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东方商人地图
31895300000014

第14章 用金钱思考的民族(2)

美国亚默尔肉类加工公司的老板菲普力·亚默尔习惯于天天看报纸,虽然生意繁忙,但他每天早上到了办公室,就会看秘书给他送来的当天各种报刊。

1875年初春的一个上午,他仍然和平时一样细心地翻阅报纸,一条不显眼的不过百字的消息把他的眼睛牢牢吸引住了:墨西哥人怀疑有瘟疫。

亚默尔顿时眼睛一亮:如果墨西哥发生了瘟疫,就会很快传到加州、德州,而加州和德州的畜牧业是北美肉类的主要供应基地,一旦这里发生瘟疫,全国的肉类供应就会立即紧张起来,肉价肯定也会飞涨。

他立即派人到墨西哥去实地调查。几天后,调查人员回电报,证实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

亚默尔放下电报,立即集中资金大量收购加州和德州的肉牛和生猪,运到离加州和德州较远的东部饲养。两三个星期后,瘟疫就从墨西哥传染到联邦西部的几个州。联邦政府立即下令严禁从这几个州外运食品,北美市场一下子肉类奇缺、价格暴涨。

亚默尔及时把囤积在东部的肉牛和生猪高价出售。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他净赚了900万美元。这一条信息让他赚取了巨额利润。

亚默尔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这是他长期看报纸、积累信息的结果。他手下有几位专门为他负责收集信息的人员,他们的文化水平都比较高,长于思考,富有管理经验。他们每天把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几十份主要报纸看完后,再将每份报纸的重要资料一一分类,并且对这些信息作出评价,最后才由秘书送到办公室来。

亚默尔如果觉得某条信息有价值就和他们共同研究这些信息。这样,他在生意经营中由于信息准确而屡屡成功。

另一位犹太巨富罗斯查尔德的第三子尼桑,因为重视信息,竟然仅仅在几小时之内,赚了几百万英镑。

1815年6月20日,一大早伦敦证券交易所便充满了紧张气氛。因为昨天,英国和法国进行了决定两国命运的战役——滑铁卢之战。毫无疑问,如果英国获胜,英国政府的公债将会暴涨;反之法军获胜,英国的公债必是一落千丈。此时,每一位投资者都明白,只要能比别人早知道哪方获胜,哪怕半小时、10分钟,甚至几分钟也可以大捞一把了。

战事远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当时还没有无线电,没有铁路,主要靠快马传递信息。对方的主帅是赫赫有名的拿破仑,前几次的几场战斗,英国均吃了败仗,英国获胜的希望不大。

大家都在看着尼桑的一举一动,他还是习惯地靠着厅里的一根柱子——大家已经把这根柱子叫做“罗斯查尔德之柱”了。

这时,尼桑面无表情地靠在“罗斯查尔德之柱”上开始卖出英国公债了。“尼桑卖了!”这条消息马上传遍了交易所,所有的人毫不犹豫地跟进,瞬间英国公债暴跌,尼桑继续抛出。

公债的价格跌得不能再跌了,尼桑突然开始大量买进。

“这是怎么回事,尼桑玩的什么花样?”大家纷纷交头接耳。

此时,官方宣布了英军大胜的捷报,交易所又是一阵大乱,公债价格又暴涨,而此时的尼桑已经悠然自得地靠在柱子上欣赏这乱哄哄的场景了。他狠狠地发了一大笔财!

尼桑怎么敢这么大胆买卖?万一英军战败,他不是要大大地损失了吗?

注重信息,研究信息,是犹太人取得成功的手段之一,他们总是凭借最新的消息,快速出击,在别人还在懵懵懂懂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大赚特赚了,等别人清醒的时候,他们已经收场;轮到别人进来的时候,就只好替犹太人打扫战场了。

金融,顾名思义,就是把暂时不用的金钱在你、我、他之间流动融通,使死钱变为活钱,创造价值。对于一个社会区域来说,由于资金拥有者的交易需求、投机需求不同,在同一时间里,必然有人闲置资金,有人使用资金。闲置者过一阵以后又要使用,使用者过一阵以后又会暂时转入闲置。这就给融通资金提供了可能。

资金不足这是我国许多企业面临的普遍难题。资金的匮乏,也正是大量资金投入后,又没有及时产出的结果。而犹太商人的资金则没有这种沉淀现象,它们像青蛙一样,一会儿这只跳,一会儿那只跳。青蛙们跳与歇之间的时间差是自发调节的。同样,资金的闲置和利用的时间差亦是如此。

擅长于冒险的犹太商人,无孔不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生意机会,而他们捕捉商机、抢占市场的速度也确实令人称奇,往往是头一天打听到某个商机,第二天就能拿出订单,“抢”字点明了犹太商人做生意的一大风格。

三、有重视教育的传统

犹太人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更是一个喜欢质疑的民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在人均拥有图书馆、出版社和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还有另一个数据,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以色列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为世界第一。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文盲率最低的民族。犹太人是这样规定的:5岁的时候学习《圣经》;10岁的时候学习《密西拿》;15岁的时候学习《塔木德》。这些经典里面充满了犹太人的智慧。犹太人之所以能够发财是和他们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密不可分的。

