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徜徉汉语王国
31943200000056

第56章 荒谬.看似荒谬(1)

话说“不知所云”奖

一句简单的话,人们一听就懂。一件简单的事,用简单的话来说,人们立刻就明白。即

使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也总是能够用尽可能简单而通俗易懂的话把它说清楚。可有的人故意

把话说得罗嗦调皮而使人难懂。也有的人喜欢卖弄,故作高深,用一些颠来倒去的废话表述

自己的意思,结果使人如坠五里云雾之中。用句老陕的话来形容:把人引到糜子地里去了——黏(音rán)了。

上述情况在国外也有。报载:因措辞语法怪异,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获2003年度公众人物“不知所云”奖。“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是陶渊明老先生的名句。现将拉姆斯菲尔德的原话照录如下。

“我总是对有关找不到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道很感兴趣,因为我们知道,存在着已知的已知事物,也存在着我们认为我们知道的事物。我们也知道,存在着被人们所知的不明事物,这就是说,存在着我们并不知道的一些事物。但也存在着我们并不知道的不明事物,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语言是交际工具,说话要让人听懂才能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古时秦始皇规定“书同文”。白居易写出诗后总要先读给老妪听。当今我国提倡“说普通话,用规范词语。”所有这些都说明人们历来重视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的实效性。

英国有个“通俗易懂英语”运动组织。这个组织一直试图让公众人物使用清楚、明白的英语传达公共信息。当拉姆斯菲尔德那番语法错误百出的讲话公开发表后,该组织发言人说:“我们知道他想说什么,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真的知道他所想要说的意思。”仔细品味,这句话非常高明——仿效口吻的语言中暗含了嘲弄和指责。

当初,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借口是那里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早已垮台,美国人至今仍未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确实尴尬而无奈。我们不知道拉姆斯菲尔德那番话到底是故作高深呢,还是无奈中的敷衍塞责。但不管怎么说,他获得“不知所云”奖却是膺之无愧的。

悖论拾趣

悖论是违背常理或意思上相抵牾而不能成立的道理。悖论现象比较少见,因此一旦发生,就会引起人们琢磨和玩味的兴趣。

前不久传媒报道我国首例婚内赔偿一案。大意是:某女士怀疑其丈夫有婚外情而发生家庭纠纷,她被丈夫强行送往精神病院。于是她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索赔精神损失费5万元。法庭一审判决:一、丈夫向妻子赔礼道歉。二、向妻子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婚内索赔确是奇闻,判决结果也耐人寻味。我国实行的是夫妻财产共有制,丈夫的赔偿金当然要从家里的现金或存款中拿,妻子得到这笔赔偿金又会回归家里共有的“金库”。这就是说,判决在法律上成为悖论。

“我正在说的一句话是假话。”假话,当然不能信。可是说话的人自己申明是假话,说明“这话”又是真话。但说到底,这话还是假话。由假推出真,由真又推出假,这是简单而典型的悖论。

古希腊有个叫壁门尼的人说:“克里特人都是说谎者。”所谓说谎者,就是从来不说一句真话的人。如果他说的这句话是真话,克里特人就都是说谎者;然而,他本人正是一个克里特人,因此他自己也是一个说谎者;既然他是一个说谎者,那么,他说的那句话就不会是真话,而只能是假话。这就是有名的“说谎者悖论”。

看似荒谬的等式

不合道理曰荒谬。何谓道理?道理即理由,即情理,即事情或论点的是与非之根据。道理分为简单道理和复杂道理。此外还有一种不同寻常的道理,这种道理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看似荒谬,实则通达。

好容易=不容易“好容易”的意思就是不容易——这是用肯定的说法表示否定的意思。

差点摔倒=差点没摔倒“差点摔倒”是肯定的说法,“差点没摔倒”是否定的说法,实际上表示的意思一样。

一会儿=不一会“一会儿”可以用来表示将来、现在和过去的某段很短的时间。“不一会儿”只能用来表示过去的某段很短的时间。两者表示的时间段的语意在过去时态上交叉重叠。这时,也只有这时,两者可以互相替代。

曲线=直线在平面几何里,这个等式绝对错误,但在高等数学中,可以把曲线中极短的一段看作“直线”;也可以认为直线的无限延长就是“曲线”。在此,仅限于此,曲线和直线的概念同等了。

男性的配偶=女性的配偶如果用数学方法来约简——两端各去掉“的配偶”,就成了“男性=女性”,这当然荒谬绝伦。现在我们试用汉语语法知识来破译:把“男性的配偶”理解为“男性底(表领属关系)配偶”,这里的“配偶”是女性;把“女性的配偶”的“女性”看作是“配偶”的修饰语,这个“配偶”自然是女性了。这么以来,上述等式两端的“配偶”都是女性,所以,这个等式是可以成立的。

垂手可得=唾手可得有人一看到等式两端的“垂”“唾”二字,因其体形相似,立刻就得出判断:二者必有一错。其实这两句话各有各的道理,都能自圆其说。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都为词书所收录。垂手:双手垂下——这是很容易办到的事。“垂手可得”是形容不费力气即可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这也不费事。“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办到的事。

不可同日而语=不可同年而语如果用简单逻辑推理的方法可得出如下判断:“日”不等于“年”,所以“不可同日而语”不等于“不可同年而语”。其实并非如此,这两个成语是一个意思:不能放在同一个时间谈论,或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二者都有来历。《战国策.赵策》:“破人之与破于人,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语哉!”后来人们把“岂可同日而语”说成“不可同日而语”。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絜:音xié。度量物体周围的长度。

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瘾君子=隐君子这两个词语都经常在报纸上出现。这里,“瘾”显得直接明了,“隐”却有些间接含蓄。因此有人认为“隐君子”系“瘾君子”之误,其实这两个戏词同指大烟鬼。像入室行窃者被戏称为梁上君子一样,吸食鸦片成瘾者也被戏称为“瘾君子”。又因吸食鸦片是见不得人的事,这些人过瘾时总是躲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偷偷地进行,所以他们又被人们戏称为“隐君子”。

没有道理的道理

《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不宜。”这就是说,事物的名称是依据人们共同意向起的,因而为大家所承认。需要指出,这里的名系指概念,亦指表示概念的词语、名称。按说,名不副实,但却又能够成立的东西也实在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