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学习没压力
31952700000003

第3章 写在前面的话(2)

学生对于一位好老师的信任是无限的。当他跨进校门,老师的每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老师就是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因而,老师千万要珍惜学生对你的信任。要知道,这一切是很脆弱的,是很容易打碎的。有的老师不懂得如何去爱护这份信任,对于学生并不是有意干的坏事,不是采取明智的教育态度,而是当众狠狠地责备他,孩子就会感到十分委屈,进而同老师疏远,失去对老师的信任。有的老师对学生的错误不是一视同仁,偏袒干部或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使另一方感到忿忿不平,心灵受到伤害。更有的时候同学之间因开玩笑过分而打架,这时,老师往往会不分青红皂白,矛头直指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本来,是对老师的信任支持着孩子们希望从老师那里寻求保护,却由于老师贸然作出的判断而破坏了这种信任。种种现象的存在,使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发生了裂痕,并且开始固执任性,故意不听话,想方设法违背老师的要求。于是长久下来,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上产生了新的压力和负担。

1.从心理和生理角度分析,形成原因如下:

①思想压力大。随着考期的临近,学校和家庭的严格要求、同学间的相互竞争,以及对自己前途的考虑,都会给考生带来严重的思想压力,从而导致大脑皮层机能失调,使头脑发“木”;

②缺乏自信心。少数考生心中无把握,对考试信心不足,甚至悲观失望,这会使大脑的活动大大降低,以致发愣发呆;

③用脑不科学。有些考生只顾拼命复习功课,放弃了正常的睡眠和必要的文体活动,长期打“疲劳战”,所以会使头脑发“木”;

④复习方法单调。如果长时间用同一种方法复习一门功课,大脑皮层分管这部分的细胞就会产生保护性抑制,影响学习效果;

⑤心理感应。在集体学习场合中,某一个或几个人声称自己头脑发“木”,旁人就会受到感染,出现相应反应。

2.如何克服头脑发“木”的现象呢?

①端正对考试的认识。考试是对知识的检验,不是“命运大决战”,也非人生终极点,要认识到,在前方的地平线上,成功与失败同样是开始;

②树立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无数事实证明,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谁树立必胜的信心,谁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③复习方法多样化。文、理搭配,阅、听、读、写结合,避免枯燥、单一的复习方法;

④充分利用大脑的“最佳时期”,学习和休息巧安排。当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时,要抓紧学习;当大脑疲劳时,可睡觉或做户外活动,使脑细胞得到休息,恢复精力。那种考前通宵达旦的复习方法,绝非良策,往往会前功尽弃。

另外老师和同学之间结对交流。在几年的学生生涯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信任和崇拜的老师。如果发动这些老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效果将非常理想。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采取高三师生结对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与自己信任的老师结对,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在老师的指引下,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消除不良心理,调整复习备考状态,让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之中。

由于学习时间长、压力大,集体活动很少开展,有时自己遇到困难,很想向同学请教,但看到同学忙碌的身影又不忍心打扰。同学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随和、融洽,取而代之的是漠不关心。加上经常排名次等外在不良刺激,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不少学生感到人际关系冷漠。这种阴暗的心理让他们很自责:“我怎么变得这么坏,自己没学好,还巴不得别人也学不好。”

这就需要同学之间多交流,互相鼓励。处在考试期间的学生最需要交流,也最需要宣泄。同龄人在一起时,哪怕是发发牢骚,也会在心理上获得一个缓冲的机会。这是人的正常需要,对考试也是有好处的。人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如果有人不断地给予自己肯定和鼓励,将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句关心、鼓励的话,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

