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31907900000052

第52章 天下势力,尽握手中

胡雪岩有一个做人的宗旨:“花花轿儿人抬人。”我帮他人,他人自然也会抬举我。

王有龄初到海运局,接到了清粮北运的任务。清运关系到地方官的声望,督抚黄宗汉催逼甚紧。依胡雪岩的看法,这个任务说紧也紧,说不紧也不紧。办法有很多,只需换一换脑筋,不要死盯着船催他们运粮,这样做出力不讨好,改换一下办法,采取“民折官办”,带钱直接到上海买粮交差,因为催的是粮食,只要数目对就可以。

当时因为海运局业务的影响,漕帮势力大不如前,但是地方运输安全方面,还非得漕帮帮忙不可。这是一股闲置的、有待利用的势力。运用得好,自己生意做得顺畅,处处受人抬举;忽视甚至惹翻了这股势力,糟运生意就会受阻。

而且各省漕帮互相通气,有了漕帮里的关系,对王有龄的海运局完成各项差使也不无裨益。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也不至于受捉弄,损害了名声。

胡雪岩亲自去漕帮总部拜访,奉上10万两银票以及价值数万的杭州土产,提出了双方合作共办海运的建议,取得了漕帮的信任。通过与漕帮的联络,胡雪岩不仅化解了漕帮对海运局的仇恨,而且利用漕帮把生意做到各个乡间,做起了大米生意。在战乱之中,粮食甚为重要,通过粮米生意,胡雪岩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影响。

漕帮尤五的势力对胡雪岩此后的生意帮助很大。胡雪岩在王有龄任内做了多批军火生意,有几次被帮派势力扣住,多亏尤五前往交洽,而得以做成生意。他在负责上海采运局时,又为左宗棠源源不断地购买军火。如果没有尤五等江湖势力的保护和照应,根本无法做成。

胡雪岩常不惜花钱来培植漕帮势力。他常和漕帮合伙做生意,为他们提供固定的运送官粮物资的机会组织船队做漕运生意等,只要有利益,就不会忘记漕帮。胡雪岩有一个做人的宗旨:“花花轿儿人抬人。”我帮他人,他人自然也会抬举我。

江湖势力在清末渐趋衰落,但在当时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各种方式影响社会生活。胡雪岩看到了这一点,与漕帮联手共同做漕运生意。不仅完成了海运局的任务,而且在他以后的经历中,漕帮势力屡次帮他渡过难关。

改革开放初期,有华侨想在广东投资建厂,但万物伊始,政策繁多,投资办厂有诸多限制。这位华侨并不急于办厂,他先是花钱办了一所学校,解决了当地师资不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结果半年以后,有家长主动向当地政府反映这位华侨爱国助学,并有意于投资建厂。当地政府早已闻知此事,于是华侨和政府取得信任后,在办厂过程中一路绿灯,没有任何阻挠。

在现代商业经营中投资不仅要准确,还要善于选择时机。有时看起来有的投资虽然是好事,但对自己却没有什么直接效益。其实投资正是应该注意长远效果。

胡雪岩送漕帮银子,又与他们共同开办漕运业务,看上去会少赚钱。但实际上他在丝业、钱庄、军火这些生意上受漕帮帮忙所获得的利润又何止10万两。胡雪岩正是因为善于这种投资,所以他在官场、商场、洋人、帮派四种势力中都有朋友,能在生意场上逢凶化吉,不断取得成就。与他的成就相比,他当初的那些感情投资就显得更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