犹太人几乎百分之百都受过教育,他们是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以色列每万人中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80人,高于大多数欧洲国家。人口中平均拥有的教授和医生人数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因为国内聚集着大批的专家、学者,以至于许多人只好到国外去工作。正是由于有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以色列经济的发展才有了最坚实的基础。

犹太人相信,只有重视知识,才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这已经是一个规律:如果想拥有财富,就必须先拥有知识。

犹太人有“杂学博士”之称,你和他在谈判的时候,他讲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精彩,左右逢源,似乎世界上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我的一个朋友在与犹太商人谈判之后对我说:“那个犹太人太厉害了,那天我们谈判了两个多小时,一直是他在不停地说。他给我的印象好极了,他穿着很整洁,讲话极有道理,条理极为清晰,态度又极为谦和,他的谈话让我那样神往,我简直不想说任何话,而只是愿意听他来讲。老实说,我不是在和他谈判而是他在给我上课。”

在这样博学的对手面前,还有谁不发怵呢?

如果有幸成为犹太商人的朋友,交往得越多,佩服就会越多。因为学识渊博,他们谈政治、论经济、说军事、讲历史,还滔滔不绝地聊体育、娱乐、军事、时事,真是天文地理,无不涉猎,似乎天下没有他们不通晓的道理。尤其是吃饭的时候,他们的话语更是滔滔不绝,让你大开眼界。

与犹太商人交往中,你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并不像我们中国的个体户或者农民企业家。中国的商人身份非常明显,走在大街上,他们的身份写在脸上。有些发了财的,满脸红晕、体态微胖、头抬得高高的,一副小人得志的感觉。而犹太商人看起来更像学者,他们学识渊博,风度儒雅,身上普遍透着一股书卷气。犹太民族的学习传统和钻研习惯,主要是因为他们数千年没有家园,四处漂泊的特殊经历,犹太人对学习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要比一般民族充分得多。他们早就将知识上升到“资本”、“资产”的高度,他们将之比作“抢不掉而又可以随身带走的资产”。认识到知识的价值,犹太人对知识表现出无比得敬重。

犹太商人有一个信条:宁可变卖所有的东西,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为了得到学者的女儿,就是丧失所有的一切也无所谓。对学者的敬重其实就是对知识的敬重。对犹太人来说,他们有钱了,更看重知识。这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现在我们更看重什么?变态地对金钱的迷信,变态地对权力的迷信。所以,我们学习犹太人的商人智慧,不是仅仅学习他们的商业技巧,这只是表皮,恐怕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文化精神。

犹太人从小就把学习知识,钻研学问当作毕生的义务。久而久之,这便成了民族的习惯、民族的传统。分析众多犹太商人的成功之路,发现他们大多是先通过钻研成为某一行当的行家里手后才发家的。

与犹太商人打交道你会发现,犹太商人的知识面很广,眼界很开阔,像一个犹太钻石商人,很可能就连“太平洋底部有哪些特殊鱼类”这样的生僻问题都能弄得一清二楚。作为拥有几千年辉煌的商业智慧和丰富的商业实践的民族,纯商业上的知识就更不用说了。犹太商人追求学识渊博,他们当中精通两门以上外语的不在少数,他们视外语为世界商人的通行证。

学识渊博不仅提高了犹太商人的判断力,还提升了他们的修养和风度,从而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客户的信赖。同样进行投机、冒险、垄断、创新,犹太商人的成功率较高,最根本的原因也就在此。今天美国的教育高度发达,但是最注重学习的,把学校办得最好的还是犹太人。犹太人的文化传统之深厚,由此可见一斑。

犹太人总用一种很挑剔的眼光看问题,他们怀疑一切,质疑一切。《圣经》上记载了一个犹太历史上的故事。这是诺亚的第十代孙亚伯拉罕对上帝进行过的一次怀疑。

上帝曾经怀疑有两个地区的人民违反他的谕旨,便准备毁灭这两个地区的人,作为对他们的惩罚。

亚伯拉罕听到这个消息,开始怀疑这位万能而神圣的上帝,于是便自告奋勇代表人民和上帝谈判。

他质问上帝说:“如果城里有50名正直之人,难道也得跟随恶人一起遭受毁灭吗?”上帝没有回答,亚伯拉罕进一步问:“难道上帝不愿看在正直之人的分上宽恕其他人吗?”

上帝理屈了,只好说:“如果该城有50名正直的人,那么就看在他们的分上饶恕这个地区的人吧。”

亚伯拉罕更怀疑了,难道要有50个人才可以原谅该城的人吗,于是他接着问:“如果仅仅缺少5个人便凑足50人,是不是还得毁灭这个城镇呢?”

上帝又作出让步,他应允如果有45个正直的人,也就饶恕这个城镇。

亚伯拉罕更加怀疑这位仁慈宽容的上帝了,于是他步步紧逼,说:“如果有40名正直的人呢?”

