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提升领导能力的266项修炼
31874700000076

第76章 在批评中把握分寸的口才修炼

口才的修炼

苏秦、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抵挡了百万雄兵,诸葛亮舌战群儒实现了孙、刘联盟,可见出色的口才是一个人成功做事的关键。“会说话”绝不是耍耍嘴皮子那么简单,它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

有一年,香港选美进入决赛阶段。决赛主持人为了测试参赛选手杨小姐的谈吐应对技巧,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杨小姐,你听着,假如要你在两个人中选择一个作你的终身伴侣,你会选择谁呢?这两个人,一个是波兰大音乐家肖邦,一个是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

漂亮聪颖的杨小姐不慌不忙,语出惊人:“我要嫁给希特勒!”台下观众顿时骚动起来,主持人追问她为什么选择希特勒。杨小姐微笑着回答:“我希望自己能感化希特勒。如果我嫁给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也肯定不会让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第一个事例中的杨小姐知道,肖邦和希特勒都是历史人物,要她嫁给哪一个都是不可能的,是假设的。所以她可以随意进行选择而不需要兑现。回答嫁给肖邦会落入俗套,回答嫁给希特勒却能使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她对自己的选择做的巧妙解释。

在一些场合,如果问者有意提出一些不便回答的问题,诱使对方作出回答,对此回答方应有所戒备,不能简单地问什么答什么,可以寻找替代的话来回答。

1953年6月,79岁高龄的丘吉尔参加在百慕大举行的英美法三国首脑会议,他为了回避某些问题,就借口自己年事已高,装作没听见,不予回答。而在他感兴趣的问题上,却与美法讨价还价,耳朵一点也不聋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幽默地说:“真没办法,装聋作哑成了这位大演说家的新式武器。”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人故意问梅内德谟,他是否已经停止打他的父亲了?这是一个设有陷阱的提问,不能不加思索地信口开河,必须明辨是非、机智巧答。机智的梅内德谟回答说:“我既没有停止,也从来没有打过。”梅内德谟的回答抓住了问题中含有敌意的关键,否定了问话本身。像这样的问话往往会出现在一些非常正规的公开场合,需要引起答者的注意。

以静制动,并非一味地提倡无所作为,而是说在出击之前,先观察形势,隐藏自己的实力,分析对手,把握时机,当这一切准备工作全都就绪之后,你就可以出其不意,一击成功了。总经理在和他人交往时,有时候并不清楚对方的底细,如果主动出击往往会让对方抓住把柄,所以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很有必要。比如在商业谈判中,自己不发表过多的见解,而是让对方滔滔不绝地说,就很容易掌握对方的意图,甚至是抓住对方的关键信息。

有的人一提辩论、说服、口才,总会伴生出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只有把声音提到80分贝以上,才能产生压倒对方的效果,这其实是费力不讨好的。

昭襄王于是召见范雎,对他说:“早该拜见先生的,只是政务烦心,每天要去请示太后,所以拖到现在。我生性愚钝,请先生不要客气,多加教诲。”

范雎别出心裁的说服方法,确有其妙不可言的独特效力。沉默使昭襄王屏退了众臣,也使昭襄王能怀着一种惊异而又专注的心理来倾听范雎的意见,并加重对他的敬重之意。

这是一种欲擒故纵的口才技巧,目的在于调动对方的胃口,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引人注目。总经理在与客户谈判的时候,或者与下属沟通时,要懂得以沉默的力量来造成一种态势,达到预期目的。

不言而言,以静制动,目的是让对方暴露自己的弱点,或者泄露关键信息,这样我方就能抓住有利时机发动进攻,从而占据有利位置,实现预期目标。而在与下属沟通的过程中,以静制动则是总经理扮演好倾听者角色的最佳策略。

事实上,许多总经理之所以在管理决策上遭遇挫折,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倾听来自下属的中肯意见,所以在最后的决策阶段失去了科学依据。经理人如果不能改变偏听偏信的毛病,不能满足下属表达个人意见的愿望,那么就很难获取客观、准确的信息,进行科学决策。

