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跟纪晓岚学说话
31821200000079

第79章 说话前先彻底了解对方

在求人办事之前,一般要对对方的情况做客观的了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针对不同的对手,采取不同的会谈技巧。

例如,知识高深的对象,对知识性的东西抱有极大兴趣,不屑听肤浅、通俗的话,应充分显示你的博学多才,多做抽象推理、致力各种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文化低浅的对象,听不懂深的理论,应多举明显的事例。

刚愎自用的对象,不宜循循善诱,而可以用激将法。

爱好夸大的对象,不能用表里如一的话使他接受,不妨用诱兵之计。

脾气急躁的对象,讨厌喋喋不休的长篇说理,用语需简明直接。

性格沉默的对象,要多挑逗他说话,不然你将在云里雾里。

头脑顽固的对象,对他硬攻,容易形成僵局,造成顶牛之势,应看准对方最感兴趣之处,进行转化。

从语言了解对方,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我们可以从言谈的微妙之处观察对方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

性格刚强自信的人,很少使用“那个……”“嗯……”“这个……”之类的口头禅。反之,小心谨慎、神经质的人常用这类词汇。日本一位语言心理学家认为,在谈吐中常说出“果然”的人,自以为是,强调个人主张。经常使用“其实”的人希望别人注意自己,他们任性、倔强、自负。经常使用“最后怎么怎么”一类词汇的人,大多是潜在的欲求未能满足。

通过对方无意中显露出的态度及姿态,了解他的心理和性格,有时能捕捉到比语言表露更真实、更微妙的思想。

例如,对方抱着胳膊,表示在思考问题;抱着头,表明一筹莫展;低头走路、步履沉重,说明他心灰意冷;昂首挺胸,高声交谈,是自信的流露;女性一言不发,揉搓手帕,说明她心中有话,却不知从何说起;真正自信的人,反而会探身谦虚地听取别人讲话;抖动双腿常常是内心不安、苦思对策的举动,若是轻微颤动,就可能是心情郁闷的表现。

当然,对交谈对象的了解,不能停留在静观默察上,还应该主动侦察,采用一定的侦察策略,去激发对方的情绪,才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对方的思想脉络和动态,从而顺其思路进行引导,这样的会谈才易于成功。

在一般情况下,“因人而异”来交谈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性别的差异。对男性,需要采取较强有力的劝说语言;对女性,则可以温和一些。

年龄的差异。对年轻人,应采用煽动的语言;对中年人,应讲明利害,供他们斟酌:对老年人,应以商量的口吻,尽量表示尊重的态度。

地域的差异。对于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劝说方式也应有所差别。比如,对于我国北方人,可采用粗犷的态度;对于南方人,则应细腻一些。

职业的差异。不论遇到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要运用与对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关联较密切的语言与之交谈,对方对你的信任感就会大大增强。

性格的差异。若对方性格豪爽,便可以单刀直入;若对方性格迟缓,则要“慢工出细活”;若对方生性多疑,切忌处处表白,应该不动声色,使其疑惑自消等等。

文化程度的差异。一般来说,对文化程度低的人所采用的方法应简单明了,多使用一些具体的数字和例子;对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则可以采取抽象的说理方法。

兴趣爱好的差异。凡是有兴趣爱好的人,当你谈起有关他的爱好这方面的事情来,对方都会兴致盎然。同时,对你无形中也会产生好感。因此,如果你能从此入手,就会为下一步的游说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