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智商决定经商
31872900000072

第72章 客户来问货,信息送上门

要善于在顾客身上动脑筋,多琢磨琢磨他们,你会得到好处的。

——高清愿

我国的商人在经营中也善于运用兵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他们在了解市场信息方面常常不亲自出马,而是和伙计们保持密切联系,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以迅速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市场变化。中国著名的老字号“六必居”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喝栏柜酒”的规矩就是这样一种成功的方法。

中国商界有一句俗话:“顾客来问货,行情送上门。”中国历史上有些精明的商家在收集有关上门购物顾客的信息方面甚至达到苦心钻研的地步。

除了“六必居”,北京著名的“内联升”鞋店为鞋设档案,更是用心良苦。

“内联升”是由河北武清人赵廷集资万两白银于清咸丰三年(1835年)在北京东江米巷办起来的。当时的北京,制作朝靴的鞋店很多。赵廷经过反复思考,决定以制皇亲国戚、京宫、外宫的朝靴为主。赵廷为鞋店起名叫“内联升”。“内”指的是“大内”,也就是宫廷;“联升”的谐音是“连升”,即步步高升之意,寓意是穿了该店的朝靴,官阶便会连连高升。“内联升”字号挂起之后,赵廷便在如何让朝靴适应朝事需要上做起了文章。他把朝靴底厚度定为32层,但厚而不重,鞋面用上等黑缎,色泽好,久穿而不起毛。朝中官员穿着它上朝,舒适轻巧,走路无声,风度翩翩,显得稳重干练,所以满朝文武都喜爱“内联升”的朝靴。

赵廷除了在制鞋质量上下工夫外,更是别出心裁,对于来店做靴的官员,“内联升”派专人接待,把做鞋的尺码、样式、面料等一一记下,编汇成册,取名《履中备载》。这样,只要在内联升做过一次鞋的官员,以后再要做朝靴,派人来说一声就可以了,大大方便了顾客。对进京赶考的举子,进店定做鞋子的,赵廷也安排专人把尺码等一一记下,汇入《履中备载》。这样,有考中的举子,当了官要做朝靴,“内联升”便可随时奉上。

《履中备载》还有一妙用,它为小官、外官在官场中的应酬提供了方便,不管是哪位官员想要给上级官员送上一双朝靴,“内联升”都能满足要求。送礼者送上一双“内联升”的朝靴,再说上几句“步步高升”的话,受礼者一定会十分满意的。

著名的晋商也善于精心研究顾客的有关消费信息,尽力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山西商人经营的著名“大盛魁”商号,主要做塞北蒙古人的生意,所以十分注意研究蒙人的生活要求。鉴于蒙古牧民不长于算账,他们就把衣料和绸缎拉成不同尺寸的蒙古袍料,大人有大人的尺寸,小孩有小孩的尺寸,任人选购。蒙医治病用药习惯用包,分七十二味、四十八味、三十六味、二十四味四种。“大盛魁”就将中药按比例分包,药包上用蒙、汉、藏三种文字注明药名和效用。他们甚至每年冬至后用白面和羊肉加工成大量饺子,自然冷冻运往蒙古包销售。茶叶是“大盛魁”经营的大宗商品。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他们先在湖北、湖南等产茶地区就地收购鲜茶,按照华北人喜欢花茶,蒙古和新疆人喜欢砖茶,俄罗斯人和欧洲人喜欢红茶等不同要求,加工成不同种类的茶,分批包装,北运销售。蒙古牧民只要看到“大盛魁”字样的茶,就争相购买。这种精心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尽量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的经营方式,可说是“服务到心”了。

所以,商人永远不要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你的好面子和好生意都是你的顾客给你的,“上帝”永远是他们,而且他们永远是顾客,是购买者,他们上门问货,正把买卖信息送上门来。精明的生意人善于从这里“春江水暖鸭先知”,从而了解行情,赢得市场。

从顾客那里得来的信息之所以重要,理由至少有三:第一,顾客来自四面八方,他们能把各地不同的商情物价带来;第二,顾客是购买者,他们最关心货物的质量和价格,在不同的货物比较中,他们最有发言权;第三,顾客在商品购买和使用中互相反馈商品优劣和贵贱的信息,他们没有什么顾忌,他们道出的商情和质量,真实而准确。

所以,一个聪明的商家,要多向顾客求教、学习,并能从他们的购买行动和反馈信息中,一叶知秋,有所预测和分析,从而争取更多的商业机会。

现代社会里,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而经营实践证明,信息就是金钱。信息抓得越快越准,赚钱的机会就越来越多。谁对得到的信息反应最为敏捷,并迅速采取行动,谁就能成为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