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古代楹联
31941000000015

第15章 王安石双喜临门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

庆历年间,他赴京赶考,在京城街上,看见一家门楼上悬挂一只走马灯,灯上还写着半边字迹清秀的上联: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王安石看后不禁失声叫好。原来这半边上联是马员外的独生女儿为选郎君所出,已悬半年,没人对上。王安石急于赶考,没工夫去应对。当科场考毕,回到马员外府门楼前,挥笔在走马灯背面,配上气魄雄浑的下联: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马员外见王安石才华出众,仪表堂堂,便招为乘龙快婿。结婚之日,拜过天地爹娘,进洞房的时候,新娘马小姐对王安石说:“王郎才学超群,这次科试定能中榜,这是大登科;如今对出我的下联,结成连理,这是小登科。”话刚讲完,忽然门外人欢马叫,有人前来报喜说:“王大人官星高照,金榜题名,进士第一,明日请赴琼林宴!”

王安石在这新婚燕尔,金榜题名的双喜日子里,乐不可支,欣然挥笔在朱红纸上写了斗大的喜字贴在门前,以志双喜临门,接着又赋诗助兴曰:

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遇上大登科。

从此以后,结婚人家贴双喜字的风俗便广泛流传下来。所以我国至今布置结婚庭堂或洞房时,往门额上都贴上“喜”字,以示吉祥如意。

相传王安石任相时,外放的苏轼进京奏事。两人都是诗文大家,但识见各异,谈论多争执。王安石十分爱苏之才,但苏极力反对王的变法主张。王安石怕伤和气,有时便转换话题,不论政治而探讨诗联,王安石曾一连出了四个上联,虽然没有让苏轼应对,只是探讨诗联而发,但苏轼知道是难他来的。

首先王安石对苏轼说:“今年可巧闰八月,有两个中秋节,而明年又恰好是隔年春,岂不是正月与腊月各有一个立春节今,真是难逢的巧合,有感于斯,故得一上联: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轼闻联,茫然无出。王安石见苏轼脸有难色,怕他扫兴生气,便起身邀苏轼出门闲步漫游。苏轼与王安石并肩行走,老是一言不发,沉思对句,忽然走到一处名叫“七里山塘”的塘边,王安石是常到此散步的,告诉苏轼说:

七里山螗,行到半塘三里半;

苏轼听出话中之音,知道又是巧用除法运算组联,七里的二分之一当然是三里半了。对这道难题,苏轼又无词可对,益发默不作声。

王安石见苏轼仍无对句,不便相强,继续前行,不觉来到铁瓮城故址。原城中有金山、玉山、银山,山上建有佛寺,所以人们称此处为“宝地”。王安石又吟出一句,将铁瓮城的情况讲绐苏轼听: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过了铁瓮城故址,走入曲径通幽的一处峡谷,茂林修竹,有如世外桃源。王安石游兴极高,见景生情,忽然又吟出:

拓地远尘嚣,适吾居矣,喜园林日永,景物常新,好领取柳底莺声,松间鹤影;

王安石一时高兴,吟出如诗如画的上联,显现出他悠闲自得、情趣盎然的心境。

当二人徐步闲逛,走过峡谷山林,忽见路旁一所村舍,房屋倾斜欲倒。王安石为引发苏轼游兴,对着那危房向苏轼开玩笑说:

此墙东坡斜矣

苏轼这才大笑对曰:

是置安石过也

上下联都互嵌真名,语意双关取笑,足见文人谑趣。

苏轼本一代词宗文魁,竟为王安石四联难住,不禁惭愧抱憾。

王安石难苏轼的四联绝对,引起许多文人的苦思,终于为后来人一一对上了。

却说过了若干年代,有个不传名姓的文人在度花甲诞辰时,偶然触发灵感,妙想天开,神奇地续出王安石难苏轼的第一联: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六旬花甲再周年,世上重逢甲子。

另一文人到九溪蛮洞游览时,也是一时触发灵感,又对出了第二联: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到了当代,广东海丰县的余立初老师,别出奇思,又配就了第三联: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华厦国中,孔孟墨子皆圣人。

又一文人在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古文时,灵思触发,居然续成千古绝唱的第四联:

拓地远尘嚣,适吾居矣,喜园林日永,景物常新,好领取柳底莺声,松间鹤影;

升堂多俊杰,把手欣然,想文采风流,琴棋继兴,忽虚掉梅花时序,荔子光明。

王安石难苏轼的四副绝对,后人还是先后续成对了。尽管有的对边还欠工整,总比悬空待偶的好,当然并不排除后人还会对出更好的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