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培养的习惯与性格
31879500000021

第21章 养成在朋友面前言行一致的习惯

【习惯剖析】社会存在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秩序,比如“诚信”就是个人立身之本,是国家实现权威治理的基石。失去了诚信,整个社会秩序就会陷入混乱。与朋友交往,信任是前提;如果我们言行不一,就无法获取对方的信任,进而不可能开展深入的交流与沟通。

俄国沙皇统治末期,前苏联共产党成员准备召开一个秘密会议。大家到达约定的地点后,焦急地等待着总书记斯大林的到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通往村外大路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橇根本无法通行;而有冰块浮动的河水也不适宜船只行进。许多人纷纷猜测,斯大林不会来了。

忽然,门外一阵骚乱,原来河里一只小船绕开冰块,正缓慢移动过来,几只狗则在岸上拖着船前进;在船头迎风站立的正是斯大林。进入屋子,大家围住斯大林高兴地说:“你不但是个信守诺言的人,还善于化解难题,我们信任你!”就这样,斯大林以自己言行一致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众人的尊敬与信任,成为革命队伍的领军人物。

遵守诺言、言行一致,自古就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论语·颜渊》记载:“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意思是说,统治者要取得人民的信任,然后才能长治久安。在和朋友发展友谊的过程中,自己只有言行一致,才能发展稳定的亲密关系。

古代西方思想家伊壁鸠鲁也认为,国家起源于自由人们的“共同协定”,诚实地遵守这一协定是人们的义务。朋友关系说到底也是一种“君子协定”,大家相互信任,真诚相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一方违背了诚信的原则,那么彼此的关系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必然发生破裂。

要想发展与他人的友谊,必须养成在朋友面前言行一致的习惯,否则我们作出的任何努力都会化为泡影。

【心得感悟】儒家思想认为,诚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精神契约。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指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也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一条。

现代商业社会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文化,这是实现组织和谐发展、实现成功发展目标的基础。赢得朋友的信赖,进而加深双方的关系,则需要我们做到言行一致。诚信文化可以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产品销量;而言行一致是个人打造个人品牌的名片,有了它我们很容易朋友遍布天下,否则只能成为孤家寡人。

【行动指南】诚信是实现成功人际交往的基础,一个人为人处事必须“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才能朋友遍天下。为此,我们要做到:

1.做一个真诚的人。守信的必要条件是真诚,首先做一个真诚的人,我们才能信守承诺,真正做到“言行一致”。

2.坚持少说空话的原则,不轻许无法兑现的诺言。商鞅变法的时候,深知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所以通过“立木取信”来推动自己的改革。言行一致,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兑现自己的诺言,否则只能失信于人。

3.树立“守信减少成本费用”的意识。与言行一致的人打交道,人们会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大大节约各种成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行动上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