上帝终于被他问得十分理亏,最后他答应:“如果有10位正直的人,就不毁灭这个城镇。”

当一个犹太人的小孩上学的时候,他就被鼓励提问。放学回家之后,他的妈妈就会问他:“沙龙,你今天在学校里向老师提问题了吗?提的什么问题?”孩子说:“我问老师,为什么鱼是用嘴巴呼吸不是用鼻子呼吸,它的鼻子在哪里?我过马路的时候为什么红灯总是亮的,为什么玛利老师今天穿了一件咖啡色的裤子?”开始的时候,他们的问题让人觉得幼稚可笑,但是时间一长,他们的问题就已经很难让人回答了,甚至一些专业的教授也无法回答了。

犹太人就是这样喜欢提问,因为在他们看来,思考是求得智慧的开始。不会思考的人,也不会学习。思考让人明白为什么要去做一件事情,做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处,他们所探求的是一件事情根本的原因,而不是那些浮在表面的东西。你如果抓住了这些最为根本的东西,就如同抓住了深水中的鱼;而如果抓住表面的东西,你抓住的不过是鱼吐出的水泡。

对于中国人来说,由于轻信和盲从,习惯于崇拜权威,皇帝说了算,当官的说了算,家长说了算。相信他们的意见总是对的。这样,要有所成就也就很困难。

犹太人不是这样,他们怀疑一切东西,即使那些看起来十分神圣的东西,他们也绝不会不问是非就去相信他们,他们不相信任何貌似强大的东西,不会被他们吓倒。在他们的眼里,任何偶像和崇拜都是错误的,那些偶像不过是一些吓唬人的东西,是不为他们所看重的。他们看中的是他们自己脑子里想的东西、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而不让那些奇怪的东西影响自己的判断。

所以犹太人并不喜欢、也不愿意把他们的领袖视为偶像,连犹太人最伟大的领导者摩西也不例外。摩西带领犹太人逃离了埃及,摆脱了埃及的残酷统治,是犹太人历史上一位伟大的领导者。在犹太人心中,摩西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却不把他视为偶像,他也绝对不是权威。他们不要偶像去安排自己的命运,他们崇尚的是一种独立的思考判断。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也是一个犹太人。他说:“因为我拥有犹太人的两个天性——怀疑和思考,所以我发现自己没有受到偏见的影响,而其他的人在运用他们的智力的时候却受到了限制。作为一个犹太人,我随时都准备反对和拒绝附和‘大多数的人’的意见。”

犹太民族是“读书的民族”,这个民族对书的崇拜,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已经不是一般的求知好学可以概括的,他们已经达到了宗教一般的狂热和崇拜。对于他们来说,书就是他们一切智慧的根源,也是一切财富的来源。

在传统的犹太家庭里有一个世代相传的规定:书橱只可放在床头,不可放在床尾。这样的规定就是告诫自己,书是神圣的,不能对书本有所不敬。在犹太人的聚居区,常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在旅途中,发现了故乡人未曾见过的书,他一定会买下这本书,带回去与故乡的人分享。外来的书籍和知识是别人智慧的结晶,应该拿来学习和利用。

犹太人就是这样的民族,他们认为尊重知识,追求真理,是每个人一生的需要。知识是最伟大的,在它的面前,世俗的一切统治者都要让位。这个观念在犹太人的国家——以色列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以色列建国之后,著名的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由于他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得到世界和以色列政府的爱戴。以色列人民向他发出了邀请,请求他到以色列国家任职。但是他们的好意被已经决心献身科学的爱因斯坦谢绝了,爱因斯坦谢绝了自己民族的人们赋予他的这个世俗的荣耀。

有一次,一艘大船出海航行,船上的乘客中除了一位老人外,全是大亨。

大亨们闲来无聊,就互相炫耀自己的财富。正在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时,老人插话了:“我觉得还是我最富有,只是我现在的财富无法拿给你们看。”

中途,海盗袭击了这艘船,大亨们的金银财宝全被抢劫一空。等海盗们离去后,这艘船好不容易抵达了一个港口,但已没有资金继续航行了。

这位老人因其渊博的学识,很快受到当地居民的尊重,并被聘为学校的教师。

后来,这位老人偶然遇到曾经同船旅行的大亨。这时,他们已身无分文,只好再一次白手起家。

大亨们深有体会地说:“只有知识才是夺不走的财富啊!”

正因为犹太人是如此重视教育,因此大多数犹太人都得到了良好的教育。美国的犹太人中有84%的人念过4年高中,有32%的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犹太人平均接受过14年的学校教育,而非犹太的白人平均只受过11.5年教育。对于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来说,教育都是通向成功的途径。在今天的社会中,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之间更是存在着直接关联。据统计,一个高中毕业生一生大约要比一个初中毕业生多挣10万美元。一个大学毕业生要比一个高中毕业生多赚25万美元。一位分析家这样说道:“犹太人家庭是学问受到高度评价的地方,在这方面,非犹太人的家庭则相形见绌。就是这个因素构成了其他一切差异的基础。”

早在11世纪时,犹太民族就几乎消灭了文盲,人人都能阅读识字。而在当时欧洲的基督教徒中,绝大多数人却是文盲。尽管犹太人的学习只局限于狭窄的宗教内容,但是当历史进入近现代以后,犹太民族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崇尚知识的巨大优势立刻体现了出来,他们迅速地适应和接受了现代世俗教育,在文化科学领域里迅速地走到了别人的前头。因此,在近现代,犹太民族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出现了一大批的科学家、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

