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励志与成长
31829000000012

第12章 对人宽容就是对己宽容

宽容是对别人失误的容忍,对别人伤害的忘却。宽容是一种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

不宽容实际上是一种不明智。那些不宽容者忽略了人类最起码的常识:他人不只是你的地狱,也是你的镜子。

古语有云:“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有容乃大”,在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宽容大度确实是生活当中人际交往不可缺少的品格。

厚以载物,指的是物体的深度,唯其深故能广载多容;宽以待人,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宽厚、窬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人们往往把宽容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能像海一样容纳许多东西——不光有好的,还有不好的。

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首先要有宽以待人的处世习惯。反之,一个总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人,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一个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肯定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西方有句谚语:“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就是说,相容能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会使人与你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成功的阻力。

一个人若能宽以待人,在生活中养成推己及人,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问题的做事习惯,这样的人,肯定是受人尊敬和欢迎的。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亦即此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件事情,你自己不能接受,不愿意做,别人也一定不愿接受、不愿意做。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言行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还可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想自己对某类行为或言论的反应、感觉如何,在此基础上去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如此,便会自觉地宽以待人了。

“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古人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古代,有修养的人,待人很宽厚,而要求自己则十分严格和全面。只有严于律己,才能更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日常生活中,以礼待人,遵守信约,多为他人着想,遇到危险时勇敢无畏,挺身而出,发生摩擦冲突时“礼让三分”,宽容让人。

诚然,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令人讨厌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凡事想开些,宽容大度才是。

不要以为这是陈词滥调。这句话似乎老生常谈、极为平凡。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经过无数人传诵的名言谚语,的确聚集了许多做人的智慧。

有宽容之心者,能够对世事宽容,自然也就能对人宽容。

宽容待人,是成功者的风度,这种风度是装不出来的,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内在的修养,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水到渠成的表露。放开胸襟,做到宽容待人,你才会得到成功之冠上的宝石。

古时候有个宰相,一天,他请来一位理发师给他理发。理发师给他理好发后,就给他修面。才修了一半,理发师忽然停下手中的剃刀,看着宰相的脖子。宰相心中纳闷,就问道:“你不修面,却在看我的脖子,这是为何?”

理发师听了宰相的问话,说:“我听人家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吗?”

宰相听了哈哈大笑,说:“是呀,宰相气量大,对各种小事,都能容忍,从来不计较。否则怎么做宰相呢?”

理发师听了,慌忙跪在地上,口中连连说:“小人该死,小人该死。”

宰相忙问:“什么事?”

理发师说:“小人该死。在为大人修面的时候,小人不小心,将大人左面的眉毛剃掉了,千万请大人恕罪。”

宰相一听,十分气愤。他想,剃去了一道眉毛,如何去见皇上,又如何会客呢?正想发怒,但又一想,自己刚才讲过,宰相的气量最大,对那些小事,从来不计较,现在为了一道眉毛,又怎么能治他的罪呢?想到这里,宰相只好说道:“去拿一支笔来,将剃去的眉毛给我画上。”

理发师就按宰相的吩咐,给宰相画上了一道眉毛。

宰相走了,理发师望着他的背影,喃喃自语:“宰相大人呀,幸亏你肚量大,如果你不原谅我的话,当时我就会用刀割断你的喉咙!与您相比,我真是一个小人啊!”

宰相那一份无奈情形下的勉强容忍,竟然救了自己一命。可见宽容的力量有多大!

宽容对于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一个品德高尚,正直公正,以宽厚之心待人的人,更能得到下属的信任和爱戴,无形之中会形成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一种感染力,一种最可敬的威信。

宽容的人生是智慧的人生。海洋因为它极谦逊地接纳了所有的江河,所以才有了天下最壮观的辽阔与豪迈!成功人士大都懂得宽容之道,即便是与对手争锋之时。他们知道,对敌人宽容,那不是无奈,那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有人批评林肯总统对待政敌的态度:“你为什么试图让他们变成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打击他们,消灭他们才对!”

“我们现在难道不就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们和他们成为朋友之时,政敌也就不存在了!”林肯总统说。

这就是林肯总统消灭政敌的方法,将敌人变成朋友。今天在以他名字命名的纪念馆的墙壁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如果对待自己的对手不是这般宽容,而是仇恨报复,与对手拼个你死我活,其结果只会耗尽双方的力量和心智,两败俱伤。

泰戈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大臣的孩子。大臣年轻时把画家的父亲给活活气死了。

这孩子在画家作品前面流连忘返,选中了其中一幅,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住,声称这幅画不卖。

从此以后,这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父亲出面了,表示愿意付出高价。可是,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他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他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达信仰的唯一方式。可是渐渐地,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的神像日渐相异。

这使他苦恼不已,百思不得其解。然而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么地酷似。

他惊恐地把画像撕碎,高喊着:“我的报复已经回报到我的头上来了!”

仇恨、报复如毒蛇,如双刃剑,它既能伤人,也能伤已。那些狭窄心肠的人,更容易被它们所伤害。

宽容是对别人失误的容忍,对别人伤害的忘却。宽容是一种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

不宽容实际上是一种不明智,一种首先是对自己不宽容的不明智,那些不宽容者忽略了人类最起码的常识:他人不仅是你的地狱,也还是你的镜子。你冲镜子里面的人冷嘲热讽,满脸愤怒,镜子里面的人也会以同样方式回敬你。宽容者得到宽容,不宽容行得到的是仇恨、狭隘与不快。

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在宽容面前,争吵和计较大可不必,即使你拥抱着真理,也不妨多一点宽容。有朝一日,说不定你也会犯不可挽回的错误。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自己。

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我们就会多一些朋友,少一些对手。多个朋友多条路,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轻松空间,多了一些自由选择。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

宽容是力量和自信的标志,是事业的得力助手,更是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良好心态。对人宽容,你将赢得他人,成就美好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