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少年,故事还在继续,未来还没有形状,你们一定都要快乐地活,勇敢地爱。
年少是一生最美的风景。
且行且珍惜,相知莫相忘……天河温柔地荡漾,天空在他们的瞳里。
沉天之下,古老的民族涉过温柔的洪荒,踏过刀耕火种的苍凉,还沉湎于对大地、对造物的膜拜之中。夜空下山化作黑魆魆的背影,他们的皮肤在夜色里融化成黝黑,眸子闪烁着看到火种时的虔诚与惊奇。天河温柔地荡漾,天空在他们的瞳里。
没错,在空荡荡的世界里,他们的文明还未开始林立。脚踏着和皮肤一样颜色的黄土,头顶就是一片顶不到的天空。在充满未知的夜,黑暗吞噬尽一切,古老的民族融入了夜色。他们蜷坐在一样融入夜色的大地上,被无限延伸的天空所包容,他们只能仰望天空,眸子里是崇敬,灵魂在发出最原始的叩问。天河温柔地荡漾,天空在他们的瞳里。
那叩问,也许就是哲学。
天、地,自诞生以来就在对立。人类孕自大地,脚可以踩着大地,唯独天,似乎永远也无法触摸。古老的民族在天空下伸出他们的手,向上挥舞,以为能抓住什么。蔚蓝的天,以及天以外绚烂的宇宙,吸引着他们,褪去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他们的眼睛更加充满智慧,思考天空、思索太空的奥秘。
在古代,人们所谓之太空,大多是我们能看到的蓝天。有才情的人们对着天空抒情,怅惘的人们对着天空发出追问。无法触摸的东西,却引发人们无限的探索。
到王朝建立,屋舍俨然,爱思索的人们开始周游列国,创立学派,天空成了人们遐想的最佳对象。庄子写出《逍遥游》,用鲲鹏的奇行表达了他对太空的想象。民间的神话传说也像血脉一般在华夏大地上流淌、编织。于是在天上,白云缭绕的地方,神仙们开始出现、生活。那里还有一扇巨大的门扉,名曰“天门”,是进入神仙生活的天宫的要道。纯朴的古民,想着传说,仰望云端那一丝端倪,微微一笑,天空在他们的瞳里。
天空里究竟有什么,庄子想那青天上应该有“天地”。而晴日里目之所极,只有日光下彻,把蔚蓝的天穹染成炫目的白;夜间天空似乎变得透明,让太空的一隅投入人们的眼角。它多变而迷幻的色彩令人分辨不清,月亮始终折射最皎净的白,众多星辰却在夜空暗紫而瑰丽的背景下闪烁各色璀璨的光。或许天空和太空本就是融而不分的整体,不要过于泥古地将它们区分开来。古老的民族在天空中看到日月星辰,看到宇宙浮华的外表,他们看到的既是天空,又是太空,他们反复窥探的既是天空的奥秘,又是太空的奥秘,只是天空说起来更富诗情。
古人们猜想,天上应该有水。李白攀上庐山,面前应是庐山瀑布浩荡的水势。
它弥漫开一片诗情,一片喧哗和泛滥的水雾,这些都涤荡着李白的感官。于是他静坐下来,取出酒,一定要造遣出最盛大的诗句来描述这美景。无意中抬头,他看到了白云寂默的样子,他看到天空泛起耀眼的白光,高高的瀑布似乎垂自青冥。那一刻,他的眼中泛起了无法言说的神光——那天上,应该有天水吧。夸张的诗句流淌出来的瞬间,天空在他的瞳里。
疑是银河落九天。
民族牵引着科技的进步,古老的遐想在时光的罅隙里抬头,亲眼目睹大漠深处,屡次刺破天穹的宇宙飞船。古老的民族终于在日夜窥探的太空中留下了自己的脚印。
用中国的古语说:那是打开了天门。
天门又是古人遐想出来的东西,是那祖籍连云港市的孙姓石猴上天入地屡次经过的门扉吗?就我感性的认识,我认为不是。
