者。

茵陈蒿汤

《伤寒论》

“组成”茵陈30g、栀子15g、大黄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方解”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本品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黄疸要药。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引湿热从小便而去。佐以大黄泻热逐淤,通利大便,导淤热从大便而下。三药合用,利湿与泄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湿邪得除,淤热得去,黄疸自退。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2)加减应用:若湿重于热者,加茯苓、泽泻、猪苓以利水渗湿;热重于湿者,可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祛湿;若往来寒热,头痛口苦者,加柴胡、黄芩和解退热;胁痛、脘腹胀痛明显者,加柴胡、川楝子、郁金、枳实以疏肝理气止痛。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引起的黄疸,证属湿热内蕴者。

三仁汤

《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15g、飞滑石6g、白通草6g、白蔻仁6g、竹叶6g、厚朴6g、生薏苡18g、半夏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方解”本方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为君药。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是为臣药。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是为佐药。综观全方,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点,气畅湿行,暑解热清,三焦通畅,诸症自除。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渴不欲饮,苔白腻或厚腻。

(2)加减应用:若湿温初起,表寒者,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若寒热往来者,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夹有秽浊者,加佩兰、石菖蒲化浊辟秽。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肠伤寒初期、胃肠炎、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其他清热祛湿剂。

方名组成功效主治甘露消毒丹滑石、黄芩、茵陈、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二妙散炒黄柏、苍术清热燥湿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三)利水渗湿剂

五苓散

《伤寒论》

“组成”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

“用法”为末,制成散剂,每服6~l0g;亦可改汤剂,水煎服。

“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水湿停聚,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小腹胀满,水肿、泄泻。或头痛发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方解”本方主治病证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性寒,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功。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桂枝辛温通阳以助膀胱气化,气化则水自行,同时兼解太阳之表。诸药合用,则水行气化,表解脾健,而蓄水留饮诸症自除。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小便不利,水肿;或痰饮,脐下动悸;舌苔白,脉浮或缓。

(2)加减应用: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水肿明显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可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湿热黄疸,小便不利,湿重于热者,加茵陈利水退黄。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慢性肠炎、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

猪苓汤

《伤寒论》

“组成”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利水、清热、养阴。

“主治”水热互结。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方解”本方为滋阴利水之剂。主治邪传阳明或少阴,水热互结,邪热伤阴,小便不利之证。方中以猪苓清热利水,为君药。水为湿邪,湿者渗之,茯苓利水渗湿,用为臣药。以泽泻、滑石清热利水,又利而不伤阴,为佐药。阿胶甘平润滑,育阴止血,为使药。五药合用,渗利与清热养阴并进,利水不伤阴,滋阴不敛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诸证自愈。但总以渗利为主,清热养阴为辅。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小便不利,灼热感,或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口渴欲饮,舌红,脉数。

(2)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肾功能不全、特发性水肿等见上症者。

其他利水渗湿剂如防己黄芪汤。

方名组成功效主治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甘草、白术益气祛风,健脾利水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四)温化水湿剂

真武汤

《伤寒论》

“组成”茯苓9g、芍药9g、白术6g、生姜9g、炮附子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方解”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湿泛溢的要方。本方以附子为君药,本品大辛大热,用其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臣以茯苓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去;白术健脾燥湿,扶脾之运化。佐以生姜之温散,既助附子温阳祛寒,又伍茯苓、白术温散水湿。白芍亦为佐药,利小便以行水气,柔肝缓急以止腹痛,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防止附子燥热伤阴,以利于久服缓治。诸药配伍,温中有散,利中有化,脾肾双补,阴水得制,故为脾肾阳虚,寒水之病的有效方剂。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腰以下肿,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淡胖苔白,脉沉。

(2)加减应用:脾阳虚而下利甚者,去芍药之阴柔,加干姜以助温里散寒;水寒射肺而咳者,加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水寒犯胃而呕者,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可更加吴茱萸、半夏以助温胃止呕。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肝病浮肿、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

实脾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炮附子、白茯苓、炮干姜各6g、炙甘草3g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效”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

“方解”本方所治之水肿,由脾肾阳虚,阳不化水,水气内停所致,亦谓阴水。方中附子善于温肾阳而助气化以行水;干姜偏于温脾阳而助运化以制水,二药相合,温肾暖脾,扶阳抑阴,用为君药。臣以茯苓、白术渗湿健脾,使水湿从小便去。佐以木瓜除湿醒脾和中;厚朴、木香、大腹皮、草果行气导滞,令气化则湿化,气顺则胀消,且草果、厚朴兼可燥湿,大腹皮且能利水。甘草、生姜、大枣益脾和中,生姜兼能温散水气而化饮,甘草还可调和诸药,同为佐使之药。诸药相伍,脾肾同治,而以温脾阳为主;寓行气于温利之中,令气行则湿化。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沉迟。

