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有技巧做事需手段
31959600000018

第18章 说话有智慧,行动有激情(6)

这引发热情的“火种”可能自动的到来,但多数时间,需要我们自己去找。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引发自己潜力的机会,这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一大要诀。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生活的艺术家。活出热情的办法就是找出你爱做的事,然后全力以赴。不管你是否能得到金钱上的回报,你都坚持到底,这便是真实生活的最好方法。当你从事自己爱做的事时,自然会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活出热情,有些人等着自然的召唤;有些人已经承担着“大任”;有些人没什么热情,只希望生活中有一两件刺激的事就够了,那么生命只是一个逐渐衰退的过程;另一些人则喜欢无限的狂热激情,当他们完成一个目标时,觉得自己全身都被热情进裂了。就像快乐生活是多种方式的一样,活出自己的热情也可以从不同的方法开始。发现自己的热情与兴趣所在是你一生的工作。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喜欢的事物会使你全神贯注。你的热情会如流水般扩散出去,而幸运也会如朋友一样向你靠拢过来。

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回报

一位着名的管理者说:“对于员工而言,我们最怕的不是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没有标准,而是我们中间的许多人以此为借口,不思考、不行动。当一些人说没有方向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具体的工作在等着他做。作为公司的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为自己的工作制订更高的标准,比在那里谈没有方向要好得多。”

1901年,美国历史上产生了第一个年薪百万美元的高级打工仔,他就是施瓦伯。施瓦伯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三年后,他来到钢铁大王卡耐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施瓦伯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施瓦伯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那些懒惰的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施瓦伯。对此,施瓦伯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

夏夜的一个晚上,在同伴们闲聊的时候,施瓦伯又像往常一样躲在角落里看书。正好被到工地检查工作的公司经理发现,经理看了看施瓦伯手中的书,又翻开了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施瓦伯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施瓦伯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施瓦伯就被升任为技师。后来,施瓦伯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施瓦伯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在一次对普林斯顿大学学生的演讲中,施瓦伯深入地谈了自己对工作的感受,他说:“要想成功,最最重要的莫过于将工作看作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你非要做个贪婪者的话,那就做个贪婪工作的人吧。我没听说过有人因超时工作而遭到厄运,却知道不少没有超时工作却命运多舛的例子。不幸有多种表现形式,比身体伤害严重得多的是在浑浑噩噩中让自己的头脑无情地枯萎,这将导致停滞不前和最终失败。在工作时间里不努力工作的人是不诚实的;而不情愿比这多做一点的人是愚蠢的。轻轻松松而报酬优厚的工作也已不复存在。在发挥相同的聪明才智的前提下,工作最多的人得到的报酬就会最多。”

人总是要进步的。要进步就要在工作中多做些力所能及的,有利于工作的事情,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为个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工作要有热情

任何一个公司的职员都必须清楚,在现在的企业组织里,工作范围的界定其实只是每个人所该做的最小范围。对工作有着雄心和热情的员工,绝不会将自己局限在固有的工作范围之内,他们知道要想在工作上有一番成就,就必须不断寻找学习的机会,扩大自己对公司的贡献。

现在很多公司的老板越来越不喜欢雇用那种只知道每天固定朝九晚五,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员工。想要用“那又不管我的事”作为推托之辞来逃避责任,可能在十几年前的生产线上还有用,可是到了今天,这一套已经不管用了。作为一名员工,每天都要这样提醒自己:你必须独立思考并且积极主动。假设有某位员工失职,其他人所应做的,不是眼睁睁地看着情况继续恶化下去,而是想办法补救。

在现实中,很多老板最看重的就是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事情的人,这样的职员任何时候都敢做敢当,勇于承担责任。责任感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不论对于公司还是家庭都如此。

“我警告我们公司的每一个人,”美国塞文机器公司前董事长保罗·查莱普说,“假如有谁说:“那不是我的错,那是其他同事的责任。如果被我听到的话,我一定会开除他,因为这么说话的人明显对我们公司没有足够的兴趣——如果你愿意站在那儿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醉鬼坐进车子里去开车,或者没有穿救生衣、只有2岁大的小孩单独在码头边玩耍——好吧!我是决不容许我们公司的员工这么做的,你必须跑过去保护那个小孩才行。”

同样的,不管是否是你的责任,只要关系到公司的利益,你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去维护。因为,假如一个职员要想得到提升,公司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他的责任。要是你想让老板知道你是一个可造之材的话,那么你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积极地寻找并抓住每一个可以促进公司发展的机会,哪怕不是你的责任,你也要这么做,因为公司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情。

只有主动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公司和老板负责、对客户负责的人,才是老板心目中最优秀的员工。

把自己的职责范围划分得很小的人,通常对公司的事务缺乏热情,这样的人永远也难以在老板心中留下好印象。

假如你总是推卸自己的责任,老板也许会看到你有某方面的才华而暂时不会辞退你。但是在老板心中,你一定是一个不能够委以重任的人。

任何时候,“公司的事就是我的事”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有责任感的员工的自我意识。

成功的基石——小事不小

许多人认为自己在生活中缺乏机会,却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常常“眼高手低”,不注重日常工作中的琐事,其实,正是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你在职场的成功。

有一天,曼迪诺站在一家商店出售手套的柜台前,和受雇于这家商店的一名年轻人聊天。年轻人告诉曼迪诺,他在这家商店服务已经4年了,但由于这家商店的“短视”,他的服务并未受到店方的赏识,因此,他目前正在寻找其他工作,准备跳槽。

在他们谈话中间,有一位顾客走进了这家商店,他告诉这位年轻的店员,自己想看一些帽子。这位年轻店员对这名顾客请求置之不理,一直继续和曼迪诺谈话,虽然这名顾客已经显出不耐烦的神情,但他还是不理。最后,他把话说完了,这才转身向那名顾客说:“这儿不是帽子专柜。”

那名顾客又问:“帽子专柜在什么地方?”

