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秧歌戏?
秧歌戏,又称秧歌剧,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及内蒙古、山东等地。它来源于农民插秧时所唱歌曲,和采茶歌、山歌、渔歌一样,是劳动群众的创造。后来,人们用秧歌,或唱故事,或与舞蹈、技艺、武术相结合发展为地秧歌、高脚秧歌、武秧歌等,成为每年农历正月民间举办“社火”时的表演节目。山西、河北、陕西的秧歌戏,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和吸收了其他戏目的优点,音乐和表演艺术逐渐发展成舞台演出,向地方大戏演变。
什么是道情戏?
道情戏是我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道情来源于道教的说唱,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就是道情的起源。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这是一种叙事体的形式。民间道情与鼓儿调、莺歌柳相结合,并吸收越调、豫剧的艺术因素而形成了道情戏。
道情戏唱腔以真嗓演唱,清悠委婉,悦耳动听,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唱腔板式有慢板、铜器垛(又名二八板),另有小五板、一锣才、多口下韵、哭腔、垛子、紧打慢唱、斜板、夺口、非板等十多种板式,曲牌有锁南枝、西扯平、三孔桥、唠叨红等。伴奏乐器以坠胡(又称坠琴)为主弦,另有琵琶、二胡、大小三弦、曲胡、笛子、笙、唢呐、闷子、低胡、中阮、大提琴等。打击乐有鼓板、大锣、手锣、小锣、梆子、堂鼓等。
道情戏剧目内容有反映道家生活和宣扬道教教义的道教故事戏、修贤劝善戏、民间生活小戏及历史故事和传奇公案戏。传统剧目有100多种,如《刘公案》、《大红袍》、《三进士》、《吕布中状元》等。
二人转分为哪四个流派?各有什么特点?
二人转,也叫“蹦蹦”、“小秧歌”、“双玩艺”,流行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二人转通常为两人表演,是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曲艺形势,已有约200年的历史。它是在东北大秧歌基础上,吸收莲花落而成,同时又吸收了太平鼓、河北梆子、评剧等戏曲音乐唱腔与表演技巧。
二人转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东、南、西、北四个流派。过去对二人转的表演曾有过“北靠唱、南靠浪(扭),西讲板头、东使棒”的说法,集中地反映了四派各自独特的艺术特点。东路以吉林省吉林市为中心,大多采用彩棒来表演,以武打的表演见长;南路以辽宁省营口县大石桥为中心,受大秧歌的影响较大,歌舞并茂,颇为生动;西路则以辽宁省黑山县为中心,受河北的莲花落表演影响较多,讲究板头;北路则是以黑龙江省北大荒一带为中心,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表演细腻。
二人转表演的“四功”是指哪四个?
二人转在表演技巧上有“唱、说、做(扮)、舞”四功。二人转的表演主要以唱为主,讲究韵味要足,并且吐字要清,句子结构要完整,板头要严实,腔调要优美,唱得要有劲,这样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说”功即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说口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口”,类似于现在的对口相声,一般为男逗女捧,内容风趣,讲究“包袱儿”;另一种是“零口”,也就是穿插在正戏中的说白。“做”功即指做派身段、表演动作,要求演员要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舞蹈主要来自于东北大秧歌,也吸收了诸如单鼓、凤阳花鼓等其他民间歌舞的成分。
西路二人台和东路二人台各有什么特点?
二人台,亦称“蒙古曲”,是在蒙汉民歌和曲艺“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吸收“社火”歌舞演变而成,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北部、河北省张家口一带。二人台一般由一丑一旦表演,表演者手拿折扇或手帕等边舞边唱。多以笛子、四胡等伴奏。清末以来,逐渐形成西路和东路两种风格不同的流派。东路集中在集宁、丰镇一带,受晋剧、道情和咳咳腔影响较深,曲调多保持原来朴实、优美的民歌风韵,优秀节目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西路集中在包头一带,唱腔吸收戏曲及蒙古族音乐成分较多,曲调跳跃、欢快,音乐性强,并形成固定的板式。多在节日、喜庆时演唱。优秀节目有《走西口》、《探病》、《打金钱》等。
什么是皮影戏?
