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给经理人每天看的心理学
31896900000004

第4章 二月 给健康保值——心理学与健康密码

大家比较注意“病从口入”,但常常忽视“病自心生”,这里讲的“心”主要是指心理、情绪而言。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情绪经常保持乐观的良好状态,人体就可以增强抗病能力,许多疾病就有可能被战胜或延缓发生。

心理健康的三个概念

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可见,心理健康包括了两层含义:首先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起码的要求,就像没有身体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条件一样;其次是保持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姿态,这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含义,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概念是随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的。心理学家历年来对心理健康的概念有以下几种定义:

(1)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具有高效、快乐的适应状况

心理健康的人应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

(2)心理健康是指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

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3)心理健康是指人的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十项标准

光有一个概念是不够的,心理健康需要有具体的标准作为衡量依据。

目前,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提出或已经提出了一些标准,但各有特色,并不统一。给心理健康定标准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心理健康不比身体健康,人类迄今还难像检查躯体健康那样检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尚处于未知或知之不多阶段,并且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水平、意识形态、民族特点和学术思想等导致的不同认知体系、价值观念的影响,至今尚无世界各国公认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体系。

下面所列的十项心理健康标准说,是所有标准说法中最为各国心理学家所公认的:

(1)具有十足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生活理想和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导致心理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因为人的心理需求是多层次的,与外界环境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健全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充分发挥个性能量。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适度的情绪发展和控制

人有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得到发挥和满足,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更不能损害集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个人基本需求获得满足的前提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个人的基本需求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情合理又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更无益于心理健康。

保持身心健康的准则

(1)快食

三餐的饮食吃起来感觉津津有味,能快速吃完一餐而不挑食,食欲与进餐时间基本相同。快食并不是狼吞虎咽、不辨滋味,而是吃饭时不挑食、不偏食、吃得痛快、没有过饱或不饱的不满足感。如出现持续的无食欲状态,则意味着胃肠或肝脏可能出了毛病。

(2)快睡

快睡就是睡得舒畅,一觉睡到天亮,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睡得快重要的是质量,如睡的时间过多且睡后仍感乏力不爽,则是心理生理双重的病态表现。快睡说明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

(3)快便

便意来时,能快速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的感觉,便后没有疲劳感,说明胃肠功能好。

(4)快语

说话流利,语言表达标准、有中心,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则心肺功能正常。说话不觉吃力,没有有话说而又不想说的疲倦之感,没有头脑迟钝、词不达意的现象。

(5)快行

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转体敏捷,反应迅速。证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旺盛。

(6)良好的个性

性格温柔和顺,言行举止得众人认可,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环境,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目标坚定,意志持衡,感情丰富,热爱生活和人生,乐观豁达,胸襟坦荡。能以良好的处世态度看问题,办事都能以现实为基础。

(7)良好的处世技能

看问题、办事情,都能以现实和自我为基础,与人交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不管人际关系如何变化,都能保持恒久、稳定的适应性。

(8)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强烈,能有选择地与朋友交往,珍视友情,尊重他人人格,待人接物能宽大为怀。既善待自己、自爱、自信,又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心理保健的四个捷径

(1)善良

一个心存善良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天使,而天使不管走到那里都会受到别人的爱戴。一个深受别人爱戴的人,每天都能生活在欢乐和幸福之中,即便是有不好的心情,也会在别人的关怀中变得开心起来。因此要想把自己的心理保持在一种健康状态,首先就得要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2)宽容

宽容不仅仅表现的是自己的胸襟和气度,更是一种待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俗话说的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不犯点错误,如果你都斤斤计较,那这个世界对于你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因此我们要学会宽容,在宽容别人的时候,也要学会宽容自己,毕竟自己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凡人。

(3)乐观

拥有乐观精神的人永远都是年轻的,不管他的实际年龄有多大,总是给人一种青春的气息,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在眉宇间透露着一股永恒的气质——永不言败。

(4)淡泊

每个人都是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也终归是要赤裸裸的离开这个世界,不管你想带走什么,都是一种徒然。追逐名利,只会让你的心灵陷入一种困顿,而这种困顿也最终将让你的生活充满不快乐。因此我们要学会在淡泊中追求一种生活的新境界,既能满足自己的心灵,也能得到生活的快乐。

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

在西方心理学的字典里,是没有“心理平衡”这一术语的,这是中国人的独创。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平衡是指个体在观念认识、情绪反应、行为倾向等方面的和谐反应状态。心理平衡应表现为没有欲望和观念的冲突或冲突被调匀;心平气和,没有紧张、焦虑、畏缩等不良情绪反应等。

那么,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但并不等于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社会及个体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另外,心理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绝非千篇一律。心理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僵死的状态。心理健康就是不断向良好心理特征变化的过程,是人通过不断的心理调整达到的一种良好状态。不断调整的过程,就是把种种原因造成的心理失衡调适为心理平衡的状态。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过程的终点和心理健康状态的表现。因此可以说,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虽是重要标志,但如果认为心理平衡就代表着心理的健康,那么就走入误区了。通常人们会认为心理健康是平衡与适应,并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把适应理解为对周围环境的顺从。但这两种理解都不能说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例如,一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的人,由于不会有挫折感、不会有冲突,其内心一般颇为平衡,但能说他心理健康吗?实质上,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保持心理平衡的十条秘诀

