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橙色历史经典
31805200000055

第55章 国会

国会亦称议会,通常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起源于中世纪英国的封建等级代表会议。它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重要组织形式。一般由上、下两院组成,有的只设一院,其成员称议员,大部分由公民选举产生,有的由国家元首直接任命或按特定身份充任。

橙色小贴士

攻克巴士底狱

1789年,法国的经济危机达到了空前严重的状态,老百姓的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反抗情绪越来越高。国王路易十六为了摆脱困境,召开了三级会议,以寻求解决的办法。当时的法国有着严明的等级划分,第一等级是僧侣,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是平民。在三级会议上,路易十六只想用对平民征税的办法来解决国家的困难,却毫不理会百姓的艰难困苦。

第三等级的代表被路易十六的这种做法激怒了,他们要求单独召开国民会议。这可把路易十六气坏了,在皇宫里,他一边拍着桌子一边大喊道:“把这些造反的家伙全都关进巴士底狱!”很快,大批军队在路易十六的命令下封闭了会场。国民会议被迫中止,很多人被关进巴士底监狱。

对路易十六的这一举动法国人民非常愤怒。一万多市民聚集在罗亚尔宫的花园里表示强烈抗议。在花园的一个土丘上,一个领头的青年大声呼喊:“市民们,我们绝不能就这样一直沉默下去!今晚,面对该死的国王派来镇压我们的军队,我们别无选择。如果不拿起武器反抗,我们就只能等死!”义愤填膺的市民们都跟着大声叫喊:“拿起武器,赶走暴君!”这时,一阵嘈杂声从人群后方传来。原来一群骑着高头大马的士兵正向这里飞奔而来。这些都是路易十六的骑兵,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他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一时间,整个花园都被鲜血染红了。

异常愤怒的人民,立刻拿起武器,揭竿而起。7月13日清晨,急促的警钟声响彻巴黎。人们自发地组织在一起,控制了除巴士底狱之外的街道和社区等整个地区。面对人民的奋力反抗路易十六还不死心,他派了一支骑兵队,把大批军火运往巴士底狱让守备军总司令坚决抵抗。接到令的巴士底狱守备军总司令,决定对起义者进行血腥的屠杀。

7月14日清晨,巴黎上空回荡着“打倒巴士底狱”的吼声,巴士底狱被成千上万拿着武器的起义者围得密不透风。巴士底大狱的守军只有120名左右,但是大狱的围墙高达24米,上面有8座炮塔,周围环绕着26米宽的护城河,一时很难攻下。但是英勇的起义人民一再向堡垒猛攻,在守军的炮火下有百余人壮烈牺牲。经过四小时的激烈战斗,终于攻下了这个堡垒。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开始。

■知识链接

巴士底狱

在法国巴黎市区的东部,有一个巴士底广场。200年以前,举世闻名的巴士底狱曾经耸立在那里。巴士底狱始建于14世纪,原是一座防御外来侵略的军事要塞。它由8个巨大的塔楼组成,塔楼之间由高24米,宽3米的城墙相连,城墙上筑有枪眼,配置重炮;四周环绕一道宽26米,深8米的壕沟,只有吊桥与外面连接,被视为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塔楼高100英尺,围墙很厚,上面架着15门大炮,大炮旁边堆放着几百桶火药和无数炮弹。它居高临下,俯视着整个巴黎,活像一头伏在地上的巨兽。从16世纪起,巴士底狱逐渐失去军事要塞的作用,成为一个禁锢******的重要监狱。凡是反对封建制度的著名人物,大都被监禁在这里。巴士底狱成了法国****王朝的象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89年7月14日,上千名巴黎市民拿起武器,参加攻打国王军队手里的巴士底狱。其中最年长者为72岁,最年幼者仅8岁。用大炮轰断吊桥铁索的是一位洗衣坊总管。第一个冲进巴士底狱的是一位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