皮影戏,又叫弄影戏或者影戏,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戏曲形态。我国北宋时就有皮影戏演出,元时传到西亚远及欧洲。关于皮影戏的由来还有一个伤感而动人的故事。相传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死后,他日夜想念,茶饭不思。一天,他命法师把李夫人的灵魂招来,不然就要砍头。法师急中生智,想出一条妙计:把夫人的画像临摹在一张羊皮上,绘上颜色,用灯光照着,影子映在一层布帘子上,仿佛真人一般,汉武帝见了信以为真。这虽是传说,却说明了皮影戏的历史悠久,也道出了皮影戏的特点。
皮影戏是通过让观众利用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演出时,由艺人一边操纵竹竿,耍动人物剪影,表演动作;一边唱地方戏曲曲调,配以乐器。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流传甚广。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如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等。
木偶戏分为哪四类?
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它在古代称为“傀儡戏”,相传起源于汉代,到了唐宋时已很发达。
木偶戏根据木偶的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线木偶四类,各有艺术特色。
提线木偶,古代称为悬丝木偶。以福建泉州最为著名。木偶形体约一尺,头部和手脚等关节部分都用线系着,表演者在舞台上方提线操纵木偶的动作。杖头木偶,木偶形体二尺左右,内装有三根操纵棍,表演者在舞台下面用棍举起木偶并操纵其动作,配合动作进行说唱。布袋木偶,古代称手托傀儡。以福建龙溪最为流行。木偶形体较小,头部连在布袋上,外穿戏装。表演者用手伸入布袋,操纵木偶动作。演员用方言说白,唱戏曲曲调,配以乐器伴奏。铁线木偶,也称铁枝戏。原流行于广东,后传入福建。木偶高一尺有余,头部用泥土雕塑,躯干四肢以木刻制,手指用纸扎铁丝作成。木偶背后和两臂分别钩上三根小铁枝,表演者用三根竹管套上铁枝操纵木偶的躯干和双臂。这种木偶的身段和手势特别灵活细致,双手能表演撑伞、舞剑、斟酒、拿书、写字、开合扇子、开弓射箭等特技。
社火有哪些种类?
社火,又称“耍社火”,包括舞蹈、杂技、杂耍、武术、鼓乐等,是群众在年节庆典、庙会上自娱自乐、表演性强的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统称。
社火的种类很多,包括地社火、背社火、抬社火、车社火、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山社火、狮子舞、唱社火、丑社火等等。单人列队步行表演的叫“地社火”;一人背负一至数人者叫“背社火”;用方桌、木板等物搭成高台,多人或数十人将角色抬着游走的叫“抬社火”;马车、牛车等车辆载着角色表演者叫“车社火”;表演者骑在马或骡子上表演的叫“马社火”;还有将角色装扮成被刀砍斧劈、开膛剖肚恐怖状的叫“血社火”;“高跷社火”,俗称“拐子”,由表演者踩在木跷上表演。
什么是傩戏?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傩戏表演的主要特点是角色都戴木制假面,扮作鬼神歌舞,表现神的身世事迹。
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傩堂戏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祖活动,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响,有着比较明显的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笃信巫术的文化痕迹。它融巫术、原始宗教和戏剧为一体,成为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地戏是由明初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而阳戏则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师在做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所唱腔调亦多吸收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
明代四大声腔是指哪四个?
明代四大声腔是指明代海盐、余姚、昆山、弋阳四种声腔。海盐腔大约在南宋时兴起于浙江海盐,明嘉靖年间流行于嘉兴、湖州、温州等东南沿海,明代万历以后逐渐衰落,现已不存。海盐腔演唱时只用锣、鼓、板等打击乐器伴奏,不用丝竹乐器。其声腔委婉,为贵族豪富人家所爱好。余姚腔大约在元末明初产生于浙江余姚,明嘉靖年间流行于常州、池州、扬州等地,明万历后逐渐衰落,现已不存。余姚腔声腔是“调腔”,又是高腔,运用“滚唱”手法,采用联体结构,念白兼用,仅用鼓板,无管弦伴奏,在曲调前后常穿插杂白混唱,因而深受群众欢迎。昆山腔产生于元末江苏昆山,后经魏良辅改造,影响逐步扩大,明代传奇几乎全用昆山腔演唱。昆山腔曲调低回婉转,伴奏乐器有笛、箫、琵琶等。弋阳腔大约在元末兴起于江西弋阳,明代嘉靖时流行于今南京、北京、湖南、广东、云南等地。特点为一唱众和,只用打击乐器,曲调高亢粗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