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立荣报告文学选
31923600000019

第19章 风和日丽

李绍深失眠了。

李绍深平时有早起的习惯,这一天他比平时起得更早。睡不着,是因为心里有事。

头天下午,他在运行跟班,偶然听到几个青年人凑在一起议论:

“人家那么多大电厂都没创一流,我们隔河岩赶个什么时髦?”

“依我看,这创一流就是搞形式主义,累死累活有什么意思!”

听了这些议论,李绍深一夜无法入眠。作为清江发电公司党委副书记、隔河岩电厂党委书记,在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中,他做政治思想工作是以敏锐抓实著称的。他比谁都明白,创造社会主义一流电厂,必须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的一流,两者的最高统一。而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它的基础是人的素质必须一流。

隔河岩电厂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从筹建到现在,党的领导一直是这家企业的核心,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党委一直起着主心骨的作用。而各届党委常抓不懈的一件事,就是努力培养职工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致力建立一支政治合格、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

眼下,党委正做的事情,便是着力培养广大职工的创一流意识。

隔河岩电厂的职工分别来自全国16家大中型电厂,24个不同岗位;工程技术人员分别毕生于50多所院校。对这样一支文化水平较高,专业知识很强的队伍,做他们的政治思想工作,空洞的说教显然无济于事,你得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事实说话,让人家心服口服。

隔河岩电厂走的是一条具有清江特色的发展之路,那么李绍深探索的,则是如何找到一把打开新时期知识型职工思想之门的金钥匙。

在听到那几个青年人的议论之后,他想了一夜,决定由团委出面组织一个特殊的大会――群众辩论会。辩题:创一流是不是形式主义?

会前,他把那几个青年叫到身边,鼓励他们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说,你们认为创一流是形式主义,只要你们能说出道理,经得起辩论,党委会采纳你们的意见。

结果,那几个青年的观点刚一出口,便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反驳,没有谁给反驳者施压,甚至反驳者中没有一个干部发言,都是清一色的工人,他们一致认为:创一流是隔河岩精神的最佳体现,与形式主义无关。

辩论会尚未结束,那几个青年就来到李绍深身边,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服了,服了……”

在长期的政治思想工作实践中,李绍深总结了一条经验: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人心上。为了时时处处使职工心服,他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让一步;在面对危险困难的时候进一步。你是党员干部,你就得时时处处给职工做出榜样,让人家服你。

同时,他组织发起了“四创一争”和“建设五项工程”。“四创一争”即:创文明单位、文明部室车间、文明班组、文明办公室。争当文明职工。

五项工程是:

党员形象工程;

思想互助工程;

青年文明工程;

健康文化工程;

文明小区工程。

此外,在思想政治宣传中通过广播、电台、专栏等形式,举行每月升国旗仪式,每年一次爱国主义歌曲比赛,一次爱国主义知识竞赛或知识测验;举办了专题演讲会、诗歌朗颂会,激发职工爱清江、爱电厂的感情;100多人的职工合唱队和舞蹈队表演,分别获省企业风采二、三等奖。同时每年向中央、省、市新闻单位发文字稿件100多篇,图片20余幅,电视新闻20余条,电视专题片1部。同时组织一次孔繁森同志事业报告会,这是电厂成立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全、态度最认真、纪律最严明的一次教育,大家都感到深有所获。

在职工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法制建设中,他组建了湖北隔河岩电力生产口职工思想政治暨精神文明建设联席会,亲任会长。“喜事新办,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的现象蔚然成风,电力生产职工自觉按“十要、十不”行为规范自己,使家属、职工拍手称快。

几年的实践。他认为建设好企业的要素很多,人的要素是企业建设的第一要素。以人为本,发扬敢为人先的隔河岩精神,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近几年来,在向全国一流电厂进军的号角下,隔河岩电厂被全国水电全委授予“95、96年度全国大型水电厂(站)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并被列为1995年底全国电力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单位;隔河岩电厂被授于1996年度湖北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的“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创一流是一场革命

“创一流是一场革命”。说这话的是电厂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陈以刚。他曾经任过减员增效组组长,对这场革命深有感触。

“减员增效不是谈着玩的,都是有硬指标的。”他说,“电厂1995年在编人员是650人,1996年开始创一流必须减到0.1人/MW进行考核。也就是说,必须从650人一下减到120人以内。

怎么减?减到哪里去?

一是清江流域开发三家电厂的另外两家,即高坝洲电厂和水布垭电厂。实现创一流,一家电厂的职工可以满足三家电厂的需要。

二是清江发电公司下设的检修公司、综合服务公司、水库调运中心等实业公司。

而隔河岩电厂也在这场革命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部室大精减。

电厂原有7个部门,精减后仅剩下三部一室。即生产部、发电部、维护部和办公室。

留下的这些部室的工作职员,都必须进行全能培训,实现一岗多职,一专多能。

而且每个部室的工作效率,都必须达到部级规定的标准。

显然,革命带来的,是一流的效益。

还有郭伦国,这位被广大职工誉为“贴心人”的电厂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在接受采访时,他只字不提自己,只是笑着说,咱们做工会工作的,就是和职工打成一片,职工有啥困难、意见和要求,咱们就向上反映,直到解决为止。

谈到创一流,他也认为那是一场革命。他说,我给你讲两个故事,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是老夏戒烟。你知道,老夏烟瘾很大,抽了几十年,平常一天最少得要两包,可创一流以来,他没在厂区抽过一支烟,有时烟瘾发了,就掏出香烟闻闻,可从来不点火,有人见他熬得没办法,就在一旁说,夏老,你是发电公司经理,抽一支也没人敢说的,你就抽吧。

这句话把老夏说火了。他说,你是想抓我的把柄啊?正因我是经理,我才有权发布禁烟令,而禁人不禁己,不是等于打自己的嘴巴吗?