我宁可让那天门造在每个人的胸膛,随着生命的存在而不停跃动的心口。曾经的少年喜欢望着天空,做个多情的人,怅惘的人,爱思考的人。那在当时还未褪色的天空,流溢着不羁的蓝,映着碧绿的地面,氤氲出最柔和的画面。那一瞬间目光的焦点变得迷茫,神思不知停留在何处。我曾幻想天空是凝脂,是冻结的胶体,为我们停滞下一片晶莹的柔和,并泛起湛蓝的浮光。我不去想夜空星辰的光芒,在暗红的夜张扬出怎样的空间;我不去想天上的街市和逛街的神仙,那些琳琅而精致的前人的碎片。我在想哪一天天空会因墙角的预言而残缺。那些生活在神话的时代,如今已经绝迹的先人,曾经虔敬地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刻下岁月的诗篇,包括天空的兴亡。没有人在意他们遗留的笔迹,直到那些预言蒙上灰尘和蜘蛛网,泼墨在淡忘的角落,直到天空真的破碎,人们开始责备自己的后知后觉。我在想那会是什么样子。宛如空间破碎,裂缝的背后露出宇宙的一角,我们将被扯入流乱的时空。或是天空熔化成天蓝色的黏稠的液体,从天上淋下,把我们包裹,像树脂包裹昆虫变成琥珀,一番挣扎后人类的历史变成传说,我们冻结在了天空中。孕自地而归于天。
那些望着天空发呆的日子里,有多少人曾和我一样望着天空,让自己的思绪冲破了天门。筑在心口的天门,对那些面对造物全然不动思情的人紧闭着,只要你的遐想能刺破天空,你就能打开天门,在自己的世界里鸟瞰太空的奥秘。
不知谁曾经说过,判断一个物种是否有智慧的依据是:该物种中是否有个体会在夜间仰望天空。我想,在洪荒时浩瀚的长夜,风吟都牵扯着悲歌,携带着炎黄子孙最初血脉的部落,守着火种,在天空下不自觉地仰望星空,创造了灵魂的哲学。
天空温柔地变换着,牵扯着人们对它不同的遐想,恰似天河温柔地流淌。从他们仰望天空的那一刻起,天空在他们的瞳里,并随着血脉传承。于是,面对天空不住地遐想、窥探,成了自古以来人们无法更改的习惯。从那些人起,到庄子、到李白,到现在的我们,天空都一成不变地映在我们的瞳里。天河温柔地荡漾着,天空在我们的瞳里。
本来打开这篇文档的时候,打算不讲究什么格式,就像平常写日志似的碎碎念一下最近,可是习惯使然,还是居中,加粗,最后首行缩进。
现在算一算,这个习惯保持有四年的时间了。
首先,也是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感谢你能选择我的这一篇意识流,感谢你能抱着平和的心态看我的生活,感谢你对我的名字有那么一点点的印象。
甚至,最想感谢的是那些我不知道的一直关注我的某某某,当然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不知道你是否真正存在,我不认识你,就跟你不认识我一样。
其实这个习惯很简单,基本上搞写作的人都有自己的文档癖好,字体是什么,字号要调多大,难能可贵,一个聒噪的自己能把这个习惯延续四年的时间。
写作,写着写着就做人了。一直的我,不敢说自己是在写作,仅仅是承认自己是个微不足道的期刊作者,正常地说是写字的,浅俗地说就是没事穷酸穷酸的人。
中国这么大,有那么多会用电脑敲字的人,有那么多写东西写得出色的。我就是这个集合中最简短的真子集。
很难想象吧,我喜欢上写东西是因为先喜欢上了写应试作文。
初中同班有一个女生作文每每满分,我很嫉妒,于是也开始钻研,在作文里加入华丽的辞藻,开始写长长的甚至读下来都是语病的句子。庆幸的是,这些错误没有白犯,后来我们俩成了班上写作文最棒的,不是吹嘘自己,我甚至敢说我的作文当时是全校最棒的,后来很多次的满分作文,像很多人拥有过的经历,自己的作文被老师拿到全班面前诵读,第一次是激动,第二次是自豪,第三次是幸福,第四次是自信。
于是,从这开始发现写东西,编织出诱人的话语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引导我启蒙的是重庆传媒的课堂内外杂志社,当时订阅初中版的刊物,明明订了很多期,却唯独那一期,封面上是个女孩的那一期给我打开了大门。我深刻地记得木小瓷这个名字,还有写了一篇关于父爱关于自行车的小说。为何我不能写出来,再发表出来。
大概所有的柏油路都是那一条细微的线比量出来的吧。
从那开始,开始用电脑打字,印象中当时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叫作《那时花香》,纯虚构,发表在学校统一订阅的杂志上,班主任亲自将稿费单和样刊给我,邮寄样刊来的信封被班主任打开了,不过当时我根本不在意这些。