犹太人聚集的国家以色列更能说明这个问题,以色列经济繁荣最重要的一个秘密就是拥有大量高质量的人才。崇尚知识,重视教育,是犹太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以色列历届政府都对教育保持着高投入,多年来一直不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这一比例高于许多发达国家。

有个西班牙商人,他对犹太商人的经商原则很欣赏并且尽力地学习,于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他的女式手提包的生意十分红火,在服饰品贸易的经营中也站稳了脚跟。但是看到了犹太人经营钻石更为赚钱,于是他也想去经营钻石。他看到身边不少西班牙人经营的钻石生意很不景气,为了避免遭受同样的命运,他就找到世界著名的钻石大王玛索巴士向他提出这些疑问,毫无疑问,这位钻石大王是位博学的犹太商人。

这位钻石大王听完他的来意,冷不丁地问了他一句:“你知道澳大利亚海域有什么热带鱼吗?”

西班牙人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这个钻石大王问这个干吗?这个和钻石生意有关吗?

看到西班牙人哑口无言的样子,这位钻石大王语重心长地说:“钻石生意是需要丰富的知识才可以做的,你对这颗钻石的来源、历史、种类和品质都不知道,就不知道它的价值。要积累这些判断钻石价值的基本经验和知识就要不断地学习,至少需要20年,所有相关的知识你都要了解才可以真正培养出市场的眼光。”西班牙人听了不禁为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太少而羞愧不已。他早就知道犹太人是继承了几千年祖先留传给他们的经验,加上最新的知识才拥有了这样丰富的学识,他们之所以赢得顾客的尊敬和信任,没有一二十年的学识和良好信誉根本是不可能的。他自知没有这么浩瀚广博的知识,便知难而退地退出了这个行业。

最重要的是,学识广博的人就可以放眼世界,他们站在经营大师们的肩膀上俯瞰脚下的财富,知识丰富的人就是把自己放在了世界巨富们那里学习他们最为精髓的赚钱秘诀。而学识浅薄的人无论是自己的见识还是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将可能低于学识渊博的人,他们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很难长久地站稳脚跟。

正因为拥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他们才具有高智商的头脑。从而才在生意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在犹太人眼里,知识和金钱是成正比的;只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能赚钱的根本保证,也是商人的基本素质。

四、追求冒险和暴利

犹太人发明了80/20法则。犹太商人不相信薄利多销的神话,他们更相信厚利快钱。

犹太商人多从事厚利行当,如珠宝、钻石、时装和资本运作等。

世界钻石行业从开采到加工到销售,几乎都掌握在犹太商人手里;在美国,女装一度95%皆为犹太人生产。可以说,至今最主要的几项奢侈品几乎都为犹太商人垄断。犹太商人的目标顾客主要是富人和女人,富人引领消费潮流,因此犹太商人生意的成功常出乎预想。犹太商人也赚餐饮之类的快钱,但非其主流。

商人谁不追求厚利?然而像奢侈品这样的厚利生意并非一般人做得了,它对经营者的素质有相当高的要求。所以与其说犹太商人行当选得好,不如说其自我修炼得好。这里,我们也不否认经历的原因,浪迹天涯的高生活成本和动荡风险只有厚利能支持,只有快钱靠得住。

他们更相信经营的智慧。犹太人发明了80/20法则。80/20法则又称洛仑兹曲线,这个法则说80%的财富被仅仅20%的人口占有,而其余80%的人只占剩下的20%的财富。如果有人问他们何以生财有道,他们会漫不经心地说一句:“钱本来就在有钱人手里。”你或许很不满意这个好像不是答案的答案,但是请你千万别误会,犹太人是告诉你一个真理:钱在有钱人手里。所以,我们要赚那些有钱人的钱,这样就可以快赚钱、赚大钱了。这是犹太商人智慧的经商哲学,而这一哲学却源自于他们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这便是80/20法则。

就在80/20法则经过犹太人千百次运用、几乎百发百中以后,世界上具有聪明头脑的少数商人也开始感觉到这个法则的魔力。一个日本的犹太商人就是受这种魔力吸引,把它运用到他的钻石生意上,结果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是一个名为洛兹的经营钻石生意的犹太人的故事。钻石是一种高级奢侈品,它主要是高收入阶层的专用消费品,一般收入的人是购买不起的。而从一般国家统计数字来看,拥有巨大财富,居于高收入阶层的人数比一般人数要少得多。因此,人们都存在这么一个观念:消费者少,利润肯定不高。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居于高收入阶层的少数人却持有多数的金钱。换句话说,一般大众和高收入人数比例为80/20。但他们拥有的财富比例却要倒过来,是20/80。犹太人告诉我们赚“80”的钱,绝不吃亏。

洛兹这个犹太商人就看中了这一点,他把钻石生意的眼光投向占人口比例“20%”的有钱人身上,一举取得巨额利润。这个犹太商人洛兹来到东京的某百货公司,要求借该公司的一席之地推销他的钻石,但是该公司根本不理他那套:“这简直是乱来,现在正值年末,即使是财主,他们也不会来的,我们不冒这种不必要的风险。”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

