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简单计算一下:从进入幼儿园开始,男孩在学校里要度过多少时日,我们就不难理解学校对男孩的成长起多么重要的作用。教师――那些每天站在男孩面前的人,对男孩的发展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教师们要勇于打破既定的“好学生”模式,不要把听话、守纪律作为好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们还要重新发现男孩,尝试站在男孩的角度,去了解他们,去欣赏他们的不同。
为拯救男孩,学校要努力建设“男孩友好型”校园:
理解男孩、宽容男孩;
尊重男孩的兴趣;
发挥男孩的优势;
帮助男孩,改善他们的弱项;
足够多的男老师,使男孩有认同的榜样;
一、尊重性别差异
我们可以断言:一个不尊重性别差异的学校,必定是一个男孩危机重重的学校。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视了性别差异的存在及其影响。现在,是我们重新审视并改变对性别差异看法的时候了。我们要认识到环境和教育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塑造一个人的社会性别,但这种塑造不是无限制的,我们应该尊重这些与生俱来的性别差异。
在美国,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有关性别改变的真实案例 :
布鲁斯?默尔出生时有一个双胞胎兄弟,他们都是男孩。当布鲁斯8个月大时,他的阴茎在包皮环切手术中被意外切除了。数月后,他的生殖器官通过外科手术改造为阴道,而他的名字被改成为布伦达(女孩常用名)。布伦达的父母给她买连衣裙和娃娃,他们送她去女性精神病学家那里接受咨询以帮助她形成女性观念,但是没有一种努力奏效。布伦达拒绝穿连衣裙,她与男孩玩而不与女孩玩,她的双胞胎兄弟不愿与她分享卡车,她就把零花钱都存起来以便能买自己的卡车,她甚至会试图站着小便。在少年时,尽管布伦达注射了雌性激素,但她从没有感到对男孩有吸引力。她没有朋友,她的同学们折磨她,她甚至痛苦地考虑过自杀。
在14岁时,布伦达拒绝服用任何雌性激素,并公开地对她的女性身份进行质疑。在这时,她的父亲告诉了她以前的故事。但对布伦达来说,这个消息带来的不是极度的痛苦,而是一种解脱。“第一次一切变得合情合理……我明白了我是谁,我是男还是女。”
布伦达(布鲁斯)注射雄性激素并进行了几次手术恢复了原来的性别。在25岁时,他与一个女孩结婚了。最重要的是,他说作为男人他是幸福的。
从布伦达(布鲁斯)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后天环境无法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性别。我们还知道,那些强烈要求做变性手术的人,往往不是环境要求他/她们这样做,而是染色体、基因迫使他/她们这样做。
我们的学校,包括所有领导和教师,都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学会理解并尊重这种性别差异,而不是忽视、漠视,甚至企图消灭它。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一些关于男孩的事实:
男孩是脆弱的。男孩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脆弱的。男孩的生理脆弱贯穿一生,男孩的心理也是脆弱的,压力会让他感到更为焦躁不安,他的情感也更容易受到伤害。
男孩是“暂时落后”的。特别是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男孩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许多方面都落后于女孩。
男孩跟女孩是不一样的。雄性激素塑造了与女孩不一样的男孩。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存在诸多不同,男孩和女孩在心理上既各具优势,又有不同的特点。
只有我们的教师真正理解了这些有关男孩的事实,那才有可能在对待男孩的方式上逐渐做出改变。
当男孩在学业上暂时落后时,教师会更宽容、更有耐心,因为他/她知道,男孩在学习上表现不够理想,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态度不认真,并不一定是因为他调皮贪玩,而更有可能是因为他的神经系统、大脑发育暂时落后于女孩。
当男孩好动、顽皮,偶尔犯些小错误时,教师会更宽容,因为他/知道,男孩需要更多的运动,过剩活力及不安份正是男孩的天性。
当男孩因受挫而生气、因痛苦而哭泣、因害怕而恐惧时,教师会安慰他,因为他/她知道,男孩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坚强,男孩的情感也有脆弱的一面。
宽容并不会惯坏男孩,因为美好的期望经常会鼓励男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重视男孩兴趣
与女孩相比,男孩是兴趣型动物。男孩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往往不愿去读那些他不感兴趣的书。男孩不是不喜欢体育锻炼,而是往往因为他们不愿意单调的重复一些枯燥的肢体动作。男孩需要对抗、竞争和刺激,这些是他们兴趣的表现形式。
如果我们找到了男孩的兴趣点,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男孩的兴趣,男孩其实一样爱读书、爱运动。一位校长就是这样做的 :
