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穷日子 富日子
31899500000011

第11章 致富之道(2)

天下无险

股市发展到2007年越来越有娱乐圈的味道了,不断有新资讯愉悦或者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一名副教授的调查显示,当年有80%的大四学生都在炒股;西安卧龙寺和尚释常兴一不留神成了股市第一僧……

在这样沸腾的形势下,心如止水需要莫大的定力,于是眼见得身边最后几个坚守者,今天有两个忍不住跳进了股海,明天又扑腾下去三个。

“我今天去开户了!”记得某天,公司司机老马说,其时他正在拥挤的马路上开车送职工下班。

“你前几天还在说没有永远的牛市,涨得越高风险越大,将来总有一批人会亏得哭不出眼泪……”我提醒老马复习他的那些警句。

“是啊!我现在依然觉得有涨必有跌,可是跌了还会涨。看着看着,我们邻居二傻这样没出息的家伙都误打误撞赚了不少,我们怎么看得下去?不如硬着头皮去试一把。赚着了,改善一下生活,跟上大部队。亏了,相信也不是亏我一个,大家亏不算亏。”老马分析道。

看来如同老马这样的“股盲”级新股民并不糊涂,他们不是不知道股市有风险,他们也知道越是牛市背景下风险积攒得越来越大。可是他们却宁可选择“醒着尿炕”,股盲炒股其实不再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一种心理学现象。一个外科大夫靠动手术赚了大钱,周围的人固然会有些嫉妒,可是没有多少人会去跟风模仿,因为人家有学问有技术,这种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练就的。可身边不断有什么都不懂的家伙,在股市里跟着感觉买股票居然发财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有危险也只能冲进股市拼一把了。“和尚动得,俺就动不得”,当年阿Q兄企{L-End}图对小尼姑耍流氓时曾经说出这样的名言,此话其实深刻反映出一种国民心态。和尚被认为是最没有资格耍流氓的,所以和尚“动得”就意味着其他人都动得,耍流氓也就找到了充分的社会学依据,说出来居然就可以理直气壮了。依此类推,什么都不懂,平日特别不起眼的家伙炒股赚钱了,其他人没有去炒股,心里会觉得格外“妈妈的”。

当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并不像某些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愚昧,他们大多数知道股市风险莫测。不过在看待风险问题上,心理学总是比经济学占上风。如果不炒股,固然无风险,可是得眼睁睁看着二傻之流拿着赚到的钱吃香喝辣拉臭,这种煎熬太难受了;炒股或许有一天会亏得伤心得如丧考妣,可是既然这么多人都下了股海,淹死的自然也是一大片,有教授、有上司、有自己仰视的某某……这么多人互相陪着倒霉,这种失败也就变得可以承受。

“长久而言,股市会持续上涨……”这些年,不断有人在身边鼓噪着,大多是些新入市的股民,他们内心其实并不认可某些持相同观点股评家的看法。在中国,股评家和经济学家一样,名声历来不好。他们之所以要这样鼓噪,只是出于争取自我利益的本能。鼓噪着、鼓噪着,难免又有一批新股盲“下海”了。

在一个挤满了股盲的股市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所谓的经济学预测常常会让人觉得是狗戴嚼子——胡勒。因为不可预测,风险自然越来越大。不过从心理学角度看,正因为一旦熊市出现,套住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心里反而越来越踏实了。

天下无险!

评点:“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句话很高尚,可惜出自某广告,公信力不足。“大家都差就不算差!”这倒是市井之中普遍认同的观点。如今倡导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股评家不学点心理学是会落伍的。

投资之难

可能因为回报率低,且没有技术含量,现代人说的“理财”通常不是指储蓄和买国债,国人接触到第一类比较复杂的理财方式是买保险。从保险小范围地进入百姓人家,到如今保险观念已经十分普及,保险业应该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可是依然有些关键问题阻扰着个人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听说我们缴的保费有40%是业务员的提成,难怪他们有精神三天两头来磨,好话说尽百折不挠……”一天,几个已经买了寿险的同事议论道。

业务提成究竟有多少?许多保险客户非常关心,却只能从小道消息中得到答案。大家之所以关心这个问题,除了心理平衡方面的原因,也是为了了解自己将来的收益是否有保障。保险公司靠什么获得高额利润维持良性运转?不会是靠收年轻人的钱去补退休人的空吧?如果这样,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今后势必越来越困难。

