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士角色与心理护理
31930200000005

第5章 心身护理同时并举

医学模式的转变为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医学模式的三个阶段

医学模式是人对疾病和健康总的特点和本质的概括,它集中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范围。

(一)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此模式是自有人类开始到16世纪中叶左右,其特点是人类为了摆脱迷信和巫术的束缚,开始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来解释疾病,总结了一些防治疾病的经验,摒弃了“神”对人体及环境的束缚。例如,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病理学说”,中国的中医中药都属于此期的代表。

(二)生物医学模式

到14、15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工业生产的发展,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的进步而产生。此种医学模式的特点是把人体分解成各个部分,认为每一种疾病可在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形态学或化学变化,以确定其生物或理化方面的特定原因。在确诊病因的基础上,找出特异治疗手段。生物医学模式大大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如肺炎、结核病、天花等不治之症,因为从细菌学方面找到了病原,形态学方面认识了其病理发展过程,而变为可以治愈的疾病。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从20世纪初,人们意识到,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变化,当今的社会是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紧张而繁忙、竞争激烈。由于预防保健工作的进步,许多由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地控制。50年代~60年代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结核病占据人类死亡原因的前三位,而到80年代以后,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死亡原因的前三位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这些疾病的病因,除了身体因素外,还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另外,心因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一致认为,当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都是与个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与行为特点相关,这就动摇了只有生物因素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的“生物医学模式”,而转向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认为,造成人类疾病的原因,不只是有生物、物理、化学因素,还有心理、社会因素。人不只是生物人和自然人,还是社会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有需求、有欲望、负有社会责任。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紧张刺激,都会作用于机体,使之产生心身疾病。目前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如躯体运动少、饮食习惯所致的营养过剩密切相关。而不良生活方式既与个性特征有密切联系,又是对应激刺激的一种应付方式。肾上腺素能神经对应激刺激的敏感性改变,是糖尿病发生的中介机制之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也经历了以疾病、以病人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转移,反应了护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系统化整体护理简介

(一)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理论基础

近100年来,护理理论家根据各自对护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强调了护理的不同侧面,创立了许多护理的理论和模式。1893年南丁格尔创立了环境理论,她提出护理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她是第一个护理模式的创始人。自那以后护理已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与专业,具有自身独立的知识体系及理论基础。以后又相继有Orem的自理学说、Johnson的行为学说、Roy的适应学说、Leninger的文化照顾差异和共性理论等现代护理理论。还有系统论和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论,均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理论基础。

(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概念

系统化整体护理可以说是“用系统方法实现整体护理”,也可以说是“实现整体护理的系统方法”。它是“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护理工作模式。”它要求护理哲理、护士职责与评价、人员组织结构、标准护理计划和教育计划、临床护理表格书写、护理品质评价与保证等,均要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环环相扣,协调一致,以确保整体护理的有效实施,确保护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系统化整体护理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现代护理观包括以下几点。

1.整体护理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影响愈加受到重视。重大或频繁的生活变故,往往导致重大的健康变化。因此,护理要视服务对象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的人,要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层面的服务,为人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护理要体现在人的全过程。根据每个病人的心理及躯体特征,有针对性的确定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帮助病人实现内外环境的平衡,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2.独立学科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护理已成为一门专业,护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3.职业扩延观

近20年来,护理的职能在不断扩展和延伸。由于护理涉及到人的生命全过程,所以,护理工作已不仅局限于医院,而要深入到家庭和社区,提供无缝隙的医疗、保健服务。护理服务的对象不仅是病人,还应包括健康人。也就是使健康者保持健康,患病者恢复健康,伤残者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

4.护理过程系统观

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础是护理程序,按照个别性、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的原则,为护理对象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系统化整体护理在观念上持现代化、系统化,以病人需要为目标,实施整体护理。在班的护士人人对病人负责,人人对病人实行个体化整体护理责任。

三、心身护理同时并举

学习了以上新的医学模式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概念,就能明确,在日常护理中不仅要做好身体和疾病的专科护理,还应做好心理护理,也就是心身护理同时并举,才是一个完整的护理体系。

这一方面是由于心理护理是整个护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许多疾病发病本身就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已知癌症发病与生活事件相关,Leheer(1980)用社会再适应量表对40名直肠、结肠癌,14名胃癌和10名对照组进行测试,胃癌患者在首发症状出现前2年期间,生活变化单位显著增高。

心理和生理密切相关,生理功能也参与无意识心理冲突的表达,因此许多有关癌症发病前情绪状态的研究,都强烈指出了重大的生活变故所造成的精神应激,使患者处于一种难以自拔的绝望情绪之中,这是易患人群发生癌症的主要心理社会因素。

要做到心身护理同时并举,就要使护理观念不断更新,如果我们不明确护理是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的,我们的护理行为就会经常表现出“见物不见人”。如果我们知道护士是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以病人的需要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我们就会既见物,又见人。护理人员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及乐观的态度,往往可以燃起患者生命的火花,增强其战胜病魔的信心;护理人员对患者细致的关怀、照顾,可以减轻患者躯体上的痛楚,使患者想到你,就有一种温馨之美的感受。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护理教授袁剑云博士说:护理是科学艺术与爱心的结合。她在中国讲学时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护士每天早上都要扫床,在进病房开始工作前,就应该了解每个病人的病情、用药和治疗的情况。进入病房后,就要在和病人打招呼时有针对性的问病人:早饭吃了没有?晚上睡眠如何?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一边扫床,一边观察病人的情况,还要告诉病人今天我上什么班,我计划为你做什么护理等等。这样就拉近了护士与病人的距离。而有的护士进病房后,也很认真地做扫床、收拾房间等晨间护理,但进病房后只是埋头工作,见了病人一言不发,连病人都不看一眼,这就是只见物,不见人的表现。

护士树立了以整体病人为服务对象的思想,就能以美的情感给予患者体贴、帮助;以美的情操严守职业道德,对工作勤勤恳恳、严肃认真;以美的仪表,给患者带来清新、自然的感觉,唤起患者美的感受,带给患者生命的活力;以美的语言给患者带来良好的心境。马克思曾说:一种美好的心境,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俞西哲 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