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立荣报告文学选
31923600000010

第10章 敢问路在何方

天茫茫,地茫茫……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之一漫长的人生之梦

入夜,月光如水。

三洞水高高的落雁山上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刚刚当选为三洞水村党支部书记的张万里。

一连好几个夜晚,他都爬上这高高的落雁山,俯视月光下泛着青光的光秃秃的山岭和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茅草小屋,禁不住心潮起伏,思绪奔涌……

公元1984年春,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吹进了荒凉闭塞的三洞水。

历史在这个时候选择张万里当上了三洞水村党支部书记。

当张万里以百分之百的选票被推上这把没人敢坐的“交椅”时,心中充满了从来没有过的悲壮。

三洞水的确太穷太穷啊!从解放到现在,不知换了多少届书记,不知有多少书记为实现一个小小的愿望而心神憔悴,他张万里能有回天之力吗?

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张万里来说,他对眼前的一切太熟悉了。很小很小的时候,他就在这片穷山恶水间跋涉,出生于农民世家,他的人生之梦从来没有剥离过土地。给地主当放牛娃的时候,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小片田地和一头耕牛的主人,能够看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绿油油的庄稼……这个愿望很快实现了,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帮他实现的。他感激党,热爱党,于是梦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梦想,远不同一片田地和一头耕牛。这个愿望不久也实现了,那年他20岁。他是以一个受过苦难的贫苦农民最纯厚的感情来看待“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的。他没有读过书,无法从理论的高度来理解这个称号所包含的全部内涵。他只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是专为人民谋福利的”。如今他是共产党的一员,理所当然的使命是为他人谋利益……

当他举着拳头在党旗下宣誓的时候,一个新的梦想又诞生了: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努力,摘掉压在乡亲们头上的穷帽子。

然而,这个梦好长好长啊,一做就是30年,不,是300年,3000年!应该说,这是祖祖辈辈的一个长梦,只是到了他这30年,才有了好梦成真的机会。30年,在人类的长河中只是稍纵即逝的一瞬,然而对于短暂的人生来说,却是二分之一的时光。

30年来,他像牛一样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周围的人们渐渐习惯了接受他的给予和帮助,心安理得地认为张万里是党员,任何困难都应该由他来解决。在张万里无私的奉献中,有些人甚至以一种畸形的心理来对待他,他是党员嘛,党员就是老黄牛,就应该矮人一等呢!于是习惯了使唤他,捉弄他,甚至欺负他:

――队里做保管室,养猪场,两人抬一根木料,尽管人家比他体壮几倍,力大几倍,但是人家说:你是党员,应该抬大头。狭窄的山道上,他两腿打颤,浑身痉挛,几次都险些摔下悬崖,好在抬小头的那一位不停地哼着小曲儿,使他咬紧牙关最终没有倒下去。

――谁家起屋造船,挑土打墙之类的重活,总少不了张万里的份儿,甚至连娶媳妇、嫁姑娘需要人背嫁妆的时候也自然想起他张万里。“这台木柜最重,留给张万里吧,他是党员……”

――分救济款、供应粮的时候,人家友好地冲他笑笑:“你是共产党员,让着点吧。”就连到卫生所排队打预防针,人家总是拍拍他的肩膀:“共产党员站后边去。”就不说购种子、买肥料了……

张万里平静地接受着这一切,毫无怨言。也压根儿就没产生过什么怨言。他是党员,能够时时处处尽到党员的责任,心中无愧,他感到高尚啊!

他生性温和,总是含笑面对世界。从没见他在哪里说过一通气话或发过一顿脾气。然而,有一次他发怒了,而且是暴跳如雷。那是搞大集体的时候,有一天队里种麦子,他因事迟到了。这样一来,他挑大粪的“专职”就不得不由一位小青年临时顶替。那位小青年从来没有挑过大粪,见了屎尿气就不打一处来,当张万里来到地里,从小青年肩上接过扁担时,小青年劈头就骂:“不想挑大粪就做个老百姓,入个什么党!”他发怒了,大吼一声:“住嘴!”在场的人十分惊讶,他张万里也会吼人,怪事!

“怎么,你不是党员吗?党员就不能迟到,应该按时来挑大粪!苦活脏活都要老百姓干,还要你党员干什么?”小青年并不让步。

张万里气得牙床打颤,一步步逼过去,指着小青年的脸说:“我有错误你可以批评我,甚至骂我打我,但不准你污辱党!”

