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橙色历史经典
31805200000045

第45章 德干高原

讷尔默达河以南的印度整个南部半岛,中央为很高的三角形台地。高原的东、西两侧为东、西高止山脉,相会于高原的南部顶端。北部的终端为萨德布尔山脉。德干的平均海拔约600米,大致向东倾。主要河流哥达瓦里河、克里希纳河及高韦里河均从西高止山向东流入孟加拉湾。高原气候比沿海干燥,若干地方甚为干旱。

橙色小贴士

斯巴达克斯起义

公元前73年的一个深夜,罗马中部卡普亚城角斗士的铁窗内,突然发出可怕的惨叫声,这叫声在静寂的夜晚显得格外凄惨。三名卫兵急忙赶了过去,隔着铁窗厉声问道:“干什么?找死啊!还不老实睡觉!”

一名角斗士伸出脑袋说:“打死人了。高卢人打死了我们的伙伴。他被我们制服了,你们看该怎么处理他。你们如果不管,我们就勒死他。”

卫兵拿着油灯一照,果然死了一个人,另一个人正被几个人反扭着手。士兵说:“把他交给我们吧。把死人也抬出来。”边说边开了门。说时迟,那时快,角斗士们迅速击倒他们,拔出他们身上的短剑,冲出牢门。沉重的铁门被一扇扇打开,角斗士们挥舞着镣铐向屋外冲出。

“向维苏威跑啊!”只听一声高昂的呼喊声划破夜空,角斗士们蜂拥着向外跑去,消失在夜幕中。

这次角斗士起义的领袖是斯巴达克斯。他本是希腊东北的色雷斯人,生得英俊健美,勇毅过人,他在一次反罗马的战斗中被俘,沦为奴隶。因他聪明,富有教养,体格健壮,他的主人把他送进角斗士学校,想把他训练成一名出色的角斗士。在角斗士学校,他以他的勇敢和智慧,成了角斗士们的精神领袖。他利用一切机会劝说角斗士们为自由而死,而不应成为罗马贵族取乐的牺牲品。他组织了二百多名角斗士,准备暴动的时候不慎泄密,于是,他决定提前行动,结果有七十八人冲出虎口。

公元前74年末-前73年初,斯巴达克斯提出了“将奴隶主变为奴隶”的口号。许多坎帕尼亚省的逃亡奴隶、角斗土、破产农民,以及从罗马军团逃出的士兵都来投奔他。因而,起义军迅速壮大,达到一万人。日渐壮大的起义军多次打败了罗马军的小部队。起义迅速发展,直接威胁到罗马的统治。

到公元前72年初,斯巴达克斯军队已增至六万人。但就在他们力量日益强大的时候,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歧。大部分奴隶,包括斯巴达克斯,主张离开意大利,冲出阿尔卑斯山,获得自由或打回家乡。可参加奴隶起义的贫民则不愿离开意大利。这种分歧使三万起义军离开了主力,最终被罗马军队歼灭。斯巴达克斯领着剩下的起义军继续战斗。

然而,起义军毕竟势单力薄,无法与罗马的正规军相抗衡。公元前71年秋季,起义军与罗马军最后的大血战展开了。斯巴达克斯在战斗中负伤,他的士兵们请求他骑马逃走,斯巴达克斯却刺死了战马,发誓和自己苦难的兄弟们战斗到死。罗马人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后,取得了最终胜利,斯巴达克斯壮烈牺牲。斯巴达克斯起义也失败了。

■知识链接

斯巴达人的传统

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约在公元前11世纪,一批多利亚人南下侵入拉哥尼亚,斯巴达人就是指来到这里的多利亚人。斯巴达人崇尚武力,整个社会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斯巴达的婴儿呱呱落地时,就抱到长老那里接受检查,如果长老认为不健康,他就被抛到荒山野外的弃婴场去。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婴儿出现抽风或失去知觉的现象,证明他体质弱,就任他死去,因为他不可能成长为良好的战士。斯巴达要求男孩对首领绝对服从,要求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他们练习跑步、掷铁饼、拳击、击剑和殴斗等。男孩满20岁后,就正式成为军人。男人30岁成亲,但每天还要参加军事训练。军人60岁后退伍,但仍是预备军人。斯巴达人轻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斯巴达人实行“二王制”,两个国王只有在打仗时才拥有无限的权力,一个国王充任统帅,一个国王留守国内。平时,一切重大问题都由30个人组成的“长老会议”决定。公元396年,斯巴达城毁于哥特人,斯巴达退出了历史舞台。