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从时局的变化中看到能使自己生意获得长远发展的机会,早作筹谋,占据制高点,这就是所谓“放长线钓大鱼”。
生意场,讲究的就是会做生意。但生意场是受时局变化影响的。时局变,就会引得生意场也变幻莫测。也正因为此,这样的生意场为生意人提供了发展自己事业的契机。对于生意人来说,其实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时局怎样,都会有机会存在。所谓时局不稳有时局不稳时的机会,时局安定有时局安定时的机会。这里的关键在于生意人自己懂不懂得依据时局的变化,去发现自己的机会。会不会依据时局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意,以把握自己的机会,精明的商人不仅能看到机会,而且把握机会、利用机会来做大生意。胡雪岩就是这一方面的“顶尖高手”。他能从时局的变化中看到能使自己生意获得长远发展的机会,早作筹谋,占据制高点,这就是所谓“放长线钓大鱼”。
胡雪岩请原是钱庄里的“大伙”而后来落魄不得意的张胖子重新出山,和他一起经营钱庄。钱庄生意自然是以钱生钱。因此,胡雪岩一开始就和张胖子筹划了一桩长远的以钱生钱的生意,即接受失败逃亡的太平天国兵将的存款。然后,放给两类人,一类是因调补升迁而需要盘缠的官员,另一类则是因战乱逃到上海而在原籍有田的乡绅。
多年战乱,太平天国此时已成强弩之末,虽未完全平定,但胡雪岩料定他们已是必败无疑。向逃亡的太平军将士融资,接受存款可以不付利息。因为那些逃亡兵将只求保住性命,根本谈不到还要利息,而将这笔钱用来放债,则可以有大笔可靠的进账。实在是一本万利的便宜买卖。将这笔钱主要放给调补官员和到上海的官员乡绅,胡雪岩也有自己周密的考虑和长远的打算。
放款给调补迁升的官员,是学山西票号“放京债”的方法。所谓“放京债”,就是放款给那些外放州府的京官。这些人在外放过程中到京里打点、上任盘缠,到任以后买公馆轿马,置仪杖,都要花钱。于是这些人上任之前都要借笔钱,到上任之后再想办法还上。据说“放京债”比放“印子钱”还狠,一万两的银据只付七千,而且还不怕借债的人不还。这是因为一来有京官作保,二来有借据。如果赖账,借据递到都察院,御史一参,赖账的人就要丢官。
实际上这些人到任之后搜刮地方,一般也有能力还回借款。如此大利的买卖,专门从事汇兑和放债的票号、钱铺当然不会放过。据《旧京锁记》记载,京城的山西票号交游高官仕宦,“有外放官吏,百计营图以入款,即京官只有外放资格者,亦以奇货居之,不惜预为接济”。而钱铺之中还有专与宦官仕士往来的,“彼时朝官有定员,铺人知之,且有外任之望,此辈钱铺随时接济,便利殊甚”。
放京债当然是放给那些由京里补缺放出来的。但这些年战乱不断,南北道路艰难,官员调补升迁,大多已不按常规到京“送都引见”,而是直接到任了事。比如江苏的知县调升湖北知府,就可以直接由江苏赴湖北上任。
这些人如果没有一笔盘缠和安家银子,自然也是“行不得”。这些人多一天到,就多一天的好处,再高的利息也会借。胡雪岩仿照山西票号放京债的方法,“帮帮”他们的忙。
放款给由内地逃难到上海的乡绅,也决不会吃倒账。这些人家在原籍,依赖祖宗留下的田产,靠收租过活,过的是“伸手大将军”的日子。初到上海,凭着逃难时带出来的一些现款细软,在十里洋场上花天酒地,日子一长,坐吃山空,也就要靠借债过日子了。这些人借债,表面看来无力偿还,但放开眼光来看,这些人的田产还在。如今太平军败局已定,到时江浙一带被官军收复。这些人回到原籍还是“伸手大老爷”。现在可以让他们以田产作抵押,到时不怕他不连本带利归还借款。