美国心理卫生学会提出的保持心理平衡的十条秘诀,很值得我们借鉴。

(1)不要斤斤计较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斤斤计较,处处与人争斗,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俗话说“将心比心”,只要你不敌视别人,别人也不会与你为敌。

(2)适当让步

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非原则问题方面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3)对自己不要太苛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可是并不一定合适。为了避免挫折感,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心情自然就会舒畅。

(4)知足常乐

有时候荣与辱、升与降、得与失,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荣辱不惊、淡泊名利,才能做到心理平衡。

(5)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

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父母希望儿女成龙成风,这似乎是人之常情。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时,便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不要对别人的期望过高。

(6)暂离困境

在现实中,受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做体育运动、读书、欣赏艺术等,待心境平和后,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7)对人友好

生活中被人排斥常常是因为别人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示自己的善意,诚挚地谈谈友情,伸出友谊之手,自然就会朋友多,隔阂少,心境也就变得平静。

(8)找人倾诉烦恼

生活中的烦恼是常事,把所有的烦恼都闷在心里,只会令人抑郁苦闷,不利于身心健康。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向知己好友倾诉,心情会顿感舒畅。

(9)积极娱乐

积极、适当的娱乐,不但能调节情绪、舒缓压力,还能增长知识和乐趣。

(10)帮助别人

“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仅可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表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和快乐。

解除心理失衡的五条妙计

心理失衡的危害是严重的,不但会造成人心理上的病变,还可能带来身体上的疾病。因此,必须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

首先,要查明失衡的原因。如果是工作中的失误造成的,就应及时纠正;如果是自己不能正确对待生活,就应该寻求他人帮助来开导自己。

其次,心理学中有许多具体方法也可有针对性地采用。下面列举出一些典型方法:

(1)遗忘不快法

“遗忘”是记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和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面临的冲突事件过多时,就会烦躁、焦虑和紧张。如果忘却那些琐碎之事,就能使自己的身心获得宽慰。忘掉心中的不快,就能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激发出新的力量。因此,我们要学会有意识地忘记。

(2)自我解嘲法

所谓自嘲法,就是当遇到令自己尴尬或难堪的场合或突发事件时,不要逃避,也不要手足无措,更不要埋怨他人,要自我解嘲、缓和气氛、避免冲突。自我解嘲法是一种自我调侃、自我贬抑的方法。

(3)泪流满面法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身为经理人,更不能轻易在别人面前流泪。科学研究却表明,这样并不是什么好事。研究发现,强忍泪水恰恰造成情绪压抑,而痛快地流泪则可以减轻乃至消除这种压抑。因此,为了自己心理平衡,我们应当放弃有泪不轻弹的传统戒条,让自己因情绪冲动、波动而哭泣,不必为哭泣而难为情。

(4)聊天转移法

研究发现,找个人聊天具有心理调节的功能。闲聊可以缓解紧张、消除隔膜,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很快平静下来,能营造被劝说者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劝说的顺利进行。

(5)激励法

要走出心理失衡,最好的办法是给自己一个激励,即给自己确立一个追求的目标,并付诸行动。采用激励法时,首先目标要确立得适宜,既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太高的目标会使心灵受挫折而变得垂头丧气;太低的目标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实现,不能给内心带来喜悦。其次,要选择对社会有价值,而且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目标。

亚健康的基本含义

人会生病,所以就有了疾病与健康之分。健康者无病也,有病者就是不健康。健指躯体上的健全、强盛,康指心态上的欢乐、安康。病指躯体上的形态伤害和缺损。但现代社会却出现了一种新的身心状态:无躯体形态上病变的证据,却又软弱无力、精疲力竭、食不思、饭不香、睡不宁、无精打采。说他病,无证据,说他健康,却不符标准。这时一个新的概念出现了,这就是亚健康。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提出了“亚健康”状态新概念。这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生活能力降低,适应性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低下所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国外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目前认定,亚健康状态的范围很广,躯体上、心理上不适应的感觉,在相当时期内难以确诊是哪种疾病,均可概括其中。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尤其是精神及心理医学的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群数量是相当多的。衰老、疲劳综合症、精神衰弱、更年期综合症及重病、慢性病的恢复期,均属于“亚健康”状态范畴。“亚健康”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脏器功能下降,自觉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如疲乏无力、情绪不宁、头疼失眠、胸闷等,但各种仪器和生化检查很难确诊,“亚健康”状态极有可能发展成多种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其余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实际上已经在警告人们,如不加以重视,疾病就会接踵而来;如能加强自我保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使自己早日从亚健康状态中走出来,转变成健康状态。对亚健康的研究,将是本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健康的十个状态

亚健康的常见征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你不妨对照自测一下:浑身乏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思想涣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感;郁闷不快;肩颈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手足麻木;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等。

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症状:

(1)疲劳感

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2)焦虑反应

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高考,并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

多见于妇女和儿童。有些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自杀。

(4)强迫现象

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或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

(5)恐惧和对立

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惧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6)疑病现象

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7)偏执和自我牵连

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通常是临时性的,很快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

(8)错觉

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9)幻觉

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体验,不能视为病态。

(10)自笑、自言自语

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如果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亚健康的应对良策

面对亚健康的灰色状态,医学专家提出了简便而行之有效的应对良策:

(1)生活规律、合理膳食

合理饮食包括有节制的饮食,不暴饮暴食,多摄取不同的维他命和矿物质、无机盐,合理进补,适当选择药膳也对预防和改善亚健康很有帮助。

(2)按时、充足的睡眠

不按时睡眠,很有可能会造成睡眠紊乱,而失眠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那些睡眠不足的人通常就是流行病的受害者。要有好的睡眠,首先要按时,不要太饱或太饿时上床,还要追求质量而非数量,睡得好不好不与睡眠时间成正比,而是与睡眠深浅成正比的。