那本人生中第一本样刊后来被同学不小心弄湿了,我难过了很久。回家的时候,我把样刊拿给我爸看,心里那种喜悦燃烧了一整夜。
稿费是四十元,当时觉得简直是美极了。
多么美好的回忆,发生在四年前的某个晚自习,而现在我已经高中毕业,结束了高考,准备踏入大学。
四年的时间足以让一只猫或一只狗度过人生中重要的纪元,趋向衰老,或是繁育后代。
写作真是一个耗费脑力的活动,涉世未深的我们想了那么多那么多的故事,一一记录,像司马迁笔书历史一样浩荡。
渐入佳境的时候,对于发表这种事情来说变得习以为常,最佳的时期每个月会有三四篇同时出现在不同杂志上,当然,同龄人比我厉害的人多的是。我喜欢上了自己脑袋里的想法变成字符被定格然后又变成铅字被大家阅读体味的过程。
后来知道了郭敬明,知道了韩寒,知道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知道了通过这个比赛可以帮助到自己的高考,于是不算那么单纯地给大赛投稿,初三那一年是B组,高二那一年是A组,高三那一年是A组,一共参加了三次,从贴吧看到说夏茗悠高三最后一次参加新概念,顺利得到了一等奖,多么的幸运,那时候我总幻想这种好事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当第三次开始准备参加比赛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前两次写的东西是那么的幼稚浅显,为此我做足了准备,买了新概念的获奖文集,认真研读,每写完一篇参赛稿都给别人阅读,听他们的意见,然后修改上无数遍。
说到这里,我这个人最讨厌的就是修改已经写完的文章,哪怕是修改错别字。
最终,可以说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进了复赛。
准备复赛去上海之前,高三紧张的气氛在北方寒冷的夜晚压抑到爆炸,于是每个晚修结束,回到家背完书后都会拿起手机读读当年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他们的复赛文章,摸清了风格后,就剩下等待了。
赶去上海的那一天,正好是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成功躲避了这次决定一个寒假命运的考试,在无数同学歆羡的眼神和祝福加油的话语中,我收拾书离开,但也没有觉得那么轻松。
之后成功获得了一等奖,之后出了各种拼盘文集。
到如今,通过写作赚来的钱有小一万了,这点成就让家人很欣慰,通过这加上之前的新概念也让他们彻底转变对我写作的态度。
这点转变可以成为催化剂,但我却鄙夷起自己的用心不纯起来。
从小到大一个非常大的梦想,也是唯一一个梦想我打算向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公开,就是我希望自己被一个时代记住,我不怕你现在是嘲笑还是沉默还是其他的什么心态,这就是我的梦想,实打实的,永远不会改变的。
逐渐明确时代含义的我,熟悉了韩寒郭敬明等人的成功之路,蠢蠢欲动,又不断地否定自己。
现在到处说怎么会出来第二个郭敬明或韩寒,我当时甚至自负地说我绝对能成为,现在想想自己都觉得好笑,为什么要拼命变成另一个人,而不是自己呢。
说到用心不纯,我确实是是为了满足我那卑微的虚荣心,为了向别人证明我有一技之长,为了获得别人的称赞,为了走捷径达到目的,为了有更多的零花钱,为了让家人觉得幸福满足,为了出名,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甚至幻想靠着写作一夜成名,全国巡回签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