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徜徉汉语王国
31943200000026

第26章 信函

(一)信函知识

信即函,函即信。函是信的雅称。信函即书信。函是古时寄信所用的木匣,后引申为信件。而信,指按固定格式写给一定对象的,传达信息的文字材料。

信封上的称呼有讲究

信封上中间一行“某某某××收”,这里,“某某某”指姓名,“××”指称呼。姓名加称呼,后面再跟个“收”,这是一个主谓结构,其中主语是个复指短语。

“某某某同志收”、“某某某先生收”,这是最一般最广泛的称呼。这些称呼既可对男性,也可对女性;既可指年长的,也可指年轻的。

另一种是名目繁多的亲属关系称呼,如“×××父收”,“×××女收”,以及“姑父收”“姨母收”“侄收”“婿收”等等。

第三种是以职务、职称做称呼。如“×××局长收”“×××科长收”“×××编辑收”“×××工程师收”。第三种称呼有一定的局限性,多为带尊重意味或含羡慕成分的,而不包括最低级的极普通的职务、职称。“×××科员收”“×××技术员收”也许出现过,但不会很多。

应该明确:信封上的称呼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这样说来,上述第一种称呼是对的,第二种称呼是不合适的。第三种称呼,因为是发信人和邮递员对收信人称呼的重叠,因而也是说得通的。

“示”与“稽首”

某大学生收到父亲来信,他又给父亲写了一封回信。因为父亲信中最后落款为“父示”,他也依样葫芦地在回信的落款处写了“儿示”。这是因为他对“示”字似懂非懂才闹出了笑话。

原来,在汉语里,“示”不仅是“告诉”、“启示”的意思,而且还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即这个动词只能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而不能反过来用。同样道理,旧时,晚辈对长辈写信,在落款时常写“儿稽首”。“稽(读qǐ,不读jī)首”是古时一种跪下叩头的礼节,这当然也只能是下对上,而不可相反。

莫名其妙的括号

信封上常见如下几种括号:一、把收信人姓名后面的称呼括起来,如“×××(同志)收”。二、把“收”、“启”括起来,如“×××先生(启)”“×××同志(收)”。三、把落款中本人姓氏后的“缄”括起来,如“××市××街李(缄)”。

以上诸例中的“收”和“启”都是动词,“缄”也是动词。“×××先生”和“×××同志”都是做主语用的复指短语。复指短语加上动词构成了主谓句。“李缄”也属主谓句。应该说,语法关系和句子意思都十分明白。以上那些括号不用还好,用了反倒让人莫名其妙。人们说,括号是不会说话的注释家,意思为括号是用来做注释用的。这里没有一处需要加以注释的地方。

“启”和“缄”

信封上常见到两种情况:一、中间一行为“某某启”。二、最后落款为“某缄(jiān)”。要问“启”和“缄”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有现成答案。一、“启”是打开的意思。某某启“是信封用语,就是某某人拆信。”二、“缄”是封闭的意思,常用在寄信人的姓名后(多为姓后),表示这封信由某人封口发出的。

如果再要深究一步,“启”和“缄”怎样和信产生了这层关系,这就要回顾我国古人通讯方式。古代人将文书写在木片或竹简上,这叫做“札”。“札”就是信的意思。如“大札收悉”就是您的来信我已经看到了。写完后要用绳子捆上,这道工序叫“缄”。在绳子打结处还要放一块印泥,并在印泥上加盖印章,这道工序叫“封”。这样,如果收到“札”后印章完整,说明未经别人拆阅。反之,如果印章形象损坏了,说明可能泄密了。

(二)绝妙信函

古今中外有一些绝妙信函,现采撷若干,请欣赏。

情书中的会意字

甲男和乙女是一对热恋中的大学毕业生,后来两人被分配在两个城市工作。乙女影影绰绰地听人说甲男和本科室一女性接触密切。虽然她不相信自己的男友是个朝秦暮楚的人,但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写了一封信寄去。不过这封信里只有一个字——“怂?。”几天后她收取了回信,回信里也只有一个字——“您!”