担心人人有,能够了解到详细信息的却寥寥无几,这种情况客观上影响了一部分潜在保险用户的决心。

怎样保值、增值是理财者最关心的问题。就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看,金银等贵重金属颇受青睐,但这类投资需要很大资本金。而且金银只有在乱世才能体现出投资价值,平常年景,它们并没有多少升值空间。

通过收藏品投资理财近年来逐渐热了起来,从各大电视台“鉴宝”栏目越来越多就可见一斑。然而鉴别收藏品的能力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好的收藏家几乎都是专业人士。另一方面,我们大多数城市并没有规范的收藏品交易市场,怎样进货?如何出货?怎么保障买卖双方资金安全?一系列至关紧要的问题都找不到答案。

物价的变化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理财的必要性,储蓄是不能阻止手头资金贬值的,最终大家的闲置资金大多流向了房市、股市。投资房地产需要大量资金,一般人玩不起。即便部分高收入者有能力买第二套房,将来资金变现较难,毕竟不是可以随时“吐出”,随时买入的。而且在现阶段许多人没有基本自住房的情况下,炒房多少有悖社会道德。

筛掉所有备选品种,股市成了最简便的投资渠道。于是中国股市的间歇性“疯牛病”和“打摆子”就成了一种顽疾。许多专家例举美国股市的成长,预计中国股市即将走向理性成熟期。这些洋务人士显然是忽略了中国国情,在理财品种稀少,无法分流百姓闲散资金的前提下,股市不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自我理性起来。

投机的人多了,股市中的理性投资者也难免被投机漩涡卷得身不由己。让理财信息得到有效传播,使老百姓能通过了解公共信息成为某一方面的理财准专家,这是破解理财之难首先要做的事情。

评点:虽然名声不太好,可是股评家这些多年来一直是个很稳定的职业,这得益于其他理财渠道的匮乏。看着网上股评家言论后面往往一大堆股民在拍砖,很让人同情,显然信息渠道令他们很不满意,可是他们又不得不看,因为没有别的选择。

小马的选择

利率又涨了一点点,虽然涨的幅度非常小,在粗线条人士看来差不多等于没涨,可还是成为了舆论议论的焦点。世上大多数事情是习惯成自然,在利率问题上却并非如此。每次利率微涨,房奴们都会有些慌张起来,还款问题上何去何从成了一次哈姆雷特式的困难选择。

“我准备找亲戚朋友借一点,再加上手头积蓄,提前还款……”已经当了三年房奴的小马说。他的口气并不坚决,而且当着我们这些朋友说,下意识里显然是想听听我们的意见。

“别干这种蠢事!”从深圳回来度假的老同学小刘劝阻道。“你想想如果不是因为买房,作为小市民,你平时想找银行贷款做生意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你既然有能力筹集一笔钱,留在手头作为资本去投资,回报肯定高于存款利息,何必让它回到银行,自己手头重新一无所有……”

小刘的话不无道理,通过房贷得到的钱虽然已经变成了房子。可是有了房子作为基础,有了加息作为理由,向亲友借钱提前还贷比其他形式的开口借钱容易“得手”,由此就获得了一次创业、投资机遇,变加息的不利消息为有利条件。

“即便不是为了以后有机会做生意,你也不应该提前还贷。”在政府部门当公务员的小王说。“你想想十年以后,你的薪水会涨到多少?也许已经是现在的几倍了。利率再涨,也不太可能翻几番,所以从长远看,慢慢还贷是不会吃亏的。”

小王说的似乎也有道理,不过小马的犹豫并没有因此消除。究其原因,他的处境和寓言故事《小马过河》中的小马一样。寓言中那匹小马曾经求教于大象,大象说河水很浅,只到腿边;松鼠说河水很深,淹没头顶……

相比于对河水深浅摸不清楚的寓言中的小马,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小马”们虽然对利率还会涨多少摸不清楚,但至少信息是公开的,他们大致可以感受到自己需要承担多少压力。现实中的“小马”们最需要看清的是自己的情况,就像寓言中的小马需要知道自己有多高。就拿我的朋友小马来说,他其实是个上班族,朝九晚五按部就班。虽然不能断定他未来一定不会经商,至少公司没有解雇他之前,他几乎不太可能去做生意,也没有迹象显示他会去做某些方面的投资。所以,小刘对他的劝告其实完全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己度人。十万、八万放在小刘手里,一两年内也许可以翻番,甚至几番,不过在小马手里也许只能放在存折里。小王是公务员,他们的收入水平可以随着物价上涨,十年后高出现在许多是毫无悬念的。可小马吃的不是皇粮,他的工资受物价影响小,受市场影响大。事实上,由于近年来大学生、研究生毕业人数过多,他们行业的工资水平还略有下降……除此之外,每个人的个人心理素质也不尽相同。有人想到慢慢增长的还贷数额,睡不好觉,有人却可以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有个朋友就曾很坦然地说,按照现在的政策即便还不上贷款,银行也无权收回我惟一的住房,慌什么?