但洛兹并不气馁,坚持以80/20这条法则来说服百货公司,最后取得该公司的一个郊区分店。分店远离闹市,顾客很少,生意条件不利,但犹太商人对此并不是过分忧虑。钻石毕竟是高级的奢侈品,是少数有钱人的消费品,生意的着眼点首先得抓住财主,不能让他们漏网,以赚取占钱“80%”的人的钱。当时百货公司曾满不在意地说:“钻石生意一天最多能卖2000万日元,就算不错了。”犹太商人立即反驳:“不,我可以卖到2亿元给你们看。”这在日本商人看来,无疑是狂人的说法了。但犹太商人胸有成竹地说出这句话来,无疑是源于80/20法则的信心。

80/20法则的魔力很快就显示出来了。首先,在地点不好的分店,取得了一天6000万日元的好利润,大大突破一般人认为的500万的效益估量。当时正值年关贱价大拍卖,吸引了大量顾客,犹太商人就利用这个机会,和纽约的珠宝店联系,运来各式大小钻石,几乎都抢购一空。

接着,犹太商人又在东京郊区及四周,分别设点推销钻石,生意极佳。任何商店都没有低于每天6000万日元。相反百货公司由于开始没有抓住占钱“80%”的有钱人的机会,当全国各地销路大开时,才低头提供摊位,结果效益反而不如其他本来相对萧条的商店。

这样到了第二年春天,犹太钻石商的每天销售额突破了3亿日元,就连四周地区的买卖,也超过了2亿日元,犹太商人实现了曾许下的狂言。

钻石生意成功了,奥秘在哪里?就在于80/20法则,百货公司却对此有过怀疑,他们认为钻石商品就好比美国卡迪拉克牌或林肯牌豪华小轿车,国人能够购买的很少,因此销路一定不好。而犹太商人却不这么想,他把钻石看成稍微高级的国产小轿车,是有钱的或稍微有钱的人都买得起的奢侈品,这一部分人虽占全国人口的少数,却占有全国金钱的多数,赚这部分人的钱,效益必定很高。

这正是犹太人80/20经商法则的最好运用。这或许也解释了犹太人坚决反对“薄利多销”的原因,尽管买的人相对较少,但他们出得起高价,单位商品的价差就高,这样比“薄利多销”更赚钱!“人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强迫自己,却不能强迫别人,人们要求别人做事时,必须像女人一样的温柔。”

漂泊不居的生活迫使犹太人不断冒险。久而久之,冒险便成了犹太人的习惯。20世纪60年代末,年近花甲早已功成名就的哈默到利比亚把赌注押在两块油井租地上,巨资投入后仍滴油未见。他的计划被董事会中的多数人称为“哈默的蠢事”。顶着巨大的压力,哈默坚持把险冒到了底。后来终于出现了喜剧的结果。洛克菲勒购买利马油田的风险则更大,因为该油田中的油含硫量很高,炼制的技术问题当时尚没解决。但他以自己的雄心和气魄,终获巨大成功。

犹太民族特有的冒险精神令犹太商人在产品上、在经营手段上、在许许多多方面上打破常规,引领变革,如壳牌创始人塞缪尔首次建油轮批卖石油,罗森沃德第一个奉行最高商业信誉“不满意可以退货”等等。

精明的犹太商人非常重视信息的重要性。尼桑·罗斯查尔德有个人的情报网,他的情报网比当时英国政府的还要厉害得多。当然他比英国政府更早地了解到了滑铁卢战役的战况,这让尼桑在交易所内大发横财。

犹太巨商大多是白手起家,职业之初一般多从事最底层的工作。他们的一大共性是都能将平凡的工作干得出色。石油大亨洛克菲勒16岁开始为一个小商人做会计助理,因工作有条不紊、精细认真深受老板赏识。

哈同在上海的沙逊洋行当门卫,表现突出一年后升任地产科领班;钻石大王彼德森16岁到一家珠宝店当学徒,敲敲打打一丝不苟,仅5个月手艺就得到师傅的认可。股票超人约瑟夫·贺希哈从14岁到17岁,伏案画股票行情图一画即3年。《塔木德》上告诫:“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反观某些人,不屑于做细事只想做大事,结果不仅缺乏根基,而且信心屡屡受挫。

五、讲求人脉精于公关

犹太人与中国人一样,相信和气生财的法则。

中国人相信生气生财是受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的影响,而犹太人则与自己的经历相关。在讲求人脉上,犹太商人与中国商人是一致的。犹太商人长期流离失所的状况,普遍形成了一种谦和的耐性。犹太商人就善于利用自己的这一耐性,在经商的一切活动中充分发挥“和气”的作用。这种和气的仪表,在人际交往中确有黏合剂的作用,它很容易把对方吸引住。在商务活动中,实践证明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乔恩·弥赛被誉为最伟大的犹太推销员,他在15年中卖出13001辆汽车,并创下一年卖出1425辆(平均每天4辆)的记录,这个成绩被收入《吉尼斯世界大全》。那么你想知道他推销的秘密吗?