(3)适当锻炼

适当的运动是亚健康的克星。适当的锻炼一是有氧运动,如打球、跑步等;二是腹式呼吸,深呼吸后将气保留在腹部一会儿,再慢慢呼出;三是做健身操,使全身充满活力;四是自我按摩,适当刺激体表,保持良好抗病状态。

(4)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善待压力、心胸开阔,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焦虑是现代人的通病,有焦虑症的人通常会感到莫名其妙地惊恐、心慌、出汗、面色苍白、两手发抖等,有时发作过后病人感到一切都恢复正常;有时则使人经常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状态,担心此病会再来,形成恶性循环。经调查,那些乐观向上、兴趣广泛的人就不容易有这种焦虑症状的发生,因此,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学习乐观处世对改善心理亚健康很有帮助。

(5)尽量改善环境条件

室内和大气环境污染总让健康的身体透不过气,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脑、手机和家电噪音更是我们常常忽视的污染源,动手改善环境除了在生活中尽量防御如上网要防辐射外,还可种植一些有益的绿色植物在室内,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心理因素影响健康

心理因素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早为人们所知。中医古籍中提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七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如突然的、剧烈的或长期的精神刺激,情绪反应过度强烈或持久,则七情过度,就影响内脏功能,气血调理功能紊乱而致病。在现代社会更见到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显著增多,不少学者提出医学模式应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谓之心身疾病。

美国曾公布一项调查结果:约35%的人,因为生活过度紧张而患上心脏病、消化系统溃疡和高血压等。几乎所有的神经性消化不良、失眠症、头痛、蛀牙、后天的心脏不适症及部分的胃溃疡、麻痹症等,都由恐惧、焦虑引起,或直接与它们有关。

众所周知,心理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如今各种压力带来了过去没有出现的问题。年轻人面临升学就业的压力,中年人面临下岗、购房等许多实际的困难,而老年人对公费医疗改革不理解,经理人们也为经济危机伤尽了脑筋。种种情况都容易促发身体疾病。

现在人们对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疾病的认识,对情感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各种压力造成的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缺陷已经比较重视。

但是,人们对以躯体形式为主要表现的抑郁和其他情感障碍的警惕却不高。医生只处理躯体疾病,忽视了情感障碍及其导致的疾病。病人也没有意识到这些病与心理因素有关。这使病人长期往返于各科,因身体不适去看医生,做过各种检查,浪费了人力物力,也造成了更大的精神负担。这时我们就应该警惕疾病是不是与心理有关。

心理因素与冠心病

冠心病就是一种心身疾病。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近30年来冠心病在我国有增多趋势,威胁中老年的健康和寿命,为医务界和社会重视。对冠心病的防治成为当前国内外很多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吸烟、心理因素等,这些因素称之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中容易忽视的是心理因素。

冠心病的发生与人的性格有关,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因素。美国学者最早提出冠心病和心理因素的关系,将人的性格分为型和型。

1959年美国心血管专家对冠心病患者的性格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病人均表现出一种特征性的行为模式,称为“型行为模式”,表现为:个性强,过分的抱负,强烈的竞争意识,固执,好争辩,说话带有挑衅性,急躁,紧张,好冲动,大声说话,做事快,走路快,说话快,总是匆匆忙忙,缺乏耐心,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富含敌意,具有攻击性等。

与之相对应的“型行为模式”则表现为:安宁,松弛,随遇而安,顺从,沉默,声音低,节奏慢,从容不迫,耐心容忍,会安排作息等。

A型性格容易患冠心病,是型性格的三倍甚至更高。1979年国际心脏病与血液病学会已确认型性格是引起冠心病的因素之一。情绪是心理因素的表现,情绪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愈后。不良的情绪如愤怒、焦虑、烦躁、抑郁、紧张、惊恐、憎恨、过分激动等都会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性格因素为什么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呢?因为人的性格就是人的行为方式,过于紧张的行为方式,使人经常处于应激状态,此时人在生理上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胃肠分泌液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呼吸加快,尿频,出汗,手脚发冷,厌食,恶心,腹胀以及失眠多梦等。如果一个人面临的压力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病理性反应,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就容易发生了。当然有的人还会出现糖尿病、甲亢、癌症等疾病。有人调查了102例急性心肌梗死存活者,心梗发生前一周普遍有激动、紧张、焦虑或抑郁等情绪应激史。沮丧、焦虑、恐慌、抑郁等情绪如果得不到调适,可使梗死后的猝死率增加。

总之,心理因素对冠心病有重要关系,型性格、情绪应激是重要的相关因素,所以心理卫生在冠心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不容怀疑的,应引起重视。中医古籍中早就提出精神愉快、饮食起居调养、环境气候的适应、增强体质的锻炼等四种养生方法,特别提出“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形劳而不倦”等心理卫生原则。社会要关心老年人,尊重老年人,使老年人生活在一个舒坦的环境中;老年人要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修身养性,使身心经常处于平和悠闲状态,以达到延年益寿目的。中年人要合理安排工作生活,避免过度紧张。病人更应了解心理卫生对缓解疾病的重要性,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家庭和医务人员对病人医药治疗的同时绝不可忽视病人的情绪,帮助病人解除种种不良情绪。