每一次加息,经济学家们都会热热闹闹讨论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他们可以引用各种各样的理论数据。而小民们听这些理论的意义并不大,他们最需要的是好好全方位评估一下自己,然后做出选择。

点评:生意人、体制内人员、打工者,城市里的就业人群大致可以分成这几类,他们的生活方式迥然不同,未来的生活轨迹也大不一样。所以理财态度应该也大有区别,彼此交流时千万不要以己度人,因为你的经验很可能不适用于别人。

幽默房市

曾经在诸多曲艺形式中最受群众欢迎的相声没落了,没落到除去每年一次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多数国人几乎不会刻意去找相声听。

某些西方人说中国人没有幽默感,作为爱国国民,我们当然不会承认。代{L-End}表国人幽默水平的相声倒下了,如同不争气的中国足球;不过国人的幽默感却没有倒下,只不过换了个大显身手的舞台——它转会到房地产市场上去了。

非著名房地产商冯仑曾在一次论坛上指出,现在房价上涨跟需求有很大的关系。需求至少少算了50%,如果政府说有100个人要买房,实际要买房的至少有150个。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住房需求,跟“未婚女青年推动房价上涨”分不开。随便问周围的未婚女青年,很多人结婚的要求就是首先要有房。冯先生认为,如果政府强制规定35岁才能买房,将降低对住房的需求,从而降低房价。

冯先生的这番言论大有四两拨千斤的架势,之前的任志强放了多少“炮”才让自己家喻户晓,冯先生只一开口就让人们知道话不在多,“惊爆”就行。一夜之间,非著名的冯先生就著名起来。

哲学课上常常会引用到一句话,“透过现象看本质”。冯先生“未婚女青年是房价上涨主要原因”的论断,则避开本质,充分发挥了娱乐圈“透过现象炒现象”的精神,将原本沉重的话题娱乐化、幽默化了。鄙人的太太就因此顿时产生了危机感,所以者何?因为鄙人已过35周岁。假如国家真的规定35岁以上者才能购房,鄙人这样昔日的爱情困难户势必成为未婚女青年激烈争夺的对象。此计一出,或许房价真能如冯兄所言,“叭唧”落地,可是许多如鄙人这般35岁以上人士的家庭也会面临挑战。如果真有妙龄女子为了得到一张购房资格证,来破坏鄙人的家庭,不知道鄙人的道行是否足以做到“色戒”?

冯先生的笑话说完也就完了,想必政府不会幽默到要给他“捧哏”,采纳他的异想天开。不过与此同时出台的“以家庭为单位认定第二套房”也不乏演绎出幽默故事的可能,这项政策本身是严肃的,相信多少会对稳定房价起到一定作用。然而,部分国人的智商过高,非常善于寻找政策漏洞,其能力远远超过寻找鸡蛋裂缝的苍蝇。为了达到贷款炒房目的,会不会有人演出“假离婚”的老桥段,一分为二,两个家庭不就可以贷款买两套房了吗?当然,这样舍得冒风险的家庭应该不多,不过闹出一两个假戏真做最后上了报纸《情感口述》版的主儿,房地产市场的娱乐化氛围又会添上几个花絮。

一个馒头能够演绎出陈凯歌的《无极》,而由房子引发的故事当然会比前者精彩纷呈得多。对于冯先生的幽默,我们姑且不去一竿子打死,起码关注问题会有助于集思广益,希望抛砖最终能引玉,在探索中渐渐找到能行之有效治理房地产市场的新举措。

点评:房地产话题热闹了10年左右,起初大家都热切期盼政府拿出调控政策,后来一次次调控都以笑话告终。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再寄希望于调控了,反而越来越多的人期盼彻底市场化,让它一次涨个够。花无百日红,利益集团再强势,也逃不过自然规律。如果大家都见怪不怪,其怪一定自败。房地产言论明星们,就怕没人搭理他们。

