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31907900000010

第10章 掂清“钱财账”和“人情账”

还在年少时,胡雪岩就非常注意人与人之间的“人情账”,他把“钱财账”背后的“人情账”看得较前者犹为重要。

胡雪岩在做学徒时,他的一个朋友从老家来杭州谋事,病倒于客栈中。房租饭钱已经欠了半个月,还要请医生看病,没有五两银子不能出门。

胡雪岩自己薪水微薄,但又不忍心看着朋友困顿无助,就去找到一个朋友,恰巧那个朋友不在,胡雪岩只得问朋友的妻子,看她是否能帮一个忙。

朋友之妻见胡雪岩人虽落魄,那副神气却不像倒霉的样子,而且她也是贤慧能助男人的人,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借了五两银子给他。

胡雪岩很有志气,从膀上捋下一只风藤镯子,对朋友之妻说:“银子我一定会还!镯子连一两银子也不值,不能算‘押头’,不过这只镯子是我娘的东西,我看得很贵重!这样子做,只是提醒我自己,不要忘记还掉人家的钱。”

还在年少时,胡雪岩就非常注意人与人之间的“人情账”,他把“钱财账”背后的“人情账”看得较前者犹为重要。后来胡雪岩发达,还掉了五两银子,朋友之妻要把镯子还给胡雪岩,胡雪岩却认为,这笔“钱财账”虽然还上了,但背后的“人情账”却没有还上。他说:“嫂子,你先留着。我还掉的只是五两银子,还没有还你们的情。现在你们什么也不缺,我多还几两银子也没太大意义。等将来有机会还上您这份人情了,我再把镯子取走。”

后来这位朋友生意上遭人暗算,胡雪岩闻讯后出面相助,朋友幸免于难,朋友之妻再次要还镯子,胡雪岩这才收下。

“钱财账背后的‘人情’,向来是比钱财更重要的。”胡雪岩认识到这一点,也受益于这一点。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即“钱财账”与“人情账”互为消减的时候,胡雪岩向来是将后者作为第一考虑的,他宁可舍去钱财,做个人情。

为了能做成“洋庄”,胡雪岩在收买人心、拉拢同业、控制市场、垄断价格上可谓绞尽脑汁、精心筹划。他费尽心机周旋于官府势力、漕帮首领和外商买办之间,而且还必须同时与洋人和自己同一战壕中心术不正者如朱福年之流斗智斗勇,实在是冒了极大的风险。但也终于做成了他的第一桩生丝生意,赚了18万两银子。然而,这也不过是说来好听,因为合伙人太多,开支也太大,与合伙人分了红利,付出各处利息,作了必要的打点之外,不仅分文不剩,原先的债务没能清偿,而且还拉下1万多两银子的亏空,实际上甚至连账面上的“虚好看”都没有,等于是白忙活一场。尽管如此,胡雪岩除了初算账时有过短暂的不快之外,很快也就释然了。而且,他断然决定即使一两银子不赚,也该分的分,该付的付,决不能亏了朋友。

这分、付之间胡雪岩获得的效益实在是太大了,它不仅使合作伙伴及朋友们看到了在这桩生意的运作中胡雪岩显示出来的足以服众的才能,更让朋友们看到他重朋友情分,可以同患难、共安乐的义气。且不说这桩生意使胡雪岩积累了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和外商取得了联系,并有了初步的沟通,为他后来驰骋十里洋场和外商做军火生意以及借贷外资等,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这桩生意,他与丝商巨头庞二结成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他在蚕丝经营行当中的地位,为他以后有效地联合同业控制并操纵蚕丝市场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仅仅从他于这分、付之间显示出来的重朋友情分的义气,使他得到了如漕帮首领尤五、洋商买办古应春、湖州“户书”郁四等可以真正以死相托的朋友和帮手,其“收益”就不可以金钱的价值来衡量。可以说,胡雪岩的所有发迹的大宗生意,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做成的。因此在这笔生意上,胡雪岩的“钱财账”是亏了,而“人情账”却大大地赚了一笔。前者的数目是有限的,后者却能给他带来不尽的机会与钱财。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胡雪岩有着“责人宽,律己严”的胸怀,对待钱财和人情的问题上,如果他亏了,他会大量地将其化作人情;但如果亏的是对方,他一定会坚持感情归感情,生意归生意。这也是他的信用的一个重要体现。这样的做法可以使生意伙伴之间在利害关系上获得一种相互的约束,因此,也是一种合作伙伴及朋友间必要的信用保证。

胡雪岩做生意时特别注意这一点。他与庞二合作,做成了第一笔生丝销洋庄的生意,并且在这笔生意的运作过程中,发现了庞二在上海丝行的档手朱福年的“毛病”。胡雪岩不仅收服了朱福年,很好地处理了朱福年在生意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而且在这些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显示出了自己精明的生意眼光和为人仁厚的品性。庞二在与胡雪岩合作中,对胡雪岩的为人,由了解而至于心悦诚服,因此,他想让胡雪岩完全加入自己的生意,帮自己全权照应上海的丝行。庞二想出的办法是由他送胡雪岩股份,算是胡雪岩跟他合伙,这样也就有了老板的身份,可以名正言顺地为他管理上海的生丝生意了。

能够彻底与庞二合伙,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当然是胡雪岩求之不得的。但胡雪岩表示他不赞成吃“干股”这一套花样,既然庞二同意让他入股,他就必须拿出现银做股本。他的实力不如庞二,可以只占两成,庞二拿40万,他拿10万,而且还要立个合伙的合同。胡雪岩的想法很明确,感情是感情,生意是生意,不能一概而论搅在一起夹缠不清。因为由于照顾朋友的情分,一时做出慷慨的决定,以后也许后悔而且还有说不出的苦。朋友相交,如果到了这个地步,也就一定不能善始善终,而生意上的合作也不会有好结果。

这样处理这件事情,自然是高明的。从合作的角度,胡雪岩拿出这10万现银的股本,他与庞二之间订立了合伙的合同,双方也就有了明确的责任和信用关系,而这种朋友关系之外的责任信用关系,正是他们长期合作的保证。

大凡为商者,经济关系是重要的,人情关系也同样重要。对于合作伙伴,不仅要有一笔“钱财账”,还要有一笔“人情账”。优秀的商人能够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为商务开辟道路。说到底,处理好钱财账与人情账的关系,是商场“关系学”中的必要一课。商务活动中,许多首领确实不能仅仅在金钱上算自己的赚赔进出账,仅仅在自己的赚赔进出账上打“小九九”。因为这样也许能凭着精细的算计获得一些进益,但却很难有大的成就。相反,有时在钱财的赚赔上洒脱些、大气些,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而且往往是更大、更长远的效益,给你带来更大的成功。胡雪岩不在乎银钱上的赚赔出入,分、付之下获得如此的效益,让人不能不佩服他的大气和远见。假如他只盯着自己银钱上的进出而一毛不拔或为自己多留一点儿而一毛分成几段拔,那么最终可能会得不偿失!

在实际中,生意伙伴之间也的确需要信用的保证。这种保证当然可以是合作伙伴之间的朋友感情。但生意场上仅有感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感情之外的按规矩来的保证,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亲弟兄,明算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这句话中透出的人们由生活经验而来的智慧,也的确是商场中应该遵循的至理名言。

胡雪岩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深刻地抓住了“钱财账”与“人情账”之间的辩证关系,不重此轻彼,而是完全根据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条件去区别对待,处理好二者的相互关系,有取有舍,能宽能严,能做到这一点,也是这个盛极一时的“红顶商人”的不同凡响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