曾经有一次,一位中年妇女走进乔恩·弥赛的展销室,说她想在这儿看着车打发一会时间。闲谈中,她告诉乔恩·弥赛她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就像她表姐开的那辆,但对面福特车行的推销员让她过一小时后再去,所以她就先来这儿看看。她还说这是她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今天是我55岁生日。”

“生日快乐!夫人。”乔恩·弥赛一边说,一边请她进来随便看看,接着出去交代了一下,然后回来对她说:“夫人,您喜欢白色车,既然您现在有时间,我给您介绍一下我们的双门式轿车——也是白色的。”

他们正谈着,女秘书走了进来,递给乔恩·弥赛一打玫瑰花。乔恩·弥赛把花送给那位妇女:“祝您生日快乐,尊敬的夫人。”

显然她很受感动,眼眶都湿了。“已经很久没有人给我送礼物了。”她说,“刚才那位福特推销员一定是看我开了部旧车,以为我买不起新车,我刚要看车他却说要去收一笔款,于是我就上这儿来等他。其实我只是想要一辆白色车而已,只不过表姐的车是福特,所以我也想买福特。现在想想,不买福特也可以。”

最后她在乔恩·弥赛这儿买走了一辆雪佛莱,并写了一张全额支票。

其实从头到尾乔恩·弥赛的言语中都没有劝她放弃福特而买雪佛莱的词句。只是因为她在这里感到受了重视,于是放弃了原来的打算,转而选择了乔恩·弥赛的产品。真诚是推销员的第一步,真诚而不贪婪,是推销员的第一准则。记住,当你给予人好处的时候,影响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你的钱包自然会渐渐鼓起来。

犹太商人之间的合作,早已有了传统,因为有共同的文化基础,这种合作也较易进行。但是,犹太商人的合作范围远不止于此,只要合作能带来高于不合作所带来的利益,他们即愿与任何民族的商人合作,甚至曾经咬牙切齿的敌人,看在利益的分上他们也愿望坐下来谈合作。比如洛克菲勒的合作伙伴,多曾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在合作与垄断上犹太商人表现突出,除了在这方面意识强烈之外,手法也堪一提,他们以己度人,极善用利益说动对方。

世界船王洛维格起家时只有一艘仅仅能航行的老油轮,他将其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实力雄厚的石油公司,然后以这层关系成功说服银行贷款给他购得新油轮。照此如法炮制,他很快有了自己的颇具规模的航运公司。洛维格之所以能取得银行的信任是他借了实力强大的石油公司之力。

正因为犹太商人相信人脉,所以他们透悟人性,精于公关。迈耶·罗斯查尔德25岁就成了“宫廷御用商人”,在上海做生意的哈同竟与紫禁城中的清王室攀上了亲戚,哈默在利比亚投标书的正文中居然写道:“……在国王和王后的诞生地库夫拉附近的沙漠中找水源……”并且,他的投标书用代表利比亚国旗颜色的红、绿、蓝三缎带扎束。结果,竟在强手如林的竞标中独得两块油井租地。犹太商人在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不仅是一般的公关高手,更重要的他们是政治公关的高手。犹太商人知道,商人与官府的结盟是可以带来利益最大化的公关行为。在把上帝都作为自己经营伙伴的犹太人眼里,王侯将相也有一般人的基本需求,也是讲究利益的,内心也一样有被人注目,受人重视,被人容纳的普通人的愿望,自然,也是可以作为公关对象的。

犹太商人,是世界商人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犹太商人在世界各国商人中最富于社会意识、协同精神,最善于以经济手段驾驭政治权力!一个长期没有国家、没有政府的族群,散居各国,历尽劫难,却素以“有钱”而闻名,成为当今世界上极少几支最重要的经济力量之一,这足以证明犹太商人的智慧、力量和成功!

哈默的一系列事业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胆识和魄力,他不愧为一个犹太大冒险家。

1921年的苏联,刚经历了内战和灾荒,急需救援物质,特别是粮食。哈默本来可以拿着听诊器,坐在清洁的医院里,不愁吃穿地安稳地度过一生。

但他厌恶这种生活,在他眼里,似乎那些未被人们认识的地方,才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去大干一番事业的战场。他做出了一般人认为是发疯的抉择,踏上了被西方描绘成地狱似的可怕的苏联。当时,苏联被内战、外国军事干涉和封锁弄得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霍乱、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和饥荒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重大的决策——实行新经济政策,鼓励吸引外资重建苏联经济。但很多西方人对苏联充满偏见和仇恨,把苏维埃政权看做是可怕的怪物。到苏联经商,投资办企业,被称做是“到月球去探险”。

哈默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值得去冒险。于是哈默在饱尝大西洋中航行晕船之苦和英国秘密警察纠缠的烦恼之后,终于乘火车进入苏联。沿途景象惨不忍睹: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城市和乡村到处有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肉的飞禽在人的头顶上盘旋。哈默痛苦地闭上眼睛,但商人精明的头脑告诉他:被灾荒困扰着的苏联目前最急需的是粮食。他又想到这时的美国粮食大丰收,价格早已惨跌到每蒲式耳一美元。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到市场出售。而苏联这里有的是美国需要的、可以交换粮食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如果让双方能够交换,岂不两全其美?从一次苏维埃紧急会议上哈默获悉前苏联需要大约100万蒲式耳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度过灾荒。机不可失,哈默立刻向苏联官员建议,从美国运来粮食换取苏联的货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初战告捷。