当然,有类似情况的人也不是就一定会患这些病。但是最好着手制订自己的放松计划,防患于未然。

心理因素可引发癌症

20世纪中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莱西曾对一组癌症患者的生活史做过调查,他发现这些患者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从童年开始便留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他们或早年丧母,或青年失恋,或中年丧偶,或老年失子。所有这些精神刺激,使他们变得沉默寡言、顾影自怜,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工作缺乏热忱,进而抑郁悲伤、情绪紧张、精神压力沉重。

美国一位心理学专家曾对8000名癌症病人进行调查,其大多数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都发生在失望、孤独和其他沉重打击与精神压力频繁发生的时期。我国也有调查资料表明,许多癌症患者发病前半年有较大精神刺激,其比率超过50%以上。

心理因素为何能引起癌症的发生呢?

根据目前的研究,原因主要是不良情绪能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功能。在健康人的体内,虽然正常细胞也存在着发生突变而成为癌细胞的可能,但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在这些细胞增殖之前,及时地将它们破坏和消灭。但是,如果人的情绪或其他心理因素长期不好,则会降低体内的免疫功能,从而对癌细胞的肆虐束手无策。

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够经常保持豁达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和维护健全的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因素与溃疡病

溃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相当复杂,其中,心理因素的作用不可忽视。也就是说,性格、长期反复的消极情绪与溃疡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关系,所以医学心理学把溃疡病列为心身疾病。

人在一定的内外界刺激作用下,伴随着情绪体验,可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长期紧张不安、忧郁焦虑、沮丧恐惧的情绪,可引起胃酸持续性分泌增高,久之可导致溃疡病。中医学也认为,情志不舒,使肝气失调,产生肝郁气滞,致使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胃失和降(指消化及吸收功能),最后发生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即所谓“病从思虑而得”。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由于情绪改变而引起肝气郁结,实质上反映了高级神经功能障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胃和十二指肠的分泌与运动功能,最后发生溃疡病。

心理因素引发头痛

头痛患者在看病就医时,针对自己的症状,多数要谈到头痛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劳累、紧张、睡眠不足时,头痛会加重。特别在情绪变化时更是如此。如生气、愤怒、激动、焦虑、月经期,工作不顺利及遇到挫折时,就会出现全身不适,伴随头痛。

为什么在情绪与头痛之间会存在这种联系呢?经过多年研究,我们终于发现,在我们大脑中,存在着一个主管情绪活动的高级中枢,称为“边缘系统”。边缘系统能接收到躯体各种感觉的刺激,进而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并且,边缘系统中还含有大量的神经递质,在治痛和镇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头痛的产生与边缘系统的参与有很大的关系。当人们情绪激动时,所产生的感觉会被边缘系统接受。边缘系统进一步将此信号传向高级神经中枢,并致使人体内分泌出某种化学物质,使血液中的致痛物质浓度增高,进而导致人体血压升高,血流加快,部分脑血管扩张。于是,在临床上就表现为头痛。

头痛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同样发现,头痛的发生与个性有关,其中情绪不稳定者极易出现头痛。偏头痛患者中固执、猜疑、争强好胜者占一定比例。因此,培养人们乐观开朗的性格,保持良好的情绪是预防头痛的有效措施之一。

心理因素引发多梦

王经理今年25岁,他每天晚上都发梦,梦到恐怖的事,在万分恐惧中惊醒,老是睡不好,第二天没精神。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有半年多,弄得他十分痛苦。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

睡觉时做梦是正常的现象,有做梦,说明我们已经睡觉了,并不是你自认为的整夜没睡。一般来说,人每个晚上都是会做梦的,只不过睡眠质量好的人,醒来就会把梦给遗忘掉了,质量差的人,会记住一些梦的内容。

一个人做梦,大多与白天的活动、过去的心理创伤和睡觉环境周围的声音、光线、气味、温度有关。但如果反复出现同一类型的梦,说不定有提示健康的意义。如梦见自己跌进泥潭,有可能得了溃疡性结肠炎;梦见自己从高处惊恐地掉下来,可能患有心脏病。

多梦、恶梦的原因很复杂,总体与下列因素有关系:

(1)心理问题

如白天总处于紧张、焦虑、忧郁、极度的心理矛盾等,容易出现睡眠浅、多梦。

(2)身体不适

如过多的疲劳、发烧或患有其他躯体疾病。

(3)突然停用某些药物,如安定类、抗精神病类的药物等

多梦、恶梦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会造成心理的负面刺激,剧烈的梦境会使人的大脑过于兴奋、紧张生理负担加重等。因此有出现多梦、恶梦现象,要积极进行治疗。

王经理自己说工作生活上没有什么压力。但经心理医生仔细询问,才知道王某生性好强,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并且准备三年内赚够1000万,所以王某平日里工作十分劳累。

在心理医生帮王某分析清楚情况后,王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开始降低自己的预期目标,并开始抽出时间外出旅游。有了这些治疗措施,在忙碌中他做恶梦的状况居然神奇的消失了。

心理因素引发嗜睡

有的人在压力太大时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但有的人压力太大时反而倾向于逃避。这其中有人干脆不去上班,不去上学,不接电话。也有人采用的是一种间接的,有时候自己也觉察不到的方式。比如:迟到,忘记事情,忘掉重要的约会,工作效率下降,出错众多……当然,也有的人就表现为睡不醒,老是瞌睡,精力下降。

