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有技巧做事需手段
31959600000022

第22章 成功的密码(4)

或许你已经留意到,以上四种特质彼此扶助并相互带动。信念会不会影响热情?当然会,我们越相信会达成目标,就越全投入心力促其实现。仅有足够的信念,是不是就能进入卓越之境?那的确是好的开始,不过,你若从一开始便面向西方,却相信会看见日出,那可难了。我们的价值观会影响我们的策略吗?一点不假。如果我们的策略为追求成功,却不择手段地去做违背良知的事,即使是最好的策略也不会成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看到有些人盖起高楼,不久又见楼垮了,因为他们的策略和价值观彼此相对立,互相冲突。

(5)旺盛的活力

是活力使得史普林史汀和蒂娜在舞台上热劲四射;是活力让唐纳德·特朗普及乔布斯在经营企业上冲劲十足;是活力让里根总统和凯瑟琳·赫本二人虽年逾70,仍老而弥坚。欠缺活力,步履蹒跚的人想进入卓越之林,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精力充沛之人的四周,几乎整日充满各种各样的机会,忙得令他们分身乏术。若能抓住机会且善于利用机会,便会步向成功。有些人有热情、有信念,也拥有成功的做法,更不与价值观抵触,可惜就是缺乏那股活力,无法进行所要做的事。所以要建立伟业,就得保持有在体能上、心智上和精神上的活力,那才能使我们尽情的发挥。

天才出于勤奋

历史上凡有建树的人,往往都是很勤奋的人。任何一项杰出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第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不气馁,不灰心,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垠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业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着名哲学家罗素指出:“真正的幸福决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们,幸福只在辛勤的劳动和晶莹的汗水中。”懒惰,只有懒惰才会使人们精神沮丧、万念俱灰;劳动,也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生活,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任何人只要劳动,就必然要耗费体力和精力,劳动也可能会使人们精疲力竭,但它绝对不会像懒惰一样使人精神空虚、精神沮丧、万念俱灰。因此,一位智者认为劳动是治疗人们身心病症的最好药物。马歇尔·霍尔博士认为:“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更为有害的了。”西方一位宗教领袖认为:“一个人的身心就像磨盘一样,如果把麦子放进去,它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如果你不把麦子放进去,磨盘虽然也在照常运转,却不可能磨出面粉来。”

一位学者指出:“勤,劳也。无论劳心劳力,竭尽所能黾勉从事,就叫做勤。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即使是出家的和尚,息迹岩穴,徜徉于山水之间,看破红尘,与世无争,他们也自有一番精进的功夫要做,于读经礼拜之外,还要勤行善法不自放逸。

唐朝开元年间的百丈怀海禅师,亲近马祖时得传心印,精勤不休。他制定了《百丈清规》,他自己笃实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面修行,一面劳作。”他到了暮年仍然照常劳作,弟子们于心不忍,偷偷地把他的农作工具藏匿起来。禅师找不到工具,那一天没有工作,但是那一天他也就真的没有吃东西。他的刻苦的精神感动了不少人。

清初的以山水画着名的石豁和尚,也是勤奋的楷模。他在自题《溪山无尽图》中说:“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残袖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诵,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数幅或字一段,总之不放闲过。所谓静生动,动必做出一番事业。端教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若忽忽不知,懒而不觉,何异草木?”人而不勤,无异草木,这句话精辟极了。

勤的反面是懒。早晨躺在床上睡懒觉,起得床来仍是懒洋洋的不思做事,能拖到明天做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给别人做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情不想懂,不会做的事不想学,无意把事情做得更好,无意把成果扩展得更多,耽好逸乐,四体不勤,念念不忘的是如何过周末,如何度假期。这就是一个标准懒汉的写照。

那些游手好闲、不肯吃苦耐劳的人总是有各种漂亮的借口,他们不愿意好好地工作、劳动,却常常会想出各种主意和理由来为自己辩解。比如“那山太难爬了!”或者“那没必要试——我已经试过多次了,都没有成功,无须再试了。”针对这种种诡辩,塞缪尔·罗米利先生曾写信给一位年轻人说:“你这懒惰行为,所谓没有时间等等,都只是一种借口,你总是用种种漂亮的借口来为自己辩解,我看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肯努力,不肯下功夫,你的理论就是这样:每一个人都会把他能干的事情干好的。如果有哪一个人没有干好自己的事情,这表明他不胜任这件事情。你没有写文章表明你不能够写,而不是你不愿意写。你没有这方面的爱好证明你没有这方面的才干。这就是你的理论体系——一个多么完整的理论体系啊!如果你这个理论体系能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话,它将会产生多大的负作用啊。”

