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全2册)
32023100000098

第98章 班固

只看历史不管未来的班固

“原文”

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起元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傍贯《五经》,上下洽通,为《春秋》考纪、表、志、传凡百篇。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馀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诏以谴责兢,抵主者吏罪。

固所著《典引》、《宾戏》、《应讥》、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在者凡四十一篇。

“译文”

班固又撰写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人的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给皇上。

皇上又使他完成以前所著的史书。

班固认为汉朝继承唐尧的天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代,史臣才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册于秦汉之列,太初以后,缺而不录,所以探撰前面记载,缀集耳之所闻,写成《汉书》。

从高祖开始,到孝平王莽被杀,十有二代,共二百三十年,综合他们的行事,傍贯《五经》,上下洽通,写成《春秋》考纪、表、志、传共百篇。

班固从永平中年开始受诏,绞尽脑汁,深思二十多年,至建初年间才写成。

当代很重视其书,学者没有不诵读的。

班固后因母丧离开官职。

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用班固做中护军,与参议。

北单于听说汉军出来,派使者到居延塞,想继续来一次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派大使。

窦宪上书派班固行中郎将事,率领数百骑兵与虏使者从居延塞出来迎接。

正逢南匈奴掩破北庭,班固到了私渠海,听说虏中乱,就带兵回来。

等到窦宪失败,班固先被免官。

班固不曾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子们多半不遵守法度,吏人很伤脑筋。

起初,洛阳令种兢出来巡视,班固的家奴干扰他的车骑,官吏椎呼之,家奴醉后骂人,种兢大怒,害怕窦宪不敢发泄,内心记恨。

等到窦氏的宾客都被捕考查,种兢因此捕系班固,于是死在狱中。

时年六十一岁。

朝廷下诏谴责种兢,抵主者吏罪。

班固所著《典引》、《宾戏》、《应讥》、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存在的共四十一篇。

“点评”

我们首先知道班固,是因为我们知道班固是《汉书》的作者。他是班彪的儿子,字孟坚。上面咱们提到过,他们家啊,都很有学问,都是舞文弄墨的人,所以,在那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之下,加之他的天赋,小班固在九岁的时候就能连句作文,诵读诗赋,长大后,就广泛通晓典籍,九流百家的言论,没有不深入探讨的。可是,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班固根本就没有固定的老师,并且,他也不在章句上下功夫,只是掌握大义罢了。比如一首诗,他感兴趣的不是字句的形式,而是文章的意境、内涵,那是需要心灵相通的。打一个不十分恰当的比喻,我们读诗,在字字推敲研究章句章法,算是在做表面浅显的文章的话,那么人家班固就是在领会其精髓。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所以说,班固小时候就表现出了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班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他性格宽厚和蔼,和众人相容,不因自己有才就觉得高人一等。这一点是很难得的。想一想看,其实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什么人啊?那种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肚子里有半瓶子墨水,就高人一头,很有举世皆浊我独清,尔等都是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不是一个纯粹的人,唯有他才是人上人,凌驾于这个俗世之上的智者。可人家班固不。真正有学问的人,反而会谦虚谨慎。越大的官,其实越平易近人。因此当时的一些儒生很愿意和班固结交。

永平初年,东平王苍用了至戚替骠骑将军辅政,打开东阁,接纳英雄,这时班固才二十岁,写了报告给苍说:“将军凭着周公、召公的美德,立足于本朝,秉承修明的政策,建立威灵的尊号。从前的周公,现在的将军,《诗》《书》所记载,没有你们三人这样的了。古书说:‘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班固幸而生在清明之世,参与视听之末,凭着蝼虫之小,私观国政之大,的确赞美将军拥有千载之重任,步先圣之后尘,体弘美之资质,据高明之地位,广采众事,遵循六经,若白黑之别于目,求善永无止境,采择狂夫的言语,不逆负薪的议论。我私下见到幕府新开,广延英俊,四方之士,踊跃上前,不顾衣裳颠倒。将军应该详考唐、商的举措,体察伊尹、皋陶之荐贤,使远近没有偏私,每个角落的人才都能知晓,目的在于总览贤才,收集明智之士,替国家找到能人,使本朝得到安宁。那么将军才会养志和神,优游于庙堂之上,光名宣扬于当代,遗烈永垂于无穷的后世。我见到故司空掾桓梁,早有宿儒的大名,品德冠于州里,七十岁从心所欲,行为不越规矩,是清庙的光辉、当代的英才。京兆祭酒晋冯,年少时即修身,白了头还不违初志,好古乐道,玄默自守,古人的美好品德,当代人没有能赶上的。扶风掾李育,明经书,行为好,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屋土阶。京兆、扶风两郡都去邀请,因为家贫,几次因病辞去。温故知新,论议通明,廉清修洁,行能纯备,虽前世名儒,国家之所器重,韦、平、孔、翟(韦贤、平当、孔光、翟方进),没有再好的了。应叫人考核实绩,来参与万事。京兆督邮郭基,孝行州里闻名,经学被师门称赞,政务的功绩,有特别的功效。如果碰上明时,在下僚做事,进能像鸿鸟高飞,退能像杞梁那样以身殉国。凉州从事王雍,亲身有卞严的节操,加上术艺文章,凉州的头面人物,没有在王雍之前的了。古时周公举一方之才则其他三方埋怨,说‘怎么把我放在后边呢’。应该及时打开府门,使远方之人得到安慰。弘农功曹使殷肃,学问通达,见闻很广,才能超人,诵《诗》三百篇,能接待外宾。这六个人,都有特殊品行才干,品德高于当世,如蒙接纳,以辅佐高明,这正是山梁之秋,孔夫子所叹息的呀!从前卞和献宝,被截断脚趾,屈原进献忠言,终于沉于汨罗,可是和氏之璧,千载留下光彩,屈子的遗著,万世称赞。希将军明察秋毫,广伸视听,少降身份,多听下问,使尘埃之中,永远没有荆山、汨罗的遗恨。”

