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智商决定经商
31872900000056

第56章 让德才兼备的人脱颖而出

有才有德者重用,无才有德者量才适用,无才无德顺其自然,自食其力,有才无德者坚决不用。

——王永庆

按照传统的用人思维,选人只能从两个甚至几个人中择优而用之,这里不仅存在很艰难的选择,而且选不好还会给商业留下后患:未能荣登大定者,必然会心存悻悻,加之能力很强,轻则远走他方,造成人才流失,重者造成内耗,伤害商业的凝聚力。

马荀原是乔家在包头开办的复盛西商号下属一个小粮店的掌柜,他虽不识字,却善动脑筋,又能吃苦,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小粮店生意十分兴隆。

可是,复盛西商号却经营不善,连续两三个账期都是赔钱,反倒要粮店给复盛西贴补财务窟窿。而复盛西商号的伙友,虽然赔了钱,却待遇好,地位高;粮店伙友虽然赚了钱,待遇、地位都不能与复盛西相比。粮店的伙友难免为此发牢骚。马荀心想长此下去,人心不和,买卖必定垮掉,经过再三考虑,他下决心在回家探亲时向财东乔家反映真实情况和意见。

马荀是山西祁县姜堡人,离财东住地乔家堡仅五六里路程,但他求见东家心切,在探亲回家时径直到乔家堡。时值寒冬腊月,马荀不讲究穿着打扮,身披一件白羊皮袄,又是长途旅行,浑身尘土,到乔家宅院时竟被看门的当作乞丐拦在了门外。马荀急中生智,让门房赶快去禀报老爷,就说有一位马大掌柜从包头回来,有急事要面见东家。门房一听马大掌柜,不敢怠慢,急忙禀报。老财东乔致庸听说有人自称马大掌柜,不由得暗中发笑,因为还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自称是大掌柜,倒看看这位大掌柜是何许人,便传话请进。马荀见到威名赫赫的财东乔致庸也毫不胆怯,把复盛西商号与粮店的经营情况讲得一清二楚,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

乔致庸听马荀讲的有根有据,十分欣赏马荀之才。既是人才,岂有不用之理,又听说马荀千里迢迢从包头回家,却过门而不入,更是增加了对他的钦佩。时正逢腊月底,于是吩咐家人:“备一份厚礼,套上我的轿子,送马掌柜回家探亲。”马荀一听,感恩不尽,知道事情有成,便风风光光坐上财东轿子回家去了。年关,包头复字号掌柜向乔财东汇报经营状况,乔致庸详细询问了复盛西和粮店的情况,知道马荀所言属实,便给包头掌柜作了交待,拨付马荀所在粮店一笔资金作为本钱,独立经营,由马荀全权处理粮店事宜。

过了年,马荀得到准信,心中十分欢喜,决心大干一场,不能辜负乔掌柜的信任,想到这些,他再也无心歇在家中,便提前来到包头主持粮店买卖,马荀成了真正的粮店大掌柜。

他起早贪黑,苦心经营,粮店的生意红红火火,粮店有时需要掌柜签字,可他不识字,便请账房先生替他写好马荀二字,他照猫画虎来写,可字又难免写得缺胳膊少腿,竟把马荀二字写成了马狗,成了伙计们的笑料。他被戏称作“马狗”掌柜。不过这位“马狗”掌柜可真有本领,心算口算又快又准,业务经营得生气勃勃,人又有德性,勤勤恳恳,在他主持粮店业务的数十年中,为乔家赚了大量的银子。而马荀的成功,与乔家善于识人,不拘一格地提携是分不开的。

德才兼备的人有时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作为经营者,要善于发现身边的人才,把真正的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往往能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大的发展。养成多与手下的人沟通的好习惯,也许是个发现人才的好办法。不要总是听身边几个人的,有时不妨关注一下平时被我们忽略的角落,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五德皆备,然后可以为大将”。古为今用,古代军事家的选才观、用人观对我们经商之人不无借鉴作用。“德”是创大业者做人兴事之本。具有“五德”不光是自己的内在修养,而且是良好声誉的最切实的外在体现。具“好德之名”而经商的人,在竞争中总会胜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