确实,一心想拥有某种东西,却害怕或不敢或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劳动,这是懦夫的表现。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因而愈加珍惜它,人们才能从这种“拥有”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原则。即使是一份悠闲,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这份悠闲也就并不甜美。不是用自己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东西,你就没有为它付出代价,你就不配享用它。

确立目标立即行动

目标再伟大,如果不去落实,永远只能是空想。成功在于意念,更在于行动。制订目标是为了达到目标,目标制订好之后,就要付诸行动去实现它。如果不化目标为行动,那么所制订的目标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东西。

实际上,相对来说制订目标倒是很容易的,难的是付诸行动。制订目标可以坐下来用脑子去想,实现目标却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化目标为现实。

许多人都制订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这一点来说每一个人似乎都像一个谋略家。

但是,相当多的人制订了目标之后,便把目标束之高阁,没有投入到实际行动中去,结果到头来仍然是一事无成。

如同除了穿过黑夜不能到达早晨一样,只有行动才是达到目标的唯一途径。

目标已经制订好了,就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而要坚决地投入行动。观望、徘徊或者畏缩都会使你延误时间,以至使计划化为泡影。

迈克尔·戴尔总喜欢这样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主意很好,就去试一试!”29岁的迈克尔正是以此成为企业巨子的。他如今是美国第四大个人电脑生产商,也是《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公司的首脑中最年轻的一个。迈克尔是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市长大的,有一兄一弟,父亲亚历山大是一位畸齿矫正医生,母亲罗兰是证券经纪人。三个孩子当中,戴尔在少年时期就已显出勤奋好学、干劲十足的优势。有一次,一位女推销员上门,说要和“迈克尔·戴尔先生”面谈他申请中学同等学历证书的事情。于是,当时才8岁的戴尔就向她解释说,他认为尽早把中学文凭解决掉可能是个好主意。几年后,迈克尔有了另一个好主意:在集邮杂志上刊登广告,出售邮票。后来,他用赚来的2000美元买了他的第一台个人电脑。他把电脑拆开,研究它怎样运作。

戴尔读高中时,找到了一份为报纸征集新订户的工作。他推想新婚的人最有可能成为订户,于是雇请朋友为他抄录新近结婚的人的姓名和地址。他将这些资料输入电脑,然后向每一对新婚夫妻发出一封有私人签名的信,允诺赠阅报纸两星期。这次他赚了1.8万美元,买了一辆德国宝马牌汽车。汽车推销员看到这个17岁的年轻人竟然用现金付账,惊愕得瞠目结舌。

第二年,迈克尔·戴尔进了奥斯汀市的得克萨斯大学。像大多数大一学生那样,他需要自己想办法赚零用钱。那时候,大学里人人都谈论个人电脑,凡没有的人都想买一台,但由于售价太高,许多人买不起。一般人所想要的,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又售价低廉的电脑,但市场上没有。戴尔心想:“经销商的经营成本并不高,为什么要让他们赚那么厚的利润?为什么不由制造商直接卖给用户呢?”戴尔知道,IBM公司规定经销商每月必须提取一定数额的个人电脑,而多数经销商都无法把货全部卖掉。他也知道,如果存货积压太多,经销商会损失很大。于是,他按成本价购得经销商的存货,然后在宿舍里加装配件,改进性能。这些经过改良的电脑十分受欢迎。戴尔见到市场的需求巨大,于是在当地刊登广告,以零售价的八五折推出他那些改装过的电脑。不久,许多商业机构、医生诊所和律师事务所都成了他的顾客。