格雷戈里?霍奇是美国纽约哈莱姆黑人居住区一所公立学校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学校的校长。该学校是最近刚刚荣获了Schott基金会奖项的三所院校之一,以表彰该校在黑人男生教育方面的杰出成就。霍奇告诉我,当他11年前刚刚来到这所学校的时候,学校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学校中80%的学生都是女生。这位新任校长决心吸引更多男孩到该校读书。今天,在该校所有1,450名最为贫困和少数族裔的学生中,有一半是男生。今年,该校不但没有一个孩子辍学,而且每位高年级的学生都顺利毕业,并且全部参加了大学入学的培训课程。
霍奇说秘密在于当孩子惹上麻烦之前就与他们接触――他利用学校的篮球设施,吸引仍在小学里上学的男孩。一旦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你就必须给他们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世界,在那里他们能有所成就。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学校的学生,必须遵守严格的着装规范和接受严格的纪律。许多学生都生活在学校里,甚至星期六也不离开学校,每天做几个小时的家庭作业;如果有人落后了,就会接受学校专门开设的辅导指南;参加数十种体育培训和各种活动,包括篮球、长曲棍球、芭蕾舞和植物学等。霍奇解释说,男孩子需要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习。“许多孩子非常顽皮,”霍奇说,“那就是男孩的天性。他们需要亲身实践,不撞南墙不回头。男生更加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找出答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他们成为自己的老师呢?”
“有一次,曾经有15个学生面临辍学,”校长继续说道,“他们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我必须找出他们感兴趣的项目――最后,我给这帮傻孩子们设立了一个录音棚,他们负责录音棚的事务。每个人都坚持到了毕业。我会尝试任何项目――舞蹈、象棋、无土栽培、机器人技术,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特长和兴趣的天地,并最终取得成功。”
如果我们能像霍奇校长那样重视男孩的兴趣,发掘男孩的兴趣,男孩的危机就不再是问题了。
兴趣是男孩教育的切入点。要改变男孩危机的现状,就要多动动脑筋,去寻找男孩的兴趣。
三、改革评价机制――发掘男孩的优点
学校教育在评价机制上有诸多不利于男孩的因素,让男孩优势不优,劣势更劣。
男孩孩子身上的很多特点,是优点,还是缺点,往往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比如男孩的好动,往往被老师看成是学生的缺点,因为活泼好动的孩子更容易违反纪律,更容易出现意外事故。在有些学校,课间跑跳被看作是一项“重罪”,男孩的生气勃勃被看作学校秩序的潜在威胁。但是,假如我们换一个视角,不正是活泼好动塑造了男孩的动手能力和运动能力吗?男孩子不服从,常常提出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常常搞“破坏”,但这在很多时候正是创造性的源泉。
在当前应试教育倾向依然突出的情况下,男孩的优点常常被忽视,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使男孩的优点无法发挥。毋庸讳言,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导向的一种教育,正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应试教育之下,考试几乎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思考,重求同轻求异,重重复轻发现,重模仿轻创造,重收敛轻发散,重标准轻灵活的价值偏向,这些都更适合女生特长的发挥。
如果我们在考试中增多一些动手的、操作的、推理的、想像力的内容,如果我们在考试形式上更加多元、更加灵活,如果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更为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发展,那么我们就有希望看到,有更多男孩的特点与优势在校园中得到展现和认可,就可以帮助更多的男孩找回自信,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四、改革教学方式――让课程动起来
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或者学习的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学习,另外一种就是“体验”――通过亲身实践去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但应试教育过于偏重书本学习,忽视亲身体验和实践,这事实上是否定了大多数男孩的学习方式,因为他们比女孩更倾向于“体验”式的教育。
美国心理学专家萨克斯博士认为忽略“体验”可能导致男孩发育受阻,不是认知发育受阻,而是强烈的好奇心受阻 :