(2)加减应用:若小便不利,水肿甚者,加猪苓、泽泻以增利水消肿之功;气短乏力,倦惰懒言者,加黄芪补气以助行水;大便秘结者,加牵牛子以通利二便。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属于脾肾阳虚气滞者。

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12g、桂枝9g、白术6g、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大便溏,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方解”本方所治痰饮乃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不化水,水湿内停所致。本方重用茯苓为君,健脾渗湿,祛痰化饮。以桂枝为臣,温阳化气,平冲降逆。苓、桂相伍,一利一温,既温阳化气,又利水平冲。佐以白术健脾燥湿,助脾运化,是脾阳健旺,水湿自除。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合用,温阳健脾以助化饮,淡渗利湿以平冲逆,全方温而不燥,利而不峻,标本兼顾,配伍严谨,为治痰饮之和剂。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

(2)加减应用: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加枳实、生姜以消痰散水。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美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五)祛风除湿剂

祛风湿剂的常用方如独活寄生汤。

方名组成功效主治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十五、祛痰剂。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饮作用,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称为祛痰剂。

痰有寒、热、湿、燥等多种证候,因此化痰剂可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治风化痰、温化寒痰等五类。

燥湿化痰剂:适用于湿痰为病,症见咳嗽痰多,痰白易咯,胸闷呕恶,苔白滑而腻等,常用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等,代表方如二陈汤。

清化热痰剂适用于热痰为病,症见痰黄而稠,咳嗽气逆,苔黄,脉滑数等。常用药物如黄芩、黄连、大黄、瓜蒌、竹沥等,代表方如清气化痰丸。

润燥化痰剂:适用于燥痰为病,症见干咳少痰,或痰稠难咯,口干咽痛等,常用药物如杏仁、贝母、瓜蒌、沙参等,代表方如贝母瓜蒌散。

治风化痰剂:适用于风痰之病。风痰的生成,一由外感风邪所致,一为内生风痰。常用宣散外邪与化痰之药配伍,多用紫菀、荆芥、陈皮等组方,代表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止嗽散。

温化寒痰剂:适用于寒痰为病,症见咳嗽气喘,痰多清稀,畏寒苔白等。常用药物如麻黄、桂枝、细辛肉桂等,代表方如小青龙汤。

(一)燥湿化痰剂

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半夏、橘红各15g、白茯苓9g、炙甘草4.5g

“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方解”本方为治湿痰之主方。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君药;陈皮理气化痰为臣药;茯苓健脾渗湿为佐药;炙甘草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煎加生姜降逆化饮,既制半夏之毒,又能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有散有收,相反相成,使祛痰而不伤正。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润,脉滑。

(2)加减应用:加减化裁可用于多种痰证。寒痰者,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湿痰者,加苍术、白术健脾燥湿化痰;热痰上扰,心烦不眠者,加枳实、竹茹清胆和胃化痰;痰热互结,咳痰黄稠,稠黏难咯者,去甘草,加黄芩、瓜蒌仁、枳实、杏仁、胆南星清热化痰,下气止咳;食痰者,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郁痰者,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风痰眩晕者,加南星、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半夏、竹茹、炒枳实各60g、陈皮90g、甘草30g、炙茯苓45g

“用法”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

“功效”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胆怯易惊,虚烦不眠,头眩心悸,善疑多虑;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舌淡苔腻,脉弦滑。

“方解”本方所治证多由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热内扰,胆胃不和所致。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为君药。臣以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降气导滞,消痰除痞。佐以陈皮理气行滞,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使以生姜、大枣、甘草益脾和胃,调和诸药。综合全方,半夏、陈皮、生姜偏温,竹茹、枳实偏凉,温凉兼进,令全方不寒不燥,理气化痰以和胃,胃气和降则胆郁得舒,痰浊得去则胆无邪扰,则诸症自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胆怯易惊,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舌淡苔腻,脉弦滑。

(2)加减应用:心热烦甚者,加黄连、山栀、豆豉以清热除烦;惊悸者,加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齿以重镇定惊;失眠者,加琥珀粉、远志以宁心安神;呕吐呃逆者,加苏叶或梗、枇杷叶、旋覆花以降逆止呕;眩晕者,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癫痫抽搐,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冠心病、急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眩晕、癫痫等属胆郁痰热内扰者。

