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橙色历史经典
31805200000058

第58章 克里米亚战争

1853年开始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铁甲船和现代的爆炸性的炮弹第一次被使用。它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壕沟战和静止战。电报首次在战争中被使用,火车首次被用来运送补给和增援。

橙色小贴士

日本幕府统治的终结

19世纪初期,英、俄、美等国由于工业的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对海外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于是,他们不断派使节到日本,要求开港通商。当时的德川幕府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对于他们的通商请求都一一拒绝,甚至炮击靠近港口的外国船只。但是,中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中失败的结局,也迫使幕府不得不放宽政策。

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率四艘涂成黑色的军舰闯入东京湾,威逼幕府接受美国总统要求日本打开国门的亲笔信。1854年2月,培理再次率七艘军舰到达日本,并与日本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

1856年8月,美国总领事哈里斯到日本,准备在下田设领事馆。1858年6月双方签定《日美修好通商条约》。随后,英、法、俄、荷也相继与幕府签定了类似的条约。由于这些条约均在安政五年签定,因而被称为“安政五国条约”。

德川幕府本来规定天皇朝廷不得过问政治,但“黑船”叩关,幕府惊慌失措,不得不向天皇报告事态并向各地大名征求意见。这样一来天皇、公卿贵族以及各地大名都有了参政的机会。日本的公卿贵族和大名早就不满幕府的腐败统治了。于是在各地大名的策划下,天皇拒绝批准签定《日美修好通商条约》。而幕府采取强硬态度,在没有天皇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签定了上述条约并对反对派进行残酷镇压。有的大名被禁闭,还有人被处死,其他遭受迫害者多达近百人,这件事后来被称为“安政大狱”。

安政条约签订以后,日本在1859年7月正式开港,开港后的一个直接后果是黄金外流。当时日本金银比价是一比五,而国际市场的比价是一比十五。西方商人与各国使馆人员利用其差额,以墨西哥银元套购日本黄金,攫取暴利。日本黄金大量外流,仅在1859年下半年就高达100万两,结果引起金融市场的严重混乱,导致包括米、麦、盐等生活必需品在内的物价持续上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1860年,日本反对幕府统治的人们组织了一个新的派别——尊王攘夷派。他们召集了浪人暗杀队将签订“安政条约”并制造“安政大狱”的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刺死。从此日本结束了幕府的黑暗统治。

大名和浪人

大名:古代日本,名的意思是土地,而大名的意思就是占有广大土地的人。

浪人:日本近现代社会中十分复杂又具有一定势力的社会阶层,他们是离开主家到处流浪的穷困武士。为恢复昔日的权威而具有疯狂性和冒险性,他们以天皇的亲兵自居,到处以“爱国者”的面目出现,因有一技之长而能量惊人。

橙色小贴士

■知识链接

日本的幕府统治

幕府统治是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又名武家政治。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三个幕府历史时期,始于1185年终于1867年共682年。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

1854年日本开国后,民族危机又加剧了封建制危机。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在改革派下级武士推动下,逐渐采取与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兴业,抵抗外敌。在农民起义和以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年末被迫宣布“奉还大政”。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1869年的戊辰战争,彻底打倒幕府势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