以静制动的口才技巧,实际上是帮助总经理等待时机的策略。在不明白具体情况的时候,通过以静制动,引导对方吐露各种信息,我们才能明白事理,获取主动权;或者在处于被动局面的时候,能够占据上风,最终达到预期目的。

在总经理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时,难免会碰到某些人心怀恶意的讽刺挖苦和挑衅,如果一味忍让反而会助长对方的气焰,使他们自以为是从而变本加厉。所以必要时候,需要给予反击,但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同样的道理,在商务谈判中,如果对方并无合作的诚意,反而对我方冷嘲热讽,那么总经理就要寻找合适的突破口,加以回敬。在这里,总经理要注意维护组织及个人的尊严,同时又不能气急败坏,而要给对方“不卑不亢”的感觉。

其实,在各种关系中,掌握至刚至柔的技巧都是很重要的,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面对他人的讥讽,总经理出于维护公司和自身的形象,更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保持应有的尊严。

具备出色的口才技巧已经成为总经理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环境里,准确传递信息、说服对方,都需要出色具备出色的口才。

出色口才的实现不是唾手可得的,往往需要当事人具备历练自己的意识,并付出艰苦的努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注意时刻锻炼自己的口才,把握一切可以训练的机会,才更容易获得成功。下面是4种口才技巧运用的方法。

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句的同义或谐音的关系,有意识地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由于双关语含蓄委婉,生动活泼,又幽默诙谐,饶有趣味,能给人以意在言外之感,又使人回味无穷,因而在论辩中经常为人们所使用。

一语双关的口才表达技巧能够在有限的字符中表达多层含义,收到多种效果。比如,在论辩中,当遇到棘手的题不好回答或不能回答时,一语双关往往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2)装糊涂

售票员平静地转过脸去,对票房里别的工作人员说:“这位先生需要咱们帮助回忆,他有些健忘,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售票员又向排队买票的旅客问道:“你们有谁能帮助这位先生回忆一下吗?他已经忘掉了自己是谁了。”这些话引起人们的一阵哄笑。

笑声中,那位绅士羞得脸通红,只得悻悻地回到后面,依次排队。那绅士说话的原意,人们是清楚的,他是在炫耀自己的身份,妄图以此压服售票员,但售票员假装听不懂他的话,而是从他问话的字面上来理解,引出两句使众人发笑、让绅士极为狼狈的话来。

(3)巧用类比

类比法,就是以这现象比那现象,以此道理比彼道理,以已知的比未知的,从而由现象的一致,达到结论的一致。

《战国策》中有一段《庄辛说楚襄王》,也是比较典型的类比法的运用。庄辛曾劝告楚襄王,不要淫逸奢靡,楚襄王不听,结果五个月内就被秦国攻占了大片国土。楚王有所醒悟,派人把庄辛找回来商量对策。庄辛说:“国王您见过蜻蜓吗?六只腿,四只翅膀,高高地飞在天上,飞下来捕食虫子,自以为很安全。可是,它不知小孩子正用粘胶捕捉它。一不留神,蜻蜓就会被小孩捉到而丧命,最后要成为蚂蚁的食物。”

庄辛以蜻蜓作比,说明丧失警惕性是很危险的。接着又举了黄雀、黄鹄的例子,还举了蔡灵侯的例子,都是自顾安逸而不加防患,终遭灾祸的例子楚王听了“颜色变作,身体战栗”。

(4)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就是在论辩中针对对方的无理主张,故意曲解其中一词语的意思,出其不意地驳倒对方。

为什么其他教授的话不起作用,鲁迅一席话就立见功效呢?这和鲁迅发言的开头有关系。鲁迅抓住“有钱”两字做文章,出奇制胜。林文庆讲的“有钱”和鲁迅讲的“有钱”概念是不同的,但鲁迅就是巧妙利用这一不同,给林文庆当头棒喝,打乱他的阵脚,一开口就气势非凡,使对方在心理上先输了几分。鲁迅在这里运用的正是偷换概念法。

