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31907900000042

第42章 散财施善,大气做势

悬壶济世,扬名立万

据史料记载,胡雪岩一生的确做了许多好事,有些事情慢慢变成定例定规,比如饥荒战乱年景他设粥场、发米票,天寒地冻之时他施棉衣、舍棺材……

杭州收复,市面逐渐繁荣。这时胡雪岩在杭州城里修建义渡码头,做了一件施惠于四方百姓的善举。

当时,杭州城外钱塘江上还没有一座桥梁,与杭州隔江相对的绍兴、金华等通称“上八府”一带的人要到杭州城,必须从西兴乘渡船,到望江门上岸进城。从西兴摆渡过江,不管是“上八府”的人到渡口,还是下船上岸之后进城,陆路都要绕道而行,而从西兴到望江门码头,水路航运长,风浪大,很容易出事。胡雪岩在杭州长大,这些情况他当然是知道的。胡雪岩早有开设义渡的想法,但在他开办自己的事业以前,自然不会有实力来完成这桩心愿。胡庆余堂开办时,他的资产已达数千万两白银,这时他做的第一件公益事业,就是摆义渡。他亲自勘选地址,亲自监督施工,在杭州三鹿庙附近江面较窄的地方,修起一座义渡码头,让过往的人直接由鼓楼就进城。而且他还出资修造了几艘大型渡船,既可载人,还可以载渡骡马大车。胡雪岩规定,所有客货过渡,全部免费。四方百姓无不拍手称好。

据史料记载,胡雪岩一生的确做了许多好事,有些事情慢慢变成定例定规,比如饥荒战乱年景他设粥场、发米票,天寒地冻之时他施棉衣、舍棺材……直到他面临破产倒闭的那一年,也没中断。胡雪岩做的这些好事,使他在江浙一带获得了一个响当当的“胡大善人”的名声。

胡雪岩为一个善人的名声如此地散财施善,似乎有些让人不好理解。生意人将本求利,一分钱的用度总要有一分利的回报才是正理。连胡雪岩自己都说“商人图利,只要划得来,刀头上的血也要去舔。”而且,“千来万来,赔本买卖不来。”散财施善,分文不取,用自己从刀头上“舔”来的血汗钱仅仅换来一个“善人”的名声,何苦来哉!如胡雪岩似的赚钱能去做好事、善事,实际上为许多生意人所不为。

然而,胡雪岩说,做生意赚了钱要做好事,这正显示出他超出一般人的见识和眼光。他做好事,无疑有他行善求名,以名得利的功利目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好事不会白做,我是要借此扬名”。胡雪岩做的好事,也并不是与他的生意一点联系也没有。比如他修建义渡,实际上就与他的药店生意有关系。胡雪岩的“胡庆余堂”药号建在杭州城里河坊街大井巷,原来光顾药店的多是杭嘉湖一带“下三府”的顾客。义渡在码头建成之后,从义渡码头到杭州城里必须经过河坊街。这义渡码头不仅为胡雪岩扬了名,而且也为来来往往的“上八府”的人直接到胡庆余堂购药创造了条件,等于是无形之中扩大了胡庆余堂的市场。不过,胡雪岩做好事,的确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的,就是因为“做生意第一要市面平静,平静才会兴旺”,因此,他做好事也是在求“市面平静”,也是他做市面的一种方式。

从做生意的角度看,生意人有了钱想着去做点帮穷济困的好事,其实也是为自己更好地做生意创造条件。

比如因为自己的帮穷济困,使一部分陷入饥寒落入困顿的人得到某种必要的救助,起码能起到一定的安定社会、平静市面的作用,为自身商务活动的开展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俗话说:“饥寒起盗心”,处于饥寒交迫之中无路可走的人,在一种求生本能的驱使下,自然要千方百计地为自己谋一条生路,这是很正常的。比如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其实都是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百姓无奈之中的揭竿而起。而失了生路又无救助的人一旦起了“盗”心,真正要吃亏的还是有钱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现代社会中,以小投资赢得名声,占领市场,从而实现“大赢”的企业屡见不鲜。美国一家玩具公司生产出了变形金刚玩具,想要打入中国市场,但当时的中国儿童对变形金刚还一无所知,怎么办?这家公司想出一计,他们先把动画片《变形金刚》送给中国国内一些电视台无偿播放。经过一段时间轰炸式宣传,中国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变形金刚”热。这时候公司把产品大量投入市场,结果销售火爆,销售额连创新高,一举占领了中国玩具市场。

这家公司能取得如此成就,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抓住了产品知名度这一关键。授权各电视台免费播放动画片《变形金刚》,表面上好像在经济上有一定损失,但实际上这正是其经营的妙处。儿童喜欢看动画片,当他们被剧中紧张精采的情节吸引住时,公司适时地推出大量制作精致的变形金刚模型,自然会受到欢迎,成功地占有了多年低迷的玩具市场。

在商场上,有些慈善投资好像不能给企业和商家带来什么利益,但实际上产品和商家的市场信誉度是其无价之宝。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使顾客心甘情愿地购买才是经营的高境界。只知一味地广告宣传,却不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不考虑用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这种企业不会有什么成就。只有把眼光放远,舍得投资,放长线钓大鱼,先有名声后占市场,才能取得经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