来源四:社会压力——升学和择业

中国自古有“少年多志”之说,人在少年时期,不论个人生活在怎样的现实环境中,都会张开想象的翅膀描述未来,都会在超脱的瞬间让自己的精神遨游在如梦如幻的世界里。当代少年,往往就是在这漫无边际的想象中,逐渐形成、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据了解,在调查中,有39%的大学生感到自己所面对的学习、择业压力过大,这让他们有些不堪重负。一些大学生反映,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他们希望在学校里能储备更多的知识,给将来的就业增加砝码。因此,在学有余力的同时他们频频给自己充电、积累能量,或者从一入学就开始为自己的考研梦而努力。以至于一些学生在超负荷的学习运转下有些吃不消,而且自己没法及时排解、释放这些无名的压力,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在一些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在他们接待的前来咨询的学生中,有1/2左右的人都是因学习和择业的压力大,自己又无法调整出来,经常会感到很忧郁,所以才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的。

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目标,感到生活压抑,从而导致郁闷、迷茫的情绪出现,1/3的大学生普遍存在这类问题。除了一部分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对自己的职业和继续升学等方面设立了一个努力目标外,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奋斗目标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今年读大一的学生晓波很迷茫地说:“开始我真的对大学有很多憧憬,可是真正上大学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给自己找准位置,每天就是按部就班地上课、自习、吃饭。现在社会上人才这么多,本科生也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我不知道自己大学毕业后能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么做,每天几乎就是这样迷迷糊糊地混日子。”

尽管还怀揣着天之骄子的梦想,但“80后”的就业状况和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已经完全不同了。专家们认为,从“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定位改变,是“80后”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新浪网教育频道曾推出了针对就业引发心理压力的调查,共有1431人参与调查,结果发现,92.94%的学生存在就业压力;而77.5%的学生回答在找工作期间存在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2001年,115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40万人。这组不断上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就像一张大网笼罩在大学毕业生的心头。高校毕业生潮水般涌入就业市场,数量越来越庞大,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切身感受到了就业恐慌。

某媒体不久前的一则报道说,最近在北京海淀区清河附近出现了一条“半仙街”,不少即将毕业的学子纷纷到这里请“半仙”为自己“指点迷津”,“半仙”们的生意非常兴隆。在学校里面流行的“扑克算命决定职业”、“星座决定你前程”的游戏更是让许多毕业生尤其是女生津津乐道。“没有面试、没有机会,空虚郁闷的时候算算,感觉有的还很准。”2004年毕业于湖南理工大学的陈喻说,算命成了她排解压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而同时,五花八门、前所未有的就业手段出现在了“80后”大学生中。求职招聘中的奇怪现象也纷纷被披露:某女大学生在多次求职不成的情况下以媚人的低胸照吸引企业的注意力;某地人才市场上出现企业要求女毕业生应聘必须搭配一名优秀男生的“拉郎配”;大学冷门院系热衷于“讨好”企业需要而“改名”……

现实的压力也使毕业生透不过气来。来自农村的学生谈到自己的就业期望,还是比较务实;但他不得不面对来自家庭的压力,“我家那边就出了我这么个研究生,实在是被亲戚朋友赋予了很多过头的期望,总以为我会发大财,有时被说得很不好意思,他们不知道现在大学生的艰辛,但我又能说什么呢!”

新浪网联合推出的调查中,56.95%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是“扩招带来了庞大的就业大军”,55.97%的受访者认为是“现实与理想有巨大的差距”造成的。针对“80后”大学生种种“就业恐慌”的表现,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朱力教授认为,“就业恐慌”主要来自找工作时的茫然无措,平常没什么职业规划,一有就业的机会,也不看是什么要求就一哄而上,同时找工作四处撒网,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沈阳市人才中心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目标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六成多的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比较模糊,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这份调查显示,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大学生只有13%,有目标但不明确的占到25%,而没有明确目标的达到了62%。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阳市人才中心主任孟庆伟说,职业生涯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在30%。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张剑副教授认为,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论家庭条件如何,大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在活动中,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承担社会责任。因此,这部分学生就业时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教育机构应该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或帮助,同时,张剑认为,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就业恐慌”这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现象”。