在口才运用上,有时候需要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比如在商业谈判中,在法庭辩论会上,学会偷换概念能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帮助自己掌握主动权。总经理懂得利用这一口才技巧,往往可以在办事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

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如果你要劝说别人从他的立场上改变到你的立场上来,却说话不当,就会使别人下不了台而没有面子,甚至有可能使别人恼羞成怒,与你发生争执。因此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既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又不伤害别人是非常重要的。

一位40岁左右的妇女,手里拿着一瓶果酱,满脸怒容地朝服务员小姐走过去,大声说道:“我儿子到你们这买的果酱,怎么分量差这么多?”服务员小姐礼貌地从这位妇女手中接过果酱,看了一会,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微笑着对那位妇女说道:“实在是对不起,不过您儿子的体重可能又长了好多,不信您回去称称他的体重看。”

保护别人面子的口才表达艺术,有两种方法可以借鉴运用。一种方法是假定别人在一开始没有掌握事实的全部时,你可这样说:“当然,我完全能够理解你为什么这样想,因为当时你还不完全知道其中的细节。”如果对方错了,你最好帮他从错误中找借口。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不管是谁,都会这样想的。”或者,“开始,我也是像你这么想。不过后来,我偶然知道了这些资料,因此我的想法才得以改变。”

第二种方法是,你建议以某种方式,让对方的不同意见转移到别人头上。

这位夫人知道售货员为了顾及她的面子故意把错误转嫁给她的丈夫身上,于是笑着骂道:“遭天打的,一定是他搞错了。”并且体面地拿起衣服,离开了商场。

一般来说,除非是已经做出了许诺和决定,而不愿改变自己的立场外,大多数人还是会乐意改变其观点转而同意你的观点的,只要你的劝说有理而且得体。精明的总经理往往知道怎样使门开着,以便对方能从他以前的立场上改变过来而又不失面子。

当不了解别人的意图,不知道别人的习惯,却要与这个人谈一笔很大的生意时,贸然说话,能否成功就看运气了,一旦失败就再难挽回。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总经理只要细心观察,用对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对方,加上适当的赞美鼓励,谈话会变得很融洽,生意成交的几率也会大增。

亚当森希望能争取这笔生意,更希望借此扩大公司的名声,树立公司的形象。他向柯达公司总裁秘书说明自己的意图后,秘书向伊斯曼了通报了,并告诫亚当森:“我知道您急于得到这批订货,但我现在可以告诉您:如果您占用了伊斯曼先生五分钟以上时间,您就完了。他是个大忙人,所以您进去后要迅速地讲,讲完后马上出来。”

“哎呀!您提醒了我差不多忘记了的事情。”伊斯曼总裁高兴地说,“这间办公室是我亲自设计的,当初刚建好的时候,我喜欢极了。但是后来一忙,一连几个星期我都没有机会仔细欣赏一下这个房间。”

亚当森走到墙边,用手指在木板上一敲,说:“我想这是英国橡木,是不是?意大利橡木的质地不是这样的。”“是的。”伊斯曼总裁高兴地说,“那是从英国进口的橡木,是一位专门研究室内细木的朋友专程去英国为我订的货。”

本来秘书警告过亚当森,谈话不要超过五分钟,结果,亚当森与伊斯曼谈了一个多小时。伊斯曼对亚当森说:“上次我在日本买了几件椅子,放在我家的走廊里,但由于日晒,都脱漆了。我昨天到街上买了油漆,打算由我自己把它们重新漆好。您有兴趣看我的油漆表演吗?好,到我家去和我一起吃午饭,再看一下我的手艺。”

午饭以后,伊斯曼动手把椅子一一漆好,并深感自豪。亚当森起身告辞,但他只字未提那笔生意的事。最后,亚当森还是得到了这笔生意,亚当森不仅得到了这批工程的订单,而且和伊斯曼结下了终身的友谊。