我们把祖父辈就知道的东西都忘了,所有孩子都要在“学习”(单纯的知识学习,引者注)和“体验”之间得到平衡,既需要坐,也需要站;既需要有课堂教学,也需要有野外游玩,这一点男孩和女孩都需要。但如果女孩被剥夺了这种平衡,如果她们的课业像今天一样繁重,只有“学习”,没有“体验”,她们仍然会做家庭作业,因为正如我们之前讨论的,对于女孩来说,能够讨好老师是对她们的一项重要奖励。可对男孩来说不是,如果把他们在“学习”和“体验”之间的平衡剥夺了,他们就很容易厌恶学校。如果让一个男孩讲讲从蝌蚪形成青蛙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而他从没有接触过青蛙,没有光着脚在小河里追着蝌蚪跑的经历,而把重心逐渐转移到“学习”上导致的后果是:男孩将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男孩往往更喜欢体验式学习,例如男孩们可以通过数手指来学习数学,可以在池塘边用手用眼睛来学习生物,这样的方式,对他们更适合。
相比较而言,女孩倾向于听觉型学习,男孩倾向于运动型学习。有时候,让男孩理解某个东西很有困难,但如果让他动手,他很快就能弄明白。男孩容易对单纯的知识灌输感到烦躁,但往往对动手实验感到兴趣盎然。
既然我们了解了男孩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的学校就应该着力改变以往的强调单纯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让他们有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去了解真实的世界,这对男孩有利,对女孩也有利。
五、分性别教学――值得一试
既然男孩与女孩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那么分性别教学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想法。有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如北京市教委要求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所有初中的体育课都将实行男女分班。
在谈及男女分班的原因时,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体育教研室主任马凌介绍:初中体育实施男女分班教学,是因为初中以上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在体育锻炼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侧重柔韧性的运动,如舞蹈,而男生更喜欢一些对抗性运动,如篮球等,采取男女分班教学能使男生和女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锻炼。
虽然对于分性别教学,仍有不同的意见,但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做法。如果运用得当,它不但有利于男孩的发展,也有利于女孩的发展。北京市一些中学的经验就很值得借鉴。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
北京十四中实行男女分班教学已经有十多年了,实践证明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确实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益。体育老师龚真观这样总结:
“实行男女分班教学使体育教学组织管理更加严谨,减少了伤害事故的发生……“男女分班教学选出两名体育委员,每班一位,这样一来在体育课上为教学组织和管理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为分组教学提供了便利。男女分班教学是最基本的分组教学方式,一名教师上40多名男生或女生的体育课,由于体育项目统一,学生差异不大,课上的体育活动就可以统一管理,集中讲解,集中示范,分组练习,个别纠正。教师也能够集中力量,关照到所有的学生。在男女合班教学中,就会给教学组织和管理带来难度,有时会顾此失彼,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故。”
北京57中学、中关村中学、广渠门中学等中学的体育老师还指出,推广男女分班教学保证了体育技能学习的系统性。他们说,实行男女分班教学从时间上保证了体育教学的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的顺利实施,使体育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落到实处;实行男女分班教学,体育教师按照设定的教学计划实施技能教学的完成过程,每个单元只设定一个项目的技术学习,这样就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教会学生。而男女合班教学就得设定男女生各一个项目或层次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大打折扣。
早在2001年,上海市第八中学就开始尝试分性别教学,在高一年级中,各选出男女学生48人,实行男女同校但分班教学的新模式。2002年,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也尝试实行男女分班教学的模式,将高一年级新生分为五个男生班和五个女生班,各占一个楼层进行教学。
