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31907900000022

第22章 该放手时就放手

一般来说,除非是那些必须他拿主意的关系生意前途的重大决策,在一些具体的生意事务的运作上,胡雪岩总是放手让手下去做,决不随意干预。

阿珠的父亲老张在妻子和女儿的鼓动之下,接受胡雪岩的延聘,回到湖州开丝行。老张本来就是一个老实本分、没有经过什么场面的人,回到湖州既不知道怎么打开局面,也不敢拉开架式,就连胡雪岩几番催促,要他赶紧寻找一间气派宽敞而临街的房子搬家的事,也一拖再拖,直到胡雪岩二下湖州,他们一家还住在地处偏僻深巷的狭窄老屋里。老张不肯搬家,一是考虑搬家是一件麻烦事,需要时日,二来更是因为怕搬家之后,架式拉大了,弄得轰轰烈烈,而自己却照应不来,以后难以收场,因而也下不了决心。胡雪岩就此开导老张,告诉他生意上的事,贵在勤、快二字,如今时日已在四月末,离收丝没有几天了,更是要抓紧将该办的事尽快办好,不然就真的要误事了。事情只管多做,不要瞻前顾后、犹疑不定,也不必事事都等着东家来拿主意,想到了就自己做主去做就是了。“做错了不要紧!有我在错不到哪里去。”

胡雪岩的这番话虽然主要是在鼓励老张,其实也是他在用人上一直奉行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即放手使用、用而不疑。一般来说,除非是那些必须他拿主意的关系生意前途的重大决策,在一些具体的生意事务的运作上,胡雪岩总是放手让手下去做,决不随意干预。比如即使在阜康钱庄开办之初,当他认定自己延聘的钱庄档手刘庆生可以料理生意事务之后,也几乎是完全放手让他去做。他只是规定了几条大的原则,诸如只要是帮朝廷的忙,即使亏本的生意也可以做;放款要看对象,不能将款子放给到太平军占领的地方去做生意的商人等等。其它的事情,则全部由刘庆生自己做主。而生丝销洋庄的生意,他也差不多将找买主、谈价钱、签协约等一揽子事务都交给了古应春,而自己则把精力投入到刚刚开始的军火生意上,正是在第一桩生丝生意紧张运作的时候,他还好整以暇地到湖州为郁四解决家事问题,到苏州解决了松江漕帮与其它帮派的冲突。

有一年,胡庆余堂负责进货的助理(俗称“阿二”)到东北采购药材。他回来后,药号经理(俗称“阿大”)见人参质次价高,就埋怨他不会办事。阿二以边境有战事之故据理力争,两人一直吵到胡雪岩处。胡雪岩细察详情后,留他们吃饭,并特别向阿二敬酒,感谢他万里奔波,在困难时期采购到大量紧俏药品。饭后,胡雪岩吩咐阿大:“古人云,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商事如同战事,应当用人不疑。以后凡采购的价格、数量和质量,就由阿二负责,我们就叫阿二为‘进货阿大’。”从此两位阿大各司其职,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从商务运作的角度看,放手让自己的帮手做主办事,其实是十分必要的。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且瞬息万变,所有的机遇几乎都是稍纵即逝。因此,搏战于商场之上,就必须牢牢把握一个又一个的机遇。不能及时抓住机遇,要想获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不用说,要抓住机遇,既要有敏锐的眼光和准确的判断,更要有果断地决策和迅速地行动。而要做到果断决策、迅速行动也并非易事,它不仅要求决策者具有如此的素质,许多时候更需要那些手下人有敢于任事、创造性地开展具体事务运作的能力。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如果那些伙计们光知道事事看老板的脸色、等着老板的指令来运作,而不能放开手脚发挥自己的能量,当老板的不仅会在事事躬亲的繁忙中累死,而且必定会因为办事者的犹豫延误,放过许多可一不可再的机会。而就识人用人而言,放心放手,实际上也是延揽人才、使对方诚心办事,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将事情办得圆满的一个重要前提。

生意场上,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当然是“东家”和“伙计”的关系。伙计的主要职责,就是圆满完成东家交给的任务。但这种雇佣关系,并不意味着仅仅只是发号施令与遵守服从的关系。伙计只有具备条件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干才可以真正达到用人的目的。不用说,如果用而不能放手,被用的人总是处于一种被动地位,他的能量也就没有办法得以发挥,事实上他也不敢让自己的能量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人都需要有一种成就感,即使被雇用时也不例外。而且,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希望能够尽量发挥自己的才干,使自己能够在一种成就感中获得某种心理满足。这样的人,如果不能放心放手地使用,就总会让他觉得自己没有一点儿能够显示自己的能力的主动性,根本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现代人更讲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用而不疑、放心放手,对于今天的生意人能否真能得才智之士而用之,也显得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