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31907900000008

第8章 一定要说话算话

诚信待人,顶天立地

人靠两腿支撑走路,同样,商家则依靠“诚信”两个字起家、发展。诚信是商家事业永动的车轮。

胡雪岩的红粉知己阿巧姐有个弟弟叫福山,她只有这么一个弟弟在苏州老家,她和胡雪岩好上之后,向胡雪岩提出要求,请他将这个弟弟带出来留在身边学生意。胡雪岩在苏州见过福山,发现他这人很灵巧,也就决定收下他来。在收福山为徒时,说了一番既是教他做人,也是教他做生意的话。而且,这也是他要福山首先知道并且必须牢记在心的一番话。他说:“要想吃得开,一定要说话算话。所以答应人家之前,自己先要想一想,做得到还是做不到?芽做不到的事,不可以答应人家,答应了人家一定要做到。”

这段话是讲为人的信义、为商的信用的问题,可见胡雪岩对此是如何的重视。同样的意思,胡雪岩在另外一个场合也说到过。

胡雪岩帮助王有龄解决解运漕米难题的时候,经过胡雪岩的一番努力,终于与松江漕帮达成协议,先由松江漕帮在上海的通裕米行垫付十几万石大米,解浙江海运局漕米解运难以按时完成之困,待下一步浙江漕米解运到上海,再以等量大米归还松江漕帮。

王有龄一上任就遇到的令他头疼、且关系到他官场前途的问题,终于在胡雪岩的帮助下完满地解决了。不过,这个时候王有龄又提出了另一个方案,他与胡雪岩商量,想将松江漕帮那批大米改垫付为直接收购,即让信和先借出一笔款子,买下松江漕帮的大米在上海交兑,完成清米交兑任务,而浙江现有来不及运到上海的那批漕米,自己囤积起来。

王有龄改变主意,是因为在胡雪岩与漕帮首领进行接洽的时候,王有龄从松江官方打听到一些有关局势变化的消息——一个重大的消息,是洪秀全已经开国称王,自立国号为太平天国。洪秀全改江宁(今南京)为“天京”,定尊号为“天王”,置百官,定朝仪,发禁令,并由“天官丞相”林凤祥、“地官丞相”李开芳率领一路兵马出征,夺取镇江从瓜洲北渡,攻陷扬州,已成北取幽燕之势。

与此相应,朝廷也不示弱,派出两位钦差大臣,一位带兵前出江宁,在江宁城东孝陵卫扎营,形成围城之势。另一位钦差大臣就是曾任直隶总督的琦善。琦善率领直隶、陕西、黑龙江的马步各军,由河南南下,迎头阻击林凤祥、李开芳。这两支兵马基本上都站稳了脚跟。

时局的这一变化,意味着朝廷与太平军之间,将有一场势决胜败的大战,而且,在王有龄看来,局势会向有利于朝廷的方向发展,关键只看朝廷的练兵和粮饷办得如何。

朝廷与太平军之间战事在即,又意味着做粮食生意将大有可为,因为不管哪一朝、哪一代,只要一动刀兵,粮食一定涨价。这个时候,做粮食生意,只要囤积得好,能够不受大的损失,无不大发其财。听到这个消息,胡雪岩感到的是一阵欣慰,因为在他看来,和漕帮议定的由他们垫付漕米,到时以等量大米归还的协约,真的是帮了他们的忙了。

而王有龄想到的,却是与其让别人赚,不如让自己赚。他要改变原来商定的办法,就是要将那批将来议定还给漕帮的大米囤积起来,等战事一开,自己卖出赚钱。他甚至想到就借漕帮的通裕米行来囤积这批粮食。

只是胡雪岩一明白王有龄的意图,立即就表示反对。他对王有龄正色说道:“主意倒是好主意,不过我们做不得。江湖上做事,说一句算一句,答应人家的事,不能反悔,不然叫人家看不起,以后就吃不开了。”

不用说,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胡雪岩与王有龄之间的差别,我们也可以看出胡雪岩确实也算得上一个能够“说一句算一句”的诚信君子。

人靠两腿支撑走路,同样,商家则依靠“诚信”两个字起家、发展。诚信是商家事业永动的车轮。

先说诚。尽管在社会上盛传“无商不奸”,尽管在商界诈骗风行,尽管历来靠歪门邪道暴发的不乏其人,但古话说得好,“巧诈不如拙诚”。真正使事业兴旺发达的不是奸诈、虚假,而是诚实,诚实,再诚实。

再说信。孔子曰:“人无信不立。”同样,经商者假使没有信用也不能站稳脚跟,并有所发展。信用好比一匹马,人光靠两条腿走路不行,只有骑马才能远行,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江湖上做事,说一句算一句,它的确切含义,就是答应了的事情,达成了的协议,只要不是万不得已,就必须遵守、履行,不能随意反悔,特别是不能如王有龄所想的那样,情况于自己不利的时候,求着别人帮忙;而到了情况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却又想着按对自己有利的方法办。从一般商人的眼光看,也许王有龄的打算也并不为过,一来商人图利,有得钱赚就尽可去赚,只要不违法,也无可厚非、商人自有商人的价值标准。二来漕帮此时本来就急于脱货求现,以解燃眉之急,改垫付为收购,也许还正合他们的心愿,也算不得是不守信用。但是,这里事实上还有一个自扪良心的问题。一切只是为了自己打算,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不想想别人,本身就不是诚信君子所为,本身就是不信义,而且也没有信用。这样的人,自然也就叫人看不起了。而从做生意的角度看,叫人看不起,也自然不会有人和你合作了。

为人要讲信义,为商要有信用,这是没有问题的。讲信义,有信用,说白了,也就是说话算数。特别是在商场上,讲究的就是干脆漂亮,一句就算定局,说话就是银子。所谓一诺千金,因此,可以不答应人家,但一旦答应,就一定要做到。

不过我们要知道,主观上要求自己一定要重承诺,讲信用是一回事,具体做起来是否能够做到,又是另一回事。比如你有没有能力去做你答应人家去做的事,客观上具不具备去做你答应去做的事情的条件,还有,客观形势允不允许你去做这件事。这些问题,都将对你是否一定能做到做好你所答应的事情产生极大的影响。有时,即使你主观上要求自己一定要履行约定,即使你确实是一个一诺千金的汉子,但客观上根本就没有履约的条件,或者客观情势根本就不允许你去做答应做的事情,你的决心再大也是枉然。因此,做出承诺之前一定要审时度势,心中有数,以免将来实现不了,伤害你的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