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零阻力成为经理级人马
31913900000108

第108章 企业需要战略

企业战略一词是由美国著名的实业家兼学者H。I。安索夫在20世纪60年代在其所著《企业战略论》一书里首次提出的。之后,企业战略迅速风靡全球。对于企业战略一词的含义,很多著名的学者都曾经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不同时代的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美国的著名战略管理大师安索夫就认为:企业战略主要是关系企业外部胜于关心企业内部,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的产品构成和销售市场,决定企业干什么以及企业是否要干。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认为:企业战略是一种决策方式,决定和揭示企业的目的和目标,提出实现目的的重大方针与计划,确定企业该从事的经营业务,明确企业的经济类型与人文组织类型,以及应对企业的职工、顾客和社会做出的经济与非经济性的贡献。

与安鲁斯持相似观点的美国达梯茅斯学院管理学教授魁因认为:战略是一种模式和计划,他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策和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紧密的载体。

美国当代最具知名度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则队为:企业战略主要是回答两个问题:我们的企业是什么?它应该是什么?

虽然上述大师们对企业战略的定义风格各异,但它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利用内部优势,把握外部机会,对企业全局的、长远的、重大的问题所进行的谋划。它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行动等等。

新的企业到底需不需要企业战略呢?回答是肯定的。

任何企业的设立,其本质都是为了追逐利润,这一点上,无论是大企业,还是新的企业都不例外。但是,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越来越同质化、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供给越来越太于需求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新的企业可能在技术、人力资本、规模、品牌、渠道、信誉以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多方面甚至是全面落后于本行业的大企业。在这种背景下,新的企业哪怕是想从市场中分到一杯羹也不容易,更何况它还想从中取得自己的那份市场份额呢。而企业追逐利润的特性又决定了新的企业必须要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否则,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新企业所面临的这种严峻形势,使得新企业不得不花一定的时间来研究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研究所在行业的竞争者、新进入者和替代者;研究本企业的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以便能够制定正确的相关政策,以期能够尽可能的避开本行业内大企业和其他新的企业的威胁和打击报复;躲避替代行业的威胁;尽可能稳固本企业和有关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合作关系;尽可能地进行市场细分,找出自己的目标市场和目标消费者,并设法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使目标顾客能更忠于本企业的品牌。新的企业要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手段来尽可能地追逐本企业的利润。

新企业的成长需要企业战略的支撑。我们都知道,任何大企业都是从新企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而任何一个新的企业和企业主,无一不希望自己的企业能不断地成长壮大。作为新的企业,如果要想不断成长壮大的话,不认清自己企业所处的位置,研究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状况,并根据研究情况来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等,也就是企业战略,是不可能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两位著名学者詹姆斯·C。柯林斯和杰里·I。波勒斯经过六年的研究发现,现在已经成为了“高瞻远瞩”公司,她们几乎都在创立之初,也即还是新的企业的时候,其企业领袖就非常注重本企业的组织设计和组织制度的建设,力争成为一个优秀的造钟者,而不仅仅是成为一个优秀的报时者;注重企业的核心理念和企业目的等核心价值的培养;注重自己独特的甚至是狂热的宗教式企业文化的培养,而这一切归结起来,也就是要适时制定自己的企业战略。

以海尔集团为例,1984年的海尔前身——青岛日用电器厂,资不抵债,工人无事可做,纪律松弛,甚至有人在车间随地大小便,可以说是到了企业崩溃的边缘。然而,通过张瑞敏先后实行质量战略、品牌战略、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并通过OEC、企业流程再造等一系列的基础管理之后,企业的业绩明显提升,到2000年,企业全球营业收入达到406亿元,2002年则达到惊人的800多亿元,这已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一面旗帜。可以说,海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说是海尔企业战略的成功。

所谓大企业与新企业的划分标准都是人为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甚至于使用不同的指导思想,对于大企业与新企业的划分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那种认为大企业需要企业战略,而新企业不需要企业战略的思想则显得极为荒谬。理由很简单,因为同样一个企业,它在这个标准下,可能是大企业,而用别的标准划分,可能就成了新企业,但对于同一企业、同一做法,我们不能因为在这个标准下,它是大企业就认为它有企业战略,而在那个标准下因为它是新企业,就认为它没有企业战略。

比如说TCL集团,它在2002年的全球销售额达到了200亿元,在中国内地企业中,仅次于海尔集团,是一个完全的大企业,而且,我们也深信,TCL集团是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战略的;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全球的角度,就20来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绝对是完完全全的新企业,这个时候难道我们能说TCL就没有自己的企业战略?

作为一个新企业,它必须要有自己的战略。现在,我们再想像一下,如果没有企业战略,那么,我们的新企业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呢?

如果没有战略,那么新的企业将会迷失自己的方向。它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总是赶大流,别人干什么,它也干什么;别人怎么干,它也怎么干;到头来,看到别的企业收有所获、学有所成,一步一步地成长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折腾了许久,还是在老位置上转圈,甚至亏损、破产、倒闭。

如果没有战略,那么新的企业将会丧失自己的信念。它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和发展方向,甚至于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土就失去了为企业的信念和发展目标奋斗的动力。

用德鲁克的话说,就是“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新企业更不能例外。那么,作为一个新企业来讲,只有两条路供其选择:一条是继续作它的新企业,而且是活得很不好的那种;另一条就是破产、倒闭。除此之外,别无它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