这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所说的话啊。其所说所讲深刻而独到,不能不令人佩服。就从这个建议开始,班固开始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东平王苍采纳了班固的意见。

可后来,班固的父亲班彪死了,班固就回到了乡里。

令人欣喜的是,小小的班固认为他的老爸班彪所续写的前史不够详细,于是,他就深入钻研,想完成父亲的遗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假如班彪在天有灵,看到自己的儿子秉承了自己的创新精神,也会笑得合不拢嘴的。

可是,班固的作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高兴的。这个世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就会经常发生碰撞。这不,不久就有人上书显宗,告班固私自改动国史!哪里来的毛头小子啊,居然敢改动国史?有领导的授权吗?

果然,朝廷有诏书就飞马传到班固所在的郡,郡里就按照旨意将初出茅庐小牛犊一样的班固关进了监狱,并且抄走了他家的全部书籍。

先有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之事,被下狱而死,情况很危急啊。班固的家人都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班固的弟弟班超害怕他哥被郡里“刑讯逼供”,不能自己辩明是非,于是到朝廷上书,他要找最高领导上访。结果,他就被皇上召见了。班超赶紧一五一十地全部讲述了班固著述的本意,而郡里也将班固的书呈上去给皇帝看。显宗翻看了一通,立即感到很奇异,人才啊!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东汉时期缺的也是人才啊。要不怎么历代皇帝都往南往北满世界地找高人、奇人呢?班固就是一个奇才啊,这样的奇才,怎么能关进监狱呢?

于是,显宗赶紧召班固做校书郎,授职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写成《世祖本纪》。后来,班固又升为郎,典校秘书。班固又撰写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人的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给皇上。皇上看了,很满意,就让他完成以前所著的史书。

班固认为汉朝继承唐尧的天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代,史臣才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册于秦汉之列,太初以后,缺而不录,所以探撰前面记载,缀集耳之所闻,写成《汉书》。从高祖开始,到孝平王莽被杀,十有二代,共二百三十年,综合他们的行事,傍贯《五经》,上下洽通,写成《春秋》考纪、表、志、传共百篇。

班固从永平中年开始受诏,绞尽脑汁,深思二十多年,至建初年间才写成。那是一部鸿篇巨制啊,当代很重视那一本书,学者没有不诵读的。其发行量大得惊人,在当年畅销书排行榜上久居不下,一直畅销到了现在。

班固后因母丧离开官职。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用班固做中护军,与参议。后来,因为窦宪失败,班固先被免官。

班固的功绩世人皆知。但是,班固却有一个极大的失误。什么失误啊?他自己的建树不小,可是只看历史,不看未来,他竟然不曾教育自己的儿子,致使他的儿子们多半不遵守法度,动不动就做出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让吏人很伤脑筋。

起初,洛阳令种兢出来巡视,班固的家奴干扰他的车骑,官吏椎呼之,你猜怎么着?班固的家奴醉后骂人,指着种兢破口大骂,洛阳令大怒,但是又害怕窦宪而不敢发泄,内心却记了仇了。心说,好啊,你丫给老子等着!有朝一日,我非扒了你们的皮、抽了你们的筋不可!

果然,等到窦氏的宾客都被捕考查,洛阳令种兢一看,机会来了,就因此把什么也不是了的班固给抓起来投进监狱里,班固就这样死在狱中了,享年六十一岁。今人看来,班固啊,是一头扎进了历史里,再也没有回来。假若他能够在写《汉书》的同时,转身展望一下未来,对自己的后人倾点心思多些关爱,结局就不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