胡雪岩的“算盘”真是精到家了。官军开始收复杭州时,他就估计到太平军所剩时日不多,并且准确料定太平军官兵一定会想办法隐匿私财,由此大胆吸收他们的存款。这是眼光之一。眼光之二在于对放债对象的选择,并不是对谁都那么轻易地放债。放债首先要有“东西”作担保,还得起就放,还不起也不怕的也可放。最基本的宗旨不变,“钱”必须“生钱”。事实上,胡雪岩的这一大胆决策,对于胡雪岩战乱之后生意的全面恢复确实起到很大作用。从眼前时局的变化看到绝好的机会,又把机会经营成三五年之后的绝大财源,同行之中他又是计高一筹了。
看到机会,抓住机会,大做一笔,这种风格许多大商人都懂得利用。比如现在大名鼎鼎的美国大财团摩根财团。其创办人摩根当年就是以一个一个的小机会做起来的。
1837年4月17日,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P.摩根)出生于康乃狄格州首府哈特福的一所砖造住宅里。父亲吉诺斯·斯宾塞·摩根(J.S.摩根)最初是一家干货批发店的老板,生意很兴隆。后来与哈特福城里的著名投资家皮鲍狄合伙,于1873年在伦敦成立了皮鲍狄公司,专门经营美国国债、州债、股票及国外汇兑等买卖。
J.P.摩根日后的发展、壮大,同J.S.摩根的背后资助是分不开的。当然J.P.摩根能够成长为美国金融界的霸主,也与他把握机会的能力分不开。每当机会出现时,摩根就把它牢牢抓住。
J.P.摩根大学毕业后,回到美国,任职于华尔街颇有名气的邓肯商行。一次,摩根去古巴的哈瓦那采购鱼、虾、贝类及砂糖等货物,在回来途中,遇上了一次发财的机会。他发挥了冒险精神,毫不犹豫地把握住了机会。
当时,轮船停泊在新奥尔良,他信步走过充满巴黎浪漫气息的法国街,来到嘈杂的码头。远处两艘从密西西比河下来的轮船停泊着,黑人们正忙着装货、卸货。
这时,有人在他背后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问他是否想买咖啡。那人向他介绍说他是往来于巴西的咖啡货船船长,因受托到巴西的咖啡商那里运来了一船咖啡,没想到美国业主已破产,只好自己销售。如果有人愿意出现金,他可以以半价出售。于是他就带着咖啡样品到新奥尔良所有与邓肯商行有联系的客户那儿推销。经验丰富的公司职员要他谨慎行事,价钱虽让人心动,但舱内的咖啡是否同样品一样,谁也说不准,何况以前还发生过船员欺骗买主的事情。但摩根已下定了决心。他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了全船的咖啡,并发电报给纽约的邓肯商行:“己买到一船廉价咖啡。”
然而,邓肯商行回电严加指责:“不许擅用公司名义,立即撤回交易!”
摩根非常生气,但并没有按商行的命令行事,而是立即发电报给在伦敦的父亲。在J.S.摩根的默许下,J.P.摩根用皮鲍狄公司的户头,偿还了原来挪用的邓肯商行的金额。他还在那位船长的介绍之下,买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就在摩根买下这批货不久,巴西******受寒而减产。价格一下子猛涨了2~3倍。摩根赚了一大笔钱。这不但使邓肯对他赞不绝口,连他远在伦敦的父亲也连声夸他:“有出息,有出息!”这次咖啡生意使J.P.摩根有了第一桶金,由于J.P.摩根擅作主张,也使他失去了在邓肯商行的职位。于是,在父亲的帮助下,他在曼哈顿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油漆都已脱落的旧木制建筑里,建起了自己的公司——摩根商行。这就是如今在全世界都大名鼎鼎的“华尔街大佬”摩根起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