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省省会的郑州,商业活动可谓渊远流长,曾几何时,郑州成为商贾云集的全国性商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盛誉。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郑州毫无疑问地变成了商家必争之地。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一座座现代化的大商场在郑州拔地而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悄拉开了帷幕。六大商场角逐郑州,斗智、斗法,展开了激烈的公关大战、价格大战、经贸大战。这场商战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竞争程度之激烈,乃建国以来所罕见。
郑州商战,涌现出一批有胆识、有魄力的企业家,颇受国人瞩目。然而,郑州商战也暴露出来不少问题。有些商家在竞争中,使了一些“不地道”的招数,使得这场商战颇带有一点“原始”的味道。
郑州商战中最具火药味的还是价格大战。为了争夺顾客,各家开始杀价竞争。在竞争最激烈之时,有的商品售价竟低于进货价,真正“吐血”、“挥泪”。“忍痛大出血”的招数使各商场老板常有“惊弓之鸟”的感觉,谁也说不准何时会被降价的“暗箭”所伤。
面对这种现象,商界人士议论纷纷,有人认为:顾客的购买心理无疑是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用降价去迎合消费者,刺激销售额上升,这只能是一种短期竞争行为,暂时是可以形成一种虚假的购买繁荣。从长远看,并无法改变人们固定的购买力,很容易滑入“产值增加,效益滑坡”的窠臼。
而且,在郑州商战中,一些人的竞争手段损害了商业、企业之间的正常关系,使得商家之间因此伤了和气。
郑州商战,既显示了河南人强烈的现代竞争意识、商品意识和广告意识,但同时也暴露了其中一些商家使用某些不正当的手段的不足。前车之鉴,足以引起未来商人决策和决断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