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培养的习惯与性格
31879500000140

第140章 培养替家人着想的性格

【习惯剖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是博大而无私的,父母对孩子的疼爱不仅表现在要把对方抚育成人,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以及相应的生存能力。当然,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职责主要由学校承担。但是,我们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可以看到父母处处为孩子着想的良苦用心。

孟子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仉氏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人,就想方设法加强对他的训练。开始的时候,他们住在离墓地很近的地方,孟子可以学习丧葬方面的东西,但是孟母认为这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他们搬到离杀猪宰羊很近的地方,孟子学到了做买卖和屠宰的知识,但是孟母又认为这不适合孩子居住,又把家搬到学宫旁边。在这里,官员经常进入文庙行礼跪拜,孟子学会了各种礼节。孟母认为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在这里定居下来。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对孩子寄予了深厚的期望,这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孩子要善于理解父母的这种关爱之心,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善于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尝试着理解他们的心情,而不是一味地对抗甚至激化矛盾。多替家人着想,才能融洽和睦的家庭关系,培养关爱他人的好习惯。目前,孩子离家出走、父母离婚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对双方都造成了很大伤害,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的感受行事,善于替家人着想,不自以为是才能获得完美的结果。

【心得感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我国古人对博爱精神的描述。除了爱自己,我们还要爱护家庭成员,并推而广之到天下的每个人。所以,培养替家人着想的性格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基本要求。

【行动指南】1.避免自以为是。替家人着想的反面就是自以为是,在家庭生活中一些人我行我素,根本不顾及家人的感受,这不利于建立和睦美满的家庭关系,所以必须加以改正。

2.“替家人着想”也有限度,并非纵容对方。比如,家长对孩子的小错出于疼爱不及时纠正,就会走进爱的误区,使他们向错误的方向越滑越远,这就是一种溺爱了。

3.关注日常生活细节。替家人着想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要关注室内环境,从而替家人的健康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