还有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咱们职工的素质。以前职工遇着红白喜事,都爱凑个热闹,十桌八桌的算是冷清。电厂宣布创一流后,厂部规定,凡红白喜事一律从简,严禁大操大办。恰在此时,两个青年人结婚,尽管没有发一张请柬,可还是来了10多桌客。两个青年拒不收礼,可来客甩下礼金就走,害得两个青年人没时间度蜜月,结婚第二天就挨家挨户去退礼金,忙活了好一阵子。

说完这两件事,郭伦国停了一下,然后作出这样的总结:“事情虽小,可也是这场革命的一部分。”

我相信,在这场深刻的革命中,像这样的“部分”还有很多。

这些年轻人……

“这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是‘隔河岩精神’把他们溶为一体,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创一流……”

坐在我面前的是清江发电公司团委书记占秋林,他说:“我这样说也许有些?嗦,还是给你讲几件实事吧。可以这样说,我们共青团从来没有停止过活动,仅1997年,围绕创一流,我们就举办读书辩论会、社会考察、调研活动和公益活动、文娱活动50多次……

“春节期间,我们自发成立了献爱心志愿者小组,大年三十,各路青年分别带着礼品,到西寺坪、渡口坪等村看望孤寡老人,也不仅仅是看望,主要是帮老人担水劈柴,打扫卫生,洗衣做饭……

“环境,是创一流的主要内容,隔河岩厂区内的环境维护,仅靠职业清洁工是远远不够的,每天午休或下班后,你看到那些成群结队的青年在修剪树苗,清扫杂物,修理路灯……那是我们‘学雷锋、树新风’小组的成员,他们几年如一日,日日如此,从不间断……

“为‘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一直是电厂青年坚持不懈的传统。1997年,我们发动青年团员对口捐助长阳两河口中、小学,厚浪沱中、小学,晒谷坪小学等贫困儿童12人,捐助金额2000多元,团员聂悦娇、李景宜、蔡文等13人分别承诺个人资助一名儿童读完中学,承诺资金2万多元……

“这只是一些小事,但它能够说明我们隔河岩电厂青年的文明素质。要没有这样的素质,我们怎么去创一流?”

尾声:备忘录

本刊讯:湖北清江隔河岩水电厂创一流水电厂于11月2日至4日经国家电力公司考评验收组考评合格,验收通过。

据有关资料表明,开展创建一流水电厂,是对全国水电厂面向市场、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电网的作用,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水电厂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一流电力企业是我国电力企业管理的最高荣誉,此前仅有几家火电厂和电力公司获此殊誉。隔河岩水电厂创一流水电厂考评合格,验收通过,无疑会对我国水电厂的管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一流水电厂考核有八个必备条件和四项指标评分标准,即安全指标及管理、设备管理、经济指标及科学管理,文明生产均须在90分以上,国家电力公司检查考评组评定隔河岩水电厂满足一流水电厂全部必备条件,而且四项考评分平均每项达到90分以上。

据了解,隔河岩水电厂1994年四台机组全部投产,1995年开始申请双达标。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原电力部和华中电网局领导的指导下,1996年正式通过双达标验收后,提出创一流目标。在创一流过程中,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隔河岩水电厂创一流创造了不留尾工、不留隐患、不留不放心的工程,建立了较科学的“适应清江全流域,保证电力全过程,管理格局条块式,集中检修加外营,生产经营进市场,干部升降政绩论”的清江流域性电力生产体制。隔河岩电厂通过外树形象,内练内功,推行内部模拟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取得了显著成绩:水能利用提高率达到8.3%;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完成率106.33%;主设备完好率100%,一类率91.67%;自动装置正确动作率99.96%;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100%;全员劳动生产率定额完成率347.19%。自1993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企业无事故,犯罪率为零。

隔河岩水电厂与广州抽水蓄能、云南漫湾、广西岩滩、福建水口并称为中国水电建设的“五朵金花”。1996年清江流域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的试点。隔河岩水电厂被列为原电力部首批创一流水电厂的试点单位。隔河岩水电厂创一流,对清江公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以“隔电”为重点的现代化的电力生产管理中心、推动清江流域开发、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使全国水电厂创一流与国际接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隔河岩电厂创一流中,隔河岩水电厂组织精兵强将,按照“96年作准备,97年全面攻坚,具备一流条件,98年申报并通过考评验收”的总体部署,把建设隔河岩电站所创造的一整套先进施工管理经验,应用于电厂创一流,不断发扬光大,在电力生产管理实行了“属地负责、条块结合、分层管理”的模式,减人增效,推行内部模拟市场,逐步实现内部市场化。目前电厂职工98人。同时,他们采用大量高科技、新技术。如计算机监控系统完善及扩展,有功和无功的ACC和AVC自动控制调节、计算机培训仿真及MIS信息和CPS自动化系统等四十余项重点项目。并集中力量组织对影响“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创一流的工作的重点关卡攻关。这些措施大大地促进创一流进程。

隔河岩水电厂创一流分二个时期:1993年11月12日电厂首后职代会作出了《深化改革创一流》的动员报告;1995-1996年电厂实现了达标,1996年9月二后一次职代会提出巩固达标成果全面创一流。1997年底,隔河岩水电厂创一流条件基本具备。到1998年11月4日验收止,电厂连续安全运行814天,累计发电130多亿KWH,创产值40多亿元。

选自《中国电力》1999年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