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31907900000040

第40章 深入典当,鸟飞高天

像胡雪岩这样始终向前看,向远处看,不断寻找投资方向,不放过任何一个投资机会,而且看得准,才真正是有大作为的商人。

生意人的眼光,不能只盯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仅仅盯着自己做的那一行,即使你看得再远,也只能发展这一行,终究要受到限制。所谓“井底之蛙,看到的只是那巴掌大的一块天。”无论它在井底怎么跳跃,总逃不脱井口的限制,坐井观天,总是眼界有限。

因此,一个生意人的眼光,除了看得准、看得远之外,还要看得开,要能在360行中找到自己可以有所作为的行当,即商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胡雪岩做成第一笔销“洋庄”的生丝生意之后,立刻就注意到有两桩生意在乱世之中和乱世之后,都能给他带来滚滚财源。这两桩生意之一就是典当业。胡雪岩之所以要投资典当业,与他对当时各种生意行当的了解有关。

在战乱频繁、饥荒不断的年代,居于城市之中的人,不要说那些穷家小户,即使稍有些积蓄的小康之家,也会不时陷入困窘之中。急难之时,常要借典当以度急难,以致当时典当业遍布各地市镇乡埠。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仅京城就有当铺100余家。以胡雪岩眼界的开阔,他不会看不到这是一个可为的行当。事实上,胡雪岩真正产生进入典当业的原因,是他与钱庄下属朱福年的交谈。

朱福年是丝业巨商庞二开在上海丝行的档手,胡雪岩在联合庞二销“洋庄”的过程中收服了他。朱福年原籍徽州。在中国历史上典当业的管家,在旧时被称作“朝奉”,朱福年的一个叔叔就是个老朝奉,从小耳濡目染,自然熟悉典当业的行情。胡雪岩从朱福年那里知道了许多有关典当业的运作方式、行规等知识,了解了典当业利润丰厚,而且典当业和药店一样,无论时局好坏,都有生意可做,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行业。

这一番交谈坚定了胡雪岩投资典当业的想法。他让朱福年替自己留心典当方面的人才,而自己一回杭州,就在杭州城里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当铺“公济典”。其后几年,他的典当行发展到20多家,其范围包括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华中、华南大部分省份。但胡雪岩开办典当业,并不只是因为开典当行风险小、利润大,他认为:“钱庄是有钱人的当铺,当铺是穷人的钱庄”,自己开典当行是为了方便穷人。而且典当行利润丰厚,日后成为他仅次于钱庄的第二大经济来源。

当时的当铺资本称为“架本”。按惯例不用银两而以钱数计算。1千文兑银1两,1万千文即相当于1万两银子。一般的典当业,架本少则5千文,多则可达20万千文。平均也达1万千文左右,20多家典当行仅架本就达20多万两银子,而如果以“架货”折价,架本至少要加一倍。这样胡雪岩的20多典当行架本至少是40万两。40万架本以每月周转一次,生息一分计算,一个月就可净赚4万两银子,一年就有至少48万。而当时典当行架本周转一次,绝不止一分息的利润。就当时的记载,典当行取息率至少在二分以上。因此胡雪岩深知,只要这几十家典当行经营好了,自己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这样看来,典当业是胡雪岩为自己找到的一条新的、能够赚的投资渠道。像胡雪岩这样始终向前看,向远处看,不断寻找投资方向,不放过任何一个投资机会,而且看得准,才真正是有大作为的商人。

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葛鲁夫,为公司在计算机业界树立起领袖的威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对计算机发展的成功预见使英特尔公司的产品左右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他曾经谈过他的预见妙法:要想预见今后10年会发生什么,就要回顾过去10年中发生的事情。1985年因为当时日本众多公司的密集“轰炸”般的倾销,葛鲁夫毅然放弃了已经非常成熟的存储器市场,转而掉头发展微处理器。

此后,英特尔发展极为迅速,1992年英特尔一举超越了日本的NEC,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计算机领域内信息瞬息万变,要判断其发展趋势非常困难。80年代中期,葛鲁夫把英特尔从存储器泥潭中拽出来,进入了微处理器领域。这次转变被葛鲁夫本人称之为“战略转折点”。到了1992年,英特尔在微处理器方面的巨大战功使英特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公司,甚至超过了当年曾在存储器业务上打败过英特尔的日本公司。“穿越战略转折点为我们设下的‘死亡之谷’,是一个企业组织所必须经历的最大磨难。”这是葛鲁夫的经验之谈。

1990年左右,葛鲁夫开始推动英特尔从计算机制造商的角色变为该行业的领导者角色。葛鲁夫不仅在微处理领域里推动着英特尔遥遥走在世界之先,他还推动着这个世界对他的微处理器保持着永远不断的需求。

对网卡的推出、对数字成像的投资、对系统集成的投资、对众多小公司的投资等都大大刺激了对运算能力的市场需求。

虽然出头鸟必有被枪打的危险,但葛鲁夫也绝不想充当追随者。因为他认为追随者没有前途,“在雾中驾驶时,跟着前面的车的尾灯灯光行路会容易很多。‘尾灯’策略的危险在于,一旦赶上并超过了前面的车,就没有尾灯可以导航,失去了找到新方向的信心与能力。”

英特尔公司由30多年前的一个小公司发展到今天在全球拥有6.5万名员工的大企业,销售收入在1977年达到251亿美元,其成功秘诀在于英特尔公司的领导者如摩尔、葛鲁夫等人善于把握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在不同的时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发展方向,因而英特尔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它在全球微处理器领域里占据高达85%的市场份额,其股票每年返还给投资者的回报率平均在44%以上。英特尔的主打产品微处理器是信息产业王国里的技术核心。它的发展牵引着所有信息产业王国,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推动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