(二)清热化痰剂

清热化痰剂的常用方如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丸方名组成功效主治清气化痰丸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星、制半夏清热化痰,理气止咳痰热内结。症见咳嗽痰黄,咯之不爽,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三)润燥化痰剂

贝母瓜蒌散

《医学心悟》

“组成”贝母4.5g;瓜蒌3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2.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

“方解”本方所治为燥痰之病证。方中以贝母润肺清热,化痰止咳;瓜蒌清肺润燥,开结涤痰,共为君药。臣以天花粉,清降肺热,生津润燥;橘红理气化痰,顺气消痰;茯苓健脾利湿,以杜生痰之源。桔梗宣肺化痰,且引诸药入肺经,为佐使药。全方清润宣化并用,肺脾同调,而以润肺化痰为主,且润肺而不留痰,化痰又不伤津,使肺得清润而燥痰自化,宣降有权而咳逆自平。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咳嗽痰稠,咯痰不爽,咽喉干燥,苔白而干。

(2)加减应用:如燥热较甚,咽干涩痛甚者,加麦冬、玄参、生石膏等清燥润肺;声音嘶哑,痰中带血者,去橘红,加沙参、仙鹤草、白及等养阴清肺,化痰止血;兼感风邪,咽痒而咳,微恶风者,加桑叶、杏仁、蝉蜕、牛蒡子等宣肺散邪。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结核、肺炎等属燥痰证者。

(四)化痰熄风剂

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

“组成”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红各3g、白术9g、甘草1.5g

“用法”加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效”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方解”本方所治为风痰眩晕证,由脾湿生痰,并肝风内动,上扰清空所致。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故用为君药。以白术、茯苓为臣,健脾祛湿,能治生痰之源。佐以橘红理气化痰,俾气顺则痰消。使以甘草和中而调药性;煎加姜、枣调和脾胃,生姜兼制半夏之毒。诸药相伍,使风息痰消,眩晕自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

(2)加减应用:若眩晕较甚者,加僵蚕、胆南星、泽泻以加强化痰熄风之力;头痛甚者,加蔓荆子、白蒺藜以祛风止痛;呕吐甚者,加代赭石、旋覆花以镇逆止呕;兼气虚者,加党参、生黄芪以益气。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痫、面神经瘫痪等属风痰上扰者。

十六、消导剂

凡以消导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作用,用于治疗积滞痞块的方剂,称为消导剂。

消导剂应用广泛,凡由气、血、痰、湿、食等壅滯而成的积滞或痞块均可使用。消导剂常用药物如神曲、山楂、麦芽、谷芽、莱菔子、砂仁、枳实、大黄等组成消导之方,代表方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

保和丸

《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180g、神曲60g、半夏、茯苓各90g、陈皮、连翘、莱菔子各30g

“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消食和胃。

“主治”食积停滞。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本方证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食积停滞所致。方中重用山楂为君,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消食健脾,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下气消食除胀,并长于消谷面痰气之积。共为臣药;三药同用,能消各种食物积滞。以半夏、陈皮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均为佐药。诸药合用,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去,则食滞诸症自除。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呕逆,苔腻脉滑。

(2)加减应用:若食积腹胀较重者,加枳实、槟榔、厚朴行气消胀;食积化热,苔黄脉数者,加黄连、黄芩清热泻火;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槟榔通便导滞;兼脾虚者,加白术、党参补脾益气。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炎、婴幼儿腹泻肝炎等属食积内停者。

健脾丸

《证治准绳》

“组成”炒白术75g;木香黄连、甘草各22g;茯苓60g;人参45g;炒神曲、陈皮、砂仁、炒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各30g

“用法”共为细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方解”本方所治为脾虚胃弱,食积化热之证。方中重用白术、茯苓为君,健脾祛湿以止泻。以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化滞;人参、山药益气补脾,以助苓、术健脾之力,共为臣药。木香、砂仁、陈皮理气和胃,醒脾化湿,既可解除脘腹痞闷,又使全方补而不滞;肉豆蔻、山药以涩肠止泻;黄连清热燥湿,且清解食积所化之热,皆为佐药。甘草补中和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使食积得消,脾运得健,胃气得和,湿热得清,诸症自愈。因方中健脾之药居多,且食积消脾自健,故方名“健脾”。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脘腹痞闷,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

(2)加减应用:湿甚者,加车前子、泽泻以利水渗湿;兼寒者,去黄连,加干姜以温中祛寒。

(3)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属脾虚食滞者。

其他消食导滞剂如枳实导滞丸。

方名组成功效主治枳实导滞丸大黄、炒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消导化积,清热利湿湿热食积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沉有力。

(李景良)

§§第四章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