这位年轻人回答说:“你去问那边的管理员好了,他会告诉你怎么找到帽子专柜。”

4年多来,这位年轻人一直处于一个很好的机会中,但他却不知道。他本来可以和他所服务过的每个人结成好朋友,而这些人可以使他成为这家店里最有价值的人。因为这些人都会成为他的老顾客,而不断回来同他交易。但是,他拒绝或忽视这些使自身提高的机会,对顾客的询问不搭不理,或是冷冷淡淡地随便回答一声,就把好机会一个又一个地损失掉了。

曼迪诺说:“你可以立刻去询问你所遇见的任何10个人,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在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就,这10个人当中,至少有9个人将会告诉你,他们并未获得好机会。你可以对他们的行为作一整天的观察,以便对这个人作更进一步的正确分析。我敢保证,你将会发现,他们在这一天的每个小时当中,正不知不觉地把自动来到他们面前的良好机会推掉。”

“记住:真正的机会也经常藏匿在看来并不重要的生活琐事中。”

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该尽心尽力,尽自己的最大所能,以达到持续的进步。这不只是工作的准则,同时还是人生的原则。如果缺乏责任感和理想,生命就会变得没有丝毫意义。无论你置身哪里,假使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最终还是会获得经济自由。那些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肯定是在某一特定领域里进行过不屈不挠的努力。

清楚怎样做好一件事,比对许多事情都了解一点皮毛要强得多。一位政治家说过:“比另外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明白如何将一件事情做好;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假如你能干得更好,那么,你将永远不会失业。”

一个成功的商人说:“你如果能真正做好一枚别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陋的蒸汽机更容易赚到更多的钱。”

很多人都曾有过一个困惑不解的问题:明明自己比那人更有才干,可成就却偏偏不如他?不要疑惑,也不要抱怨,而应该先为自己提几个问题:

——你是不是真的走上前进的道路?

——你是不是像画家认真研究画布一样,认真研究过职业领域的每个细节问题?

——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也可以说是为了给你的老板创造更多的财富,你经常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吗?

——在自己的工作范围里你是不是做到了尽心尽力?

假如你对这些问题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那么这就是你为何无法取胜的因由。

假如一件事情是对的,那么就大胆而尽职地去完成它吧!假如它是错误的,就干脆别管它。那些技术上半桶水的泥瓦工和木匠,把砖石和木料拼凑起来修造房屋,在这些房屋尚未卖掉之前,一部分已经在暴风雨中坍塌了;术业不精的医学院学生不肯浪费太多的时间学好医术,结果做起手术来笨手笨脚,使患者面对极大的生命危险;律师在读书时不知道培养能力,办起案件来就抓不住头绪,让当事人白白损失金钱……这些完全是缺乏敬业精神的体现。

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有必要精通它。把这句话当做你的座右铭吧!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里的所有知识,让自己成为比他人更精通的专家。如果你是一个领域的行家里手,通晓自己的全部业务,便会赢得众多良好的声誉,也就拥有了一种潜在成功的秘诀。

假如你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又怎么能把自己的失败的责任推到他人身上、甚至社会呢?现在,最应该做到的就是“精通”二字。大自然要经历千万年的进化,才生出一朵鲜艳的花朵和一颗饱满的果实。可是在美国,年轻人随便读几本法律书,便想去接手一桩桩棘手的案件,或者上过两三节医学课,就迫不及待地想做外科手术——可知道,那个手术维系着一个人的生命啊!

如果让一个认为没必要认真对待小事情的人去着书立说,肯定是漏洞百出。有的人从来不会精心地整理自己的论文和文稿,所有的文稿和信件凌乱地堆放在写字桌上,工作时他肯定会缺乏条理,思维混乱,最后只能是连自己最基本的立场、原则和态度都会丧失掉,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心。

一位先哲说过:“如果必须去做一件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吧!”另一位哲人则道:“不论你手头是什么样的工作,都应该尽心尽责地去做!”

不能让事情善始善终的人,其心灵上也不会具备相同的素质。他不会完善自己的个性,缺乏坚强的意志,无法完成自己追寻的目标。一面贪慕享乐,一面又修行,觉得总可以左右逢源的人,到头来享乐与修道两头落空,追悔莫及。从某种程度上讲,一心追逐名利比敷衍修道好。

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竭尽所能,因为它决定一个人今后事业的成败。谁一旦领悟到全力以赴地做事能使工作劳苦消除这一秘诀,他也就拿到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