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道教文化日益丰富和完善。发展到近代,道教的文化内涵包括了神学、哲学、伦理、丹术、医学、音乐、诗歌、散文、小说、建筑、环保等诸多因素。道教文化深远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的政治、思想、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以至科技等方面,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
在内涵丰富的道教文化中,道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具有深邃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智慧。其“洞天福地”就是生态保护的理想模式。
道教作为一个贵人重生的宗教,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古代修行道教的人为了得道成仙,往往把理想的追求和现实营造合为一体,并在昆仑仙境的直接影响下,开始了洞天福地的建立和营造。
所谓“洞天福地”,一般的理解就是修道者居住的山洞、山地,或一些名胜之地。但从道教的独特视角来看,它是经过选择并营造的天地间最灵秀的地方,其灵秀在于最能体现道意,融自然与人于一体,是沟通天地、仙凡两界的一个别有空间世界,所以成为了修道者最适合的修行、游息之地,历代的仙家真人多得道于此。
出世较早的洞天是昆仑山,随后“五岳”相继崛起,并逐渐形成大小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的人间仙境。对于仙境的环境,道书说:
有长年之光景,日月不夜之山川。宝盖层台,四时明媚。金壶盛不死之酒,琉璃藏延寿之丹,桃树花芳,千年一谢,云英珍结,万载圆成。
道教认为无限美妙的神仙世界,或在天上,或在海中,或在幽远之名山洞府,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洞天福地是道教提出的一个极具思想特色的学说,它的起源与远古时代人们的山居传统有关,同时也与道教的人生追求相联系。
道教对名山大川特别偏爱,除了它的幽静、灵奇和方便采药、行气等原因,更因为这里万物并作,生机盎然,是自然大道的集中体现。道教“三清”中的太清之主道德天尊老子在描述“道”的表象时,就特别好言山水,它们分别象征着大道的虚静、宽容和柔弱、滋养。
儒家创始人孔子也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说法,给自然山水更增添了一层人文意蕴,对后来的道教人生也有影响。
不过,道教在自身信仰追求的主导下,将对山之所乐引向了对自然的回归。因此,山在道教中的地位远较世界上其他宗教更为突出。
道教从产生伊始就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远古的黄帝问道于崆峒山、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开始,千百年来,历代道人隐居深山,潜心修道,先后营造了一个个理想的人间仙境。
道教典籍中所有关于洞天福地的描述,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丛林流水,鸟兽成群,花草飘香,气候宜人,五灾不侵,百病不生。人们生活其中,秩序井然,自由自在,甘食美服,安居乐俗。
晋代陶渊明著名的《桃花源记》就是深受道教黄老之学影响的作品,他描述的内容正是道教所追求的境界。这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境界。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洞天福地就是最早的生态保护,简直就是近乎完美的生态环境,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令人陶醉。
道教的洞天福地是生态自然保护,道教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无一不是植被丰富,林木幽深,物种丰富。这一切都体现了道教爱护自然、崇尚自然和致力于人间仙境建设的可贵精神,体现了道教为人类生态自然环境保护所做的卓越贡献。
正如道教所阐述的五行循环理论,自然万物也和人的肌体一样,需要良性循环。如果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和人一样,难以恢复元气。反思历史悠久的我国本土道教,无疑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仍然是后人获取知识的宝贵资源。
[旁注]
昆仑仙境 昆仑,即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传说中的昆仑,既高且大,为中央之极,也是连接天地的天柱,仙人万一还想上天,这是绝妙的歇脚之处。昆仑又是黄河之源,黄河是母亲河,包括道人士在内的古人出于这种崇拜心理,将昆仑由神山转化为仙山便顺理成章。
五岳 古代道家名山。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泰山和嵩山曾经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五岳景色各有特点,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许多文人作家也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
道法自然 老子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自然。在治理国家时,老子主张用自然法来治理天下。
[阅读链接]
春秋时期的道家创始人老子是道教“三清”之一,通晓政治、历史、礼乐、天文、地理、人伦等。儒家创始人孔子曾经两次拜见老子,向老子请教道和礼。老子在送别孔子时,曾指着河水给孔子讲“上善若水”的道理,孔丘闻言,恍然悟道。孔子回来后告诉他的弟子们说,老子就像一条龙。
老子的“上善若水”,体现了道家的自然观和社会观。后世的道教对老子的思想最为钦服、推崇,认为老子是“古之博大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