对于这种心理因素引起的嗜睡,可以尝试进行以下的心理调节:

(1)每次只做一件事情

这对缓解压力来说很实用。你可以适当的给自己减少一些压力。如果工作一定都要完成的话,你可以将它分成好几个部分来做。比如你要打扫家里所有的房间,你可以先扫一间,分几天扫完。扫完后再集中两天来洗衣服,这样分批进行,感觉每天的任务就少了很多,不至于看着整个房子发愁。

(2)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3)对自己降低要求,不要强求完美

(4)寻求他人的帮助,分担压力

(5)调整心态,放松一点

心理因素与磨牙症

人在睡着后磨牙,医学上称为“磨牙症”。磨牙症多见于儿童。但成年人也很多见。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磨牙症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成人磨牙比儿童及青少年磨牙的发病机理更为复杂,其危害也同样不可小视。其中精神因素引起的磨牙症尤其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曾对80位16-45岁的磨牙症患者和80位无磨牙症的人作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性格内向、压抑,特别是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等个性是磨牙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当人为逃避潜意识里的心理压力时,在梦中或睡眠中会磨牙。

偶尔磨牙对健康影响很小,但长期磨牙,或每次入睡后磨牙的时间太长,则可导致心理及生理上的障碍。

因此,有磨牙症的人应积极就医。在排除生理疾病引起的磨牙后,应注意考虑是否存在心理障碍。如果存在心理障碍,则应该进行自我调适,或找心理医生治疗。

心理因素与胃肠神经症

胃肠神经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功能失调所致的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一组综合症状,以胃肠的症状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反酸、嗳气、上腹不适、厌食、疼痛等。常因情绪变动而激发,因此有情绪性腹泻之称。

胃肠神经症也有其自我防治方法:

(1)培养良好的情绪状态

遇不顺心的事、难事、违心的事,不可怒发冲冠。不要因国事、家事、心上事忧心如焚。血气之怒不可常有,焦虑之忧也不可留,需要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乐观无忧的情绪。中医学历来认为“怒伤肝”,“怒”指不愉快的心理因素,“肝”泛指包括胃肠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及其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因生气发怒而吃不下饭是常有的事,尤其在吃饭前发怒更明显。因此,心平气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对维持健康的消化功能是大有益处的。

(2)医生要耐心疏导、病人要正确地理解

由于病人对病情的发生、治疗及愈后所知较少,顾虑较多,要求医生要耐心地劝说,说明疾病的发病原因、疾病的性质以及良好的愈后效果,并帮助分析寻找病因以便消除顾虑,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病人治愈疾病的信心。凡可能引起本病的负性心理因素,均应尽量避免,特别对有恐高症或恐癌症者,患者要明白本病是功能性和非器质性疾病,绝对不会有危及生命的不良后果,消除顾虑,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病人也应该正确理解医生,相信医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病人如未出现营养障碍,应鼓励参加正常的劳动和工作

因为劳动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或增强体质,有利于健康。对有营养障碍者,应适当安排休息。此外,应养成好的生活规律,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保持动静结合、劳逸有度。紧张而有序的生活、工作、学习氛围,对调节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有利的。

(4)注意饮食调节,保证充足的营养

选择以营养丰富、残渣少、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为宜。尽量避免辛辣食物、浓郁的调味品、浓茶、浓咖啡等。还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进食应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避免进食过冷过热的食物。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锻炼中要循序渐进,从小运动量开始,以身体不感太疲劳为宜。增强身体素质不仅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心理因素与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是指心理问题或被阻抑的心理冲突以躯体症状或躯体反应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分析学说认为,躯体化障碍应看作是一种潜意识过程,借此一个人将自己的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从而摆脱自我的困境。

(1)躯体化障碍的具体表现

[1]转换性症状或假性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失音、失明、复视、视物模糊、昏倒或意识丧失、记忆缺失、癫痫样发作或抽搐、行走困难、肌肉乏力、尿潴留或排尿困难、异常皮肤感觉等。

[2]胃肠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不能耐受某些食物,腹泻,便秘等。

[3]性心理症状:****冷淡、****时缺乏快感、****疼痛、阳痿等。

[4]女性生殖系统症状:痛经、月经不规则、月经过多,整个妊娠期出现严重呕吐,不得不住院。

[5]疼痛:背、关节、四肢、生殖器等部位疼痛,排尿疼痛及其他疼痛等。

[6]心、肺症状:气促、气短、心悸、胸痛、头晕等。

[7]虚弱衰竭及过虑:过分担心年龄、体重、皮肤、斑疤、水肿及性功能等。

(2)躯体化障碍疾病的诊断、鉴别

[1]有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诱发因素,其中心理因素在医生启发下可能会充分暴露出来;

[2]症状繁多,但含糊不清,涉及多系统,病程至少两年,患者为此而不安,到处求医或服药;

[3]不断拒绝多位医生关于其症状没有躯体病变解释的忠告和保证:

[4]症状和其所致行为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和家庭功能损害;

[5]患者常借这些症状来应付精神压力,表达困扰,而家庭、学校、社会常间接地、不自觉地扮演了支持角色;

[6]病人可获得“社会性收益”,而另一方面却又增强了原先的心理生理症状。

(3)躯体化障碍疾病的治疗

心理治疗和各种松弛疗法是常用的,也是重要的,但疗效如何,取决于患者对医者的信任程度以及医者的态度。

药物治疗,如有抑郁症状者可用抗抑郁药。焦虑状态突出者可辅以抗焦虑药物。如有心悸等症状者可用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等。安慰剂有时也同样有效,但如果被识破,则影响今后各种治疗。

