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健康生活(上)
31987800000011

第11章 养生保健基本点

中老年人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科学规划自我保健内容,以防止多种现代难治病的发生与发展,已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长期从事老年常见难治病的医疗科研工作,深感患者的自我调养无比重要。今提出中老年保健的“四个基本点”,希望给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疾病防治提供一些帮助。

一、饮食少吃点

现代医学认为:长期高热量饮食,醇酒厚味、精米精面,进食脂肪、蛋白质过多,而粗粮、蔬菜、水果吃得少,纤维素、维生素摄入不足,可导致肥胖及脂肪代谢紊乱、继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眼底出血,最终导致失明等。另外,结肠癌的发生也与长期低纤维素饮食有关。因此,中老年保健规划的内容,应首先从饮食开始。即“少吃点”:包括控制热量的摄入,合理配餐;清淡、高纤维素饮食;不抽烟、少饮酒、多喝水等方面。强调低脂饮食,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一般说来,平时应少吃肥肉,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精米精面,多吃粗粮,多吃五谷杂粮。口味不宜太油腻、太咸、太甜。油(包括植物油)摄入过多热量高,会引起高脂血症等;食盐摄入过多,容易导致高血压并影响肾脏功能。总之,老年人的饮食总热量不能超,“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为宜。

二、日常勤动点

运动对生命和健康有益。尤其是对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多运动对病情大有好处。因为运动可消耗过剩的热量,加强气血流通,改善血液循环。还可减轻体重、改善心肺功能、防止骨质疏松,并能保持心情舒畅,放松紧张情绪。但运动要适量,如定时运动:每周3次以上,每次在早餐或晚餐后1小时开始。定量运动:每次可运动半小时或1小时。时间不是越长越好。运动强度应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避免过度疲劳。选择运动方式和项目,首先应考虑个人喜好。因为个人爱好的运动方式才有利于长期坚持。一般说来,快走、散步是比较适合广大中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所谓“练十练不如散一散”,强调的就是任其自然的锻炼方法。

三、遇事想开点

心理因素和不良情绪刺激,与发病机理直接相关。《黄帝内经》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说,经常保持恬淡平和的心情,气血会和顺,人体的抵抗能力就可以发挥其正常功能;不怀私心杂念,不谋求不切实际的利益,就可以避免多种疾病的发生。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要保持一份好心情,关键在于增进自我修养,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要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幸和挫折,我们应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因为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对维持情绪稳定和防治慢性疾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有病看紧点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有很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的。因为没有典型症状,它们往往难以引起患者的重视。而且生活、饮食不规律,我行我素,更不要说接受药物治疗。只是在病情加重的时候,这些人才临时用些药物,一旦血压、血糖正常,又立刻擅自停药。这样持续几年,必然会导致心、脑、肾、眼底、足等多种血管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继续失于治疗,还会导致严重后果。因为疾病是治疗得越早,效果越好,费用越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经中西药物治疗,病情是可以长期稳定的。而治疗越晚,费用越高,疗效越差。发生多种并发症治疗难度更大,不仅使患者吃尽苦头,而且用药增多,花费增大,常常成为患者家庭的巨大经济负担。许多中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有的是一个人身上有多种疾病、多种难治与并发症并存。吃着治这种病的药,而影响着另一种病的治疗,吃着降血脂的药物伤了肝脏,吃着降血糖的药物有可能伤了肾。因此,应积极到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

在疾病谱发生改变的今天,单凭药物治疗疾病是不行的,有些生活方式病是可以预防的。所以,中老年人要多学习一些医学保健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自我开辟新的健康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