“怎么,你想打人吗?你可是党员……”

小青年被他从来没有见过的这副架式慑服了,连连后退。“我不打你。但我要告诉你,没有共产党打天下,像你这样的年纪早被国民党捆去挡枪子儿了。你怎么能用这样的脏话骂党?人不能忘恩负义啊!

张万里说着,眼里涌出泪来。

那位小青年瞪大了吃惊的眼睛。

所有在场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后来那位小青年理解了他,给他赔了不是。三洞水的入也都渐渐理解了他,理解了这个普通党员对中国共产党刻骨铭心的情感。

是啊,这是一种怎样伟大、神圣而崇高的情感!要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像张万里一样将自己的血肉贴到共产党这个伟大的母体上去,那么共和国这条步履迟缓的巨龙也许早就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之二落雁山的选择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气候湿润,四季如春。一只大雁之王从这片森林上飞过,选中了这片森林,于是把全世界的大雁都带到这山上来定居。落雁山就因此得名了。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这山上的树木被人砍光了,只剩下了光秃秃的山岭。雁们惨叫着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现在落在这山上的,就只剩张万里了。

张万里知道,他的村民们是理解他的,信任他的。而这理解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当改革的浪潮冲击着这个闭塞的山寨时,人们一下子清醒了许多。意识到应该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带领他们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他们很自然地想到了两鬓斑白的张万里。于是一千多村民在一个神圣的时刻不约而同地在选票上写下了同一个名字……

但是张万里的心情是沉重的。山一样的重担朝他压来,他不能不感到忧虑。

是的,他忧虑。

他不是今天才意识到这副担子的沉重。他是一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干部,在这“两山夹-槽,怕旱又怕涝”的深山峡谷里,他生活了大半辈子。如今他老了,头发和胡子全白了,背也深深驼下去,饱经风霜的脸盘上印满了历史碾下的深深沟壑。尽管他的青春,他的汗水,全埋进了这深深的黄土地,可苦涩的山地总也开不出一朵甜甜的山菊。多少个夜晚,他在这痛苦中辗转,反思。他问自己:真的是土地本身太贫瘠,贫瘠得一毛不拔吗?不,它曾经是肥沃的,有过参天的大树、茂密的森林、绿油油的庄稼,而且地下蕴藏着那么丰富的资源……那么是这片土地上的人太愚昧,愚昧到不知道利用自己的资源来改造自己的人生吗?不,这里曾经孕育过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过土家族祖先巴人,出现过农民领袖田思群……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祖辈做了几千年,他做了几十年的梦不能实现?

他无时无刻不在质问自己,反思自己。这是灵魂深处的质问,灵魂深处的反思!当他面对一千多张神圣的凝聚着信任和希望的选票,当他面对一千多双干枯的充满了期待的目光,他没有理由不挑起这副重担!

没有慷慨激昂的就职演说,也没有场面热烈的誓师大会,甚至就在他上任后召开的第一个会――支委会上,他也只讲了三句话:

“挣脱绳索,放开手脚,泥巴也要过河!”

讲完这三句话,他坚实的脚板就急不可奈地踏上了三洞水4.2平方公里的乱石荒岗。

马岭山的树林子里挂着他被荆棘划破了的衬衫;

小马溪的乱石滩上丢下了他被片石划烂了的草鞋;

胡?坡的小煤窑里留下了他挖断了的锄把;

泌水坪的羊肠路上横躺着他丈量过的标杆;

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洒下他辛勤的汗水;

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留下他攀爬的血痕;

半个多月艰苦的实地考察之后,张万里激动不已――

每一座山梁下,几乎都有远古形成的巨大煤层。煤是乌金呀!只要修通通向山外的公路,就是取之不尽的财富……

胡?坡那500亩荒地长满了齐人高的野草,足以说明土地肥沃,只要开出来,种上庄稼,就可以变成全村人自给有余的粮食基地……

泌水坪桐树如织,木梓满坡,要是办一个油脂加工厂……

张家包背阴朝阳,气候温湿,要是栽培经济果林……

又是半个多月,他白天走村串户,征求意见,夜里就登上这高高的落雁山,面对月光下的村庄清理着他纷乱的思绪,像工程师设计建筑构图一样设计着他心中全新的三洞水“开发图”。

宁静的夜色使他心旷神怡,精神振奋。

轻柔的夜风使他头脑清醒,思绪开阔。

他终于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一条以“资源为依托,土地为中介,经济为目的”,既贯彻联产承包,又发展集体经济的双轨道路。

这就是落雁山的选择。

这就是历史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