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零阻力成为经理级人马
31913900000052

第52章 创造西部奇迹的人

全国十佳民营企业家、中国优秀科技实业家、海星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荣海所领导的海星集团,从1988年创业时5个人3万元资金发展到现在拥有固定资产逾10亿元、员工1300余名、海内外直属子公司18家、二级子公司40家。产业横跨计算机、饮品、连锁超市、房地产、高效种椬等行业,被誉为“西部奇迹”。

荣海喜欢他的手下称呼他荣老师,喜欢老师这个称呼并非是怀念大学里教书的教授生活,而是因为觉得“荣总这个称呼很商业味,里面包含了太多的关系——经济的关系、上下级的关系等等,太复杂。”荣海认为,人和人关系应该简单一些好,这种观点可能来自于1990年他受到的那次伤害。

做过八年老师的荣海,曾经一度崇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手下。“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崇尚人格魅力,希望我的宽容能够感化手下。海星很多人都是冲着荣老师来的,对这我很自豪。”

1974年,16岁的知青荣海在写血书下乡的第二天就学会了喝酒。那天,他们去40里外的山上砍柴,下山时,实在是没有力气了,就连人带柴滚到了山下。刚好滚到了山脚下的一个杂货店旁,就喝酒解乏。当时的酒价荣海记得很清楚一两酒七分钱。”

由于荣海他们年龄还小,不太会过日子,做饭用粮没计划,出现过一天农活干下来,回来时却发现无粮做饭的窘境。于是,只能扛着锄头,返回地里晒太阳。有了没有饭吃、没油灯点的日子垫底,再面对任何困难,荣海也会泰然处之:“大不了,没饭吃,饿肚子。咱们饿过。”

尽管知青的日子很苦,但“知青这段生活最难忘。20多年过去了,那个时候的每一天,现在睡在床上都能想起来,每一天的记忆都非常深刻。”

知青生活培养了荣海性格中的坚韧和吃苦耐劳精神,使荣海为人没有很张狂的一面,教会荣海懂得了什么叫宠辱不惊。荣海直到今天还没有怎么考虑过享受,他现在来北京只住135元一天的旅馆,荣海绝对不是住不起五星级的宾馆,而是经历了“没有饭吃,苦到没油灯点”的日子以后,荣海的俭朴习惯总是让他觉得现在无论多俭朴都“比我在农村好多了”。

知青的荣海是个文学青年,他写诗和小说,是所在地区小说研究会的成员。海星集团这个名字,就脱胎于荣海后来在复旦大学参加的“海星星”诗社。

16岁的荣海在农村单调的夜晚时常躺在树上数星星,此时他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但无论如何荣海愿意做生活的强者。他不怨天尤人,而是直面生活。在乡下的两年零十个月中,荣海显示了他作为一名知青干部过人的政治组织才华。17岁,他从省委书记手中领过奖状,并在西安人民大厦讲演,《陕西日报》在头版以《翅膀没硬也要飞》为题报道了荣海领导的知青组科技助农的事迹。在不满18岁的时候,荣海就人了党,而当18岁的荣海决定离开农村上大学时,他已经是个县级干部了。“如果继续走政治的路,我也能走得很好。”

荣海做学问做到了教授,做干部17岁当上县级干部,做企业白手起家9年成了10亿元企业的老板。刘积仁现在同时担任东北大学副校长、东大阿尔派总裁以及东软集团总裁三个要职,叶龙、李勤、杨元庆都是学计算机出身,但他们最终却在经营上取得了成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些事例似乎统统在和“术业有专攻”这句老话做对。

尽管荣海后来没有从政,但他不避讳他在政治上的才能对他企业上的成功帮助很大。“海星在陕西能够做到今天,和有一个很好的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个政治环境一部分是人家营造的,一部分是自己营造的。营造政治环境的前提是,你要有相当的学识,就政治问题,你可以和当政的人去对话,他们关心的不是你这个产业,严格地讲,你去和他谈电脑,他第二天就不见你了。他有可能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了,这就完了。你要能就他关心的问题和他讨论,跟他交流,最后变成朋友。这时候,他才能设身处地给你营造一个非常宽松、非常自如的环境。比如你面对一个省长,今天要贷款,明天要帮助,后天又要政策,成效可想而知。而当你能和他交流,能就他所关心的问题和他展开讨论,这种讨论他又认为是有价值的,他就开始关心你这个企业了,他就开始帮忙指导你这个企业了,那情况就不同了。这种关系又是一种君子之交,而不是一种金钱关系,金钱会使人不放心你,也不会和你深交。”

这是有关政治公关的最精彩的论述,那些国外大公司的政治公关经理们可能一辈子也无从学会,因为有关政治的天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荣海祖籍山西运城,那里曾荟萃了闻名于世的晋商。或许是受家乡商人气质的影响,喜好政治和文学,并在这两个方面都显示出才华的荣海最终中断仕途,弃文从商。

“文学和政治,业余搞搞还可以,但不能作为终生的事业。”荣海说,“小说,到五六十岁的时候,还可以写写,我现在还在写诗,有出诗集的愿望。”荣海现在还经常看小说,包括长篇小说,也喜欢看电影,他到香港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看好莱坞电影。他觉得文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能祈求,看一场电影就能做成一桩生意。但“文艺是浓缩的东西,比读别的东西,对我影响大。”

荣海一生崇尚的品德是善良,“人善了以后,你的感召力,你的威严都会体现出来。善良是一个人最紧要的品质。三个人相处,我并不是看你对我怎么好,而看你对旁人怎么样。因为我很有权,我地位比你高,你对我好是自然的,要看你对一般人好不好,才能体现你的品格。”

从这些看,荣海应该是一个很直率的人。现在给荣海带来烦恼的是企业做大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说是荣海的亲戚,怎么着,怎么着。”

荣海很谦逊,他说,因为榜样太多了,所以一时倒很难说出来是谁了。

在荣海身上,我们应该看到中国西部信息产业的传奇,但我们面前的荣海更像一个老师。虽然他说他是一元化领导,但在他身上我们还是找不到铁腕的气质在哪里。

人们看到的他总是在微笑,也许,真正的“霸气”就在这温文尔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