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全2册)
32023100000048

第48章 王常

识大体顾大局

“原文”

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人也。王莽末,为弟报仇,亡命江夏。久之,与王凤、王匡等起兵云杜绿林中,聚众数万人,以常为偏裨,攻傍县。后与成丹、张卬别入南郡蓝口,号下江兵。王莽遣严尤、陈茂击破之。常与丹、卬收散卒入蒌溪,劫略钟、龙间,众复振。引军与荆州牧战于上唐,大破之,遂北至宜秋。

是时,汉兵与新市、平林众俱败于小长安,各欲解去。伯升闻下江军在宜秋,即与光武及李通俱造常壁,曰:“愿见下江一贤将,议大事。”成丹、张卬共推遣常。伯升见常,说以合从之利。常大悟,曰:“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诚思出身为用,辅成大功。”伯升曰:“如事成,岂敢独飨之哉!”遂与常深相结而去。常还,具为丹、卬言之。丹、卬负其从,皆曰:“大丈夫既起,当各自为主,何故受人制乎?”常心独归汉,乃稍晓说其将帅曰:“往者成、哀衰微无嗣,故王莽得承间篡位。既有天下,而政令苛酷,积失百姓之心。民之讴吟思汉,非一日也,故使吾属因此得起。夫民所怨者,天所去也;民所思者,天所与也。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若负强恃勇,触情恣欲,虽得天下,必复失之。以秦、项之埶,尚至夷覆,况今布衣相聚草泽?以此行之,灭亡之道也。今南阳诸刘举宗起兵,观其来议事者,皆有深计大虑,王公之才,与之并合,必成大功,此天所以祐吾属也。”下江诸将虽屈强少识,然素敬常,乃皆谢曰:“无王将军,吾属几陷于不义。愿敬受教。”即引兵与汉军及新市、平林合。

“译文”

王常字颜卿,颍川郡舞阳人。

王莽末年,为弟报仇,隐其名籍逃亡江夏。

后来,与王凤、王匡等起兵于云杜绿林中,聚众数万人,以王常为偏裨将佐,攻邻县。

后与成丹、张卬另入南郡兰口聚集,号称下江兵。

王莽派遣严尤、陈茂将他们击破。

王常与成丹、张卬收集散卒入蒌溪,劫掠于安州的石龙山与随州的三钟山一带,部众复兴。

引军与荆州牧战于上唐乡,大破荆州牧,于是北达南阳的宜秋聚。

这时,汉兵与新市、平林的部队都在小长安被打败,各部都想解散而去。

伯升听说下江兵在宜秋,就与光武及李通都到王常军营,说:“愿见下江一位贤将,商议大事。”成丹、张卬共推派遣王常。

伯升见到王常,说明联合的好处。

王常大悟,说:“王莽篡汉弑君,凶残暴虐天下,百姓思汉,所以豪杰并起。现在刘氏复兴,就是真主。我真想献身为用,辅助以成大功。”伯升说:“如果事成,我岂敢独享胜利成果哩!”于是与王常深相结识而去。

王常回来,把情况告知成丹、张卬。

成丹、张卬以其兵多,都说:“大丈夫既起,当各自为主,为什么要受别人制约呢?”王常的心独归顺于汉,就慢慢晓说其将帅说:“以前成帝、哀帝衰微没有后嗣,所以王莽得以趁机篡位。既有了天下,而政令苛刻残酷,日久而失去了百姓之心。百姓的讴吟思汉,不止一日了,这样才使我们因此而起。那种老百姓怨恨的,天就会去掉它;老百姓思念的,天就会给予。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才能够成功。如果依仗强力勇敢,恣肆于情欲,虽得了天下,必定还要失掉。以秦皇、项羽之势,还至于倾覆夷灭,何况今天是平民相聚于草泽之中呢?这样下去,无异于自取灭亡。现在南阳刘姓举族起兵,看他们来议事的,都有深谋大虑,是王公之才,与他们合并,必成大功,这是上天保佑我们哩!”

下江诸将虽然倔强缺少知识,然而素来尊敬王常,于是都感谢说:“没有王将军,我们这班人差点陷于不义。愿恭敬受教。”就引兵与汉军及新市、平林兵合在一起。

“点评”

在那个乱世,各地揭竿而起。随着势力的逐渐强大,那些首领们往往会迷失在乱局之中。为什么啊?由于深陷其中,不能站在高处看清大局。正所谓当局者迷也。

无论做什么事情,当有两种思想才行。哪两种啊?一种就是宏观思维。能够审时度势,清醒地看到外面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样才能够做到有大方向,当局不乱。另外,还要有微观思想。什么叫微观思想啊?就是说,要把着眼点放在自己身上,要求自己具体地做事情,脚踏实地。

只有宏观方向,没有具体行动,就只是空谈而已。只有具体行动,而没有宏观方向,有时候会是徒劳。常言说,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王常,便是这话的践行者。

王常年轻的时候,为了给弟弟报仇,犯了事。当局要抓他,绳之以法,结果他就逃到外面去了。后来,王凤和王匡等起兵,拉起了数万兄弟,王常就友情加盟,结果被提拔重用。在历次征战中,他屡立战功。再后来,他们另起炉灶,号称下江兵。

结果,在一次战斗中被王莽的军队打了个稀巴烂。当然,他们并没有就此散去。王常重新将散兵游勇拉拢起来,东山再起。这也看出王常是一个不怕输的人。

此时,各路豪杰在与王莽的抗争中,纷纷溃败。包括伯升、刘秀和李通他们的那些部队,也是被打得七零八落。形势不容乐观啊。于是,当时的情形是,那些义军军威大减,有的还嚷着要回家去,甩手不干了。

这时候,伯升就与光武和李通来到王常的军营,说:“我们想见一位下江兵的贤将,有大事商量。”那意思是说,派个代表吧,咱们商量个大事儿。结果,下江兵里的成丹、张卬等首领就共同推举王常为代表。

于是,王常就代表下江兵和伯升见了个面。

这次会晤,王常和伯升达成共识,那就是现在局势不利,需要结成同盟军共同收拾那个王莽。这样一来,好处很多。并且,伯升还说了,一起打败王莽那个狗贼之后,功劳,我肯定不会独吞的。那意思是说,事成之后,大家都会得到好处的,一起打的天下嘛。

王常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王常只是个代表啊,他把会议精神带回军营之后,大家都不乐意。有人就说了:咱们拉起兄弟来打天下,就是为了不受王莽那个老贼的奴役和迫害,是要独立自主啊,可是,为什么还要听伯升他们的,成为他们的手下,听他们吆三喝六的?兄弟们心里堵啊!

王常就给他们讲了,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才能够成功。光凭着勇敢和武力,随意做事,有可能得到天下,可肯定还是要失去的。咱们得看清形势啊。我们不能走错了路,路错了,走得越快越猛,就会越走越错。

下江诸将虽然一个比一个倔强,一个比一个缺少知识,没文化,没学历,然他们素来尊敬王常,就慢慢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决心和伯升的部队兵合一处,将打一家。

后来,更始立帝,就给王常封了个官做,以王常为廷尉、大将军,封知命侯。王常也尽职尽责。后来更始败了,而刘秀立帝,王常就跑到刘秀那里光着膀子负荆请罪,刘秀就给他封官重用。刘秀召集公卿将军以下大会,特为群臣介绍说:“王常与众人兴义兵,明于知天命,所以更始封他为知命侯。与我相遇在军中,尤相厚爱亲善。”特加赏赐,拜为左曹,封为山桑侯。

结果,王常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向来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