来源五:教育体制和应试教育的压力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大部分人口和地区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排除了青壮年文盲。普通中小学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素质教育也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要适应和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观念陈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实的就业、择业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谁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名牌大学,很少有人愿意送子女去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技术学院,对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多层次人才认识不足,对自己子女的谋生能力、个性特长、发展趋向不甚了了。学校则以向重点高中、名牌大学输送人数的多寡为衡量办学社会效益的惟一标准,把升学率的紧箍咒越念越长,把自己管理学校的手脚越捆越死,即使有违背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律的现象,也不以为然。

考试一直是普通中国人提升自己社会地位、实现阶层流动的主要渠道,从古时的“学而优则仕”到现在的“跳农门”,莫不如此。制度是历史的沉淀,中国的教育制度尽管一直为人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承载着很多人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而它确实也帮助了不少人实现了这个希望,那么,应试教育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

第一,它是一种淘汰选拔的教育,以汰“劣”来选“优”,是培养少数“英才”的教育。

第二,它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与学的绝对依据,因而是一种评价标准不完备、评价尺度不完善、评价结果不合理的教育。

第三,它以升学为轴心设置课程和安排教育内容,因而与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背道而驰。

第四,它以追求升学率为直接目标,因而使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灌输方式的落后教学方法仍有存在的基础。

第五,它不断加重青少年,尤其是加重儿童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因而是不利于,甚至是有害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第六,学生沦为应试的工具。每年有几百万人共一套教材、一套试卷、一次考试,全国几百万人疲于应试,学生成了应试的“工具”。

第七,试题难繁偏旧。中国的试题难、繁、偏、旧,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答案有时也过于呆板。其实,答案同生活一样都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学科进行开卷考试,同一道题有好多种答案,这就是可贵的探索精神。考试应考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面和创新精神。

第八,分数决定一切。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关键在于少而真。高分学生不等于高质量!

第九,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应试教育使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则是一味地机械填入。要想改变这一情况,就得借鉴和参考国外成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生动、主动、活泼、快乐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时下,全国大多数学校都在努力把学校的教育活动安排在不易被追究责任的范畴之内。体育活动中,易出现责任事故的活动基本都被取消了。连传统的新年联欢会、野游都已很少见了。有的小学甚至下课都不许学生离开教室活动,这种弊端岂不扼杀中国的未来?贫民教育不出成就,很大程度上缘于家长陈旧的思想意识对孩子教育的影响。仓禀实而知廉耻,名不符实的中国免费义务教育是造成这种弊端最主要原因。这种弊端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身体生理机能失去开发的大好机会,难以胜任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同时,也会造成对孩子们心理健康的损害。身体与心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心理教育要在活动中进行。可如此禁锢学生的活动,如何来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难道只是纸上谈兵?这种教育弊端将使未来社会中的年轻人缺乏承受社会生活压力的能力。

基于经济上的原因,许多学校、教师在教育上偏离了科学的轨道。迎合家长望子成、望女成凤的心理,与思想陈旧的学生家长一同给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弱小的身体施加难以负荷的重负。他们让孩子把几乎所有休息时间都用在上各种学习班上,孩子们在舆论的压力下,违心地表示接受。结果使大多数孩子苦不堪言,心理受到严重的伤害,导致畸形心理的普遍滋长。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在造成孩子心理、生理伤害的同时,也严重地侵蚀着教师队伍,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迷失了传播人类文明的教育方向。并给多数家庭造成沉重的生活负担和不必要的社会浪费。其长远的社会反映就是人才结构的严重失衡。由于全社会人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一方面造成社会高层人才的竞争激烈,受过大量高等教育的人才高不成,低不就,导致不必要浪费;一方面造成社会基本人才的严重缺乏,使科学技术难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化为生产力。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超现实的竞争中,许多无辜的孩子将成为牺牲品。这与当前全世界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是相悖的。人才培养不是取舍过程,而是分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