另外,我国传统医疗中的各种松弛疗法,有很多可取之处,如梳头抹脸摩身、倒退步行、推拿、按摩、练气功、打太极拳等都可采用。

心理因素与慢性疼痛

如果你被不明原因的疼痛折磨时,应考虑找心理科的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心理医生会找出患者的心理症结之所在,根据病情,采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生物反馈治疗、放松治疗等办法,帮助你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以摆脱疼痛的困扰。

一般说来,与心理疾病有关的疼痛包括以下一些情况:

(1)紧张性疼痛

这类疼痛常由心理冲突所致。人处于心理冲突或长期的精神压力状态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排解这些压力,除了可出现紧张、烦恼、失眠等症状外,也可表现为慢性疼痛,最多见为头痛、背痛、牙痛或腰痛,这是一种解脱压力,摆脱窘境的心理转换方式。这种疼痛症状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随着精神压力的消长而消长。

(2)暗示性疼痛

心理暗示也可导致疼痛的产生。如某女工自感上腹部不适,到医院做上消化道造影时听到技师说:“十二指肠有逆蠕动波(这是正常现象)。”此后病人上腹出现持续闷痛,伴有恶心、呕吐,并反复发作,但多项检查未查出器质性病因,最后作心理治疗方愈。此种医源性的暗示常常是慢性疼痛产生的原因之一。

(3)抑郁症性疼痛

有学者认为,非器质性的慢性疼痛中,大多是抑郁情绪所致。这类病人往往抑郁的感觉较轻,如仅表现为缺少愉快感或高兴不起来,但躯体疼痛却持续而顽固。这类疼痛早期以头痛为常见,其程度和性质随心境变化而变化,尔后可发展为躯体其他部位疼痛,如背痛、腹痛、腰痛,而病人往往认为心境抑郁是疼痛不愈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有时可使缺少临床经验的医生忽略抑郁的病因作用。

(4)焦虑症性疼痛

焦虑可引起疼痛,常见为紧张性头痛,也可有背痛、腹痛、胸痛或肌肉痛。其特点是同时伴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如紧张、不安、心慌、气促、出汗等,疼痛部位不如抑郁症疼痛的部位固定。

(5)神经衰弱的疼痛

神经衰弱的疼痛是头部常有紧箍感、胀痛感,同时伴有疲劳乏力、失眠等症状。

(6)疑病症的疼痛

其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多不稳定,缺少相应的体征。患者往往具有疑病者的特点,如敏感、多疑、焦虑等。

(7)癔病的疼痛

其疼痛特点为痉挛性发作,与心理暗示有明显关系,并具有模仿、夸张的色彩。此类患者往往具有癔病的其他症状,有别于暗示性疼痛。

上述这些疼痛往往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虽然程度不特别严重,但因躯体治疗效果不佳而“折磨”着医生与病人。因此,当各科医生面临着临床上查无器质性证据的慢性疼痛时,要考虑到心理疼痛的可能性,有针对性地作心理治疗,这才是根治这类疼痛的最佳途径。

控制疼痛的心理技巧

有慢性疼痛的病人,对生活、工作的期望值较高,有时还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而导致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冲突较强烈,为此,在看心理医生之前或医生尚未查明病因时,可试着降低自己的目标,让目标更合乎现实,同时学会做放松运动,使肌肉放松,以缓解压力;尽可能利用假期,放下手头工作,调整自己。

利用心理因素控制疼痛,主要有下列几种方法:

(1)自我暗示法

在疼痛时,患者自己口念或心里想:“一会儿就会不痛了。”这往往会收到一定效果。特别在使用镇痛药物的同时,配合自我暗示法,能够大大加强镇痛药物的镇痛作用。

(2)转移注意法

患者的注意力如集中于疼痛上,将使疼痛加重。把注意力从疼痛上转移到其他有趣的事物上去,如看电影、听音乐等,疼痛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3)情绪稳定法

情绪稳定与镇静不仅使痛觉的感受迟钝,而且使痛反应减少。在疼痛时,保持情绪的镇定是控制疼痛的有效方法。

(4)意志控制法

在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心的支持下,对于严重的毁伤形体的疼痛,有着巨大的抗痛力量,以至能使其反应缓解。刘伯承同志眼睛受伤,在没有使用麻药的情况下进行手术,这是坚强的意志战胜剧痛的范例。

压力的六个来源

(1)社会性压力

现今会造成压力的社会事件很多。比如,生活空间过度拥挤、经济衰退、社会安全、环境污染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病院的住院人数、自杀率、酗酒致死及心血管方面的患病率都有显著升高,说明社会压力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问题,而且也是心理上的问题,要缓解社会给个人造成的压力,必须借助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2)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公司组织全球化。不同国家、地区、文化背景的人士合作共事,摩擦愈加频繁,导致压力更趋沉重。公司结构扁平化也必然给员工造成压力,因为工作资历相仿的员工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同时,同事间工作联系更为紧密,角色经常交叉,容易产生冲突。

(3)突然的生活变动带来的压力

生活变动是我们较难有效应对的,有时候会造成身体上的不适。这种生活变动不一定是坏事,好事也会带来压力。比如买彩票不小心中了200万元特等奖是天大的好事,买部车或换部新车、计划一次旅行、辞掉工作做自己的生意等都不愁了,然而这必然会造成我们日常生活的重大变动,从而使我们必须面对新的生活需求和环境要求,压力也随之而来。

