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零阻力成为经理级人马
31913900000083

第83章 带着创意看胜界

依据一项针对200位杰出创业家的研究,创意的来源主要有四方面:

·针对现有的产品与服务,重新设计改良;

·追随新趋势潮流,如电子商务与计算机互联网络;

·机缘凑巧;

·透过有系统的研究,发现机会。

一般而言,改进现有商业模式比创造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要容易。许多创业者都可以由过去任职公司的经验中,发现大量可以立即改进的缺陷,包括未被满足的顾客需求、产品品质上的瑕疵、作业程序上的不经济等等。事实上,大部分离职创业者的动机,也是以为自己能够做得比原有公司更好,因此才有离职创业的把握。

当一个新兴产业出现之际,必然能够提供许多创业机会,引发大量创业热潮。不过追随新趋势潮流的背后,也存在相当的风险。因为,究竟这项新兴产业的规模有多大?如何具体发掘潜在的顾客需求?这些似乎都还不确定。

个人计算机产业出现时,曾引发大量的上下游相关产品与服务的创业机会,但也并非所有的创业都能获得成功。追随网络风潮的创业者,如今也遭受苦果。不过只要这项新兴产业确实具有前景,能掌握产业成长的时机并及时投入的创业者,大都最后还是能够获得成功。

有一些人将创意的产生归因于机缘凑巧,所谓“无心插柳柳成阴”。不过,研究创意的专家以为,创意只是冰山上的一角,没有平日的用心耕耘,机缘也不会如此凑巧。无数人看到苹果落地,但却只有牛顿能产生地心引力的联想。所谓的机缘凑巧或第六感的直觉,主要还是因为创业者平日培养的敏锐观察力。因此,能够先知先觉形成创意构想。例如,在旧金山淘金热形成之际,无以计数的贫穷人满怀着美丽憧憬奔向金山,李维公司创办人却机缘巧合地看到了供应坚固耐用的帆布这个商机。于是,他立即展开以帆布为布料制成牛仔裤的生产事业,把产品卖给上述众多淘金客,从而成为日后创业的美谈。

如果创意只是依赖改良设计现有产品、追随趋势潮流以及机缘巧合等,其来源仍然相对有限。因此管理大师杜拉克主张可以透过有系统的研究分析来发掘可供创业的新创意。这种以科学方法进行系统化分析,进而产生大量创意,正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创业活力的主要来源。

所谓经过有系统研究分析来发掘创业机会的作法,大致可归纳为六种方式:

一是经过分析特殊事件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美国一家高炉炼钢厂因为资金不足,不得不购置一座迷你型钢炉,而后竟然出现后者的获利率要高于前者的意外结果。

二是经过分析矛盾现象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与产品大多只针对专业投资大户,但占有市场七成资金的一般投资大众,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矛盾显示提供一般大众投资服务的产品市场,必将极具潜力。

三是经过分析作业程序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在全球生产与运筹体系流程屮,就可以发掘极多的信息服务与软件开发的创业机会。

四是经过分析人口统计资料的变化趋势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我国的一胎化、单亲家庭的增加、妇女就业的风潮、老年化社会的现象、教育程度的变化、青少年世纪观的扩展等,必然提供许多新的市场机会。

五是经过价值观与认知的变化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人们对饮食需求认知的改变造就了美食市场、健康食品市场等新兴行业。

六是经过新知识的产生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当人类基因图像获得完全解决,可以预期必然在生物科技与医疗服务等领域带来极多的新事业机会。

虽然大量的创业机会可以经过有系统的研究来发掘,不过,最好的创意还是来自于创业者长期观察与生活体验。创业就好像十月怀胎,创业构想在创业者心中不断思索、酝酿、反复钻研,一直到创业者感觉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