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茁壮成长的智慧
31841500000052

第52章 善和恶

正义是美德的最高荣誉。

——西赛罗

有一次,所有的“善”被“恶”从人类中赶了出来,因为“恶”认为它们占多数,所以理应占有世界。“善”只能飘到天上,并且要对虐待“善”的人类作公正的报复。它们对天神说它们不能再和“恶”联合了,因为它们之间像水火一样不能相处,总是互相冲突;又说应该定一条法律,保护它们。天神允许“善”的请求,便发出命令,规定以后“恶”到世上去,要互相结伴,但“善”则一个一个到人间去。因此发生了这种情形:恶的种族日益繁盛,因它们不是单独,而是整队来的;但从天神那里来的“善”就不同了,只是孤零零地,一个个地,给予那些能辨别“善”的面目的人。

这则寓言有慨叹人世间“恶”凌驾于“善”之上,邪恶横行、人情淡薄的意思。实情也是如此,因为人性有自私、贪婪、偏见等等特质,而“恶”就从其中滋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人为了自己,也就容忍“恶”的横行了。因此,相较之下,“善”也就更加的可贵,值得珍惜了。

认清善与恶及其关系,是人生行为选择的前提。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每个人和行为都要对他人以至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就其性质和所造成的后果来说是各不相同的。有些行为能给他人带来安宁、幸福和快乐,或者促进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人们评价这些行为是善的;也有的行为造成他人的痛苦和不幸,或给社会带来了灾难和损失,人们评价这些行为是恶的。所谓善,是指符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所谓恶,是指违背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善与恶,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人的行为或事件进行评价的最一般的概念,是个人与社会之间所发生的复杂的道德关系的反映。

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首先,善与恶是互相对立的。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对于一定的民族、一定的阶级,善与恶各自具有确定的内容,它们有着明确的界限,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二者截然对立,不容混淆,更不容颠倒。在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暴行、蚕食鲸吞、瓜分豆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的血腥屠杀、奸淫掳掠,永远是恶的;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斗争,英勇的抗日战争,永远是善的。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行凶抢劫、贩毒走私、制黄售黄、敲诈勒索、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挥霍浪费人民血汗的行为永远是恶的;而那些救死扶伤、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为社会主义建设开拓进取、辛勤劳动、廉洁奉公、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国内外敌对势力英勇斗争的行为永远是善的。

其次,善与恶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方面,善与恶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互为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包括地位的转化和性质的转化两种情况。当然,这些转化都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抑恶扬善的好习惯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教育孩子知和行统一,多做好事,不做坏事

不能满足于能背诵多少书本上的原理,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学一套,说一套,实际做的又是一套,而要真正做到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社会实践中认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多为人民做好事,像雷锋同志那样,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善恶观,这样的人生也才有意义、有价值。正如董老所赞扬的:“尽做小凡事,皆成巨丽珍”,“螺丝钉不锈,历史色长新。”

在实践“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同时,还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恶事虽小,一件也不能做。

2.教育孩子坚决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杜甫有诗云:“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自斩万竿”。歪风邪气不除,正气就难以伸张,只有除恶,才能扬善,除恶本身就是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