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31907900000025

第25章 对小人要留一手

我看人总是往好处去看的。我不大相信世界上有坏人。没有本事才干坏事,有本事的人一定做好事。既然做坏事的人没有本事,也就不必去怕他们了。

“……不说别的,只说朱福年好了。庞二虽有些大少爷脾气,有时讲话不给人留情面,到底御下宽厚,非别的东家可比,可是朱福年还是有二心,只是遇到小爷叔你,化敌为友,服服帖帖,这就是你的大本事,也就是你的大本钱。”上面这段话,是古应春就胡雪岩收服朱福年的事情,发自内心赞佩而对胡雪岩说的。胡雪岩的确有一番收服人心、化敌为友的大本事,这也确实是胡雪岩能够纵横商场,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的重要原因,这当然也确实是他的“大本钱”。从这一角度看,古应春这里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

但胡雪岩在看人、用人的问题上,也并不是没有可以批评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有看人、御下过于宽容宽厚的毛病。看人多看优点,用人用其长处,不以恶意度人,尽量将人往好处看,从做人方面说,体现了一个人的仁厚和胸怀,从任何方面说,也确实可以为自己招揽到很能做事的帮手,这无疑是优点。但这个优点,同时也会带来一个极大也极危险的弱点,那就是容易放纵小人。而对小人的失察和放纵,必然给自己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这样说,自然不是没有根据。胡雪岩曾经说:“我看人总是往好处去看的。我不大相信世界上有坏人。没有本事才干坏事,有本事的人一定做好事。既然做坏事的人没有本事,也就不必去怕他们了。”

这段似是而非的话,暴露出来的也就是胡雪岩的这一弱点。不相信世界上有坏人,自然也就总往好处看人。而总往好处看人,也自然就发现不了小人。更糟糕的是,抱定一个做坏事的人没有本事因而不可怕的宗旨,也就必定不向小人设防了。

不对小人设防,就有可能受小人之害。胡雪岩就是受小人之害最厉害的一个。比如他的钱庄的最后倒闭,一半是因为时势,一半也是受那位一心想着自己也有一番“鲜花着锦”的事业,却拿东家的银子“做小货”的小人忽本常之害;比如他的那么庞大的典当生意——他的典当行一年的收入按“架本”估算,至少可达45万——却没有为他带来太大的帮助,就是因为他的那帮类似小人唐子韶之类的“徽州朋友”的肆意侵吞。

胡雪岩最后只落得“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甚至螺蛳太太撒手人寰,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因为胡雪岩的放纵小人。

在胡雪岩彻底破产倒闭已成定局的最后关头,螺蛳太太为了保住一点儿破产之后维持生计的财物,将自己的首饰缝进一个枕头里存放在一个名叫朱宝如的人的家里。这朱宝如是杭州城里的一个殷实绅士,但他的财产本来就是他和他老婆设陷阱、安机关,动尽心机极不光彩地骗诈来的。这朱氏夫妇巧取骗诈别人财产的事情,胡雪岩一概全知,但他不仅没有揭发,反而劝解要向这对夫妇找回公道的被骗者,以为犯不了为这过去了的事情牵肠挂肚。胡雪岩放纵了朱氏夫妇,也终于让自己最后一点勉强可以维持一段生计的财产也给他们私吞了。螺蛳太太也因最后一点儿希望破灭而自杀。

坏人其实也有做坏事的本事,有本事的人其实也可能做坏事,这个道理大约是我们应该能够接受的。俗话说,贼是小人,智过君子,在这个世界上,许多极坏的事,其实都是有本事的人做出来的。事实上,小人确实做不出也做不成可以让人注意的好事,但做出的坏事却是能够彻底送掉费尽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胡雪岩的前车之鉴,足以为后来者之鉴。所以,要记住,小人也不能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