(4)日常生活困扰带来的压力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的小挫折是不可避免和难以预料的。有学者做过一项实验,让100个人记录下他们在一年中所碰到的日常困扰,并时常检查身体状况。结果发现:日常困扰频率或强度高者,其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差。

(5)灾难事件带来的压力

灾难事件给人造成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比如2008年5月中国四川汶川地震灾害,使数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活着的人却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这样的惨状……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是难以言喻的。因灾难事件而承受压力的,不仅是受害当事人。汶川地震中,国家主席胡****、******总理******及其所领导的中国政府、救援人员、地区医院工作人员以及全世界所有通过传播媒体听闻事件的人,都会有压力,谁也无法保证他们不会因此而做噩梦。

(6)个人原因的压力

个人心理状态与个人对事情的看法以及承受压力的程度有密切关系。比如同样是面对同事工作业绩拔尖这一事件,有的人因为对工作不感兴趣而不以为然;有的人因为有了学习的榜样而高兴;有的人却因为怕自己被挤掉或失宠而嫉妒、愤恨,倍感压力强大。所以说,调控个人心理状态对避免或缓解压力是十分重要的。

压力的五大危害

长期过重的不良压力,会对我们的生理、情绪、认知、行为等诸多方面造成危害。

(1)压力的情绪危害

不良压力事件会使人产生忧郁、恐惧、焦虑、不安、无助、沮丧、烦乱或自责等不良情绪。高度压力下,人们多数会变得浮躁不安、暴躁易怒。比如下岗给人带来很大压力,下岗者很可能在家中或大街上上演暴力事件。长期承受不良压力的人,忧郁症和其他心理症状的罹患率也比较高。

(2)压力的认知危害

不良压力会影响人的理解、记忆、注意力等认知能力,僵化人的思维,降低人的智力水平。比如学生的考试焦虑症,就是因为压力太大而出现大脑一片空白,原先记住的都想不起来,简单的问题也不会解答。

(3)压力的行为危害

不良压力之下,人们的行为很容易失控,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比如,很多学生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之下,会出现频繁逃课、对人怀有敌意、对同学言行攻击、撒谎、离家、偷窃、自残等不理智行为。压力还会影响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如压力大的人常对人冷淡、容易与人起冲突等;会使人染上不良生活习惯,如有的人为了逃避压力而吸烟、酗酒、吸毒等;会使人形成一些强迫性行为。

(4)压力的生理危害

压力的生理危害有一个发展过程:在不良压力之下,人们首先出现警觉反应,全身各部位自然动员,进入警觉状态以抵抗压力;然后进入抵抗期,即人体不断自我调整,保持高度的生理兴奋,抵抗压力;最后进入衰退期,此时由于人长期而持续暴露于压力之下,身体抵抗能量耗尽,高血压、偏头痛、腰酸背痛、心脏疾病、胃肠疾病、月经失调、皮肤病等其中一个或多个问题开始出现。

(5)压力危害的个人差异

不良压力人人都会有,但有无危害或者危害是轻是重却因人而异。个人心理素质好,或者自我调适能力强,压力对其危害就可能小一些;反之,压力危害就会比较大。

压力太大的警讯

不良压力之下,人们的紧张不安和焦虑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以下的症状。

(1)皮肤警讯

[1]湿疹和牛皮癣等皮肤症状加重。

[2]出现荨麻疹、皮肤疱疹和汗疱疹。

[3]头皮屑增多。

[4]出现痤疮(由于压力促进了脂肪分泌腺的活动)。

[5]形成黑眼圈(由于缺少睡眠和身体将血液从不必要的区域转移到重要的器官部分)。

[6]前额横纹、眉间和嘴边皱纹增多(由于最普遍的压力和焦虑造成的结果)。

(2)头发警讯

[1]出现灰发。专家认为,当一个人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时,身体将用尽身体中储藏的维生素,从而头发颜色发生变化。

[2]掉头发。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大概会掉100根头发。当经历非常大的压力时,头发会停止生长,约8周之后你会发现头发每天掉落的数量远远多于100根。

(3)胃部警讯

[1]腹部鸣响。

[2]腹泻。

[3]腹脘痛(由于腹部肌肉紧缩不放松造成)。

[4]便秘(过敏性肠炎的副产品;压力的上升会使过敏性肠炎变得更加敏感)。

[5]不规律的生理周期(压力可以使你的生理周期脱离正轨)。

[6]很难下咽东西(吞咽东西时感觉嗓子里有一个肿块,是常见精神紧张标志)。

(4)头痛警讯

[1]分散型头痛。脱水和压力,会使人在头的一侧或眼后部有穿透性疼痛,每次持续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经常在清晨或者夜里发生。

[2]穴位型头痛。由于精神压力、感冒、流行性感冒或者在干燥的环境中工作造成面部穴位上的压力逐渐累计,使人在鼻梁处感觉压力、拥塞和隐痛。

[3]紧张型头痛。由于抑郁、焦虑和头皮、面部、颈部的肌肉紧缩,使人在太阳穴两侧有挤压感的不适症状,好像戴上了紧箍圈,每次持续几个小时。

[4]偏头痛。由于压力或食用巧克力、硬奶酪、******、红酒和柑橘类水果等原因,使人体产生一种类似荷尔蒙的物质,造成头部血管的延展和收缩,引起严重的头痛,偏在头的一侧,有时可以延伸到颈部和眼后,同时还会感觉恶心和视觉不清,每次持续几小时到两三天不等。