著名教育学家吕型伟先生认为,男女同校分班教学既能按性别教学,又有与异性接触交流的机会与环境。
在分性别教学方面,国外不乏成功的案例。英国的一所男女同校的乡镇中学――科茨沃尔德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验,上英语课时,男女生分开,教师分别给他们授课(上其他课时,他们还是和往常一样男女合班)。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相应调整教材,按照男孩女孩各自的兴趣、爱好设置课堂教学内容。
这个实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经过两年的学习,实验班男孩的成绩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取得高分的男孩的数量是以前的4倍,而且,女孩的成绩也得到很大的提升。该校校长马里恩?考克斯这样解释男女分班教学的益处:“男孩发现,当没有女孩在场时,他们能放松下来,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女孩对此也有同感。”马里恩?考克斯还认为:“分性别教学带给孩子的并不仅仅是英语高分,而且他们的行为方式、注意力和阅读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相信,如果在他们还小的时候(不到14岁的时候),还没有因为迷恋上电视、电脑而放弃学业之前,我们就实行这种教学模式的话,我们成功的概率会有更大的提高。”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詹姆斯林中学是另外一个成功的例子。在分性别教学以前,这个学校问题很多:不少男孩子打架滋事,怀孕女生的比例则高达15%,学生成绩普遍很糟糕,辍学率相当高。校长痛下决心,决定实行男女生分班教学,并按不同方法和风格施教,女孩子由女教师教,男孩子则由男老师教。结果,不出几年,学校教学状况有很大的改观:旷课率下降了三分之二,考试平均成绩提高了15分,毕业后进大学和社区学院的学生比原来多了一倍,而未婚先孕的现象几乎绝迹。
当然,分性别教学能否成功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学校是否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能因性别不同而的确有所差异等等。
六、晚入学一年――送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在历法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之三种年龄中,男孩在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上都是落后的,并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但我们的学校教育,却以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评价标准来对待所有男孩和女孩。另外,由于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在不断加剧,男孩的落后更是雪上加霜。如果我们对男孩的这种暂时落后认识不够――把这种落后看作为能力不足或者努力不够,如果我们处置不当――把落后男孩归入笨孩子、差生或失败者的行列,给男孩扣上学业失败的帽子,那么男孩就会在学业起点上败下阵来,并极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鉴于男孩发育落后的事实,晚入学一年对男孩来说也许更有利。澳大利亚学者史蒂夫?比达尔夫建议:男孩比女孩晚一年入学,让男孩支配精细动作的运动神经和认知技能有更充足的时间发育,人为缩小男孩和女孩的发育差距,使男孩跟女孩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心理学家里奥纳多?萨克斯也认为:“推迟入学,反而能够领先。”
在美国,有一些小学正在尝试这一做法,而且效果不错。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一所高级私立小学,所有男孩都晚入学一年,校长达娜?哈德说:“让男孩晚入学一年如今已成为一种趋势了。”曼哈顿另外一所小学的校长贝特西?纽厄尔认为:“晚入学一年是送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我们的学校一定要认识到,“早”并一定好,如果把教育比作为一场人生竞赛,那么教育不是短跑,而是长跑,谁笑得最后,谁笑得最甜。学校和父母们可以认真权衡一下:与其让男孩过早入学而遭受失败打击,还不如晚一点入学,让男孩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让男孩晚入学一点,学校需要勇气,学校要说服男孩的父母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今天不少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是――尽早入学,赢在起跑线上。
在入学之前,学校和父母可以对男孩作一个简单的判断,了解他的动作发展、语言和智力发展状况,最终做出是否暂缓入学的建议。
是否晚一年入学,并非一概而论,这样做比按历法年龄入学复杂的多,这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