哈默是第一个在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犹太商人。列宁给了他很大的特权,让他成为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商,哈默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等三十几家公司在苏联的总代表。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收益也越来越多。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惊人。

第一次冒险使哈默尝到了巨大的甜头。于是,“只要值得,不惜血本也要冒险”,成了哈默做生意的最大特色。

犹太商人笃信一个信条:犹太人生活在哪里,就应该在哪里生根。他们不但诚信经商,更与非犹太人和谐相处,甚至用自己的财富和实业去帮助和庇护犹太同胞或非犹太人。他们相信,只有以诚相待,取信于人,犹太人才会拥有朋友,而不是到处树敌;而唯其如此,犹太民族的复兴才会真正成功。

法国银行大王、犹太人莱菲斯特年轻时有段时期因找不到工作赋闲在家。有一天,他鼓起勇气到一家大银行找董事长求职,可是一见面便被董事长拒绝了。

他的这种经历已经是第10次了。莱菲斯特沮丧地走出银行,不小心被地上的一枚图钉扎伤了脚。“谁都跟我作对!”他愤愤地说道。转而他又想,不能再叫它们扎伤别人了,就随手把散落在地上的图钉都捡了起来。

谁想,第二天他竟收到了那家银行的录取通知。原来,在他捡图钉的时候,被银行董事长看到了。董事长认为他是个谨慎细致又能为他人着想的人,于是就改变主意录用了他。

莱菲斯特从这家银行起步,后来成了法国银行大王。

莱菲期斯特的机遇表面只是因他捡起了几枚图钉,但实际上是他可贵的品格给了他成功的可能,所以培养良好的品格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洛克菲勒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犹太商人之一,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他有一句名言:坚强有力的伙伴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不论哪种行业,你的伙伴可以把事业推向更高峰,也可能导致集团的分裂。因此,他非常重视自己的同伴关系。

六、诚信与契约精神

犹太商人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从罗斯查尔德到索罗斯,从洛克菲勒到彼德森,众多犹太商业巨子的功名事业令世人翘首瞩目。为什么耀目全球的光环总是频频落到这个人口仅占世界四百分之一左右,并且曾经一度漂泊流浪,无寸土可居的小民族的身上呢?

犹太商人恪守契约律法,他们极少毁约,他们对法律的遵守和合同的执行,为世人所称道。一些中国商人走到哪里都喜欢都偷税漏税,而犹太商人从来不偷税漏税。

有一次,洛克菲勒想铺一条与竞争对手平行的油管,但对手已让地方议会通过一个“除了已经铺好的油管外,不许其他油管路经该地”的议案。他苦思一计,一夜之间铺管完毕。次日,面对地方当局及媒体记者,他说:“希望大家到现场参观一下,以判定美孚石油公司的油管是否已经铺好。”结果令自知议案不严密的当局哑口无言。

马克思曾说过,“犹太人的狡猾手法,就是狡猾地规避这些法律”。

纵横五大洲,经商数千年,绝少有犹太商人坑蒙拐骗的事例,他们一般不经营假冒伪劣产品,不做短斤少两的事,他们以诚信经商立世。

犹太商人的诚信来自于其宗教文化。《塔木德》中有许多关于贸易活动中诚信原则的规定。如果不守诚信,犹太共同体必定早已消失。

当然,犹太文化中的诚信与我们中国文化中的诚信有相当大的区别,比如对投机钻营,他们并不以为欺。根本上讲,犹太商人所推崇的“诚”是一个实用的“诚”。

有三个人因故要在监狱服刑三年,监狱长答应他们每人可以提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就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他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狱中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的是一部可以与外界随时沟通的电话。

三年很快就过去了。

美国人率先从监狱里冲出来,嘴里鼻孔里都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记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宝宝。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地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300%,现在我已经是10亿身价了。为了表示感谢,我向我的监友每个人送一辆劳斯莱斯!”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犹太民族无疑是一个优秀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尽管只有1400多万人口,却诞生了一大批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名人。“犹太商人是商人中的智者,更是商人中的‘魔鬼’,他们能从零开始最终成为亿万级的富翁。”这是西方人评价犹太商人最常用的一句话。

一个贤明的犹太商人,把儿子送到很远的耶路撒冷去学习,当他弥留之际,知道来不及见上儿子一面时,他立了一份遗嘱,上面写清楚,家中所有财产都转让给一个奴隶;不过要是财产中有哪一件是儿子所想要的的话,可以让给儿子。但是只能一件。这位父亲死了以后,奴隶很高兴,连夜赶往耶路撒冷,先到死者的儿子处,向他报丧,并把老人立下的遗嘱拿给儿子看。儿子看了非常惊讶,也非常伤心。