(5)睡眠警讯

过重的心理压力,会打破正常的睡眠模式,甚至使人彻底丧失睡眠,危害很大。另外,喝酒太多或太过分的派对狂欢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总之,人们每天生活中的环境和事件都会引起某类或某种程度的压力,所以压力是不能从生活中完全清除的。我们所能做的和应该做的,是通过自我调节缓解不良压力。

应对压力的八个策略

不良压力危害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威胁人生幸福,学会如何应对压力是一堂人生必修课。

有效应对压力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解决问题

直接采取行动以解决问题,包括评估压力情境、找出行动方案并积极采取行动。

(2)寻求支持

寻求他人支持,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3)暂时搁置

不逃避压力,但也不解决问题,而是暂时置之不管,调整自己、积蓄力量。

(4)改变自我

从正向角度改变情绪与认知状态,增强解决问题的力量。我们要分析出自己的习惯反应,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有效地减轻压力。

(5)改变认知

遇到了挫折,不要只注意到坏的一面,不要只知道否定自己。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有助于减轻压力。

(6)有效管理时间

首先要明白你的一天到底是怎么度过的。不妨先将你每天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进行回顾分析。然后,评估一下自己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也许你会发现在一些琐事上浪费了太多时间。接下来,找出问题就要调整了。

(7)培养幽默感

创造或欣赏幽默可以缓解压力,增进身心健康。多幽默几下、多笑几声,能充分释放人们内心的敌对、焦虑与忧郁情绪,维持心理平衡,减缓不良压力。

(8)寻求社会支持

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也是减缓压力的有效良方。遇到困难、身处压力之下时,可以主动寻求父母、亲戚、朋友、老师等人的帮助支持。

身心放松的十大技巧

放松身体,可缓解压力之下的身心紧张。放松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一些,希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1)大笑

大笑可以使处于紧张状态的身体得到迅速的恢复,由于血压和心跳有所缓和,全身如同卸掉千斤重担,感到轻松。

(2)想象

借由想象你所喜爱的地方,如大海、高山等,放松大脑;把思绪集中在想象物的“看、闻、听”上,并渐渐入境,由此达到精神放松的目的。

(3)打盹

学会在家中、办公室、停车场等一切可能的场合借机打盹,只需十分钟左右,就会使你精神振奋。

(4)按摩

紧闭双眼,用手指尖用力按摩前额和后脖颈处,有规则地向同一方向旋转,不要漫无目的地揉搓。

(5)浅呼吸

快速进行浅呼吸,为了更加放松,慢慢吸气、屏住气,然后呼气,每一个阶段各持续八拍。

(6)腹部深呼吸

平躺在地板上,面朝上,身体自然放松,紧闭双目。呼气,把肺部的气全部呼出,腹部鼓出,然后紧缩腹部,吸气,最后放松,使腹部恢复原状。正常呼吸数分钟后,再重复此过程。

(7)洗浴解压

理想的洗澡水温是38℃-40℃,能增加血液循环,使人得到镇静,甚至能让身体发生某种生理变化,睡上一个好觉。为了提高热水澡的镇静作用,可以和身体的连续放松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完全让手松弛,轻轻地浮在水面上,接着想象这种松弛感上升到肘部,沿着手臂、肩膀和背部到头上,出现在感到紧张的部位。同时可以哼个小曲。

(8)发展兴趣

培养对各种活动的兴趣,并尽情去享受。

(9)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可以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对消除紧张十分有益。

(10)放松反应

舒适地坐在安静的地方,紧闭双目,放松肌肉,默默地进行一呼一吸,以深呼吸为主。

心理压力自我测试表

大家可以参照下面内容,测试一下自己的心理压力:

(1)经常患感冒,且不容易治好

(2)常有手脚发冷的情形

(3)手掌、腋下常有出冷汗的现象

(4)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苦闷、窒息感

(5)时常有心悸现象

(6)有胸痛情况发生

(7)有头重感或头脑不清醒的昏沉感

(8)眼睛很容易疲劳

(9)有鼻塞现象

(10)有头晕眼花的情形发生

(11)站立时有发晕的情形

(12)有耳鸣的现象

(13)口腔常有破裂或溃烂的情况发生

(14)经常有喉痛现象

(15)舌头上出现白苔

(16)面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却毫无食欲

(17)常觉得吃下的东西好像沉积在胃里

(18)有腹部发胀疼痛感,且常有下痢便秘现象发生

(19)肩膀很易坚硬发酸

(20)背部和腰经常疼痛

(21)疲劳感不易解除

(22)有体重减轻现象

(23)稍微做一点事就马上感到疲劳

(24)早上经常有起不来的倦怠感

(25)不能够集中精力专心做事

(26)睡眠不好

(27)睡觉时经常做梦

(28)深夜突然醒来后,就很难重新入睡

(29)与人交往应酬变得很不起劲

(30)稍有一点不顺心就生气,时有不安的情形发生

如果您已经具备了其中5种,那么您的心理压力属于轻微的紧张型,留意合理休养就可以很快恢复;

如果您已经具备了其中11-20种,那么您的心理压力属于严重紧张型,需要找专门的心理医生咨询并接受治疗;

如果您已经具备了超过20种,那么您的日常生活中就会出现适应障碍,而且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心身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