先交朋友,后做生意——这就是有助于总经理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诀窍。

当人们面临重大压力时,往往很难开口说实话。特别是当人们面对某个与自己有重大关系的对象时,往往会因为顾忌而难以开口,这就是日常所说的谈话中的避讳问题。所谓避讳,不仅是语言艺术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问题,更是待人处世的态度问题。

其实,不仅老李和阿Q如此,忌讳心理人皆有之。当过长工、后来揭竿而起并终于称王的陈胜,就忌讳别人说他是庄稼汉出身。有几位患难弟兄在陈胜面前不知趣地提起有损陈胜形象的往事,结果招来杀身之祸。

由此可见,说话时懂得避讳,是一门学问。那么,作为总经理又该怎样避讳呢?

(2)婉词相代。有时无法避开交谈对象的忌讳之物,则不妨以婉词相代,尽量不使人过于难堪。

批评不应该永远是暴风骤雨,也应该有和风细雨的时候。有时候,总经理对犯了同一种类型、同样程度错误的员工进行批评,但批评的效果却完全不同,有的人接受了并积极改正,而有的人却仍然我行我素。原因是什么呢?就在于批评尺度太单一。

曹操的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很受曹操的宠爱。因此曹操便想废除长子曹丕的世子地位,而改立曹植为世子。这一天,曹操叫来谋士贾诩,屏退左右,向贾诩说起自己打算废丕立植之意,并问贾诩:“说说你的看法。”

刘表也很喜欢小儿子刘琮,后来便废掉了长子刘琦,让刘琮做了继承人,最后也被曹操灭掉。贾诩特意点出这两个废长立幼而最终又被曹操攻灭的人来,意在表明废长立幼终不可取,非常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劝谏。

曹操听了贾诩的话,当然明白其中的深意,哈哈一笑,从此再也不提改立世子的事了。

批评也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对于批评的感受能力和敏锐程度,是有差别的。因此,批评人时,除了要顾及对方的自尊心,还要对他们的心理和性格进行了解,并考虑对什么样的人来用什么样的批评方式。

而性格软弱的下属则不同,批评得稍微严厉一点,他们就受不了,但他们对于领导者的批评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对于这样的下属,只要采取提醒性的方式,点到为止即可。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吃”。但不管胡萝卜加大棒也好,还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吃也好,其意思是一样的,即对于每个人都有两手。总经理对有错误的员工一方面要批评,另一方面要做好批评后的善后工作,以减少负面效应。

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技巧,幽默能产生一股力量,以对抗周围不如意的境况。幽默能使人放松心情,减低压力。除此之外,凡是具有幽默感的总经理,通常在生活满意度、生产效率、创造力以及工作士气等方面都胜过那些没有幽默感的总经理。

中国近代的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曾经说:“幽默”对一个民族而言,是生活中非常必要的条件。他认为,德国的威廉皇帝就是因为缺乏幽默的能力,才丧失了一个帝国。在公共场所中,威廉二世总是高翘着胡子,好像永远在跟谁生气似的,令人感到可怕。而有些伟大的领袖或者政治家,如富兰克林、林肯、罗斯福、丘吉尔等就非常具有幽默感,并且普遍受人爱戴。

幽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弥补人和人之间的鸿沟。

话未说完,自知失言。另一位余发可数却梳理有序的同学,却泰然自若地笑答:“我的头顶那些朋友劳苦功高,我岂敢怠慢,只能各赐封地,好生相待。”一番自嘲,气氛立即融洽。

用机智和幽默去激起他人的兴致,别人将会对你十分感激。你说一句笑话可以像一缕阳光驱散重重的乌云,一切的怀疑、郁闷、恐惧,都会在一句恰当的笑话中消散无踪。当然,说话幽默还能帮助总经理打破坚冰,化解尴尬局面。

从小的方面说,面对遭遇到的窘境与难堪,总经理要坦然处之,并作出与众不同的阐释,从窘态中逃出,才能求得超然洒脱。从大的方面说,如何利用幽默与机智,来树立领导的形象,维护组织的尊严,对于一个总经理来说,也显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