趣味经济学

网上流传一篇文章,教大家用直观方法就能判断出一个地区经济的兴衰,读来有趣。

第一招是扑克牌销量指数。扑克牌销量越多,说明失业空闲人员越多,人们用打扑克来消磨时间,这是一种没信心的{L-End}表现。显然,所谓扑克牌销量指数是舶来货,而且这种指数有些过时。现在青年人喜欢打电脑游戏,而中国的中老年人则喜欢打麻将。虽然用扑克牌作为观测物不太合适了,不过从麻将室的繁荣程度确实能大致看出一座城市的经济状况。我们这座内地城市,每个小区里都有数量众多的麻将室,设施简陋很低档,不过每天热热闹闹从早到晚通宵达旦。麻将客中既有老年人,也有不少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可见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甚理想。到了一些沿海发达城市,走遍大街小巷都难找到几间麻将室,若是年纪轻轻、身强力壮在那儿整天“修长城”,是会被别人鄙视的。

“从证券营业部外面的自行车多少,可以看出股市牛熊”。这条在许多城市不适用,比如现在正值熊市,我家周围好几家证券交易厅外却停满了自行车。这是因为天气炎热,很多老人家在里面蹭空调打瞌睡呢。

“餐厅里美女服务员随处可见,谈吐间素质还很高,说明经济不景气,不然这样的美女肯定能找到好得多的工作”。这种观察法在国外肯定很准确,在中国却不适用。我就常在一些餐厅见到过各方面都很不错的美女服务员,而坐过许多次飞机,却没见过几个真正美貌的空姐。所以者何?中国找工作需要拼关系(包括潜规则),不一定各方面条件好的人,就能找到好工作。

“读饱书的士司机指数”,乘坐的士随时碰上谈吐文绉绉的司机时,不必查询GDP数据,便可断定经济已陷入或即将进入衰退。这个指数如果科学,那么我们国家许多市长做梦都要笑醒了,因为即便一线城市也很难找到文绉绉的司机。当然,我们遇到的的士司机中不乏健谈者,有的似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过说的大多是错的。按照这个指数,我们每座城市经济前景都会让人振奋不已。

或许因为大部分是舶来货,这类趣味经济学并不很贴近中国国情。不过我们每个人内心其实都有一套自己的直觉经济学,能感知日子到底好不好过。所以经济学从来不是专家说了算的,那些绕口的经济词汇、理论,向来不太受老百姓待见。

点评: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经济学名词,绝大多数是舶来货。以至于某些专家也常常食洋不化,分析来分析去,总是号不准中国经济的脉。他们确实应该走出书房,走出高端会议场所,多到寻常百姓之中看看。

市井经济学家

“很久没来买啤酒了,最近有那么忙吗?”远远看到我,吴工就打起了招呼。

吴工是小区里一家副食店的老板,40多岁,由于下岗前是一家国企的工程师,所以不喜欢别人喊他“老板”,喜欢被称为“吴工”。

“我那些在事业单位当工程师的同学,起码月薪都五六千了……”吴工时常会进行这样的横向比较,然后搭配一声叹息。

“你做小生意,收入也不比他们少吧?”我对行情还是有一点了解的。

“那不一样啊,社会地位差得远。做生意收入如果不比他们高几倍,别人就不觉得你和他们能平起平坐。”吴工摇了摇头。

吴工是个话痨,通常逮着我就能滔滔不绝说上两个钟头,内容大多是国民经济那点事儿,简直就是一个草根版的郎咸平。

“我觉得今后5年,总体就业形势仍会趋紧……房地产调控措施恐怕很难见效……”说起这些,吴工就很亢奋。我需要做的,只是每隔十几分钟,来上一句“啊”、“对啊”、“是吗”、“这怎么说”……

有一阵子,我纳闷吴工这么能说,何以他的副食店远没有小区里其他几家同行热闹。其他几家店子门口,常年都聚着一堆话痨,从早上到深夜,叽叽喳喳。吴工店里冷冷清清,似乎只有我去了,他才会一个人热闹起来。

“他说的这些东西,都是总理才应该关心的事,你说一般邻居哪听得懂?再说听懂了又有什么用?”吴工的老婆曾对我说。难怪吴工每每看到我像俞伯牙遇到了钟子期,他是觉得曲高和寡啊。

吴工的老婆还告诉我,吴工是纸上谈兵,天天看财经新闻、看国际时事,可是没有一点理财眼光。以前他们两口子单位都有买福利房的机会,成本价,若是买下两套,按现在的市场价卖出去,可以赚一百多万。可是吴工宁可挤着和老爷子住在一起,等他想买了,市面上已经没有了他买得起的房。