有一次戴尔放假回家时,他的父母表示担心他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想创业,等你获得学位之后再说吧。”他父亲劝他说。戴尔当时答应了,可是一回到奥斯汀,他就觉得如果听父亲的话,就是在放弃一个一生难遇的机会。“我认为我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一个月后,他又开始销售电脑,每月赚5万多美元。戴尔坦白地告诉父母:“我决定退学,自己开办公司。”“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父亲问道。“和万国商用机器公司竞争。”和万国商用机器公司竞争?他的父母大吃一惊,觉得他太好高骛远了。但无论他们怎样劝说,戴尔始终坚持己见。终于,他们达成了协议:他可以在暑假时试办一家电脑公司,如果办得不成功,到9月他就要回学校去读书。

戴尔回奥斯汀后,拿出全部储蓄创办戴尔电脑公司。当时他19岁。他以每月续约一次的方式租了一个只有一间房的办事处,雇用了第一位雇员——一名28岁的经理,负责处理财务和行政工作。在广告方面,他在一只空盒子底上画了戴尔电脑公司第一个广告的草图。朋友按草图重绘后拿到报馆去刊登。戴尔仍然专门直销经他改装的万国商用机器公司个人电脑。第一个月营业额便达到18万美元,第二个月26、5万美元,不到一年,他便每月售出个人电脑1000台。积极推行直销、按客户的要求装配电脑、提供退货还钱以及对失灵电脑“保证翌日登门修理”的服务举措,为戴尔公司赢得了的广阔的市场。戴尔电脑公司鼓励雇员提出新的主意。雇员提了一个主意之后,如果公司认为值得一试,那么,即使后来证明不可行,雇员也会获得奖赏。到了迈克尔·戴尔本应大学毕业的时候,他的公司每年营业额已达7000万美元。戴尔停止出售改装电脑,转为自行设计、生产和销售自己的电脑。

今天,戴尔电脑公司在全球16个国家(包括日本)设有附属公司,每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有雇员约5500名。戴尔个人的财产,估计在2.5亿到3亿美元之间。

戴尔说:“你应该去尝试实现自己的梦想,尝试去做你内心真正喜欢的事。行动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万事开头难!要干成一件事情,人们总是觉得迈第一步困难重重,总是下不了决心。于是便迟疑不决,犹豫不定,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后天,这样推来推去便延误了时间,也就推迟了成功之日的到来。

对于一个想干一点事情的人来说,这样迟迟不见行动是十分有害的,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而且消磨意志,使自己逐渐丧失进取心。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常常缺乏开始做的勇气。但是,如果你鼓足勇气开始做了,就会发现做一件事最大的障碍,往往是来自自己的内心,更主要是缺乏行动的勇气,有了勇气下决心开了头,似乎再往下做就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这样不断地做下去,你就会发现离目标越来越近,你的目标正在渐渐地化为现实。

要使美梦成真的唯一途径就是去实践它,只要定位清晰,目标明确,那么当你投入一分心力,也将向成功走近一步。

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记住:行动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机会垂青于有魄力的人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我要做这个,我要做那个;我要在一年内赚100万元。”这是一种误导。如果一个有好的想法,他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证明他能实现它。很多人仅关注赚钱这方面,而没有考虑最终的结果。

成功的乐趣始于梦想,以及一种改善生活本身的欲望。对于许多百万富翁而言,他们的梦想起初只是一种模糊的渴望。慢慢地,梦想凝聚成推动我们上进的力量,更充实而成为具体的目标。要知道,成功指的是结果而不是意图,是行动而不是幻想。许多人由于混淆了这一点,而使得梦想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目标,也就谈不上实现了。

亨利·梭罗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能很有自信地站在梦想的前端,并且努力实现所渴望的生涯,那么,你的成功将会是一般人难以预测的。”

在电视片《幸存者》成为全球的收视热点时,有许多人都对节目感兴趣。常常有人对制片人伯耐特说,他们如在《幸存者》中采用怎样的策略,会表现得多么多么好,可很少有人真的填写申请书或递交测试录像带。不错,他们梦想在《幸存者》中取胜,但在梦想和最终成功兑取100万美元之间,它们却什么也没有做。能够填平梦想与现实之间沟壑的只有行动。

当代最伟大的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说过一句话:“我不相信被动会有收获,凡事一定要主动出击。”可是,有85%以上的人都是被动的,如果一个人能采取主动,他就能掌握整个局面。所有的战略家都不断告诉大家:“要不断地进攻。”因为只有进攻,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你躲在家里不出门的话,你的机会一定会减少。

用实践向理想靠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