这个儿子抱怨之时,有位智者告诉他,你父亲知道自己死后,儿子又不在,奴隶可能会带着财产逃走,连丧事也不报告他。因此父亲才把全部财产都送给奴隶,这样奴隶就会急着去见儿子,还会把财产保管得好好的。奴隶也是属于主人的财产,你父亲给你留下的财产就是那个奴隶。

年轻人听了智者的话恍然大悟,后来他照着智者的话去做了,并解放了那个奴隶。严肃的遗嘱在形式上得到了履行。

犹太富商地图

目前全世界的1400万犹太人中,大约有200万居住在纽约,占全部人口的1/7。这1/7的人口是犹太商人财富的CBD,这也是当代犹太人财富的集中区。当代引起世界瞩目的犹太商人主要是美国的犹太人。

正因为如此,才有世界的财富在美国人手中,而美国人的财富在犹太人手中的说法。

下面这十个犹太巨富,大致勾勒了犹太商人的财富地图,也算是做一个犹太商人排行榜。

犹太富商排行榜的第一名当属洛克菲勒无疑,他的全名是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他上榜的理由是:他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他锻造了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企业王朝,是控制美国的十大财阀之一,他所建立起来的石油帝国现在仍然是现代工业社会的支柱性产业。他死后,人们这样评价他,“除了我们敬爱的总统,他堪称我国最伟大的公民。是他用财富创造了知识,舍此更无第二人。世界因为有了他而变得更加美好。这位世界首席公民将永垂青史。”1890年,他的个人拥有资产为1.1亿美元,这就是亿万富翁的来历。他的公司屡经改名,最后定名为我们现在还能在汽油桶上经常能够见到的“美孚”大名。到过纽约的人都会发现,在第5大街上,坐落着一栋53层高的摩天大楼,这就是洛克菲勒中心。在大楼前,就是洛克菲勒的肖像。

在我的排行榜中,摩根居于犹太富商排行榜的第二位。在犹太商人所从事的行业中,金融业是他们投资的传统行业,金融的高利润和风险更好体现犹太人擅长投机和不断冒险的特点。在犹太商人所从事的金融业中,又以摩根最为著名。是摩根让华尔街成为金融街和冒险家乐园的代名词,摩根所定的商业规则现在还是华尔街的操作规则。

索罗斯和格林斯潘因为在现代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中的纵横捭阖,理所当然成为犹太富商排行榜的第三名和第四名。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国,并在伦敦经济学院毕业。1956年去美国,在美国通过他建立和管理的国际投资资金积累了大量财产。1979年索罗斯在纽约建立了他的第一个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个东欧基金会,又于1987年建立了苏联索罗斯基金会。凭借市场洞察力和预见力,他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攫取了大量财富,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财能手”。1992年9月15日是索罗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日子。在这一天,他对英镑发难,仅一天时间就赚了9.58亿美元,迫使英国退出了欧洲货币系统。1997年,他又在亚洲金融市场兴风作浪,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

格林斯潘因为久任美联储主席而被世人瞩目。在国际经济界有这样的说法,“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1996年著名的《财富》杂志的封面上用了这样一句话:“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格林斯潘当美联储主席就成”。这可是美国大选前的一个月。或许是深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重大,他在办公桌上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钱从这里滚出来”。

哈默是人们讲述犹太商人中经常提及的一个名字。他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是以与苏联和中国打交道的红色资本家而被世人称道的。因为与苏联的贸易关系,得到了列宁接见。对于哈默,中国人也并不陌生,1979年,他在美国受到******接见,当年首次访华,并与中国进行了多项投资合作,他先后访华10多次。所以人们称他是在“冷战”中淘金的和平使者。

普利策的大名来自于他所设立普利策新闻奖。就像诺贝尔奖与诺贝尔的关系一样。如今普利策奖是国际传媒业者的最高奖赏。普利策于1847年4月10日出生在匈牙利。他的父亲是个从事粮食贸易的犹太商人。1878年时他成为《圣路易斯邮报》的老板,以一个前途辉煌的人物出现在新闻界。下面这段话,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传媒人的信条:

我们的共和国将与媒体共存亡。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的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就能够维护那种公众品德,而缺乏它,人民大众的政府既虚伪又令人嘲笑。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一个像自己一样卑劣的民众。塑造共和国未来的力量掌握在未来的新闻记者手中。

讲到犹太人的经营智慧的时候,尤伯罗斯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尤伯罗斯把犹太人的金钱思维用来举办奥运会,使奥运会由一个赔钱买卖成了赚钱行当。由此,尤伯罗斯成为改变奥运历史的“天才商人”。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使尤伯罗斯一举成名。作为第23届奥运会的组委会主席,他为奥运会的商业运作创造了模式。他通过出售电视转播权、吸引企业赞助等市场手段广开财源,实现了2.25亿美元的赢利,从此改变了举办奥运会赔钱的历史。

犹太富商排行榜上还有一个人是不可或者缺的,那就是带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走出危机的斯隆。斯隆担任通用汽车公司总裁长达23年,在他加入通用的时候,通用汽车正陷入重大危机。正是他大胆创新,让通用度过危机。美国《商业周刊》75周年时,斯隆获选为过去75年来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