我想起了马云不久前说过的一句话“改革和一般老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虽然很偏颇,不过像吴工这样身为草根,眼界却总是指向宏观大格局,多少有点脱离实际了。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的业鼎足三分。”前几年看了电影《风声》,吴工学会了这么几句京剧戏文,有时喝了酒,会在店里哼哼,自我陶醉。可能借着酒劲,把自己幻想成了埋没于市井乡野之中的诸葛亮……姚广孝、邬思道……

现在有个热门名词“公知”,指的是一些喜欢主持天下公道的所谓公共知识分子。他们大多生活水平都在中产阶级以上,一般老百姓接触不到。吴工这样还在坐公汽的知识分子却不少,他们与周围“粗人”看似格格不入,不过也在潜移默化中多少影响着别人。吴工虽无经天纬地之才,很可能在“卧龙岗”散淡一辈子。但其胸怀天下,好歹也比天天蜚短流长扯是非强。

点评:市井经济学家时下比比皆是,他们一知半解、满嘴跑火车。不过起码多多少少引导了基层民众对于经济的关注,同时虽然胡说八道,可无影响力、知名度,危害不及某些专家,所以他们的存在至少无害。

科学生活观

朱辉

内蒙古小伙邱国英和河北姑娘郝然然出名了,央视《新春走基层》栏目给他们做了一个时长20分钟的短片,描绘了他俩过去3年的买房励志故事。他俩相识相恋于保定一家工厂,都是绝对的草根青年。3年前邱国英许下承诺:一定要用双手挣回属于自己的房子,让妻子过上好日子。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小两口约法三章:不逛街、不旅游、不下馆子。结婚时邱国英穿的西服都是借的,他们每天只花5元钱生活费,邱国英经常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曾经8个多月不吃肉,曾经捡拾菜贩扔掉的菜叶子……

这个故事过程看着挺让人心酸,之所以最后出落成励志故事,完全是因为有个“光明的尾巴”。片尾邱国英小两口和他们的同事一起搬进了新家,阳光灿烂的背景下,年轻人们在小区门口高喊XX小区,我们来了!

邱国英小两口都是北方人,或许在北方,如此节约足以惊动央视,在南方他们就没法脱颖而出了。我的邻居小丁一家就足以秒杀邱国英小两口,他们不仅生活费也只每天几元的标准,而且几乎一切都DIY。小丁的自行车一直自己修理,而且用的材料还都是捡来的边角余料,所以我们三天两头就能看到他在楼下修车,我老婆刚过门时,一度还以为小丁的职业就是摆修车摊;小丁父子都自学了理发,于是从不知道外面理发什么价;他们家的空调、洗衣机、冰箱基本只是装饰品……然而小丁家没法演绎出励志故事,因为结局并不光明。

小丁婚后两年,他老婆就不堪忍受如此节约的生活,离婚带着儿子回了老家。小丁的人际关系一直不好,单位破产后他在某小区当保安。仅仅为了多吃一顿免费的工作餐,他常常下了班主动帮同事再顶一个班,搞得老板觉得可以推广免费加班并减少用工,于是同事们都很仇视小丁;小丁的母亲去年过世了,因为搬家不愿请搬家公司,累倒在了路上……小丁父子现在有了两套房,据说还有一笔不菲的存款,可是没人羡慕他们。

小丁家的结局让他们的节约故事看起来很悲催,邱国英小两口现在看来结局很幸福,然而一辈子很漫长。网友中绝大多数都觉得他们买房买得过于辛苦了,或许许多年后,他们会为此后悔,营养不良、透支身体或许会让他们晚年没个好身体。

许多事情往往要等大结局时倒推,才知道当初如此值不值?作为小民没法拉住房价暴涨的脚步,不过可以适度调节自己的心态,量力而行才是科学生活观。

点评:如果时间回到十几年前,邱国英小两口一定会备受推崇。因为他们很励志,虽然很不理智。国人历来觉得吃苦是美德,面对买了房这样的成果,吃点苦中苦便算不得悲催。然而时代进步了,人们觉醒了,知道房子再贵也没有自己的身体值钱。这种进步,是过去千百年没有的。

总结:“不能说,一说就是错”。这是参禅悟道者常说的一句话。对于投资理财领域,它也很适用。市面上从技术层面分析股票操作的书多如牛毛,电视里财经专家天天在絮叨,网上还有大量炒股软件。可是这些加起来,也难以让某个具体的股民扭亏为盈。所以从文化、心理等层面分析投资理财形象,或许更靠谱一些。投资理财如果从技术上说得清,天下也就没有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