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评估
31895600000037

第37章 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因素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及遗传学等学科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对患者的血液、骨髓、尿液、粪便以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脱落及穿刺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其结果可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在协助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观察和疗效判断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健康评估的重要客观指标。

实验室检查与临床护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临床实验室检查项目所用标本的获取多由护士去采集;另一方面通过检验结果来协助护士进行护理诊断、观察病情及制定护理措施。因此,要求护士必须熟悉常用检验项目的检查目的、标本的采集方法、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及其与护理的关系。

任何实验检查项目都有它的局限性,检验结果受实验方法、机体状态、试剂质量、仪器的灵敏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临床护士在应用时,必须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必要时进行动态观察,才能做出较正确的判断。同时,在采集标本时,要避免一切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使采集的标本真实代表患者当前的状态。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因素

1.年龄

不同的年龄体内的物质含量不同。如碱性磷酸酶能提示成骨细胞的活性,在生长旺盛的青春期会出现一个高峰;而尿酸在新生儿出生一周内水平降低,一周后回升接近成人水平。

2.种族

粒细胞含量美国黑人比白人低,肌磷酸转移酶黑人比白人高。

3.性别

除性激素差异外,血液学和生化指标也有差异。因为男性肌肉组织比较发达,所占比例较高,所以与肌肉组织有关的指标比女性高。

4.妊娠

妊娠期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在胎盘产生的激素的参与下,母体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生理变化,主要变化指标有:①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清蛋白降低;②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增高;③红细胞沉降率增高;④凝血因子活性增高等。

5.运动

运动时由于出汗和剧烈呼吸,体液的量及其分布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剧烈运动后ATP大量消耗,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许多生化指标发生改变,与人体静止时候完全不同。其肌酸磷酸转移酶、血钾、钠、钙、碱性磷酸酶、白蛋白、糖、无机磷、尿酸、尿素、胆红素等均可增高。

(二)饮食因素

饮食影响许多生化指标,如:高脂肪饮食可使甘油三酯大幅度升高;高蛋白饮食可使氨、尿酸、尿素氮值升高;空腹时间过长,过于饥饿会改变某些成分浓度,如空腹大于16h,可使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等降低,胆红素升高。故许多生化检查项目的采血要求在食后12h左右。

(三)治疗因素

某些治疗方法如:手术、输血、输液、穿刺、透析、放疗、用药等对检验指标有影响,故要求采血尽量安排在其他检查和治疗之前进行。

(四)标本采集过程

1.溶血很多指标

细胞内高于血浆中,特别是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红素、钾等,为了得到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避免溶血。溶血发生的常见原因有:①将血液从注射器推入试管中,血细胞受到外力而溶血;②采血时定位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③晃动混有含抗凝剂血样的试管时,用力过猛或运输时震荡过大而溶血;④从已有血肿的静脉里采血,血样里含有已溶血的细胞;⑤相对试管抗凝剂血量不足,因渗透压改变而溶血;⑥酒精消毒时,酒精未干时采血造成溶血;⑦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空气进入产生气泡而溶血;⑧为增加血量,挤压穿刺部位造成溶血;⑨试管粗糙造成溶血。

2.止血带的使用

止血带能改变静脉压力而引起检验指标的变化。文献表明:止血带绑的时间过长,影响手臂血流,破坏体液和血细胞平衡,使蛋白和蛋白结合物增加,血管内皮释放组织纤溶酶激活物,从而改变了血液的成分,使某些检验结果发生误差。故要求护理人员在采血过程中,尽量在使用止血带一分钟之内采血,禁止反复握拳运动,并且若需要重复使用止血带时,要使用另一侧胳臂。

总之,要想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患者准备和护士正确采集标本最重要。因此,护士必须熟悉各种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在操作过程中,才能避免各种检验误差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