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31907900000044

第44章 以名博利,一石二鸟

曾国藩知道后,感叹道:“胡光墉为国之忠,不下于我。”

杭州收复之后,胡雪岩开办了胡庆余堂,乱世之中开药店不过是善举,想以此赚钱万万不能,原因何在呢?

原来乱世之中,常有瘟疫蔓延,兵匪交战,伤残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又或水土不服,以致有病,风餐露宿,大病缠身,这些都需用药。然而乱世流离,又有谁身上带钱呢?所以造成医者不敢开门行医,因为开门必赔。

这些道理胡雪岩岂有不知?只是念及天下百姓的艰辛,纵然赔本,他也乐意,于是下令各地钱庄,另设医铺,有钱少收钱,无钱白看病,白送药。

而且胡雪岩还同湘军、绿营达成协议,军队只要出本钱,然后由他带人购买原材料,召集名医,配成金疮药之类,送到营中。曾国藩知道后,感叹道:“胡光墉为国之忠,不下于我。”

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天下士子云集天府,进行科举考试,胡雪岩又派人送去各种药品、补品给这些士子。因为每年考试期间,许多士子由于连夜奔赴,或临阵磨枪,身心都极度疲乏,往往一下子就病倒了。胡雪岩此举,乃是有因而为,当然也受到了考官、士子们的一致称赞,并纷纷托人向胡雪岩致谢。

胡雪岩开店送药,送的只是“诸葛行军散”之类的普及型成药,花费不多,却具有两大重要意义:对施予对象而言,不论是清廷官兵,或是逃难百姓,无论如何,总是得到免费药品,对健康有所帮助,就胡雪岩而言,经由送药材,胡庆余堂的名声得以远扬传播,声名传开之后,就可以和清军粮台打交道,建立正式的官商通道,把药直接卖到军队里去。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胡雪岩这样做,等于是争取国防部军医署的许可,供应国家军队药材。胡雪岩这样做,花钱不多,却有一石二鸟的效果,既做了好事,扬了名声,又做成生意,大赚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