朋友,你明白了吗?乙女在问:“你心上有两个人吗?”甲男回答:“我心上只有你!”原来他们两人玩的是汉字会意法。

大雁传情书

唐朝时,清河镇上住着一对恩爱夫妻,男读女织,和睦相处。可是男的为取功名,上京赶考,只好暂时离去。可这一去杳无音信。女的苦苦思念,最后采用对汉字进行折装离合的方法写出了这样一首诗:“天鹅高飞鸟不随,良人成双缺一点;我心与你紧相连,您若无心我心碎。”

她的深情感动了一只大雁,这只大雁把她的信带给了她丈夫。丈夫一看很快就明白了“我很想你”的隐语,不久就回到了妻子身边。

象形字传递信息

一对年轻夫妻,男耕女织仍入不敷出。为了生计,男的外出谋生。因为是冬天,妻子在丈夫临走之前赶做了一床新棉被让他带上。但过了不久,丈夫捎回了一封家信。妻子打开一看很是纳闷,原来信中仅有“由、申、甲”三个字。她百思不得其解。晚上睡觉她不时辗转思虑。因为睡不着,一会拉被子盖头,一会蹬被子护脚。她恍然大悟:原来“由、申、甲”表示的意思是,被子太短,盖了上身,露了下身;盖了下身露了上身;盖了中间,露头又露脚。妻子自责缺乏经验,第二天又赶做了一床大的棉被托人捎去。不几天,又收到一封回信。这封信中只有一个字——“田”。妻子笑了,她放心了,她明白,“田”字是不露头,不露脚,表明了被子大,能盖得严,不再受冻了。

破解家书

一儒商在外多年,常常怀念家中的娇妻,从不拈花惹草。妻子对丈夫的为人十分了解。一天她收到了丈夫的来信。打开一看,是一首很难读懂的诗:“二人力大顶破天,十女耕田田半边。我要骑羊羊骑我,千田连土土连田。”

妻子反复琢磨,终于破解:“‘二人’合而为‘夫’;‘十’、‘女’、‘半边田’是‘妻’;‘羊’在上,‘我’在下,为‘義’(今简化为义);‘千田’连‘土’为‘重’。四句话合而为‘夫妻义重’。”此时妻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浸沉在无比的幸福之中。

三字家信

写信是为了传达信息,宜简练不宜冗长。但过于简练时人们反倒觉得新奇。著名作家赵树理和儿子的如下家信便是很值得玩味的奇文。

六十年代初,全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吃不饱肚子是普遍现象。当时赵树理的儿子赵广元在山西芮(音ruì)城县担任县委宣传部长,因生活困难,给在北京的父亲写信求助。信上只有三个字:

父:钱!儿。

赵树理接到信后,立即回了信。信上也只有三个字:

儿:○!父。

没有信笺的信

也许有人看到这个标题后,认为这是谬误——没有皮,毛在何处附?没有信笺,信在何处写?莫急,请看下文。

1963年,山东郓城县城关医院改建。院领导请郭沫若先生给医院题写院名。郭老还真的郑重其事地满足了对方的要求。不久,医院接到郭老的来信,急忙拆开,结果空空如也。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有人还以为信及题写的院名纸忘了往进装。后来有一人恍然大悟,他告诉大家,我们所要的院名题字,郭老不是在信封上写出来了吗?

数字家书

卓文君,卓王孙之女,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善鼓琴。丧夫后家居,后与司马相如私奔去成都,不久又返家乡临邛,自己当垆卖酒。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为西汉辞赋家,所作《子虚赋》《上林赋》为汉武帝所赏识。这对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成都北部有座小石桥,传说卓文君曾在这里送丈夫去长安求取功名。当时司马相如在桥上盟誓:“不高车驷马不复过此。”文君闻听此言不禁暗想,丈夫才华卓尔不群,虽暂时怀才不遇,后必将施展抱负。然一旦成名会不会遗忘旧情?她柔情似水地说:“求取功名是男儿的大业,但也不要为功名所累,而作茧自缚。”郎君即使得不到功名,也须早早归家,千万不要抛弃了夫妻恩爱之情。后来,果然不出文君所虞。司马相如官拜中郎将,心猿意马,意欲休妻,另结新欢。可这个口怎么开?五年后,苦等的文君终于盼来了书信一封,但打开一看,沉思了一下,泪如泉涌,好不伤心。原来这封信里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文君明白了丈夫有嫌弃之意,故以怪诞的家书表露心迹。此时送信差官催道:“大人吩咐,立等回文!”文君不愧为一代才女,她立即将信上的数字依次缀成了一篇如泣如诉,声泪交集的抒情文:“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拆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惦记,千思念,万般无奈叫丫环。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依栏杆,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三伏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端阳想起白娘偏遇无情小许官,四月枇杷未黄我懒梳妆,三月桃花随水流转,二月风筝线儿断。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来,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得此回信万分惭愧,又被文君的聪明才智和始终不渝的纯真爱情所感动。次日即乘驷马亲赴临邛接文君到长安。

只有一个标点的信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出版社,好久未见书出版,便给出版社去信,信上写“?——雨果。”很快即收到回信,信上写:“!——编辑部。”

这一来一往的信函除落款外,没有一词一字,仅是两个不同的标点,然而却达到了互通信息的目的。原来“?”的意思是“出版的消息怎样?”,“!”的意思是“即有一个惊喜!”果然,不久,轰动文坛的《悲惨世界》与读者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